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对生命的感叹(6篇)

时间:

对生命的感叹篇1

秋天了,她叹了一口气。天夜了,她叹了一口气。露水上来了,她又叹了一口气。树叶子纷纷地落了,她总是叹息来又叹息去的。临终时,她仍旧叹息着――无穷无尽地叹息、不住地叹息她从不说话。

那么,儿时,我吃她的乳汁;后来,就吃她的叹息――我是吃着成年累月的叹息长大的。

多少年了,多少街坊和城区已物是人非。今天,有谁还可能记得贫民区一个院落,一段砖墙上倚靠着一名晒太阳的普通女工的脸和她对人世的温情?哦,我的叹息妈妈!

是的,叹息看来是她惟一的爱好,惟一私下里保留下来的,没有奉献给他人的东西。我在她的叹息里诧异地成长着,抓着我手边的一切智慧:书籍、画报、空气和幻想――为的是在她的年复一年的哀伤里保持冷静,保持镇定!

在这些穷人――其中也包括我母亲――晒着太阳叹息着生命流逝如水的姿势里,我学到了我人生的第一堂课:美和爱。天空是我的黑板,风雨、节令和母亲的叹息――是粉笔,写着无形的,旁人难以识别的文字……

她有时写故乡(她从苏北乡村移民过来)――用她的叹息。

有时写宿命――用她的叹息。

对生命的感叹篇2

我热爱生活,我从不畏惧死亡,但我蔑视那些亵渎生命的人,也叹息那些无知的被夺生命的人。花谢花开,草枯草生,大自然赐于他们的生命似乎很庞大。而我们人却只有一次生命,这又是何其的不公。它无知无觉的诞生,却又稍纵即逝的溜走。

诚然,小草之所以要破土而生是因为它对生命的珍惜;花儿之所以百开不败是因为它对生命的呵护;松树之所以四季常青是因为它对生命的眷恋。生命的多变却让我时常感叹,感叹它的脆弱,又感叹它的顽强。可以在高山之巅顽强生长,却又抵御不了那冰峰之寒。可以与海中的霸王搏击,却奈何不了一个无心之矢的大浪。

生命不是永远,它在不停的消逝,若它能永远延续下去。即花开花落也不会惹人黯然生情;草枯草长也不会令人情生嫉妒。

生与死其实没有距离,但生比死似乎要更痛苦的多。死只需要一时之勇气,但生却要一世的胆识。生死一转念,火灾、车祸、溺水一切人为灾害随时随地夺走一个又一个生命。那些生命在呼救、叫喊、呻吟、甚至乞求上帝渴望获得重生,渴望生的曙光。死神带走了这些原本不应该被带走的灵魂,因此我仇恨上帝的存在,因为他对这些生命的爱太过脆弱,脆弱到他们失去自我安全意识。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生命,而安全”是生”的代表,命”的主宰。但也昙花一现般的短暂,所以人类不应该去固执相信那渺茫的上帝。如果想好好生存那就应该好好掌握安全知识,我们不知道灾难何时降临,但我们应提前准备,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它不应该被安全”二字束缚。

或许在别人眼里富与贵一世是一种快乐,儿孙满堂是一种幸福,权大业大是一种威望,而在我看来平平安安一生是最过重要。

对生命的感叹篇3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忽然就变得很多愁善感了,也时不时的在埋怨生命、感叹生命。像今天,我居然在感叹生命的脆弱!

其实,我感叹得也不是没什么理由。前几天,广播电台读的几条新闻中就有三条是说某某地区发生了煤气中毒,死了多少多少人”、某某地区又发生一件煤气中毒案,有多少多少人丧命”……恰恰同时,我们村子里也有一位外来打工的女孩,她在洗澡时,因为门窗关得太紧了,导致空气不流通,造成一氧化碳过多。自然,煤气中毒……她被连夜送到了医院……

这些事情,多么另人伤心啊!春节,本来是另人高兴的一个佳节,却在这个时间里,仅仅因为不小心、不注意,就丧失了多少条生命?稍稍的不注意,就会送命……你说,生命,是不是很脆弱?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泰国等地方出现了禽流感,又有多少人为此而丢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多无辜!为什么灾难会降临到他们身上呢?还有那些动物,它们也是生命!且萨特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可为什么一旦有什么瘟疫、病毒来临时,却要那它们来第一个开刀呢?它们也有讲生存的权利啊!不要让它们成为第二个窦娥好不好?

当瘟疫、病毒来临,生命就会遭殃……生命呵,你真的是那么脆弱吗?

回头想想,如果曹雪芹他可以活得再久一点,也许《红楼梦》就不会是那样的结局了。可为什么时间却那么吝啬,不肯分给他多一点的时间呢?面对时间,生命难道就真的那么无能为力”,坚持不下去了吗?生命,你好脆弱!

对生命的感叹篇4

聂绀弩曾经作诗一首云:“陈公破折黄惊叹,张老文成句句圆;自注自疏周氏括,舒分王逗各谋篇。”意思是:“陈公破折”是说陈迩冬文章里破折号多;“黄惊叹”是黄肃秋文章里惊叹号多;“句句圆”是张友鸾文章里句号多;“自注自疏周氏括”是周汝昌文章里括号多,大括号里面又套小括号,好像自己加注而注下又自己加疏;“舒分”是舒芜文章里分号多;“王逗”是王利器文章里逗号多,很像日本文章那样每段一逗到底,段末才有一个句号。

以舒芜校注古典作品为例。他不爱句号,爱用分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胡乔木语,意思是应该用句号隔开,却用分号,反而搞不拎清。而汪静之校注《红楼梦》,因为沿袭程乙本的错讹,更被俞平伯的弟子做长文批判。

记得郭沫若强调写作也必须正名,而正名的首要事情就是正标点。不同的标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前几年,对句子“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语文教育界展开了热烈讨论:不同的标点符号,就有不同的含义。

所以说,关注标点,不仅是治学者一种严肃的态度,而且是一场深层次的学术理解。

现行语文教材中,李白的《行路难》中,初中教材标点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和张式铭标注的相似:"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太白集》岳麓书社)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相同的句式,标点一样,都连续使用感叹号。但是看着标点,我就觉得李白是个饶舌的小老头,多感叹,啰嗦,重复,不像是个豪放的诗仙。

小学教材标点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和喻守真编注的相似:"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这里,标点符号的作用,仅仅作为隔开符号,表示说话停顿。诗句给人的感觉,平贴,没有激情。

而如果改作:“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面句号表示陈述,讲述生活现状,叙事性强。后面感叹号,针对生活,发出自己的意见,感叹生活的无常,就不仅富有情理,而且显得行文富有变化。

文言文语句简洁生动,哪里会出现重复的低级错误。句子相同,标点不同,行文就摇曳生姿,富于变化。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论语?雍也》)相同的句子,很多专家用两个感叹号来标注,大概以为重复,就能增加语意的强调。

弟子伯牛生病,孔子去看望,隔着窗户,握着他的手,不胜悲伤。他说:“失去生命,是命啊!你这人生了这种严重的病。你这人竟然生了这种病!”

前一句“斯人也有斯疾也”,因为大概孔子懂得医学,一把脉,就说出了诊断,伯牛染上的严重的疾病,是陈述句。后一句,不胜感伤,禁不住加了一句感叹,语意强烈。所以我以为正确的标点应该是: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看到当时周道衰落,周礼败坏,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孔夫子喝酒也会触景生情了。有一次,他端起酒杯,不胜感伤地叹息道:“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翻译成现代语言:酒杯啊,酒杯,你不像个杯子,那么还能称作杯子吗?意思是:君主啊,君主,你不像个君主,那么大臣还能像个大臣的样子吗?从现代修辞学上来说,特指比喻义。

很多专家都喜欢前后用相同的标点。要么是“觚哉?觚哉?”要么是“觚哉!觚哉!”有的甚至是“觚哉觚哉。”语意明显不同,怎么可能如此处理呢。

有一种说法是:“觚不觚。觚哉?觚哉。”相比较而言,还是可取的。直译成:“酒杯不像个酒杯的样子。算是酒杯吗?马马虎虎也算是酒杯吧。”那种自言自语的无可奈何样,倒是和孔子一直以来落魄的样子相吻合。反复读了几次,眼前忽然映现出他的徒子徒孙徒孙孙孔乙己的样子,他不是也念这样的话吗?“多乎哉?不多也。”原来文化传承中也有DNA因子,相隔几千年,还是变不了。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封禅泰山,太史令司马谈因病留驻洛阳,不能参与“大典”,遗憾至极,竟然抱恨而卒。临终时,对儿子司马迁哀叹道:“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史记?太史公自序》)

因为是历史性散文,容易理解,句式变换又很明显。前一句“是命也夫”,主谓语并存,是典型的判断句。而后一句,语意加强,感叹人生无奈,不得不抱憾终生。所以后人标注的符号大都是有区别的。列举在这里,也可以作为附证。

参考资料:

对生命的感叹篇5

1、为生命的渺小而感叹,感叹大自然的无情,感叹生命的脆弱。当我们面对一个个镜头,记录着垂死挣扎着的生命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共鸣,感叹生命的美丽难留。生命是跌撞的起伏,死亡是宁静的星。归于尘土,归于雨露…

2、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只好追求它的高度。

3、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4、在这里,影子深有同感,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病魔的斗争也是举步艰难,一个让人生不如死的难受与煎熬,就在你的不经意间,或许就在下一秒,你就到尽头了。你连想得来不及想就这样离开。

5、一切伟大的创造,实际上都暗含着祈祷生命永恒的意图,一切伟大的创造在生命意义上也是呈现出矛盾状态:忠于生命又想战胜生命。

6、生命最苛刻之处,在于它会死亡。只要有死亡,再长久的生命也显得短暂,辉煌尽头终归是永恒的黑暗。

7、一个人的痛苦,只由一个人去承受,生命又怎么会有生存的意义?一个人的困难,若无人能及时扶助,要走出泥潭谈何容易?一个人的世界,很大却只有一个角,怎么转也转不出外面的精彩;一个人的路,纵使不怕孤独,也无法走到尽头;一个人的死,是一种真正的解脱,却留给身边很多人永远的沉思和伤痛!——走出紧锁的心门,谁的世界也不再只有孤寞和无助相伴!相信这世界,总会有关爱你的人会给你伸出双温暖的手!

8、生老病死,飞来横祸,已经让许多不该走的生命离开了人间,我们为何还要自己拿自己的生命开刀?人人都应该珍惜自己脆弱的生命,让她过好每一天,过好这一生。

9、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一个不经意思间它就把你悄悄带走了,你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10、生命真脆弱啊,我们要好好地珍惜它,不能让它白白流失。愿时间所有的生命都活得光彩有力!

1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句老话至今都是智理明言,说得一点都不假。正如病痛与折磨说来说来,你根本就没得想,它已经把你打压了,让你无力反击。

12、生命,总是要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才知道我们都没有权利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从娘胎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不只是属于自己的。虽然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我的生命,由我自己主宰”。但,我们永远没有权利扼杀自己的生命让生育我们的人来悲痛,让需要我们来照顾的人失去关爱……

13、一颗缺乏约束的心灵是空虚的,游离的,就如同失去了家园的灵魂,失去了根的大树,失去了源头的大江,只能干涸,只能堕落,只能枯萎。

对生命的感叹篇6

关于生命这个词含义也许了解的人很多,看透的人很多。对于标点的这个词,陌生的人也许不会有吧。但对于“生命的标点”这个新名词也许就不一定可以很好地了解甚至于陌生了吧!然而我告诉你这种标点还有色彩之分,也许你会接近迷茫也许你会以为我在故弄玄虚。不管其它的,让我来为你解释一下吧。

感叹号!以这种符号结尾的人生轰轰烈烈。在新闻媒体的追逐下降遗体放尽燃炉,焚烧后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巴老就是在这么一个环境下走的。全中国的人都为之叹息。从少年时出版的小说《灭亡》到晚年出版的《随想录》,巴老总是充当着一个时代的追求者,一个狂热的人。同样,马佳决亦是这么走的,他走在世人的唾沫下“畜牲”“混蛋”“禽兽”。该骂的都骂了。这感叹号的颜色我想就显而易见了。

阿Q死在了侩子手手里,他的生命被挂上了省略号,虽然他不甘心,嘴中喊道:“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咔嚓”他死了,但没有人为他哭泣,这省略号是白色的,无味的。然而在数年前同样半路终结生命的抗非英雄,同样是在半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在他们离开人世时有多少人为这个六点符号添上鲜艳的色彩?

还有一种人色生命一直处于问号阶段,从头到底就像这样“?,??,???,????。”他们彷徨着,不知去向。

你的“人生之句中”的一个短语已经完成,你为自己点上了一个豆号,但后面的符号还没决定,你要为自己挂上黑色的省略号,还是红色的感叹号?或者是像你们小花园里那些老人一样挂上一个平平淡淡的句号?自己去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