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丑女大翻身范例(3篇)
电影丑女大翻身范文篇1
“我的爸爸虽然矮矮丑丑,但我非常热爱他。”前不久,曾宝仪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眼中的爸爸曾志伟!
你长得那么丑,根本没办法看
曾志伟和香港歌手王美华结婚不久,就生下了女儿曾宝仪。遗憾的是,在宝仪3岁那年,夫妻俩因性格不合而离婚了,当时宝仪的妹妹曾咏仪才两岁,姐妹俩既没随爸爸也没有随妈妈生活,而是由台北的爷爷奶奶抚养。
宝仪小时的日子比单亲家庭更糟,幼时的她搞不懂大人的事,只希望每天放学回来,爸爸或妈妈能奇迹般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但越是想念,等待的结果越是失望。因为爸爸妈妈分别组建了新家。
宝仪在爷爷奶奶的精心呵护下特别早熟,对大人的事没什么埋怨,用她后来的话说,不曾经历过,所以也不觉得痛,自己从来都是快乐的。
宝仪在台湾读高中时,天天住校,那时的曾志伟凭着自己的搞笑本领,已在香港小有名气,但曾宝仪还是有虚荣心的,因为爸爸饰演的都是小人物,长得又不好,宝仪从不向同学们透露自己的爸爸是谁。有次,同学们聚在一起交换身份证玩节目,一个同学翻开宝仪身份证时看到背面“父亲”一栏里写着“曾志伟”(台湾身份证必须注明父母名字),顿时大笑:“你好倒霉哦,爸爸居然叫曾志伟,跟电影里那个矮丑矮胖的曾志伟一个名儿。”宝仪听了也只有不吭声。
高中毕业典礼时,宝仪不得不硬着头皮请爸爸去参加。因为在台湾,高中毕业典礼家长必须要参加。曾志伟接到邀请后,欣喜地说:“啊,你终于邀我了,嘿嘿,不怕丑爸爸丢你的丑了,我去我去。”他乐得跟孩子似的。这一年宝仪正好18岁。
典礼的这天,曾志伟非常认真,一大早便从香港飞到台湾,一向嬉皮笑脸的他西装革履,皮鞋擦得锃亮,显得很有气派。到了学校,曾志伟很认真地走到成绩栏前闲瞅,竟然发现“语文第一名:曾宝仪;英语第一名:曾宝仪;数学第一名:曾宝仪;地理第一名:曾宝仪……”曾宝仪一口气连拿了6个科目的第一,成为那届高三年级的全校第一名。很少过问女儿成绩的他既兴奋又内疚,女儿太争气了,在高度“脱管”的状态下居然如此优秀,他为这个好女儿倍感自豪。
“其实身教大于言传,虽然当明星的爸爸没有在学习上给过我帮助,但他夜以继日地为事业忙碌,给我树立了榜样。”宝仪认为。
典礼时,曾志伟本以为学校会请他上台讲话,但准备了一套台词的他,却没派上用场,因为学校并没这个打算。回来的路上,宝仪打趣地对爸爸说:“爸爸,学校没有让您上台发言,是不是好没面子啊?”谁知曾志伟说:“幸好我没上台,因为你长得那么丑,比老爸我差远了,根本没办法看,所以我不讲话也就罢了。”曾宝仪尖叫一声,双拳打向爸爸,父女俩都笑翻了。
爸爸一定要买辆奔驰车
曾宝仪以优异成绩考入台湾大学,粗心的曾志伟却一直搞不清女儿读的什么系。有次,他到台湾做宣传,竟然对记者说曾宝仪学的是“经济”,而宝仪却是“社会学系”。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后,宝仪气得鼻孔冒烟,跑去找爸爸算账,却见他打着鼾声,睡得不知有多香。
“爸爸太累了!”曾宝仪心疼地看着这个给了自己生命的人,看着他头上冒出的白发,她沉默了。
宝仪觉得爸爸的职业很神秘,他工作时到底是什么样的?宝仪决定去看个究竟。那是刚上大一的一天下午,宝仪没和曾志伟打招呼便来到了影片拍摄现场,此时她正好看到爸爸在演一个被人欺负的角色,有人不停地向他扇着耳光。那时她也分不清是真打还是假打,只是觉得爸爸好可怜。她心里既委屈又难过: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老在戏里演被人欺负的角色?为什么不能演大人物?
正在扮演丑角的曾志伟也看到了女儿异样的表情,知道女儿对此反应很大,但他的苦衷却无法告诉女儿,因为在香港演艺界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当红影星都从小人物演起,可一直在校读书的宝仪哪能理解爸爸的处境呢!
曾志伟只有把刚刚发生的一件事讲给女儿听:有个导演喝醉了,曾志伟扶他上那辆开天窗的豪华奔驰车,没想到这个导演拿出车钥匙丢在地上,施舍地说:“来,让你开,你一生都没机会开这么漂亮的车……”
说到这里,曾志伟说:“阿宝,爸爸将来一定要买辆这样的车!再过几年,爸爸一定让你们姐弟四个都过上好日子!”
说到做到,通过几年艰难打拼,曾志伟终于开上了这款奔驰车,拿到车钥匙那天,他牵着宝仪的手快乐地大喊:“我们也开上奔驰了,哈哈!”
由于一直忙碌,曾志伟很少回台湾看望父母,对此他很愧疚。然而就在此时,宝仪的爷爷患了一场重病,曾志伟听说后,很快赶回了家,当看到病床上的爸爸时,曾志伟竟哭出了声,他对家人发誓说,如果治不好父亲的病,他这辈子再也不吃一口牛肉(曾志伟最爱吃牛肉)。也许是这份孝心感动了上天,不久后宝仪爷爷的病很快好转起来。这件事让宝仪看见了一个孝顺的爸爸,原来在影视剧中常扮演黑社会坏蛋的爸爸感情是如此丰富啊!
曾志伟的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就在他踌躇满志时,有天收到了女儿寄来的一张贺卡。卡片上是电影《英雄本色》的画面,女儿在上面写道:“爸爸,你拍了那么多戏,带给人家那么多欢乐,有没有想过正正经经去拍一部像《英雄本色》那样的年度电影,让我们都觉得骄傲啊……
宝仪的话给了曾志伟莫大的鼓励和压力,也许是天遂人愿,1992年,曾志伟接拍了由陈可辛导演,谭咏麟、张曼玉、柯受良等人主演的浪漫爱情电影《双城故事》,影片讲述的是一段三角恋情,两个好朋友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结果彼此退让,在友情与爱情之中经历了一番考验……
《双城故事》的上映,一时间席卷香港台湾及内地,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曾志伟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可用完美来形容,而正是凭着这部电影,曾志伟于1993年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颁奖晚会上,曾志伟将奖杯捧在手里说:“这部电影我是演给女儿看的,这个奖杯也该是送给女儿的,因为她多年来都期盼她又矮又丑的爸爸能演一部真正的电影给她看,现在我终于做到了。”听到爸爸的话,台下的宝仪已是泪流满面。
《双城故事》应该是曾志伟演艺生涯的转折点,接下来他和张曼玉合演的《甜蜜蜜》使他再次荣获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事业走上新的高峰。
你们不要再劝我老爸喝酒了
曾宝仪从台大毕业后当上了电视台助导,兼做节目助理主持,并成功主持了《超级星期天》。之后曾宝仪决定接受著名经理人张小燕的邀请,正式步入演艺圈。对女儿的选择,曾志伟并不赞同,他宁愿女儿做一份稳定而正式的职业。但他没有强行干涉女儿的选择,只是祝福她好运。
曾宝仪虽然25岁才入行,但潜移默化地受到父亲很多的影响,做起来相当顺手。然而,演艺圈就是演艺圈,香港和台湾的一些媒体很快便爆出宝仪的绯闻,主要是关于她同黄子佼拍拖的消息,而黄子佼本来跟另一女星小S是一对。这让曾宝仪十分苦恼,甚至有了退出的念头。
看到女儿的绯闻,曾志伟想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他对女儿说:“宝仪,我只告诉你一句话,爸爸永远支持你!”听到爸爸这句话,宝仪释怀了,只要亲人理解自己,她又何必为赌一口气赔上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呢?宝仪特别感谢爸爸在这个时候用有力的臂膀紧紧地揽住了自己。
因为是同一行业,宝仪和爸爸从来没在一起演过戏,她不愿让人说她进这个圈子是因为明星爸爸的原因,她永远记着爸爸的话,那就是自己长大了,生活要靠自己来打拼,特别是竞争激烈的演艺圈,即使有再大的关系也没多大用。
正因为如此,宝仪做每件事都很认真,自出道以来她的人气一直很旺,先是做主持,再就是唱歌,到后来竟成为专业影视演员,一举成为当红影视明星,风头盖过了爸爸。看到女儿星光如此灿烂,曾志伟非常欣慰。
2001年7月的一天,曾宝仪从报上看到消息,说爸爸在香港一酒吧遭袭,伤情非常严重。得到消息的宝仪本想立刻飞到香港看爸爸,可第二天她还要参加新片会,脱不开身。没办法,她于第二天照旧出席在台湾的唱片会现场,当有记者问起此事时,宝仪说:“我相信爸爸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相信他不会得罪任何一个人,这起遇袭案是偶然,绝不是人家寻仇。”但回到休息室时,宝仪心忧如焚,再次给爸爸打电话,谁知曾志伟电话里大声说:“不要相信报纸,记者总会夸大我的伤势。我没事儿。”听到爸爸的语气,宝仪才稍微放了心。但后来她才知道,当时爸爸是故意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说话的,他不愿女儿为他担忧。
爸爸遇袭后,宝仪突然意识到爸爸已老了,作为长女,自己也该好好关心一下他了。曾志伟爱喝酒,一喝起来就没个够,特别是他高兴的时候嗜酒如命,每每喝多后都会严重地伤及他的身体,为此宝仪不知劝了他多少次,但曾志伟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最后,宝仪只好对曾志伟的好友们发出最后通牒:“你们不要再劝我老爸喝酒了,喝坏了身体你们要负责的!”
曾志伟同样十分关心女儿的生活。别看曾志伟又矮又胖,但他酷爱打扮,家里的衣服和鞋都快堆成山了,他只要有机会还是要买。曾志伟有个爱好,自己买衣服时,总不忘给女儿淘一件漂亮衣服。2004年秋的一天,曾志伟在香港逛街时,给宝仪买了一条牛仔裤,当曾志伟拿给宝仪时,宝仪想,万一不合适了怎么办?谁知当她穿在身上时,却是那么合适,这条牛仔裤成了宝仪的最爱,宝仪不由感慨,知女还是父啊!
电影丑女大翻身范文
这些年,以瘦身为题材的电影并不少,也许描述的故事和背景都不尽相同,有的欢喜开心,有的惊悚恐怖,有的重塑人生。但是这些电影都向我们传达出了瘦时尚的讯息。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电影都告诉了我们那些关于瘦的时尚内容。
瘦身形
“女为悦己者容”,大概每个女孩都会渴望窈窕优美的曲线,期望在别人眼中有个完美形象。而如何让自己的身材更完美,就是时下最fashion的话题了。
丑女大翻身
这个翻拍自日本漫画的电影,在上映的时候很是吸引了一把眼球,也造成了话题。这是一个被埋没才华横溢的胖女孩通过整形手术变成了一个闪耀的明星的故事。
古代皇帝选择朝臣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其内在的才华,也要观察其是否有“美姿容”。古希腊时期的大学者也都是有名的健美家。一个优秀的人,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学识和思想,更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外观。若是对自己有着完美的期望,整形的方式是最好不过的选择,我们也可以像明星一样光鲜靓丽。
瘦态度
不再是别人眼中的男人婆,不再是别人眼中的邋遢妹。不但要学会穿衣化妆,更需要学会的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而气质则决定于你面对生活的态度。
BJ单身日记
这是个大龄剩女决定改变自己来改变生活状态的爱情喜剧,而最终她也获得了真爱。
当然一份完美爱情并不是决定于你胖与瘦,而是决定于你的生活态度,就像电影的女主角一样,也许从现在开始,戒除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健康地管理你的生物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健康优美的身材,也会有爱情来临的机会。
特工佳丽
这个电影想来大家也很熟悉,女主角是一个周遭人眼中邋遢不修边幅的男人婆,这男人婆要去选美大会卧底,而且是必须走进决赛。这在所有人眼中就是简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电影只是极端化了生活中普遍现象,也许你并没有邋遢到电影中那个男人婆的形象,但是你肯定会像她一样无法控制你的不良习惯。不过这都没关系,你也可以向电影里一样拥有一个严厉的专家。无法控制你的食欲?想抽烟?想熬夜?想偷懒?不行,一个严格监督你的生活的纤体专家会从各个方面指导你的生活,他贴身的服务会让你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当然,也许费用有那么一些些高,但是对于自律能力差一些的人来说,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瘦身男女
电影里有日本时尚都市的风景,也有两个同病相怜的胖子共同努力的汗水和欢笑,最终,当俊男美女退去了一身脂肪开始谈情说爱,才让我们想起了这是一部爱情喜剧,一部要挽回爱情而最终收获爱情的喜剧。
电影里面几乎全面的用到了各种人们所能想到的瘦的方法:节食,代餐,运动,吞食蛔虫,去纤体机构。正如许多网友评论的那样,这简直就是一部减肥大全。无论如何,如同女主角一样,我们为了窈窕动人的身体曲线也尝试了各种方法,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是错误方法。吞食蛔虫当然是个典型的错误方法,让寄生虫来分食你的营养,会很有效的减轻体重,但是去付出了健康的代价。如同专家所说,运动加节食是一个减肥的良方。当然选择这个方法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力。
瘦思想
众所周知,减肥是需要意志力的,有着为了健康美丽的意志力是一件好事请,但是,过于执着就是坏事了,所以在减肥的过程中端正思想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生命中的故事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位女模特为了减肥,使用了很极端的呕吐减肥方法,后来得了厌食症,以至吃爆米花都会马上呕吐,最后自己的一位朋友因减肥身亡,方才意识到自己错了。
在模特界,使用极端的呕吐减肥方式的人很多,吃下东西,再刺激食道把它吐出来,算是一种有效的快速的减轻体重的方法,可是生命很宝贵也很脆弱,我们减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美丽,更是为了健康。极端减肥有害健康,甚至于危害生命,我们要科学瘦身,健康瘦身。
瘦身
曾发生不科学瘦身引发的命案,凶手是因为执着于减肥的精神病患者。70磅约为32kg,这是杀人凶手的心理底线,每一个被她杀死的人都是因为达不到这个体重。
因为减肥而心理不平衡,进而精神分裂到处杀人。当然,这只是电影中的情节,对于一个女子来讲,32kg,真的是很残忍的数字,用这样一个残忍的数字来套住自己,真的能把自己逼疯了。还是那句话,科学的减肥,按照国际标准的BMI指数,当然还要结合家族遗传,骨骼状态等等因素来计算自己的体重,并且达到这个体重范围就可以了,不要追求数字,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瘦趣味
在瘦身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觉得枯燥,无聊,过于规律的生活总是有种想犯规的冲动?那就看看那些轻松愉快的电影,既有趣,还可以对比自己。
庸人哈尔
这是个有点奇幻色彩的电影,一切都源于哈尔父亲的遗嘱,娶个漂亮的姑娘,最后哈尔确实娶了个“漂亮”姑娘。
粉红色衣裙的金发女孩,身材窈窕,害羞内向,善良可爱,她的确是漂亮,只可惜这是魔术师制造的幻想,美丽的是她的心灵世界,而肥胖的外形却让她受尽了嘲笑和忽视。影片中女主角并没有减肥,可是当电影中美丽的心灵和丑恶心灵具体表象为纤细苗条和臃肿肥胖的时候,胖女孩们多少还是会伤心的,也许这就是我们减肥的一种另类动力,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是由内而外的美丽的。
肥女孩
这个女孩她拒绝减肥,她想不减肥也要变得漂亮,尽管有时候她自己也不相信脂肪也能变得美丽。
大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漂亮,并付出着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漂亮。在瘦身的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很多艰难,除了坚定的意志力以外,还要有面对自己的勇气。身上有脂肪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减掉脂肪,甚至是毫不掩饰的自暴自弃,有了勇气,才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TIPS
介绍了那么多大荧幕上的电影,小荧幕上近几年瘦身题材的电视剧也不少。
瘦身家族:肥胖的兄妹二人,为了爱情事业在家人的鼓励和陪伴下最终减肥成功的故事。
丑女大翻身:没错,这是同名日本漫画的电视剧版本,台湾制造。
减肥反弹:甜食?那是大禁忌,减肥时付出的所有努力艰辛,―旦遭遇甜食,立即灰飞烟灭啊。
电影丑女大翻身范文
性感、大胆、独立、野心勃勃――来自墨西哥的“前肥皂剧明星”萨尔玛・海耶克,凭着令人惊艳的曲线和迷人的笑容,以及独立的性格和聪慧头脑,不但在“不待见拉丁女演员”的好莱坞成功立足,还成为最令人艳羡的明星妈妈。
在好莱坞演员要想成为超级巨星,最好的办法似乎只有尽可能频繁出演票房大片,但萨尔玛・海耶克无需如此这般。她天生就是一颗明星。她在《综艺》杂志评选的2007年好莱坞5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星榜上占据了一席,排名仅次于安吉莉娜・朱丽和J.K.罗琳。
令观众记住萨尔玛・海耶克的是2002年那部《弗里达》。现在,她是好莱坞最成功的电视女强人。身为曾经收视率最高的美剧之一《丑女贝蒂》的制片人,萨尔玛・海耶克在剧中为自己挑选的角色绝对是她本人的写照――边将女性时尚杂志操办得有声有色,一边又把“情圣”富家少爷迷得神魂颠倒。
最不“处女座”的处女座
萨尔玛・海耶克生于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哥查哥科斯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现在的海耶克回忆起童年,总带着微笑撅嘴责怪她的商人父亲和歌剧演员母亲对她和弟弟的百般溺爱。当然,以下这个镜头也是她经常回忆起的段子:那时她才三岁,父母头一次带她去电影院看电影。在当地一家小电影院里,海耶克看了1971年版的《威利・旺卡和他的巧克力工厂》,人小鬼大的她,当即就向父母宣布,她此生最大愿望就是成为一名演员。父母自然没把这话当一回事,可海耶克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愿望的种子。
12岁时,她被送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所寄宿学校念书。在那里,她偷偷请了个女佣帮自己收拾房间,结果被修女发现,被勒令打道回府。谈到这段不光彩的往事,海耶克仍然有几分愧疚:“处女座的人应该很有条理、爱整洁,不过,我偏偏是个没条理的人,是最不“处女座”的处女座。”后来,在海耶克的哀求下,父母答应送她去法国南部念书。在正式入学前,她一个人瞒着父母游历了大半个欧洲。“当时我觉得,只要我低调点、不惹麻烦,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海耶克回忆道,“可现在想想,还真有些后怕,我真是有点疯狂。”更疯狂的事要算是她在游历途中购买服装的数量――返回墨西哥时,她的行李比去时多了好几个旅行箱。
在墨西哥城国立大学学习了一阵子国际关系和戏剧后,她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突然决定离开校园,出演墨西哥肥皂剧。在1989年红遍墨西哥的肥皂剧《特蕾莎》中,海耶克饰演的顽皮女孩特蕾莎深入人心,她因此成为墨西哥人疯狂追捧的性感电视明星。但不甘满足的她,这时又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退出墨西哥电视界,前往好莱坞发展。回想起那个决定,海耶克总是说:“所有人都认为我疯了。”
“银幕情人”的出逃,令无数“粉丝”心碎。各种离谱的风言风语传遍大街小巷;甚至有人说她是和墨西哥总统发生了感情,为了躲避总统夫人的追杀,她才背井离乡去了美国。事实其实很简单,海耶克说:“我就是想去美国拍电影,不想再拍小儿科的电视剧了。”
“我不会再演情妇或者脱衣”
24岁那年,英语尚不流利的她,带着小女孩才有的焦虑和恐惧。以及对名利场天真的憧憬,只身来到洛杉矶打拼,结果却开始了一段最难熬的岁月――白天学习表演,晚上在电视节目里跑龙套,可接到的角色不是就是女佣。这种生活状态持续了好几年。
1992年,在一个西班牙语夜间脱口秀节目中跑龙套时,她的不满情绪突然爆发,当众发表演说道:“美国的电影导演根本不愿找拉丁女人当主角,像我们这样的演员,就只配演情妇或者脱衣。可是你们等着瞧,我会改变这种局面的!”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和他的制片人太太碰巧看到了这档节目,对这个有点傲气的墨西哥女孩一见难忘。海耶克终于等到了第一个像样的大银幕角色――在罗德里格兹执导的《杀手悲歌》中与“拉丁情人”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演对手戏。
在之后5年里,野心勃勃的海耶克在好莱坞遍地撒网式地争取机会,接连与乔治・克鲁尼、马修・佩里、马特・戴蒙、克里斯・洛克、拉塞尔・克罗、威尔・史密斯等如今的一线明星搭档,然而红的永远是她的对手男演员。她并没有因此气馁,90年代末,她创办了名为Ventanazul的制片公司。谈及此,海耶克说:“与其说我是想凭此拍出一部好电影,不如说我是想树立一个品牌――我希望拉丁世界的人们都能为这个品牌骄傲,希望全世界都能兴奋地期待我们未来的作品。”这家制片公司投拍的墨西哥电影《没人写信给上校》,不但入围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使海耶克获得主流电影圈认可的还是《弗里达》。这部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洛的传记片令她获得了奥斯卡影后提名,更让不爱动脑的美国观众终于记住了这个名字:萨尔玛・海耶克。她的火辣秉性和事业野心,像极了这位才华横溢但是性格偏执的女画家;她精彩的表演更让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墨西哥女子弗里达・卡洛在大家心目中显得异常高大。
“《丑女贝蒂》是一座桥梁”
尽管光环终于罩上了她,海耶克仍然相信努力工作才是王道,《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她:“你注意到萨尔玛,可能是因为她惊人的身体曲线;而好莱坞注意到她,是因为她始终像苦力一样工作着。”
《弗里达》之后,尽管出演了几部票房不错的好莱坞影片,海耶克的名字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就在人们开始怀疑她的明星之路是否开始走下坡路时,她漂亮地打了一个翻身仗。这一次,她的身份并不是演员。2006年,一部名为《丑女贝蒂》的剧集在ABC电视台播出,以黑马之姿成为同类电视剧的收视冠军。大家注意到剧集的制片人一栏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萨尔玛海耶克。她慧眼独具,将同名墨西哥肥皂剧的改编版权买下,把故事背景搬到灯红酒绿的时尚之都纽约,“丑女贝蒂”的美丽神话就此诞生。该剧还屡屡在金球奖和艾美奖的颁奖典礼上收获奖杯。
当然,只是在幕后指点乾坤,海耶克自然不过瘾。她先是翻出了早年自己在墨西哥出演的肥皂剧,在《丑女贝蒂》中玩了一把“戏中戏”,后来干脆亲自上阵出演了一位女性杂志主编同时施展性感攻略,将那位花花公子的老板迷得七荤八素。“这个角色是个意外,可不是专为我写的。”海耶克说,“编剧建议我们在剧中为男主角安排一个爱慕对象,于是我马上毛遂自荐,‘我来演吧。’我那时想,反正我天天都得到剧组报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走到镜头前客串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