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小学三年级冬至手抄报文字内容(6篇)

时间:

小学三年级冬至手抄报文字内容

冬至饮食习俗:

1、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2、吃烧腊与姜饭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冬至日,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3、吃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小学三年级冬至手抄报文字内容

1、冬至到来气温降,多穿衣裳别逞强,多多锻炼身体健康,暖暖肠胃多喝汤,常常欢笑心情爽,幸福甜蜜祥瑞降。冬至来到,衷心祝福你幸福又吉祥,快乐又健康!

2、漫天的雪花是飞舞的音符,以思念谱成乐章,用祝福奏出期盼,带给你欢乐,祝冬至团圆,温暖溢满整个冬天!

3、冬至是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日子,正如你我相隔的距离。愿我远方的朋友: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注意保暖,幸福安康!

4、思念如雪花片片,纯洁晶莹,融化在距离的阳光下;友情如片片雪花,浓密厚重,覆盖在祝福的天地间。冬至到了,愿飘舞的雪花带给你永久的快乐。

5、拧紧时光的发条,释放祝福的信号,放慢匆忙的步调,又是冬至来到,愿你把快乐接收了,把好运全拥抱,心情美丽面带笑,休闲日子更美妙。

小学三年级冬至手抄报文字内容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至23日之间。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少,比南半球少了百分之五十,白昼短。常言道:做过冬至功,一天长一葱。北方从这一天开始数九。

名医张仲景在辞官回乡从医时,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冻烂了耳朵,便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这天舍“驱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将羊肉药物捞出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热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好了。直到现在北方仍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无人管”。朋友,别忘了吃饺子哟!

小学三年级冬至手抄报文字内容

冬至养生: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古代养生修行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认为阳气初生时,要像农民育苗、妇人怀孕一样,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所以子时、子月便在养生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冬令进补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专家认为,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正如民间早就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因此民间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

小学三年级冬至手抄报文字内容

1、借冬至的东风,送去温暖,愿你无波无折,平安健康。借冬至的冻雪,埋葬烦恼,愿你无克无难,顺意吉祥。冬至到了,祝开心快乐,万事如意。

2、阴极阳生冬至日,此时养生要进补,阳气生发易吸收,天气寒冷不上火,肉蛋鱼鲜要搭配,营养全面身体好,加强锻炼好心情,增强体质御寒冬,冬至你把身体补,来年打败一只虎。

3、冬至问候在飞扬,日子更比从前长,寒潮袭来虽然强,我的思念如太阳,照来温暖喜洋洋,祈愿新年更吉祥,祝愿前途很辉煌,愿你快乐最久长。

4、冬至这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加上这天是阳气初萌而冬尽春回的日子,所以称之为冬至。愿我的朋友虽然天气寒冷但心里永远荡满着暖意!

5、动动手,把温暖裹紧,动动脚,让健康紧跟,动动嘴,把饺子下肚,拍拍胸,让心情缤纷,眨眨眼,把祝福浏览,咧咧腮,让幸福无垠。祝你冬至快乐!

小学三年级冬至手抄报文字内容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祭祖等。而我要说的是我做汤圆的事。

记得前年冬至,我看见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做汤圆,就心血来潮。我想做汤圆,妈妈看出我的心思,说:“想来试试吧!”我点点头,走了过去,准备大显身手。

妈妈和奶奶因为做过很多次,所以这对她们来说小菜一碟。我本以为做汤圆很容易,可做起来很难:我那出一点面团,放在手心,我搓、我磨,汤圆在我手心转动。我感觉差不多了,我把手抬起来,这汤圆圆不圆的,像个鬼,妈妈和奶奶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手把手教我,我左耳听,右耳出,总是做不好。后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出了一个比刚才好一点点的汤圆,可我还是觉得它不像汤圆,凭着感觉继续做,可汤圆好像不情愿待在我的“五指山”下,越搓它越破。这汤圆老是给我唱反调。我就不信治不了它。它一破,我就补。这样一来,汤圆变得跟碟子一样大了。这时老妹经过厨房,看到了这个汤圆,捂着肚子大笑:“这哪是汤圆,这简直就是飞碟,哈哈……”老妹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等一下整个人都笑倒在地上了。我看都不看,仍继续做我的汤圆。哎!瞧,别人做的都出锅了,而我的“四不像”还在手里呢!

啊!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让我感受到家庭的和谐,也明白了做事样样都有门道,要摸着规律,才能做好事情。这真是一个让我难忘的冬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