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设计(6篇)
内容设计篇1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设计;探讨
【分类号】:TU855
一、水电设施要有美感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握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设计工作,是一项细致和极其艰辛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外观形象、装饰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水库(大型)大坝加固设计适用于旅游的需求,水库(中型)园林化设计,河道堤防、城防墙体园林亮化设计等等,都在朝着美化设计的方向发展。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水电建筑本身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水利水电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水电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已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国家每年都要投人很多资金大力兴修各种水利水电设施,由于这些水利水电设施往往由水利水电专业设计人员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当不少水利水电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水利水电建筑物工程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水电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水泥形象,水利水电建筑逐渐开始摆脱粗老笨重的老样子,现代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开始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艺术功底和审美能力。
二、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水电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如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各种规模泵站的主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室、变压器室(通常又称作主副厂房)、水闸的启闭机房、城市防洪墙等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水电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现就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现阐述如下。
总平面设计。水利水电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大坝、溢洪道、涵闸、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内容。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主厂房、副厂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
平面设计。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造型风格设计。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栋(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
三、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定发展战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水利水电工程的外观和装饰不断冲破旧模式而自然反映出来,不但是为生产工艺流程服务,同时为生产运行人员服务,对运行管理人员身心负责,为自然界的空间形象服务,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全新理论,为高技术大时代的情感服务。
2.设计与创作研究。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是息息相关,建筑是建筑设计者手中的艺术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者要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内在特点和外部联系,运用科学规律和美学规律,确定一个立意和构思,围绕这个立意和构思,将设计者的理念和情感通过不同的手法与技术、材料与色彩表达出来,建筑的外观与装饰的格局都要反映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特色,表现出设计者的个性和情感.这个过程就像作曲家创造音乐作品一样。
3.美观与技术进步。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把美观和经济问题对立起来,即要想漂亮必定多花钱,省钱必定不漂亮。其实应当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由于水利水电工作一般都是国家投资,还是应尽量本着节省国家资金的原则,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材料或简易的材料做出符合设计意图的效果,同时保证其耐久性。
4.建筑科技与业主协调。在市场经济中,建筑设计不能单独理解为设计人员单方面的工作,需要与工程有关的各方面交流,尤其与业主协商交流。有时业主会就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外观和装饰特点提出一个明确格局方案。
5.既保工程质量,追求视觉效果。建筑设计师还须是好的经济师。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不能只是追求建筑艺术上的完美。他是一个工程师,熟悉所设计工程工艺特性,还须是一个好的经济师。设计者要按照业主的预算限额或业主的经济实力为依据,设计出相应的方案。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不能过多的在建筑物外观与装饰上投人,在设计上就要将有限财力集中到重要的部位进行外观和装饰设计,而又不忽略整体的效果,如共产主义水库(大型)在大坝内坡衬护上,采用六角型混凝土预制块,外坡采用拼图的花木草皮护坡,既保证了工程需求,同时增加了市民旅游的美观视觉效果。http:///
四、对水利水电建筑设计美化的初步思考
水利水电建筑一般依山傍水,直接融入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地处旷野,视野开阔,一座未作美化设计建筑物突兀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确实是大煞风景。因此,即便地处旷野,也不能忽视了水工建筑物美化设计。设计者应该力求在满足水利水电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人文的需求,重视环境和建筑对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水利水电建筑大都远离城市,傍水而建,与城市建筑相比,它有更优越的自然环境。从工程规划设计开始,就对水利建筑的美化设计和建筑布局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满足水利水电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重视总平面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尊重自然,增强环境意识。建一处工程,成一处花园,关注时代,面向未来,自觉思考水利水电建筑文化应扮演的角色和发展的方向。我们职业的定位就在于运用专业知识,拓宽跨文化交流的途径,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素养,丰富水利水电建筑的创作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内容设计篇2
关键词:网站设计;课程改革;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100-02
1引言
“网站设计”是使用标识性语言,通过一系列策划、设计、建模、优化、开发步骤产生网站,最终以图形用户界面的形式展现给用户[1]。在计算机相关学科的教学中,网站设计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知识多、操作性强、课程难度较大[2]。
当前,各院校普遍开设了网站设计类课程,但是在其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内驱力较弱、动手能力有限、学习主动性较差、动手能力不足、横向竞争力差等问题[3]。考虑到目前社会上对网站设计人员的需求,我们认为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加职业竞争力等,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网站设计”相关类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文献综述
目前对网站设计类课程的改革研究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任锁平[4]基于搜索引擎优化的视角下,探析教学资源网站设计策略。分别从策划层次、开发层次、界面设计层次、维护层次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学资源网站设计的策略。荣益[5]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的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的内容设计两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设计实现。张慧丽[6]将Moodle平台应用到《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对Moodle平台应用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杨铭[7]介绍了如何基于项目化实现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总结了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章早立[8]讨论了基于“分层分类”理念的高职《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究。郝静[9]通过对近年来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的探讨,阐述如何在该课程中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做"合一。杨敬飞[10]以文化洛阳网站的设计为例,讲述了如何在网页设计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包含于项目设置之中。
然而,上述论文并没有从课程的内容结构上进行优化。“网站设计”课程的难点在于内容多而碎,需要较多的先修课程知识。本文拟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如何设计该课程的内容,并以本人就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以来的教学经验,汇报作者对网络设计课程的授课计划。
3方法
传统的“网站设计”类课程,仅包含基础的HTML语言、JavaScript语言、CSS+DIV、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选取的软件仅包括网页三剑客之一与Photoshop的搭配处理。然而我们认为上述授课内容过于陈旧、没有紧跟前沿、缺少及时更新。为此,作者设置授课计划如表1所示。
4结果
实验对象选择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2011级某班。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33份,回收问卷33份,其中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96.97%。对回收的问卷通过Excel进行统计处理。表2给出分析结果。
5讨论
表2可见,课程改革后,大部分学生认为新的课程知识面更广、内容更新颖、更适合自学、能提高学习效率、可激发想象力、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并能推动学生课后学习。因此,我们认为对“网站设计”教学内容的重新规划是成功的。需要注意的是,新的课程内容需要至少72学时。对某些院校,教师反映仅分配36学时给“网站设计”课程,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新的授课计划并不适用,需要进行删减。
6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提出了一种针对“课程设计”的授课内容改革探索,经过问卷调查证实其有效。下一步我们将要收集学生考试成绩,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此外,可以考虑引入双语教学[11],以及将其他程序语言例如Matlab[12]嵌入到课程设计中去。
参考文献:
[1]胡珍新.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站设计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20):56-58.
[2]费丽君.基于JSP的农业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7):2176-2177.
[3]田久乐.浅谈独立院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3):288-289.
[4]任锁平.搜索引擎优化视角下教学资源网站设计策略[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6):194-196.
[5]荣益.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网站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18):222-222.
[6]张慧丽.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站设计与制作》教学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3):29-30.
[7]杨铭.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改革探索[J].学园,2014(36):21-22.
[8]章早立.基于“分层分类”理念的高职《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究[J].福建电脑,2014,30(8):146-147.
[9]郝静.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以动态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2):93-95.
[10]杨敬飞.项目教学法在艺术设计专业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以文化洛阳网站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4(5):122-124.
内容设计篇3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设计;实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继《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之后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程设计的实施,可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技术的关键点,培养动手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内容设计
课题内容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效果。在具体课题内容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课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使题目与理论知识密切相关,又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例如,要求学生组装一台完整的收音机、家居生活中能用到的声光控开关、门窗防盗报警器等。又如我们选用的《音乐彩灯控制器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的电路设计》、《交通灯控制逻辑电路设计》等课题,学生做起来积极性很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选择能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课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独立完成一项实际课题。通过查阅资料、线路设计、选择元器件、电路安装调试,使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充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电子脉搏计这一课题,要应用到传感器、放大电路、有源滤波电路、整形电路以及数字电路中的各种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及译码、驱动显示电路。又如数字钟电路设计这一课题,数字钟是一个典型的数字电路系统,选此作为设计题目,可使学生将学过的比较零散的数字电路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用于实际,培养综合分析、设计电路的能力。还可选用有源滤波器的设计题目,使学生进一步加深领会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应用,选用交流宽带放大器的设计,使学生对放大电路的三种不同组态的特点、应用场合以及电路的设计方法得到练习,并通过这个对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带宽度以及引入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题内容要注重集成电路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当今时代电子技术飞跃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课程设计可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在电路设计中,应尽量采用集成电路,特别是集成运算放大器和某些专用芯片(如模拟乘法器、锁相环)作为电路的重要构件,体现出现代电子电路的设计是各种集成电路构件的组合的先进设计理念,尤其是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微处理器相结合,以数字电路为主,软硬件结合,以硬件电路设计为主,符合现代电子电路结构的发展方向。例如我们原来经常选定分立元件OTL和OCL功放电路设计课题,随着目前大量的集成功放芯片的上市,我们就把这些课题内容并入《集成电路音响放大器》、《音频信号发生器》等课题中。又如在数字脉搏计课题中,介绍了锁相倍频的新概念,同时介绍了集成电路CC4046和C14526构成的锁相倍频电路。通过这些课题设计将一些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并在实践中得到练习,使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
选择适应专业需要,结合专业特点的课题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专业有所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了一些结合专业特点的课题。例如数字转速测试系统与频率计设计,由于转速测量在工业控制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在工厂里测电机每分钟的转速,自行车里程测速计,心率计以及汽车时速的测量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又如PWM(电动机调速系统),由于该系统在工业控制的调速系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同时,又由于该系统由脉宽调制器和脉冲放大器两大部分组成,而脉宽调制器又包括锯齿波发生器和电压比较器,密切地联系了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这些课题对掌握基础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对专业课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都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注意选择和后续专业课有关的课题为对电子技术课程的进一步提高和为后续课程打下一定基础,可考虑选择一些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综合性的课题,以使学生对电子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认识,对后续专业课有一定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调速系统的给定积分器》课题。
课程设计的组织实施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师只在大思路上作一定的引导,对具体方案不做过多干预,只起组织、引导、检查、把关和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的作用,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改进做法是:在注重结论正确的同时,强调整个设计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即使得出的结论不尽如人意,甚至是错的,只要学生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仍然可获得较好的成绩;相反,如果结论是抄袭得来的,即便是正确的,设计成绩也按不及格处理。如电子脉搏计的设计课题,只给出设计方案的原理框图,讲明基本原理、总体构思和适当的设计提要,在设计任务书中给出原始数据及主要技术要求,而具体的原理图及元件的参数,集成电路的选择,电路的安装调试等工作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做可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收获更大。
虚实结合,重在“真品”(1)采用机辅分析。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对电子电路或系统进行自动分析和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它的应用使得电路功能、参数的分析和设计都可以脱离具体对象,在构筑于计算机平台上的虚拟环境中通过仿真处理而自动实现。EDA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工程开发与应用领域的支撑技术,在电子行业,Miltisim、Protel等电子仿真软件,已成为电子工程设计的必备工具。学习和掌握应用计算机对电子电路的分析是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其应用到课程设计领域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一是应用Miltisim设计电路仿真。在学生根据设计课题拟定初步方案后,要求他们先在电路仿真与分析软件Milltisim平台上对于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观察电路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分析主要元器件参数对电路指标的影响,初步了解电路静态和动态的工作情况,在Milltisim平台上调试电路使之达到技术指标,为电路的实调做准备。二是应用ProtelForWindows设计印刷电路板。在Milltisim仿真后,给学生介绍印刷电路板的自动化设计软件ProtelForWindows和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基本工程知识,要求学生应用ProtelForWindows设计软件绘制本组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并设计出印刷电路板图。通过几年课程设计的实践,对有源滤波器、交流宽带放大器、数字温度计、数字钟、交通灯控制器等设计课题采用MilltisimEDA软件与虚拟样机,指导学生进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结合传统设计。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开设了EDA技术的教学和实践课程。对机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电子技术理论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独立设计电子产品的能力和对电子产品实际安装、调试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从原理图设计开始一直做到样机调试成功,经历整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又如何能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作用?所以要将传统课程设计与EDA技术的训练相结合,比较电路实测的性能和计算机的仿真结果,以认识计算机仿真在电路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使学生对EDA技术的了解不只是停留在软件系统的操作上,而是对该技术在电子设计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形成组合,团结协作在组队方面,采取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方式,2~3人为一组,要求学生不仅要共同讨论设计课题和选择设计方案,还必须落实自己具体的设计任务,如计算机辅助分析、硬件电路的制作、调试、资料的查阅、整理和总结等,有分工有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强化考核,提升品质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课程设计完成后,教师可根据学生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设计报告质量、答辩情况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要特别强调答辩的重要性。答辩时,每个学生都要先概述自己的设计过程,重点讲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最后教师点评、讲解,同时每个学生都参与分析和讨论。通过答辩、讲评,学生可以体会别人的设计思路,开阔眼界,也能从别人的设计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样,答辩过程就成了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为学生具体接触和了解实际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工程训练的机会,在内容上、方法上、手段上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作思路,让他们开阔了眼界,初步掌握了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了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开发工作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梓城.电子技术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内容设计篇4
论文摘要: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博大的,牵涉到很多相关理论和知识。学生以前对这部分内容从未涉足,在不了解学生状况的前提下,从何入手上好《服装设计概述》这第一堂课,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在与其他老师的研讨和建议下,能有效抓住本课程关键,使学生学好服装技术设计基础,在今后创造性的实践中获取一个明确的主题。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服装领域和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做铺垫,我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并鼓励他们进行制作设计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注意对他们在制作设计过程中所进行了解和询问,以便随时和全面了解他们的设计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1有效设定目标,整合教学资源
在教学设计时,首先明确如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整合教材、学生和各种服装制作材料、辅助工具、服装作品、电脑课件等课程资源。
2创设情景,构建自主评价课堂
服装是人们形象的代言。它传递着美,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关于美的思考。通过课前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布置自我实践任务。并要求在同学们面前分组介绍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设计理念。教师作简短而精炼的点评。
由于这些作品的制作没有教师的任何指点,因而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设计制作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学生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基础对作品做出介绍,或心得、或收获、或经历、或疑难,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自我经验和感受,通过交流,会促使学生取他人长补己之短,有利激发重新审视自身的设计、制作、创作的兴趣和欲望。
3抓住契机,设计问题,有效进行理论知识补给
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下,提出如下问题:欣赏和设计服装作品时,你最关注的是哪些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教师因势利导并归纳出,影响服装设计的要素:色彩、款式、面料、结构。
教师再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着装色彩,以及色彩在服装运用中所表达的语言。由于课前没有对学生着装提出统一要求,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就服装色彩进行色彩分析。色彩和款式设计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色彩是人们欣赏一件服装的第一印象,而款式则是服装的外在形象,所以课堂安排重点中的重点则是侧重于服装款式的设计[1]。
4情景再现,共叙新话题
再次让学生汇报服装款式内容并就着装款式分析。本环节关键在于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整理和筛选,做成演示课件,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设计运用。再通过教师作品展示,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学生模特展示作品更具有直观性,激发兴趣,效果非常明显。
5学生再实践,实现课堂提升
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分三块进行:第一块针对教师的作品进行改进和加工,画出设计草图;第二块学生针对自己作品的不足进行改进;第三块能够利用课堂汲取的其他小组的经验和作品交流体会重新设计款式。这样的分层次实践内容布置,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有不同的实践选择,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动手的机会和充分展示的层面。只要参与动手才能获得真正的体验与感受,效果才是最大。
6再次展示成果,实现评价与超越
课堂上再进行对修改后作品展示和评价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课堂体现学生设计制作成果和展示学生热情参与的课堂新高潮,此环节能够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对学生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让他们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也是对自我的一个超越和挑战。这部分学生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决定一节课堂气氛的关键。
7情感综述,结束本课
服装,除了传递美,还表达了人们的形象和情感。它具有丰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表征,是思想的形象。它时刻启迪着人们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在综合概述服装这堂课,如果语言再具有激励性对以后的继续学习会更有促进作用。
8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也有很多疑惑.比如课堂教学的技术设计环节还不很到位,由于时间的制约,学生实践设计的情绪和兴趣还没有被充分调动和挖掘出来,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尝试等等的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探究。
内容设计篇5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是道路中的一项基础设施,其对交通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需要从交通工程学的观点入手,重点实现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以及道路周边的经济情况对道路安全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够使得交通安全设施充分的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本文主要对合理的交通反光设施,对道路标志、标线以及护栏等设施设计进行了一些探讨,意在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一、交通道路安全设施设置的基本原则
交通安全标志设置的基本原则是为了使得道路能够准确、及时的为出行的人提供相应的道路信息。道路交通安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使正在高速行驶的车辆驾驶人员能够正确、完整的捕捉到与道路相关的信息,例如道路的方向、目前车辆行驶的地点、限等。并且还要做到对车辆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控制道路的车流量,以便更加安全、快捷的为道路做好分流。此外,安全标志的设置还需要遵循协调、美观的原则。
二、对发光标志的设计与设置
1.发光标志的特点
发光标志材料一般为荧光材料与反光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够确保司机在雨雪、黄昏或者大雾天气中的可视性。除了荧光标志,发光标志在我国的道路安全设施中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有以下特点:节能环保、良好的认识效果、不刺眼等。发光装置具有比较强的光头性和耐候性,人们对这种材料的识别效果是其他安全材料的四倍;发光装置还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优势,它不仅能够节省一大部分能耗,还能够为车辆提供需要的车行安全系数。总的来说,发光装置是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一种比较实用的道路安全装置。此外,由于发光装置能够有效的吸引车辆及行人的注意力,使得出行的人们能够提前知道路况,做好心理准备,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欢迎。由此可见,道路安全反光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而且保养与管理价值也较高。
2.对反光装置的选择
首先,反光装置需要具备良好的广角性、反光强度逐渐减弱以及耐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的性能,这样才能够良好的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系数的需要。其中,反光装置的广角性是高强度反光膜的一项重要特点,其主要选用了高强度的反光膜,能够有效的确保道路的安全。在道路安全设施中,想要使得各种反光设备实现良好的配合,就需要考虑到反光膜的使用寿命和反光的强度。在不同的地点与不同的部位,都需要选择性能不同的反光设备,对其的安置需要做到有针对性。此外,设计人员还要考虑到反光设备的反光效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反光设备的维护、修理费用。
三、对道路标志的设置
1.道路标志的设置
道路标志应该能够为出行车辆提供出行路段的主要地理信息。标志的设置方式一般有门架式、路侧柱式、悬臂式以及附着式等。悬臂式的设置模式,主要适用于较宽,且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中;单柱式的设置模式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的指示标志;门架式的设置模式主要适用于立交的枢纽附近;附着式的设置模式多用在线性诱导标志和车道指示标志上。路线途径某一个村庄时,标志上需要设置该村的村名。设计时,如果公路附近有村庄,则需要将村名标注于标识的中心。对一些大型桥梁或隧道需要标示出其地名,而一般的小型的隧道或桥可以不用进行标示。
2.对道路标线的设计
道路标志设计中还包括对标线的设计。标线的主要作用不仅在于引导道路交通,规范行人、非机动车、以及机动车驾驶员的行为,还具有比较有效的的视线诱导作用。在道路平交口处,是比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方,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因地制宜设计交通标线,也就是用于行人通行和用于车辆通行的标线。车行道的标线主要是为了分隔同向行驶的车辆,路面中心的标线主要是为了分隔对向行驶的车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尽管在路面上划了车道分界线,但是在驾驶员实际行驶的过程中,在不转弯、不超车的情况下也比较容易出现跨线行驶的现象,进而严重的影响到了交通道路的行驶安全。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标线设计出突起模式,提醒车辆驾驶员以及让车辆不能够轻易地跨越标线,进而确保道路行车安全。
3.对轮廓标的设计
轮廓标是诱导行人和驾驶员视线的一项重要的安全设施,其主要的功能在于为出行的人指示道路线形的方向。车辆在夜间行驶的时候,驾驶员需要一定的距离来了解前方道路线形、是否有障碍物等。但是由于夜晚行车驾驶员的视野有限,需要对驾驶员的视野进行引导,这就凸显了轮廓标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交通道路中,人们往往会忽视轮廓标的实际意义,一些普通的公路甚至没有设置轮廓标。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轮廓标做为交通安全设施中的一项重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在设计轮廓标时,还要考虑到道路曲线半径过小时布设处理问题。
四、对道路护栏的设计
道路护栏的设置,需要遵循确保行人、车辆安全,降低道路交通事故,诱导驾驶员的视线、确保车辆与行人分流等原则。在我国常用的道路护栏主要有:缆索护栏、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等。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山崖和大型桥梁等危险的地段,要选择性能比较强的混凝土墙式护栏,这样能够有效的确保车辆不因失控而冲出道路之外。设计人员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护栏的高度、长度、抵御冲撞的等级等。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在有深沟的路段设置相应等级的防护栏以确保车辆的通行安全;在公路的填方路段,路侧净区宽度之内有铁路或者电力塔等设施时,也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栏;在一些视野不够清晰,或者急弯等地段,也要设置相应的防护栏以有效的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增强驾驶员行车的安全性;在一些等级较高的公路上,由于车辆的行驶速度过快,设计人员还要设置相应等级的防冲撞防护栏等。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交通道路事业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所以,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人员要综合道路的各个方面,因地制宜的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道路安全设施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国居民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朱雪锋.浅谈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以南宁市快速环路交通综合整治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0(06)
[2]顾明强.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设计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1)
[3]隋涛.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设计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财富,2011(18)
[4]谷成刚.公路安全设施设计实践[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0)
内容设计篇6
摘要:室内设计做为建筑设计的继续,充实和加深建筑设计的内涵,以人为本,与人的生活更加贴近,更加密切。简单的说,室内设计是对单个建筑的内部环境,按各种功能需要进行空间重分配,装修重设计,装潢更新换代,家具壁挂以及灯具设备重布置等。当代的室内设计含土建、装修、家具陈设以及现代的声、光、电、色、气、水设备等等众多内容。国外把内容扩大后的室内设计称之“室内环境设计”,由此可以看到“室内环境设计”在营造生活环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获得优美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室内环境设计内容优化环境
一、空间调整
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按需要调整空间形状、尺度、比例,在大空间中进行空间再分隔,大小空间按相互关系进行组合。注意空间层次和虚实对比,解决空间之间的衔接、过度、对比,统一等问题。
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环境,无论是斗室、小筑,或是通道、广场,人的置身于其间,必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种种审美的反应。空间的尺度与人体关系以及空间的分隔与心理的反应是空间调整的重要依据。室内空间的划分,抑或大小,抑或高低,都取决于环境的功能要求。它既要满足人们生活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二、六面装潢及色彩的应用
由四个墙面,吊平顶,地面等围成的六个界面以及室内的立面,界面的形势和造型的设计,材料质地和色彩的运用,结构构造的做法等等,是室内环境设计装潢的主体。
对室内空间分隔组成的元素而言,最基本的是墙面、地面和天棚。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墙面、地面和天棚(简称”三面”)的处理,包括材料的选用,结构形式,装修和装饰处理,对于室内环境气氛的创造影响很大。“三面”处理不仅仅是一般的室内装修所指的表面处理,更主要的是将这“三面”处理,如何同整体环境气氛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室内环境气氛设计是一个整体,“三面”造成空间效果与环境气氛是相互影响的,即有技术的因素,又有美学的因素。
“三面”的装修与装饰,主要是表面处理,包括材料的运用,技术的处理和装饰美化。装修和装饰应该是个整体,不分不离,所以材料的运用应根据不同环境的需要,运用材料质感,肌理效果,装修手法和技术处理,来创造一个预期的环境气氛完成装饰装修任务。在美化室内环境时,应用壁画、挂画、壁挂、书法、工艺品,雕塑等来装点壁面,是增加室内环境的艺术氛围、艺术品味和表达艺术风格的有效手段。
室内色彩的运用要按设计意图,从整体上综合考虑。但是从其基本原则来说都是上浅下深,根据色彩重量感,使环境色彩造成一种安定、稳重的感觉。另外,室内色彩的运用与材料的肌理,质感和照明的方式产生的气氛及其效果有密切关系。而质感的粗,细,滑,涩,激励的作用组织特有的效果,都影响色彩的变化和色彩心理感觉的变化。例如深和浅、丰富和平淡等,即使颜色相同,但材质、肌理不同。特别在光照下,其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选用材料和照明方式时,应从整体设计效果考虑。例如室内大面积使用表面光洁材料,会产生强烈的反射光,引起视觉干扰和疲劳;又如室内环境过多选用粗糙材料,因其吸引光线多而造成室内感觉郁闷不畅;甚至材料性质的软硬,反光强弱等所产生的冷暖效果,有时会压倒色彩的冷暖效果等,这是从有色彩的物体上反射出来的有的光线,使其他物体的色彩发生各种变化所致。
三、家具陈设及绿化布置
室内环境设计除了六面装饰之外,家具的组合和布置,家具形式造型和设计,或是选用市场精品以及帷幔,地毯等的选择或设计,也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
室内环境设计的空间确定以后,在其整个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中,家具与陈设是室内环境功能的主要构成因素和体现者,同时,家具与陈设的布置排列,对整体空间的分隔,对人的活动及生理,心理上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家具可分为两大功能,一类是实用功能。有为人类日常活动的过程服务,对空间的分隔与充实和按功能组织划分,组织区域等作用;一类是精神功能。有审美情趣的物化,时尚与传统信息传递,气氛,意境和景观的构成要素等作用。
除了家具以外,室内陈设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工艺品,室内织物,家用电器,灯具,绿化盆景等的配置和选用。室内设计的气氛和情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室内陈设的设计,从中可以看到主人的修养和情操。室内设计有很大部分与室内装修有直接关系。如挂毯,壁画,地毯,书画等。而室内织物如沙发套,床罩,窗帘,台布等。其主要作用是与家具和”三面”的色彩协调,并发挥其材质,肌理美、色彩美的作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为创造室内的气氛而显示其表现力。例如窗帘,百叶窗,帷幔等有遮蔽、调温、隔音,调光等功能,同时还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在室内环境设计时为了创造自然情趣氛围,常常根据空间大小和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自然景物,山石,水体,树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而盆景,盆栽,插花等,常为办公室、起居室和书房增添生命的活力。室内配置绿化作为装饰性陈设,比其他任何陈设更具生机和魅力。现代的室内设计常常喜爱用绿化内部空间环境,特别是用绿化装饰室内的剩余空间,通常在沙发的端头、转角,书桌,书架侧面,以植物、花卉、盆栽陈设,以连接成充填边角,构成富有生机和谐的气氛。但室内环境气氛的创造是与人们的爱好密切相关的,可以布置得高雅,富有书香气,也可以设计得自然,富于粗狂的野趣。室内绿化不在于多而贵在精。同时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巧妙地与阳光,照明结合,有机地利用墙面,转角,茶几,窗台等空间区域,做到与整个室内设计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四、灯饰照明
室内环境设计中常常运用灯光和灯饰,来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氛围和主题。这里照明方式的确定,氛围效果的设计,灯具的选择和布置,加上光控音乐的幻变,使室内环境设计更富于情调。
照明在室内设计中,具有调节、营造环境的氛围,渲染环境的冷暖色调,增加与丰富、空间变化的重要作用。由于使用灯具的用途和场所不同,灯光源的不同,灯具的形态是非常丰富的。灯具本身不仅具有照明的物质功能,还由于其用途的各异,千姿百态的灯饰造型,还起着装饰空间环境给以欣赏的精神功能。
因此,室内环境设计中设计什么样的灯具或选用什么样的灯饰,什么样的风格,除了与设计师的构思有关,因人因事而异外,更重要的是与使用场合有关,就是要与所放置的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例如,古典欧式风的室内,适宜选用写实,装饰性强的巴洛克、洛可可灯饰;日本式的和风室内,就适宜用东洋味强的纸质框形灯具;现代的高雅的室内,应用那些造型新颖简洁的灯饰。
总之,使用什么样的灯具,没有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随机创造种种新的风格、新的组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