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2篇)

时间: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有效备课;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对“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有效备课是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的确,有效备课、优化备课环节对我们教师、对我们的学生和课堂显得尤为

重要。

1.立足“三维”备教学目标

立足于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我便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指针与精髓,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衔接都始终如一地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得到增长,情

感得到体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2.善抓“题眼”备教学思路

如,在备《永生的眼睛》这一课时,我并不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认真“啃”教材,钻进去,最终抓住“骄傲”一词为“题眼”,进行课堂构建——温迪为谁感到骄傲?

3.精雕细琢备教学过程

备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结构化,精雕细琢地对教学时间、情境创设、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科学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收获最大化,深刻感受学习经历,体验紧凑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4.修正完善写教后反思

上完课是课堂教学的结束,但对备课来说,并没有结束。苏霍姆林斯基课课都有录音资料,以便教后听听自己的课,来一番自我琢磨,自我反思。

二、有效教学是重点

1.从教师自身的教艺特长和风格特点出发

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通过有魅力的预设,让学生紧跟“节拍”,有“节奏”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出发

有效教学的真谛,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会”,更在于实现学生的“会学”。

3.从课堂学情的生成出发

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是具有不确定性、难预测性。教师面对课堂上发生的变化,必须调整课前的预设,临场作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篇2

一、情境式的语文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

(1)激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是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只有在教学中真心真意地爱学生,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材环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平易地、诚心地与他们交朋友,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因为学生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为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

(2)训练感觉。创造在某种意义上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实践证明,感觉的训练,使学生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因而拓宽了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通道,并成为他们的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创设情境。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情绪。

(3)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例如:语文口语交际《我爱吃的水果》当中,我创设了“水果超级市场”的情境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用到学习当中,自己推销自己的水果。通过活动学生情绪高涨,达到了口语交际的学习目的。

二、以质疑提问的语文教学模式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创新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要园地,课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学生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学生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使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三、活动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1)语文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创新教育的语文课堂中,把语文知识紧紧的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为有生活,才有感受:有实践,才有体验。教师应根据语文活动内容,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并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体验。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综合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1)把音乐带入语文课堂: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语文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画名诗,如痴如醉的乐音乐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诗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不仅使学生感情上产生共鸣,并且提高了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