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小学三年级关于冬至的古诗大全(6篇)

时间:

小学三年级关于冬至的古诗大全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小学三年级关于冬至的古诗大全

丙子冬至夜酒醒

【作者】李覯

【朝代】宋

尽道一阳初复时,不期风雨更凄凄。

凌晨出去逢人饮,沉醉归来满马泥。

多恨恐成干斗气,欲言那得上天梯。

灯青火冷睡半醒,残叶打窗乌夜啼。

小学三年级关于冬至的古诗大全

《减字木兰花·冬至》

阮阅〔宋代〕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注释:

寒影初回:从冬至日起,太阳从南回归线北移,日影渐短,故称初回。

长日至:指白天开始渐长。

罗袜新成:冬至日晚辈要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称履长之贺。

添一线:添加量日影的线长。

秉烛:拿着点着的蜡烛(用来照明)。

译文:

早晨云雾散去,在寒冷的阳光照耀下,周围事物长长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从此以后,白天渐长。

也望这日给长辈拜冬,进献履袜的习俗代代相传。

冬至以后,天气转暖,寒意少。影长渐短,量日影的红线也慢慢变短。

从今天开始,夜间秉烛赏游时所携带的记时铜漏壶也将减少筹码。

小学三年级关于冬至的古诗大全

小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释:

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

五纹:指五色彩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

葭:初生的芦苇。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浮灰:一作“飞灰”。

腊:腊月。

云物:景物。乡国:家乡。

覆:倾,倒。

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小学三年级关于冬至的古诗大全

冬至

宋代:陆游

老遇阳生海上村,川云漠漠雨昏昏。

邻家祭彻初分漠,贺客泥深不到门。

万卷纵横忘岁月,百年行止村乾坤。

明朝晴霁犹堪出,南陌东阡共一樽。

小学三年级关于冬至的古诗大全

《癸未冬至后与妻对酌偶醉遂赋》

买臣卖薪妻见弃,高凤嗜学遭妻詈。

我穷到骨累百指,黎藿并日一发气。

妻自执爨谋余生,诸儿忍寒结饥肠。

有时我痴笑问妻,妻亦笑答贫其常。

听之不觉一绝倒,不谓此道君亦晓。

满天地间皆浮尘,消磨不尽惟此道。

低头拱手说与妻,孟光举案与眉齐。

当时岂缘醉饱故,深远滋味出盐虀。

而况今日为何日,我年今年已七十。

我妻之年虽少我,老心古道天与质。

偶然得醉平生欢,醉中写与诸儿看。

人閒不必问贫富,须信关雎为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