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污染防治范例(3篇)
水环境污染防治范文
一、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不同水产养殖模式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淡水池塘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和网箱养殖模式。①淡水池塘养殖模式,其内部水体的总体稳定性及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不强,同时该种养殖模式也是一种高产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其内部经常伴有过多的水生动物粪便及残饵,这些有机质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及水体缺氧,一旦产生上述问题则易导致水产动物成群死亡,诱发水体内部浮游植物短时间内疯狂生长,从而导致水产养殖的失败。②工厂化养殖模式,是通过外部进行饲料和鱼药的投放,其内部水体会得到及时更新,但水产养殖产生的废水往往直接排入附近的水域,废水中所含的大量磷、氮等相关物质会给附近水域造成较大的污染,引发附近水域的富营养化,也有可能引发赤潮。③网箱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为实现对于一些大水面的利用,通过设置一定的网箱来实现对于水产动物活动的限制,该模式养殖的环境与外部水体环境相连接,网箱养殖投入的鱼饵、鱼药等相关物质除了给网箱内部水体造成影响外,还会给其之外的水体造成一定影响,增强了整个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容易引发整个大水面的赤潮,造成严重的水体环境污染。
2.水产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宏观原因分析
首先,国内的水产养殖行业内部不论采用何种养殖模式,其内部往往伴有高密度产业分布局势,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为实现同期利润的最大化,将不断扩张自身的养殖规模,大量投入养殖资源,整个生产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在养殖过程中放养的密度远远大于该水体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值,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养殖人员为了水体的清洁,不得不频繁更换水体,造成大量的污染水体外排,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次,现阶段水产养殖人员环境保护意识较差,部分水产养殖人员虽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未采取有效措施去预防环境污染。例如:国家虽然提倡使用配合饲料,但是价格低廉、环境污染较大的鱼饲料仍被大量使用。同时,虽然国家在整个水产养殖用药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盲目用药和用违禁药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些都对养殖环境带来了危害。最后,相关部门对水产养殖管理力度不够,很多地区在水产养殖选址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留下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同时很多水产养殖人员对于水产养殖技术及必要的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措施了解的非常少,仅仅通过观察周围人如何进行水产养殖后自己就进行水产养殖,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国家水产养殖管理部门管理力度不够的表现。并且在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水等相关物质的排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随意排放情况非常普遍,从而引发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
1.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管理
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是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养殖范围、规模和从业人员。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首先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对特定区域进行全面的水产养殖审核,确定其所能承受的水产养殖数量、水产养殖规模及最适应的水产养殖模式。然后,健全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考核制度,对申请水产养殖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全面的水产养殖技术、装备的审核,在整个审核过程中要对其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才能颁发相关许可证件。此外,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内的水产养殖单位或个人进行突击检查,包括生产规模是否符合先前核定的标准,其采取的环境保护策略是否在运行、运行情况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超标情况,一是令其立即整改,二是对于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处理,三是对于性质较为恶劣的立即注销其生产许可证。
2.增强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工作,提升水产养殖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阶段国内很多地区从事水产养殖的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整个水产养殖过程中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全面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整体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水产养殖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养殖规模、不同的养殖区域进行强制性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工作,从源头上提升水产养殖整体的环境保护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水产养殖合格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水产养殖人员不能继续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给予考核通过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颁发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水产养殖质量检查的组成部分之一。整个培训过程中应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不同水产养殖模式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全面培训,此外,对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投喂养殖饲料等关键性的技术进行全面的培训考核,保证整个水产养殖饲喂的合理性,降低过多的饲喂或其他不合理的饲喂方式给整个环境带来的影响。引导水产养殖进行合理布局,帮助其在自身的养殖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环境预警评价制度。同时,引导水产养殖人员尽量少用或不用相关的化学试剂,减轻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三、结语
水环境污染防治范文篇2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入湖河流;对策;滇池北岸
滇池位于昆明市主城区的下游方向,是昆明盆地的汇水中心,每年入湖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湖泊。滇池换水周期长,湖水自净能力低,生态系统脆弱,一经污染仅凭自身净化能力难以恢复[1]。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系统,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到2010年草海水质需要明显改善力争接近v类地表水标准,外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地表水标准,力争接近ⅳ类地表水标准。为了达到规划制定的目标,本研究主要对滇池北岸进入草海的河流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河流水质的初步设想。通过沿程净化入湖河流水质,减少入湖污染的量,达到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目的。
1研究区域与方法1·1研究区域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滇池北岸草海流域范围内。对影响草海水质的船房河、西坝河、大观河、乌龙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和王家堆渠进行研究。这些河流流经区域是昆明市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集中地区,河流受污染严重。1·2研究方法每条河流设置有固定的监测断面,由昆明城市排水监测站进行长期的水质监测工作。取样方法和水质分析方法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结果与讨论2·1北岸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污染现状表1北岸入湖河流水质情况(mg/l)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船房河西坝河bod52005年13·746·833·071·67·7128·921·72006年13·151·612·883·816·545·9522·22007年11·621·912·811·219·424·1codcr2005年47·612410416437·282·263·42006年48·814336·220455·312273·02007年42·916245·444·556·874·7总磷2005年0·8921·781·741·991·231·661·582006年1·232·181·312·971·492·391·772007年1·341·191·901·031·251·54总氮2005年8·0523·320·121·915·517·116·72006年9·5331·418·232·116·426·219·72007年10·917·121·115·316·118·8氨氮2005年3·7917·512·714·910·212·411·92006年5·8824·610·724·010·520·816·02007年6·9013·411·59·999·0413·3水质类别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
从北岸河流水质情况分析,七条入湖河流水质都为劣v类水,总氮、总磷超标情况非常严重,有多条河流总氮浓度超过v类水质标准10倍以上,未整治河流水质存在逐年恶化趋势,因此,每条河流都亟需得到整治。北岸河流污染严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①排水系统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纳管率低造成未进入总管道的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河道;②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地表污染物随雨水少部分进入雨水管道,大部分初期雨水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道;③多数河流自身的水动力条件差,加上支沟众多,河网水质情况复杂;④河道长期未进行底泥疏浚,河底淤积的底泥不断释放出污染物质,造成河水水质恶化。河道水质恶化是造成草海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非常重要的原因之
一。根据水质情况分析,七条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程度由轻到重,分别是王家堆渠<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乌龙河。乌龙河全长3·68km,集水面积2·61km2,目前以暗渠形式流经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棕树营和白马小区,河道沿线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使其成为城区纳污的通道。从2005年到2006年间,各污染物浓度都大幅度增加,河水呈黑臭状态,透明度极低,水质污染极其严重。王家堆渠地理位置与其它河流不同,从滇池西北岸入湖。王家堆渠主要水体功能是昆明发电厂冷却水排水渠,该冷却水是抽取草海水经过滤及除藻后使用,一次循环后温水顺王家堆渠排放,沿渠还存在部分小企业及农村居民向王家堆渠排放废水。与其它河流流域相比,王家堆渠流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工农业污染少,因此王家堆渠是北岸七条入湖河流中污染程度最轻的。不过,由于周边的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王家堆渠污染程度虽相对最轻,但也已经超过了地表水v类标准。2·2河流治理方法研究2·2·1截污工程截污工程主要对点源排放的污染物实行截流,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直接入河量,是防止水体受到污染的有效措施[2]。目前,截污工程在我国水污染治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对水质的改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截污工程对于污染负荷的削减,一方面取决于截污管网布设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截污工程的管网布设,对不同的区域应区别对待。在总体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沿河截污与区域截污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污染源分布的集中区域决定污水管道的走向,并沿部分污染严重的河道敷设截污管道[5]。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截入污水最终的处置场所,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及出水水质情况表明该工程对河水水质改善效果。目前已经制定了乌龙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与西坝河的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整治规划如表2所示。
截污工程受河流沿线长度、各段区域特征和工程费用的综合因素影响,难以对河道沿线进行全程截污,因此主要针对点源直接入河严重的河段进行治理。以新运粮河为例,全长14·58km,上游主要是农田,污染以农业面源为主;中段是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已经建设有分流制排水管网;下段1/3位于草海生态保护区,该段从人民西路至入湖口现仍有105个排污口。众多的排污口直接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对草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新运粮河的截污工程主要布设于下段4·36km河道,将排污口的污水截入污水干管。当前这些河道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正在逐步进行中,船房河工程已经于2007年6月完成。从表1船房河2006年与2007年的水质指标对比可以看出,bod5浓度降至原来的42%,codcr浓度降至原来的46%,总磷降至原来的52%,总氮降至原来的61%,氨氮降至原来的43%。船房河截污工程完成后,河水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从该河道输入草海的污染负荷减少了50%左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2河道整治规划河道名称全长(km)集水面积(km2)整治规划乌龙河3·682·61沿河道两侧敷设截污管3425m,河道清淤,新建污水泵站和节制闸新运粮河14·5883·4河道整治长度4·36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老运粮河11·318·7河道整治长度2·22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船房河11·47·42沿河两侧敷设截污管7654·1m,新建污水泵站和景观绿化西坝河9·054·87河道整治长度5·4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2·2·2河流城内段治理方法截污工程虽然有良好的治污效果,但工程的实施受限制因素较多,特别是针对流经城区段河流进行治理存在较多困难。城区内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沿河两岸建有众多居民区、商业区及工业区等,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后难以实施规模化的截污工程。然而,城内河流因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不仅需满足防洪的要求,还应具有旅游、娱乐、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6],对河流水质的洁净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水质监测分析,北岸入湖河流都为劣v类水质,河水呈现黑臭状态,无法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需求。为了解决水质净化需求与工程布设困难的矛盾,城区内河道净化适宜选用原位治理技术,充分利用河道自身空间净化水质。依据河道自身空间的容量及周边环境特点,对不同河段布设适合的治理工艺。新、老运粮河水量大、河道宽,主要满足城区防洪排涝功能。老运粮河河宽约10m,新运粮河河宽约20m,这样宽敞的河道适宜使用移动式充氧平台。移动式充氧平台可以机动灵活地根据河道曝气需求,调整曝气船的运行,通过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气[7]),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8]。新、老运粮河的河道空间容量大,也适合采用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人们长期以来根据自然界水体自净现象发展起来的。现已研制的人工水草仿生生物填料[9]就是与天然水草具有相似特性的人工填料,布设在河床内,为水生动植物群落和细菌真菌等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通过各种生物的生长过程消耗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而且人工水草不会对河流自然流动和行洪安全产生干扰作用。进入河流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人工水草对于受污染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可达40%以上。
针对河道空间有限的河流适宜使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菌技术[10~11],最常用的投菌技术有集中式生物系统(cbs)、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em)和固定化细菌技术;另一类是土著菌强化技术[12],通过向水体中投加生物促生剂来刺激土著微生物的迅速繁殖,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增强水体中微生物的净化能力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该技术对于流量较小的河流如乌龙河、王家堆渠等可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2·2·3河流城郊段治理方法城郊的地理特征与城市不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住宅、厂矿建筑物相对较少,有一定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和鱼塘等农业用地。因此,城郊河流的治理比城市河流的治理具有更多可利用的空间优势。城郊的土地和鱼塘都可以成为河水净化技术的实施空间。王家堆渠主要是昆明发电厂冷却水排水渠,由于电厂冷却水尚有—定余温,下游村落的村民在河渠两侧修建鱼场,进行温流水养殖非洲鲫鱼,现有鱼塘水面8·07hm2,鱼产量约460t。王家堆渠的水质净化方法,可以利用现有鱼塘改造成综合生物塘进行治理。综合生物塘[13]是交叉种植的凤眼莲、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与鱼类等水产共同养殖的塘系统。在植物生长期,不断地从塘系统中捞出大量的水生植物,用于饵料、饲料和肥料等多种用途。通过植物的打捞带出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植物加工成鱼类等水产的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利用鱼塘改造的综合塘净化城郊河流,是一种效果佳,经济效益好,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法。城郊河流还可利用农业用地,选择土壤深度处理技术[14]和土壤渗滤处理技术[15]进行水质净化。北岸七条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较高,污染随河流进入湖泊后易造成湖泊的富营养化,在土壤处理技术中氮磷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一方面净化了水质,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业肥料的使用。该方法不仅是末端治理,净化受污染的河水,还从源头减少了农用氮磷的施用量。因此,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土壤处理技术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法。塘系统和土壤处理技术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以组合运用,达到更好的水质处理效果。2·2·4河口区净化方法河流经过城中和城郊的沿途治理,污染负荷削减明显,水质情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减少入湖污染物的量,可在河口区设置人工湿地或生物浮床处理系统,为污染物入湖设置最后一道屏障。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仿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水污染处理许多领域。在河口区有效地利用空地,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湖污水进行处理,因运行、维护费用低廉,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16]。对于滇池北岸七条入湖河流而言,只要入湖口有可利用的土地,条件适宜,都可建设河口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水进行污染再削减。若河口区缺少需要的土地面积,可选择生物浮床处理系统净化河水。生物浮床是采用轻型绿色环保,防腐抗老化的材料制作成浮床,供选用的水生植物生长使用。浮床要有较好的强度,能抵抗较大的风浪冲击,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原理是利用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以及与微生物的共同代谢作用,有效地将水体中有机颗粒和胶体吸附、降解,氨氮等营养盐吸收、转化,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17]。生物浮床处理技术是河口区土地稀缺河流水质净化的最佳方法,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
3结论本研究以滇池北岸七条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河流沿程地理区域特征提出了实施截污工程、河流城内段、河流城郊段和河口区净化技术。这些处理技术可以组合运用于同一条河流进行全程沿途减污;也可应用于河流区域条件适宜的一段进行强荷,确保湖泊水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胥勤勉,杨达源,董杰,等·滇池水环境治理的“调水”“活水”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1)·
[2]曹秀梅·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j]·太原科技,2006,(10)·
[3]陈眉,程晓如·东湖截污工程对改善西南湖区水质的预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3)·
[4]杨士建,赵秀兰·骆马湖的氮磷平衡及实施截污工程对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3,22(1)·
[5]官宝红,吴国华,曾爱斌,等·京杭运河杭州段水污染源特征与截污措施建议[j]·城市给排水,2005,31(2)·
[6]朱国平,王秀茹,王敏,等·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1)·
水环境污染防治范文
关键词:水环境;面源污染;问题;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TE9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所谓面源污染,主要是指一种相对点源污染而言的污染类型,它具有隐蔽性、分散性、随机性以及不易监测性和难以量化性等特点,同时又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由于对其认识不足,缺乏防治意识,导致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
1、水环境面源污染现状
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主要的面源污染类型包括以下几种: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农牧业畜禽粪便污染、水土流失污染、农药化肥污染以及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等。具体分析如下:
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种农家乐等餐饮娱乐活动不断兴起,加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大幅度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消费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在日渐增长,而且负担也越来越重。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基本上没有处理,只是堆放在空档处,随意倾倒现象非常严重,比如河道两边、土台上等,这样不仅造成垃圾气味随风飘荡、经地表径流汇入到河道中,造成地表水体严重污染。
农牧业畜禽粪便污染: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目前来看,农村畜牧业主要以猪、牛和羊为主,据测算平均每天每头猪、牛的粪便排泄量大约是人的4倍、18倍,而且在这些粪便中氮的含量大约是人粪便的25倍和l1倍;含磷量大约是人粪便的6倍和19倍。除此之外,据调查显示,当前养1头牛过程中所产生的养殖废水大约是23个人的正常正常生活造成的废水,同时饲养一头猪所产生的养殖废水大约是7个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水。而这些因养殖牲畜而产生的废水,九成以上的农牧畜禽污水和废弃物都没有经过处理就随意地排放,若是遇到雨季,则在地表径流的作用下汇入到河道之中,从而形成面源污染。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非常的严重,急需采取应对措施。
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已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70多万吨增加到本世纪初的150万吨,而且化肥的使用量也从l700万吨增长至4300万吨。这些药物和化肥只有不到两成附着于农作物的表面,其余八成以上都随着土壤流失了,同时还进入到水体、空气之中。目前来看,农民所采用的施药方式主要是喷雾式,该种方式可能会将药物喷洒到水体之中或者其附近位置处,对该位置处造成水源污染。同时,当施药作业完成后,对于空药瓶或者塑料袋的控制不当,通常将其胡乱丢弃在空出;在喷雾设备清洗过程中,对地表水体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施药之后药液经土壤大量渗入地下水中,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水源性污染。
水土流失导致水环境污染: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4%,每年土壤的流失量大约占全国总量的67%左右。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由此也会导致土壤营养成份的大量流失,比如氮、磷等元素会随之进入到水循环系统之中,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逐。除此之外,水土流失可能会导致护坡滑落,土壤中的大量农药和化肥会随水土流失逐渐汇入到水系统之中,进而造成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2、防治水环境面源污染的有效对策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水环境面源污染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
第一,加强思想重视,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当前我国水环境污染多数来自于农村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思想重视,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或数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针对当前污染区域进行全面的规划,及时有效地对小流域面源污染问题作出综合性治理方案。针对当前农村环境加强管理,尤其是农村生产生活中的污水和垃圾,避免地表径流造成水环境面源污染;加大环保意识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中的难题,减轻水环境污染压力。
第二,加强对农药和化肥施用的有效管理,加大经济帮扶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加大科学施肥、施药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大力推广,从而有效提高农药、化肥的施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民提供绿色有机肥,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目前来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仍需加大对水环境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污染。笔者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主要有以下几个着力点:饮用水净化、粪便污染消除等。同时,还应当努力研发清洁性的能源,比如太阳能、水能以及沼气能等,通过建设利用装置增大能源的有效利用率,起到保护水环境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固定的垃圾处理站和排污处理厂等,争取从源头与末端上对水污染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
第三,加大环保宣传,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从实践来看,水环境面源污染具有涉及面非常广等特点,若想全面治理必须从思想上加强重视,即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要认真做好科术推广活动,全面推进科学种田,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环保意识。此外,还要不断加强人工湿地利用,人工湿地实际上就是一种由人工建造、管理的沼泽类湿地生态系统,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化学、物理以及生物三重性协调作用,有效地实现了水环境污染的有效处理。
结束语
水环境面源污染防治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防治技术创新,以保证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一直保持正常的状态,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许天纯陆燕强.刍议水环境的面源污染及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
[2]徐国梅张雷.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的思考与几点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05)
[3]王宇晓孙建蕾马克团王艳艳.当前农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J].现代农业,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