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动物的概念(6篇)
流浪动物的概念篇1
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七成使用手机上网,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在网民使用的上网设备方面,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增长到78.5%,而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则略有下降。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资本市场上,2013年,A股创业板勇攀高峰的神话令人咂舌,而其中早早布局移动端的上市公司更是收益颇丰,从资本对手游概念的疯狂追逐,到电子地图北斗导航的概念疯炒,再到移动支付类概念股的节节高涨,都预示着移动端市场将成为闪耀新星。
一系列现象表明,PC端用户数趋向饱和,PC端大格局已难改变。2012年作为移动互联网爆发元年,意味着互联网巨头们第二轮竞赛拉开帷幕,而他们如何落棋子变得格外有看头。
(一)阿里:以大消费概念为轮轴
今年中央将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从投资转向拉动内需,加上大消费的方式升级,貌似是对马云十年布局金融领域送来的一阵春风。从社交到地图再到小微金融,从PC端到移动端,阿里系的移动布局可谓稳扎稳打。
落子一:投资新浪微博
2013年4月29日,阿里以5.86亿美金投资新浪微博(占股18%)。新浪微博虽然在走下坡路,但不可否认它仍然是重要的移动流量入口,而新浪微博上很多短链接都导向电商。这其中20多万的企业微博,餐饮美食等本地化生活服务排第一,对于阿里打造移动互联网本地化生活平台来说,也将会是重要资源。
落子二:入股高德地图
移动端较之PC端的优势之一是其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快速转换,而地图产品(LBS)被视为未来O2O的最佳入口。2013年5月10日,阿里以2.94亿美元入股高德,成为高德地图的第一大股东(占股28%),迅速弥补了自身在电子地图上的短板。然而为线下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毛利率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其实非常小,所以总体来看,阿里此棋的战略意义大于营收利益。换言之,是防守意义大过进攻。
落子三:“余额宝”火速推向移动端
6月13日,阿里集团旗下支付宝推出“余额宝”,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就可以直接购买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并获得收益。除了购买理财产品,“余额宝”内资金仍可以同时用于网上购物、转账和缴费。以电子商务起家的阿里系,这一子同样抓牢大消费概念,除去搅乱了银行系池水,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用户对于支付宝的忠诚度,而其趁热打铁,打通“余额宝”移动端通道,支持手机购物支付,更是为手机端消费、理财带来支撑。
(二)腾讯:打好微信这张牌
微信对于中国移动,如同360对于金山毒霸,从根本上颠覆规则,为自己杀出一条康庄大道,更像是金庸笔下的吸星大法,将对手的用户群一下子吸收过来,无所谓红蓝海的战略思维,彻底革了对手的命。很显然,腾讯借助微信拿到了移动互联网船票,而且是vip级别。
落子一:移动社交撬动新浪微博
从2010年开始,新浪微博的发展势如破竹,而其对一系列公共事件的关注令新浪微博声名鹊起。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恰恰是因为其媒体属性强过社交属性,给了社交老大哥腾讯翻盘的机会,于是微信来了,并一直极度保护该社交圈的私密闭合。最为关键的是,社交化的属性显然更加适合在移动端生长。
落子二:搭建手游平台
2013年7月3日腾讯在北京举行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对外公布腾讯新的移动游戏平台,腾讯将旗下包括微信、手机QQ、手机QQ游戏大厅、手机QQ空间、应用宝等在内的各个移动平台资源进行了整合。而其中,已经有3亿用户的微信平台则是这个新平台中的焦点。
《水果忍者》、《神庙逃亡2》成为腾讯移动游戏平台上首批以专属定制版的形式正式的热门移动游戏,定制版依据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展开,提升移动端游戏的社交体验。既锁定手游利润爆发点,又保持了微信的社交特性,可谓相得益彰。
落子三:微信5.0将推微信支付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愈演愈烈,阿里重构金融逻辑的勇举不但挑战了传统金融机构,也刺激了腾讯的神经。作为腾讯旗下的一员新生猛将,微信已经吸引了大量企业进驻微信公众平台,里面不少是电商,而财付通作为腾讯金融的重要窗口,有消息称腾讯微信5.0将联手财付通正式上线“微信支付”,因此微信极有可能成就一个移动互联网电商次平台。
(三)百度:锁住移动用户关键入口
作为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一,在腾讯和阿里频频落子布局移动端的时候,百度显然跑慢了,但百度奋起直追,打蛇打七寸,外加财大气粗的气势正迎面扑来。
落子一:收购PPS视频业务
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亿美金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数据显示,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超过1亿户,且呈高速增加趋势。移动视频客户端作为用户基数最大的互联网应用,成为吸收移动用户流量的极佳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3月,PPS移动端日活跃用户1500万,用户平均观看视频时长近100分钟,其iOS用户使用时长仅次于QQ、新浪微博和微信。因此,百度花3.7亿美元收购PPS更多是看好PPS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硬实力。
落子二:收购91无线,锁住移动端用户第一站
之前有传闻百度要并购UC,让人不解于百度完全不明白移动端的玩法,毕竟浏览器已不是移动端的宠妃了。好在百度最终悟道,为自己抢下了进入移动端的有力席位。类似91助手的APP分发平台显然是锁住移动用户流量的第一站,因为移动端新用户一般都会利用APP分发平台来进行手机程序的安装和更新。
流浪动物的概念篇2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文学意义流程分析
一、文学意义在文学的整个流程
文学意义在文学的整个流程经历了四个方面的增生和变化,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现实、作者、本文和读者。文学意义的逻辑建构,也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文学意义的第一个层面是现实,在文学意义中都有现实的影子,任何文学意义,都只能来源于现实并在现实的读者中实现。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激起他的原动力只能来源于现实;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他所能阐释的意义也离不开文学本身的现实和读者本人的现实。所以,意义的生成首先来自于现实。但现实的概念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在20世纪的“语言论转向”中,随着对语言力量的认识,现实的概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语言不仅构成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更构成了人类的现实本身。“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不进入语言的实在,意即还没有进入人类的视野,因而不可能构成对人类的影响,语言构成了社会,同时也构造着人类的现实。而个人要进入社会,首先要学会这个社会的语言,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教化过程。结构主义也指出,如果人类不拥有语言,那么,人类就不可能构成意义。个体能产生的经验只有经过语言系统的命名和定位以后,个体方能明了这种经验,因而经验也是一种语言事件。这些都说明了语言为个体的生存划定了一定的生活空间,是人类现实的组成部分。从意义流程的全过程来看,这种创作冲动的产生意味着“原初意义”在语境中的触发和产生。当然,这种“原初意义”离不开语言的构造力量。作者将这种创作冲动转化为具体的文字操作,进入具体的创作过程,在这个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演变过程中,作者的“原初意义”经由文字的传达和表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者预留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是不容抹杀的。文学的意义事件在其产生之初,就已预留了许多作者的意义踪迹。当代许多西方文论流派倾向于毁弃作者对作品的作用,认为“作者已死”,但他们抹杀不去作者对本文的先在性和作者和作品的血缘关系,只要作者的生产权还在,其对意义的预设就不能无视。
二、鲁迅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与西方浪漫主义
鲁迅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与西方浪漫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都有密切关联,他既以面向西方思潮大幅度的开放姿态出现,又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现实与时代需求,显示出世纪初一代文化巨子面对现代世界文化时的从容宽阔心胸及其从本土现实出发的积极建构心态。现代化与民族化是鲁迅构建浪漫主义文学观的双重方向。代表鲁迅浪漫主义文学观的论著计有《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及《拟播布美术意见书》等等。鲁迅浪漫主义文学观的核心表述是他在《文化偏至论》中所说的“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这就显示出鲁迅作为文化巨子的对于前辈学人的飞跃式超越精神与整体性推动浪漫主义建构步履的功勋鲁迅在“物质”与“灵明”的冲突中坚守“灵明”;在“个人”与“众数”之间选择“个人”,这就超越了“短视”型的现实功利价值,而立意于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在建构浪漫主义诗学时对道家文化的借鉴途径,其一是老庄的反异化精神;其二是道家文化的“物物而不物于物”的主体自由诉求。二者都着眼于“物”与“我”的关系。鲁迅对社会、科技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物”对“人”的压抑、物质文明对主体精神的挤压、美感的丧失、人的灵性的失落、道德的堕落等时时抱有警怵之心。这种浪漫主义思想主张就与道家文化中的反异化思想资源极为接近。鲁迅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带有鲜明的道家文化特征,而明显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观。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从博克到康德,从黑格尔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无不认为主体受到了外在异己力量的残害,因此,在意识到自己的受压迫过程中,往往伴随有恐怖、痛感与神秘惊悸的成份在内。而鲁迅浪漫主义文学观中并不包含这种惊悸恐怖成份,看不到恐怖和神秘的宗教意味。
三、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当代浪漫主义文学
“自然而然”的道家(尤其是庄子)到注重个性自由、主张感官享受的明季市民浪漫潮流,再到近代人文主义思潮的汹涌澎湃,都用意于打破等级森严的社会壁垒,在平凡人生中寻找生存的快乐与满足,追求个人的解放与精神的飞腾自由。其中,庄子的泛神论对浪漫主义美学影响深远,它以自身雄奇奔放、绚丽无羁的艺术风格标示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所能达到的高度。道家文化中的泛神主义艺术“强调的是在一切现象里观照太一实体和抛舍主体自我。主体通过抛舍自我,意识就伸展得最广阔”,个人“消融在一切高尚优美的事物中”,“诗人……忘却了他的自我,同时也体会到神性内在于他自己的被解放和扩张的内心世界;这就在他心里产生了东方人所特有的那种心情开朗,那种自由幸福,那种魂游大悦”。这就从艺术发生学角度强调了道家泛神主义的创造性功能,其核心就是“物我交融”。
现当代浪漫主义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广度在读者社群中产生的轰动指数而言,毫无疑问,创造社诸子的创作达到了成功的巅峰;而如果从文学史角度来评价其影响的深度及其艺术造诣所达到的高度而言,三四十年代的浪漫主义文学则超过了20年代的创造社。如果说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是一种富有反抗精神的“狂飙突进”式的浪漫主义的话,那么,以废名、沈从文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写作则是一种“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而后者更加贴近于“效果史”意义上的道家文化,因为其体现的是道家式的“静”态的欣赏与玩味。郁达夫曾说:“自己大约因为从小的教养和成人以后的习惯的关系,所嗜读的,多是些静如水似的遁世文学。现在寂寞无聊,明知道时势已经改变,非活动不足以图存,这一种嗜好应该克服扬弃了,但一到书室,拿起来读的,总仍旧是二十年前曾经麻醉过我的,那些毫无实用的书。”事实上,早在20年代就有废名在抗争呐喊型的创造社式的浪漫主义写作之外另辟了一方“世外桃源”,他把古老的农村当作理想中的伊甸园,以怡然自适的心态导引读者认同与欣赏原始、朴讷、静谧、封闭的乡村文明,从而在文学史家那里获得了“素雅的浪漫主义者”的称誉。
参考文献:
[1]石玉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流浪动物的概念篇3
关键词: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共性
概念隐喻研究已经比较普遍,但针对股票术语的概念隐喻研究甚少,而对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喻进行的比较研究至今尚未发现。本文基于大量收集的数据,论述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喻的共性,旨在增强股市话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语的互译和教学效率。
一、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的收集
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的充足数据能增强英汉对照的可比性和研究结果的客观性。本研究所搜集到的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喻总数达1356条。语料数据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包括权威在线词典在内的财经词典,如《高盛财经词典(英汉对照)》、《英汉路透金融词典》、凤凰网财经百科、雅虎在线财经词典、证券字典、Investopedia、Investdictionary、Businessdictionary、Investword等。第二,包括网络传媒在内的权威英汉财经报道媒体,如中国三大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华尔街日报》、MarketWatch、BloombergNews等。第三,经典中英股票书籍,如《盘口内经》、《股市技术分析完全操作手册》、《股市入门》、《股市奇才》等。本研究根据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将所搜集到的数据分类列表,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数量、类型、比率等方面对英汉股票术语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者的共性和差异。
二、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的共性
1.隐喻类型及数量相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除1种类型属英语独有之外,英汉股票术语双方共有相同的26种概念隐喻。其中包括5种方位隐喻,8种本体隐喻和13种结构隐喻。根据统计图表显示,双方在一些分支隐喻上数量相似。方位隐喻中,双方在前后隐喻、横向纵向隐喻和高低隐喻、内外隐喻上数量相当。结构隐喻的分支类型中,双方在如下7种类型隐喻数量上相似:建筑隐喻,色彩隐喻、交通隐喻、圆圈隐喻,化学隐喻、天气隐喻和图表隐喻。从搜集的数据来看,在748个中文隐喻术语和608个英文隐喻术语中,双方在选择始源域时具有很高程度的相似性。
2.隐喻比率相似。统计数据显示,一些隐喻类别在英汉语言中占有相似的百分比率。方位隐喻中,4种分支隐喻类型的比例相当。它们是前后隐喻、高低隐喻、内外隐喻和横向纵向隐喻。在本体隐喻类型中,液体隐喻、自然物质隐喻和服装隐喻在两种语言中占有类似比例。结构隐喻类型中,建筑隐喻、色彩隐喻、交通隐喻、圆圈隐喻、化学隐喻、表演隐喻、天气隐喻和图表隐喻这8种隐喻类型比例相当。
3.高频率隐喻类型相同。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中占比最高三种隐喻类型分别是上下隐喻,人体隐喻和图表隐喻。其中,图表隐喻数量均为68个,在英汉隐喻总数中占有较高比例,分别是11.18%和9.09%。上下隐喻在英汉隐喻总数中均占很高的比例,分别是9.70%和12.17%。人体隐喻在两种语言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英语中所占百分比高达16.45%,汉语中高达11.10%。
三、英汉股票术语的概念隐喻共性原因分析
1.物质体验相似。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在类型、数量、比率等方面,存在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物质体验相似。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理论,“没有一种隐喻能够脱离人类的经验基础而被人理解或者被呈现”(Lakoff,G.&Johnson1980:19)。人类共有的身体体验是隐喻认知的重要经验基础。它解释了为什么在许多语言中一些隐喻概念具有高程度的相似性。人类对于水的认知直接来自于经验。水可以流动,可以聚集,可以形成大海,可以泛滥成灾,也可以置于容器中或从容器中倒出,这些都是关于水的常识。基于这种对水的认知,水常常用来喻指股市中资金的运转。因为股市中的资金流非常重要,过分充裕的资金流将使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扬;反之,紧缩的资金流则会导致股票价格下滑。基于人类对水的认识,以水作为始源域构建的股市资金流动概念自然显得非常通俗易懂。英汉股票术语中有许多液体隐喻,如“Liquid/流动性”,“Bubble/泡沫”,“BubbleTheory/泡沫理论”,“FreeCashFlow/自由现金流”,“LiquidMarket/高流通性市场”,“WateredStock/掺水股”等。
人类对天气的体验具有一致性。天气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某段时候和某一地域的大气状态,与相关的变量,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有关。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是潮湿还是干燥,是惬意或是糟糕的天气,人类对天气的感知是相同的。天气的种种特征被投射到股市中,比如,“Spring/春天”一般表明股市开始回暖,交投开始活跃,因为春天总是给人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感觉。“Chillness/萧条”意味着交投量稀少,股市下跌。还有“InvestmentClimate/投资气候”、“BarometerStock/晴雨表股票”、“Chilly/股市降温”、“HotSector/旺季”等相关术语。
虽然对色彩的命名不一致,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却是一样的,对颜色的感知达到跨文化性的一致,所以色彩隐喻在英汉语料中数量和比率相当。颜色有暖色有冷色,人类对其赋予一致的褒贬分类。灰色和黑色在股市中总是不被中西方人看好。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被称为“BlackMonday/黑色星期一”。1924年10月24日,美国纽交所的股市崩盘被称为“BlackThursday/黑色星期四”。“GrayList/灰名单”比“BlackList”程度轻,被认为是不合法的公司或集团的名单一览表。
2.文化体验相似。尽管身处不同的物理环境,人类具有许多相似的日常文化经历,所以,操不同语言的人群在股票交易中使用相似的隐喻表达方式。建筑隐喻在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中占有相似比重,源于它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建筑物的类型很多,比如,“theMoat/护城河”,“theBridge/桥梁”,“theSafeHarbor/避风港”,还有著名的建筑“中国长城”。这些建筑概念被映射至股市中,用来形容一些投资或融资活动。比如,“BridgeFinancing/过渡性融资”用来形容企业在首次公开上市前采用的一种融资方法,以取得足够的资金,维持营运。这种概念建立在桥梁可以解决行运中的阻碍这一概念基础之上。一些经济学家或股市大鳄创造了一些有关建筑的股市术语。比如,传奇投资大家沃伦・巴菲特就首创了“EconomicMoat/经济护城河”这个词,并衍生出“WideMoats/宽广的护城河”和“NarrowMoats/窄小的经济护城河”这两个术语。“WideEconomicMoats”指一家公司能够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优势,有助于该公司的股票升值;而“NarrowMoats”指公司有微弱的经济优势,但持续时间较短。
交通结构隐喻在英汉语料中数量和比率相当同样源于人类相似的文化体验。英语中用“BackUptheTruck”形容投资者准备买入大宗的股市头寸或者金融资产。中国人用“坐轿子”形容那些目光锐利或事先得到信息的投资人。在大户暗中买进或卖出时,或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前,先期买进或卖出股票,待散户大量跟进或跟出,造成股价大幅度上涨或下跌时,再卖出或买回,坐享厚利,俗称“坐轿子”,这类人叫做“轿客”。“抬轿子”指的是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后,认为股价将大幅度变动,跟着抢进抢出,获利有限,甚至常被套牢的人,就是给别人抬轿子。虽然各个民族青睐于不同的交通工具,不管是轿子、轿车、卡车,还是飞机、地铁,这些交通工具都与人类文明发展史密切相关。把各种不同交通工具的特性投射到股市中,促进了抽象概念的形象化。
表演结构隐喻在英汉隐喻比率中相当,该隐喻类型建立在舞台和股市的相似性基础上。所有的股票就像舞台上的表演者,一些在“IntheSportLight/聚光灯下”,因为此类股票受到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如果股票能够“大红大紫”,表明它如舞台上炙手可热的明星一样,为股民所“追捧”。既然是在舞台上,表现水准就有一定的差异,有优秀的表演者,也有稍逊一筹的表演者,还有差劲的表演者。那些表现低于平均水平的股票叫做“UnderperformtheMarket/表现落后大市”,表现优异超群者称为“MarketOutperform/表现超越大市”,而表现平庸的称为“PeerPerform/表现一般”,既不是“WorstPerformers/最差表现者”,也不是“BestPerformers/最佳表现者”。
3.舶来语的影响。大量来自于英语的舶来语是形成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Bullmarket/牛市”,“BearMarket/熊市”,“SafeHarbor/避风港”,“StockSplit/拆股”,“FollowtheHerdInstinct/羊群心理”等都是常用的外来隐喻。来自于英语的技术分析词汇更是比比皆是,比如,“CommonGap/普通缺口”,“BreakGap/破缺口”,“RunawayGap/逃逸缺口”,“InvertedFlag/下降旗形”,“Pennant/尖旗形”,“Rectangle/矩形”等等。随着这些术语在中国的普及运用,现在已经很难区分出哪些是最初的借来语。大量舶来隐喻进入汉语主要出自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地位促进了英文术语向中文的渗透。比如说,用于衡量技术指标的“蜡烛图”,又称“K线”或“阴阳线”,相传最初是由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本间宗久先生所发明。之后,一些技术分析师,如美国的爱德华・琼斯、查尔斯・道、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对技术分析理论做了扩充。这些指标都相继被引进中国,译成中文后,成为中国股民或分析师在股市价格和量的基础上预测未来走势的基础指标。此外,国外一些重要的股票交易所。比如,伦敦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欧洲证券交易所等都是影响全球股市走势的风向标,也促进了英文股市术语渗入汉语的过程。二是英语作为国际商务通用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英文术语向中文的渗透。英语的一些表达形式和概念等影响了中国财经记者的文体方式和词汇选择。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的相互渗透。各种便捷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发达的网络服务使得全球人民的交流更通畅,也促进了英汉股票术语相互补充的进程。地球村拉近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距离,也使得英语和汉语的结合更加紧密。
4.股市活动与始源域的联系。液体隐喻、色彩隐喻、交通隐喻、圆圈隐喻、化学隐喻、表演隐喻、天气隐喻这7种隐喻类型在英汉语言中的数量和比例相当。这是源于这些隐喻的始源域和股市活动之间密切的联系。圆圈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相似比率要归咎于圆圈和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似度。经济领域具有其“周期性”,常常被人视为一个上下循环运动的圆圈。与经济领域相似,股市中也有扩张期和紧缩期,就像圆圈一样周而复始,牛熊交替。比如,“StockCycle/股票周期”形容股票在一路走高中逐渐爬升到价格最高点,之后开始下滑。“CyclicalStock/周期性股票”指在经济环境强劲时股价上升迅速,在经济放缓时股价急剧下跌的股票。还有其他类似术语,如“CyclicalRisk/周期性风险”、“LifeCycle/生命周期”、“ConsumerCyclicals/消费类周期股”、“CircularTrading/循环交易”,等等。
化学结构隐喻在中英文中地位相当,因为一些化学反应与股市活动有相似关系。最常见的投射到股市中的化学反应概念是稀释和结晶。“Dilution/稀释;摊薄”类似于稀释溶液,加溶剂于溶液中以减小溶液浓度的过程,是减少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的过程。“FullyDilutedEarningsPerShare/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相似术语有“Antidilutive/反稀释”和“DilutiveAcquisition/摊薄盈利的收购项目”等。结晶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Crystallization/结晶交易”指的是几乎同时出售及买入股票以提高或减低账面价值的行为。
上下概念隐喻在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中占很大比例,也源于隐喻的始源域和股市活动之间密切的联系。英汉民族不约而同地把UP/DOWN/上下概念投射于更为抽象的股市领域。蓝纯(2003:166)对汉语中的“上下”和英语中的“UP/DOWN”概念做的对比研究表明:“较大的量是向上/UP,较少的量是向下/DOWN”,“更优越的状态是向上/UP,不好的状态是向下/DOWN”,表明英汉语言中“更多是向上”,“更好也是向上”。向上空间运动表示量的增加和企业良好的运行状态,比如“Leap/跳涨”,“High/走高”,“Jump/跳升”,“Climb/爬升”,“Surge/暴涨”。相反,“更少的量是往下/不好是向下”,因为向下的空间运动一般与量的减少相关,也表明一个公司业绩转差。比如,“Tumble/走跌”,“Dive/跳水”,“Clawback/回落”。蓝纯(2003:55)还指出:“上下概念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以人类为中心,而是与客观世界建立着联系,所以是最基本的概念。”Jackendoff也曾认为,空间坐标经常被用在其他非空间概念中作为类比,而最常用的往往是上下方向坐标。“上下方向轴是由于我们对地心引力方向的认识而决定的。它与我们的环境建立了关系,脱离于我们自身。它既不以语言使用者的自我为中心,也不以人类为中心来解释”(Jackendoff,1996:14-24)。所以与方位隐喻中其他方向轴相比,上下方向的基本位置决定了其在股市中的频繁使用。
英汉股票术语中使用率很高的图表隐喻,更能体现股市活动与始源域的密切联系。波浪理论创立者艾略特认为,不管是股票还是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与大自然的潮汐和波浪一样,一浪跟着一浪,周而复始,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有循。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预测价格未的走势,在买卖策略上实施适用。该理论总结出一条规律,即股市的波动可以通过观察和确定一些波浪的重复性的图形来预测。股票经济分析师常常利用市场过去的价量等数据以图形分析、指标分析工具来解释、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他们常常通过寻找股价走势的原型来推估未来,比如著名的头肩底、和“DoubleTop/双重顶”等反转图形,还研究出“MovingAverages/移动平均线”等一些技术性指标,并找到一些“支撑线”、“阻力线”、“通道”,以及更抽象的图形,如“旗形”、“矩形”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股票术语概念隐喻在类型、数量、比率等方面存在共性。这些共性源于物质体验相似、文化体验相似、舶来语的影响和股市活动与始源域的联系。本研究旨在增强股市话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英汉股票术语中概念隐语的互译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Dictionary.
[2]Deignan,A.,Gabrys,D.,&Solska,A.“TeachingEnglishMetaphorsUsingCross-linguisticAwareness-raisingActivities.”ELTJournal,1997,(51):43-51.
[3]Geoff,P.S.“HowHighCanaDeadCatBounce?MetaphorandtheHongKongStockMarket.”HongkongPapersinLinguisticsandLanguageTeaching,1995,(18):43-57.
[4]George,A.F.&Tom,G.TheStockMarketCourse.NewYork:JohnWiley&Sons,INC.,2001.
[5]Jackendoff,R.“TheArchitectureoftheLinguistic-spatialInterface.”InBloometal.(eds.)LanguageandSpace.Cambridge,Mass.MITPress,1996.
[6]Kvecses,Z.Metaphor:APracticalIntroduc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
[7]Kvecses,Z.MetaphorinCulture:UniversalityandVariati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
[8]Lakoff,G.&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9]Lan,Chun.OnEnglishandChineseOrientationMetaphorfromtheAspectofCogni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3.
流浪动物的概念篇4
[关键词]精益;物流管理;浪费
1引言
精益产生于各种各样的制造流程(它产生于汽车制造装配线作业流程),延伸到连续批处理流程,再延伸到物流。通过物流的可见性、协调性和联通性、仓库自动化、电子数据获取和货物的全球跟踪,物流管理中的浪费将减少。精益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效率,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减少了各种浪费,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2相关定义
2.1精益的概念
精益思想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一系列思想,其核心是通过“及时适量”“零库存”“传票卡”等现场管理手段实现“订货生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精益思想最初体现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中,即指不追求产品的成本优势和技术领先,而是强调产品的成本与技术的合理匹配、协调。此后,企业界将精益思想逐步引申、延展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即追求企业经营投入和经济产出的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精益思想不是单纯追求成本最低、企业眼中的质量最优,而是追求用户和企业都满意的质量、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置、产品性能价格的最优比。
2.2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是指以总成本的最小化为目标对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在整个供应链运作中的流动状况并提供库存定位管理。物流管理包括物品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等一体化管理。
3精益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3.1精益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环节
第一,采购。实现JIT,由供方对客户的部分库存和供给进行管理;减少订单数量,利用短期发货满足客户需求。第二,制造。采用客户需求的拉动式生产方式,消除生产流程中固有的浪费。第三,仓储。减低库存资金成本和存储空间,提升仓储利用率。第四,运输。实现高流动性和周转率;改善运输管理流程和自动化能力;审查复杂的运输流程;提升运输车辆的回程利用率。第五,退货。降低退货的相关货运成本;降低移动、加工流程中的浪费,使得处理流程更加合理化;消除多余的退货。
3.2精益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基本工具
第一,标准作业。标准作业是指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将工作进行标准化,通过尽可能少的操作达到高效率,使工作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实施标准作业的例子如:订单、图样、标准作业程序等。第二,可视化作业。将可视化材料放置在员工作业的地方,保证每个作业人员均可看见并遵照执行。第三,布局。将用到的工具、设备、物料等定位有效摆放。A类物料放置在易于门口搬运的地方,C类物料放置屋内较远的地方。有效利用空间、设备和劳动率;提高物料、人员和信息的流动;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省时间。第四,精益分析工具。信息采集工具:检查表、散点图和因果图;信息分析工具:柏拉图和流程图;问题分析工具:五问法、直方图和统计过程控制。
3.3精益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信息技术
第一,企业资源计划(ERP)。ERP是“需求拉动”的基础,利用ERP系统使得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库存最小化和客户服务最大化。第二,需求预测。使用更好的预测方法和工具,预测误差(浪费来源)将大大减少。采购、生产和仓储库存的浪费的减少,使得“牛鞭效应”最小化。第三,配送需求计划(DRP)。DRP系统促使需求推动转变为需求拉动,减少了库存、运输、仓储浪费。第四,仓库管理系统(WMS)。WMS系统提高库存数据的正确性,包括准确的物料接收、检验和货位信息,确保将正确的物料、正确的数量、在正确的时间送到正确的地点。第五,运输管理系统(TMS)。TMS系统减少运输成本、库存量和仓储成本,提升库存资金利用率和客户满意率。
3.4精益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评价指标
第一,交付可靠性评价指标。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运输到正确的地点交付给正确的客户。包括:交付绩效、订单满足率和订单完成率等。第二,响应评价指标。物流部门以多快的速度将产品配送给客户。包括:提前期、运输时间、按时交货等。第三,成本评价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成本、运输配送成本、不良退货成本等。第四,资产管理评价指标。包括:现金周期、库存、资产周转等。
4精益在物流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4.1精益的优势
精益思想的核心是识别和消除“浪费”,这里的“浪费”是指在客户看来,不生产增值的活动。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精益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利用相关概念进行持续改善的方式,从下游的最终客户到上游的供应商,覆盖整个生产流程和价值链。
4.2物流管理的不足
第一,科学化和系统化物流管理理念不足,没有很好把握好物流管理系统各个层次之间衔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物流管理运行发展。第二,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创新不足,很难推动企业物流管理的改革创新,客户需求变化,亟待构建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第三,缺乏现代化企业的物流管理精神,比如政策观念、程序意识、服务意识等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彰显不足,影响了物流管理人员的作业效果。
4.3精益在物流管理中可产生优势互补效果
精益是一种以团队精神为基础,可以实现持续改善的生产方式,精益所关注的是如何识别并消除“浪费”。通过精益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改善经营绩效、降低运作成本和缩短客户订单周期,可直接转化为企业的财务收益,提高毛利率,从而将更多的收益投入在研发、营销和市场上,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5精益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1应用目的
在制造业诸如汽车制造的领域,企业实施精益已经成为客户的强制需求,客户想要更短的交货期、更小的订货批量和更低的价格。要实现客户的这些需求,企业就需要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减少、消除企业中的浪费,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一个更加精益的物流将可直接转化为企业的财务收益,也能促成引人注目的更高毛利率,从而在研发、营销和市场上有更高的投入。
5.2实施步骤
第一,从客户需求出发。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构,消除企业内部不增值的物流活动,组织机构流程扁平化,打破部门壁垒。第二,正确分析价值流。价值流研究;浪费识别;过程思考;流向设计;价值流活动必要性确认。第三,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集成。选择优秀的供应商;与销售商密切合作;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四,建立支持精益物流的信息平台。功能以满足物流节点企业之间的物流作业、管理、信息查询、部分公共服务等的需要为主,目的是共享数据、整合资源、提供物流节点层次的一体化服务。第五,精益工具运用和管理实施。
5.3目前成果
第一,优化了采购计划,缩短了订货周期;对采购批量进行控制,降低了采购成本。第二,企业生产物流体系布局更加合理。企业内物流线路、车间工位布局得到优化。第三,精细化的生产物流配送方式缩短了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周期,降低生产或服务时间。第四,促使物流运输合理化。综合考虑物料、距离、供应商数量等因素,寻求最佳线路车辆组合,提升车辆利用率。第五,加强了物流信息技术建设。实现信息全方位、实时共享和消除企业间信息沟通障碍。
流浪动物的概念篇5
“龙头三板带热点,龙头五板带大盘”。最近的大热点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中,以华贸物流、上港集团、中海集运为龙头的五连板股票比比皆是,故而大盘向上突破60季度线2140点后展开了主升浪。
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笑傲江湖,主流龙头霸主地位不动摇。回顾上海自贸区的炒作路线图,从外贸到物流、从房地产到基建、从港口到航运、从金融到金改,体现出了主力机构对改革预期的大思维大视野投资,顺应了国家改革的大浪潮,体现了改革所带的政策红利效应,这也是笔者连续两周看好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主因。大龙头外高桥王者归来,连续11个一字涨停板缔造股市神话,自贸区大旗无坚不摧。在华贸物流、上港集团等前期龙头股强势整理之际,主力机构和市场游资共同挖掘出新生龙头股。本周以中海集运为代表的航运龙头股、以爱建股份为代表的金改龙头股、以浦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龙头股、以新华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传媒龙头股、以万业企业为代表的国际板龙头股、以新世界为代表的外滩龙头股,连续涨停雄踞周涨幅榜龙虎榜。
低价大盘股群雄崛起,BDI连涨引发海运概念股狂飙。八月以来连续暴涨的BDI指数是航运业的晴雨表,本周市场以中海集运、招商轮船、中海发展为龙头的航运概念股、以珠海港、盐田港为龙头的港口概念股涨停如潮,成为大盘低价股领军黑马。中国重工开创核心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先河,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84.8亿元注入航母等军工资产,本周复牌后连续3个缩量一字板,颇具与外高桥一决雌雄之势。此外,中国一重、太原重工、华东重机、中信重工等机械概念股连续涨停,龙江交通、中国铝业、中国中冶、国投新集、皖维高新等底部放量涨停启动,低价大盘股成为市场最惹人眼球的投资风景线。对于大盘低价股,笔者认为其崛起的意义非凡,低价股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参与炒作,同时低价大盘股的炒作更具有拉升指数、维稳大盘的积极意义。
展望后市,笔者继续坚持金融改革创新是下半年投资大主线的观点,坚定看多结构性牛市主题投资,九月重点把握上海自贸区和大盘低价股的短线投资机遇,中线看好、金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三中全会主题投资机会。
展望下周,笔者看好民资银行概念股的中线投资机会。笔者认为,金融改革是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上海自贸区的核心是金融改革对外开放创新,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而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地位将成为金融改革对内创新政策。消息面上,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放宽境内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中资银行条件,国务院也首次提出推动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的银行等有利因素,必将引发了众多公司对“民营银行梦”的追逐。
流浪动物的概念篇6
本周市场资金充裕、主题投资活跃、市场人气高涨,高铁、迪士尼、自贸区三大主题无疑是市场最强音。
最高层吹响自贸区概念股全面进军号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吹响了自贸区全面推进的号角。笔者认为,自贸区投资大主线上,以港口、航运、物流、贸易、电商领域受益最大。本周市场以连云港、西部建设为龙头的路上丝绸之路概念股,以北部港湾为龙头的海上丝绸之路概念股,以海泰发展、天津海运为龙头的天津自贸区概念股,以珠海港、中远航运为龙头的粤港澳自贸区概念股,以渤海轮渡、日照港、大连港为龙头的东亚自贸区概念股,以厦门国贸为龙头的海西自贸区概念股全线爆发,勾勒出自贸区全国大进攻的宏伟蓝图。
国家意志成就高铁概念股主升浪。随着亚投行的建立,高铁成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真正利器。10月27日,一则“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及旗下6家公司集体停牌“消息,引爆了市场猜想,媒体称国资委目前正在力推南、北车重新整合为一家公司。纵观本周市场,铁路基建指数以10%的涨幅高居行业指数涨幅榜第一。晋亿实业3连扳强势攻击高居周龙虎榜首座,在进攻路线图上,老龙头晋亿实业王者归来,中国中铁、马钢股份两位低价高铁新星奋勇拉升,与中国铁建、中铁二局、太原重工、博深工具、中能电气、广深铁路等高铁概念股掀起涨停热潮,成为本周最大的黑马涨停军团,也成为市场具有重量级的大主流投资热点。
私募大佬掀起迪士尼概念股掘金热。国人期盼多年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明年底正式开业,必将推动迪斯尼乐园周边区域的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一则私募大佬徐翔密会一众基金经理的消息更是为迪士尼概念股增添了上涨的动力。据媒体透露,10月27日晚,泽熙大佬徐翔与基金精英人士聚餐时认为:“大盘后市可期”,“迪斯尼、移动医疗、移动支付概念股值得期待“。一石激起千层浪,迪士尼概念股应声走强。老龙头界龙实业率先2板吹响迪士尼概念股进攻的号角,新龙头交运股份更是一字板显英雄本色,东方航空、锦江投资、陆家嘴、强生控股等迪士尼概念股更是深受投资者青睐,成为市场最亮丽的风景。
展望后市,笔者认为电力改革概念股或将脱颖而出。建议关注两类公司:一是具有成本优势的发电企业,其将在未来竞价上网和电价调整中受益;二是实际控制人为电网的公司,未来存在资产重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