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带来的危害(6篇)
碳排放带来的危害篇1
煤气厂现有18台煤气发生炉,其合格煤气按照高、中、低三种压力输送给碳素厂、氧化铝厂和电解铝厂使用。煤气生产自1994年投产以来,固定床常压煤气发生炉生产现场的危险分析与评价,结合投产以来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相关煤气生产在生产现场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确定厂级危险源,通过对重点危险源的控制管理,达到杜绝重大人身伤害事故,不断减少事故、预防事故的目的。2危险源的确定
煤气厂自1996年至20__年间,共发生轻伤事故5起,煤气外管网着火一次,其分析如下:作业环境中煤气浓度超标引起的中毒二起,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造成轻伤三起(机械伤害、轻微烫伤、滑跌),吹扫制度不健全引起高压管煤气管道吹扫时发生燃烧爆管一起。此外经分析煤气生产还有皮带绞碾事故、电气事故、发生炉排渣,喷溅,烧伤事故。同时,由于市场燃煤供需矛盾,中硫煤作为我厂发生炉原料的使用,使得煤气洗涤水中挥发的H2S等有害气体超出国家有关标准,也成为我厂生产环境中一个重要职业危害因素。而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情况,发生炉煤仓层由于与煤气放散管口很近,整个煤仓区域内煤气超标;发生炉进行炉况检查易发生的煤气中毒、被料管高温烧伤的危害。因此确定煤气、皮带、电、高温、煤渣、H2S作为煤气厂危险源严格控制即减少在职工作业环境中的的伤害。
3危险源的特点
煤气厂所确定的厂级危险源具有以下特点:存在范围大,危险源点多、控制难度大;由于作业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作业随机性较大,频次高;易导致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对生产产生较大影响。
4控制对策与办法
针对煤气发生炉危险源的特点,采取了管理控制、人行为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管理办法。
4.1对电气设备及作业人员的管理
电气作业一般由电工执行,发生电气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中多是电气作业人员。发生电气事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未经过电气知识培训不懂电气安全技术、对作业现场不熟悉、责任心差、违反规章制度、电气设备隐患等几个方面。因址,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控制办法为:(1)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电气知识培训上岗;(2)各高低压配电室配电柜设置电气原理图;(3)定期对电工工具、电气线路、设备进行点巡检,确保绝缘良好。对电气工具、设备等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4)严守电气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度”,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与提示、互保,明确职责,杜绝违章作业等。
4.2对预防皮带绞碾的管理
皮带绞碾事故均发生在皮带机头、机尾、拉紧装置等处,预防皮带事故,要做到:(1)皮带事故开关、机尾、拉紧装置处的防护罩、防护网符合安全规范完好。每班检查实行严格的交接班;(2)作业人员劳保用品穿戴整齐,要将袖口扎住、防止袖口卷入滚筒,女工禁止留长发,头发应挽入工作帽内。听到开机信号离开皮带,巡检和清扫地面卫生应距皮带0.5m;清理皮带滚筒粘料、处理皮带故障均应停机进行;(3)检修皮带严格“停电挂牌”制度,设专人负责,检修完毕,确认皮带机上下无人方可试车。
4.3煤气事故的预防与管理
煤气生产作为公司主要生产单位,公司Al2O3、电解铝、碳块生产使用工业煤气,煤气管网和使用区域点多、面广,煤气区域作业频繁,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煤气区域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与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是杜绝发生煤气事故的保证。
(1)煤气系统实行专人负责,专业管理。现有煤气防护站人员都经过煤气专业知识培训,具有相当的现场煤气防护处理人员担任,负责煤气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使用;
(2)煤气系统动火作业,执行动火申报制度,动火单位须提前报动火计划申请,制订处理措施方案,按照三级审批权限,一级报公司安保环保部和煤气防护站,二级报煤气防护站审核批准,由煤气防护人员负责监督动火措施的落实与检测监护,并开具动火证。
(3)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对作业人员要求至少两人同行,带上煤气报警仪,看好风向,一人监护,一人工作,到有煤气泄漏的地方,必须在煤气防护站人员的监护下进行作业。
(4)无泄漏工厂保持,煤气系统设施每日必须进行点检,其机、电、仪设备由专业点检员负责,其发生炉炉面和5#皮带处煤气含量由煤气防护人员进行监测,其数据给机动科和造气车间。
(5)增加一条外来蒸汽管道。现有18台炉的蒸汽管采用双管,原一期的管道用于炉内生产煤气,现经公司技改新增的蒸汽管道用于发生炉探火用,确保了生产和作业防护的安全。
(6)每年定期进行煤气知识培训与讲座,不断增强职工对煤气知识的认知和处理能力等。
4.4排渣和H2S的预防
(1)减少下红碳,发生炉正确操作和及时处理炉内情况,是减少下红碳的最有效措施,正常运行炉的炉渣温度和非正常炉即下红碳炉的渣温度相差较大。
(2)对排渣口进行防护处理,每台炉排渣时,操作人员远离排渣口,进行远控操作下灰阀,同时对渣进行喷水降温处理。
(3)对主厂房周围双竖管地沟、洗涤塔地沟和电收尘地沟处的排放气体,含有H2S气体的,主要采取用管道加罩进行对空排放,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和不良反应。
5管理办法
强化对危险源的管理,只有把控制危险源的对策与办法具体落实到生产过程中,才能起
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对煤气生产来说,厂长是第一安全责任人,生产厂长和安全科是落实安全措施和监督的管理者,层层落实车间、科室、班组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强化对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将危险源的控制办法与对策落实到作业区班组、员工个人,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厂安全科并负责监督检查与考核。对于在执行过程中未按要求办事或发生事故,严肃处理;同时,对危险源控制管理作得较好的班组、车间和科室给予奖励激励。
6效果
煤气厂根据本厂的作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划分危险源并强化控制管理,近来,煤气厂全体员工和管理人员,结合公司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三个体系整合工作和开展第六次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全国第三次安全活动月为契机,扎扎实实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好危险源管理与辨识工作,消灭和避免了事故隐患的发生,相信在公司管理体系的带动下,煤气厂员工形成了可喜的企业安全文化。
碳排放带来的危害篇2
为防范大气污染物危害,就应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
一、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危害的物质。按其状态可分为粒子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1.粒子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是分散在空气中的微小液体或固体颗粒,所以也叫颗粒物。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为降尘,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叫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吸入颗粒物具有胶体性质,故又称其为气溶胶。它可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并可进入血液输往全身,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颗粒污染物主要包括烟、雾、尘三大类。
(1)烟根据不同来源及成因,烟有黑、红、黄、灰、白等不同颜色,主要有煤烟、油烟、沥青烟、冶金烟(如有色金属冶炼产生的氧化铅烟、氧化锌烟等)。
(2)雾是指液体雾化,及化学反应等过程中形成的空气中的悬浮体。如水雾、酸雾、碱雾、油雾等。
(3)粉尘粉尘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如石英粉尘、煤尘、水泥粉尘、石棉粉尘、灰土粉尘、金属粉尘等。粉尘通常是在固体物质破碎、研磨、抛光、分装、运输等机械过程中产生的。
2.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是指以分子状态存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烟雾等。
(2)氮氧化物,主要包括N2O、NO2、NO、N2O3、N2O4、N2O5,通常用NOX表示。其中污染大气的主要是NO2(二氧化氮)和NO(一氧化氮)。
(3)碳氧化物,主要包括CO(一氧化碳)和CO2(二氧化碳),这是大气污染物中产生量最大的一类污染物,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
(4)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烟雾所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其危害要比SO2气体大得多。
(5)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二、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工业源,主要包括工业用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及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气等。
农业源,农用燃料燃烧、某些有机氯农药对大气的污染,施用的氮肥分解产生的NOX(氮氧化物)等。
生活污染源,民用炉灶及取暖锅炉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焚烧城市垃圾产生的废气、城市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厌氧而分解排出的二次污染物。
具体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燃料燃烧
火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等工矿企业的燃料燃烧,各种工业窑炉的燃料燃烧以及各种民用炉灶、采暖锅炉的燃料燃烧均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燃烧排气中污染物组分与能源消费结构有密切关系。发达国家能源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有机化合物。我国能源以煤为主,主要大气污染物是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
2.工业生产过程
化工厂、石油加工厂、钢铁厂、水泥厂等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在原材料及产品运输、粉碎以及各种原材料制成成品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由于工业企业的工艺流程、原材料及操作管理条件和水平不同,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组成、性质等差异很大,这类污染物主要有粉尘、含硫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
3.交通运输
各种机动车辆、飞机、轮船等均排放有害废物到大气中。由于交通运输工具主要以燃油为主,因此,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含铅污染物、苯并芘等。排放到大气中的这些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之一。
4.农业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过程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些农药能在水面悬浮,并同水分子一起蒸发进入大气;氮肥在施用后,可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而以有机氮或无机氮进入土壤的氮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氮氧化物进入大气。此外,稻田和一些畜牧场释放的甲烷,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5.地面尘土
垃圾被风刮起,可能将化学性污染物(如铅、农药等)和生物性污染物(如结核杆菌、粪链球菌等)卷入大气。水体中和土壤中的挥发性化学物(如挥发酚、氢氰酸、硫化氢等)也很容易进入大气,危害人体健康。沥青路面也可由于车辆频繁摩擦而扬起多环芳烃、石棉等物质。
碳排放带来的危害篇3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机动车的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对我国的空气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让人们即享受到经济发展后的交通便利,又能有效地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成为摆在各级环境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一、机动车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产生机理
机动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有一百种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铅(Pb)、苯并芘(B8P)等,这些污染物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巨大危害。
1、一氧化碳(CO)
CO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吸入过量的CO会使人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长期吸入CO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其生成主要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在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燃烧中的碳不能完全氧化生成C02,而CO作为中间产物生成。
2、氮氧化物(NOx)
NOx是在内燃机汽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NOx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氮氧化合物进人肺泡后,能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增加肺毛细管的通透性,最后造成肺气肿。
3、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尽管在汽车尾气中含量不多,但其构成成分中含有一种已被世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4、铅
汽车主要靠燃烧汽油(柴油)行驶.而汽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液体,为了防止爆炸,人们往往在汽油里添加一种抗爆剂——四乙基铅。汽车尾气中的铅很容易通过血液长期蓄积于人的肝、肾、脾、肺和大脑中,进而产生慢性危害,尤其是铅,一旦进入人的大脑组织,便紧紧粘附在脑细胞的关键部位,从而导致人的智能发育障碍和血红素制造障碍等后果。
二、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和方法
1、使用清洁能源型交通工具进行替代
(1)使用电力或太阳能动力来机车代替机动车。近几年来,电动自行车的兴起,部分减少了城市摩托车的使用量,使很多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量有所降低。但电力机车存在一次充电行驶公里短,载货量小的不便,使电力汽车在使用上并不普及。如果在一定的活动区域内,发展使用电力汽车,或通过增加电动公交车以及电动出租车的使用会对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改善;
(2)开辟地铁,施行电力牵引行驶,尤其在大城市人口稠密的地区,开辟地下通道,同时可解决乘车难问题以及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3)建立无车区,建立永久性的行人专用区和禁止汽车行驶的住宅区;
(4)使用具有高速、安全、平稳、无震动、不污染环境、节省能源等诸多性能的磁悬浮列车。
2、加强行政管理,减少和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排放标准,强化新车准入制度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新车采取“三不’措施:不准出厂、不准销售和不准上牌:促使各汽车企业加紧对节能减排汽车的开发。
(2)完善机动车的尾气检测体系,促进机动车的维护保养
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查和机动车的定期维护保养对于减少汽车污染非常重要。通过建立严格合理的机动车的尾气检测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监督在用机动车的实际尾气排放情况。如《河北省实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分标管理实施方案》规定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到达国Ⅰ及以上标准的、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达到国Ⅲ及以上标准的,核发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达到国Ⅲ及以上标准的,核发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机动车,核发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其中5年以内的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1年;超过5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10年以内的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一年;超过10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6年以内的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有效期为2年;超过6年的,有效期为1年;超过15年的,有效期为6个月;摩托车、轻便摩托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有效期为1年;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正面年份为下次环保定期检验的年份,被打孔的月份为下次环保定期检验的月份。就是对在用机动车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在用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
3、提高燃油质量
燃油质量是影响汽车尾气污染的关键因素,应尽快建立清洁油品质量标准和有效监管体系。要鼓励兼并或关闭小的炼油企业,防止不合格的燃油流向市场。因此,应当全面提高燃油质量,研制清洁油品、加强监管体系,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三、机动车尾气净化措施
发动机尾气净化措施是指将汽车尾气由原有毒气体变成为无毒气体,再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机动车车尾气净化措施有很多种,其中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污染的有效手段。现如今,三效(元)催化剂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应用。三效(元)催化净化器起着对发动机做功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的作用,它是利用其滤芯中的钯、铂、铑3种元素,通过氧化法或氧化还原法过滤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3种污染物,使尾气排放合乎要求。
三元催化净化器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的排气装置上,当汽车废气通过净化器的通道时,元催化器中的净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HC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使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其净化效率很高,可以净化90%以上的有害物质。
碳排放带来的危害篇4
1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1.1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机动车上路行驶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人们看到的各种机动车排气管里喷出的白色、黑色、浅兰色的烟气,这就是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尾气中含有120—200种不同的化合物。在1988~1998年的10年间,我国城市人口翻了1.1倍,从1988年的1.7亿增加到1997年的3.6亿。机动车保有量由1988年的540万辆,猛增到1997年的1730万辆,翻了2.2倍。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8亿,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5900万辆。这些车辆大多集中在城市,而且正以年均增长率10%以上的速度增长。此外,随着各地经济交流的日趋活跃,城市过境车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无形之中加剧了过境城市的空气污染。汽车总量的迅速增加,增加量相对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大城市过境车增多,由于这样一些特点,导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汽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2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的危害
由于机动车是低面污染源,基本是在离地面1m左右的层面排放。正处在人的呼吸带附近,最易被人体吸入,对市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1985~1990年,广州市卫生防疫部门对广州市城区抽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宽染区的疾病感染率为41.9%,窄街高污染区的疾病感染率为58.3%。广州市交警在职人员平均寿命为38.4岁,死亡人员中患肺癌、肝癌的占55%。
汽车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碳氮化物(nox)、铅(pb)等。
一氧化碳(co)是汽油燃烧不充分时的产物。尾气中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它的亲和力比氧强几十倍,亲和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削弱血液向组织输送氧的功能,造成人体内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氮氧化物(hc)主要指no、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no2浓度为9.4mg/m3(5ppm)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碳氢化合物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但是hc和nox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因此环境学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就指这二者的总称。no排放到大气中,也会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日光照射下与氧起光化学反应而形成一种有毒的烟雾,它刺激人的眼、鼻粘膜,从而引起病变,还会引起头痛。当人们长期处于氮氧化合物含量过高的环境中就可能导致死亡。no2也是形成硝酸性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而酸雨对动植物、建筑及工业设备的腐蚀性和破坏性极强,每年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
另外,汽车用油大多数掺有有机铅(四乙基铅或甲基铅)。铅及其化合物均为有毒物质。四乙基铅是铅的最重要的烷基化合物,挥发性特别强,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中,有剧毒,可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严重的催化作用。另外,汽车废气中还含有不少的致癌物质。
2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根据国家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生产厂家
新生产的机动车尾气是否能够达标排放,关系到整个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能否正常进行。为此,各级经贸、质监部门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尾气排放是否达标做为汽车能否出厂的硬性指标,适当提高新生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大力淘汰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辆生产线,鼓励生产厂家采用多种能够降低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技术,从源头上控制车辆尾气污染。
2.2鼓励生产厂家发展环保型汽车
应该将机动车尾气排放纳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内,严格控制机动车数量,新车上路前,要全项监测尾气污染物指标,达标后,登记造册,经审批,到公安交通机关办理上路手续。严防机动车非法落户和尾气排放超标的国外车辆入境。各地市级以上环保部门、公安交警要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定期检测、巡检、抽检制度,禁止排气不合格的车辆运行,并及时淘汰油耗大,污染重的超期服役车辆,堵绝报废汽车非法交易。
碳排放带来的危害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模式全球中国经济机遇挑战革命
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威胁的今天,伴随着生产发展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逐渐消耗殆尽,我们正在逐步走向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有可能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还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一种主要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就是当今的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早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就已经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之所以受到世界性的关注,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们已经认定,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二氧化碳高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因此,推行低碳能源以取代高碳能源,进而实现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低碳经济概念的大前提是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农牧业等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并已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球气候变化其主要的影响及危害有:引起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的发展;影响水资源;危害自然生态系统;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影响人类健康等。由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从近几年已经发生的由全球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地质灾害来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那么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各国都在不断地探索,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法规与共识,其核心都是:第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环境;第二、在低碳的基础上提出新能源政策目标。同时,各个国家也相应制定了长远计划,这些长远规划其实都是本着对全球的未来而考虑,但是目前全球的生产模式还是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主,而且与化石能源相配套的一切硬件设施相当完善,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根深蒂固的情况下,现在还没有更好的替代能源来取而代之,即使有替代能源的话,要想改变人们的多少年形成的消费习惯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且还得建设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可见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目前,摆在各个国家面前一个问题,国家发展是要发展呢,还是要低碳?从辨证的角度来看,对于发达国家要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更要发展。当然,要发展也要低碳。低碳经济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产业革命,并且是翻天覆地的一场革命。从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产业时代转变成为以清洁替代能源为主的新时代。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中国责无旁贷,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可以平衡好工业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这符合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中国现在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正在走一条赶超型或压缩型的发展道路,“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具体来说,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努力。中国已经行动起来,积极的投入到了这场低碳经济的革命中。宏观上,中国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以及正在酝酿积极有效的制度措施,为低碳经济保驾护航,实现了从农耕为主的前工业化时代,到能源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工业化时期,再到以服务业和技术为主的后工业化社会的产业升级,摆脱当今世界经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严重依赖,保证能源安全。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转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要为生产发展注入低碳发展的理念,注重低碳生产;更要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加入低碳经济的元素,倡导低碳消费,真正让低碳经济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而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晨曦中,走过改革开放三十个年头的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国正被世界寄予厚望:走出一条通往低碳经济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国经济乃至全世界、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低碳经济[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碳排放带来的危害篇6
关键词隧道净化器催化技术
Theuseingandanalysisofautomobile’spurifierintunnel
Abstract:Inthetunnel,thereisagrowingemphasisonmechanicalexhaustpollution.Purifier’soxidationtechnologythatsolvedieselexhaustpollutionincreasinglymature.Wecaneffectivelysolveairpollution,ifthepurifierisusedinthetunnellingmachinery,takingfullaccountofinfluencefactor,Usingofthepurifierreasonably.Accordingtocurrentresearchmethods,wemadeofsameresearchintheusingofpurifier’stechnologies.
Keywords:tunnelpurifiercatalytictechnologies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隧道内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对施工作业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隧道内空气污染对作业人员的身体损害和深长隧道通风、排风难的问题逐渐得到重视,降低隧道内的柴油车有害气体的排放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1净化器的使用及目的
某项目部,斜井长1359米和正洞5300米,由于正洞离洞口较远,造成通风排风困难。隧道内的装载机、挖掘机、出渣车等机械产生大量的废气,进一步加剧了隧道内空气质量的恶化。柴油车辆排放大量的,以及微量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硫酸盐、醛等,其中危害最大、最难消除的污染物是PM和给隧道内的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降低隧道内汽车有害尾气的排放量,该在车辆上安装尾气净化器,通过净化器内部的氧化还原催化剂对有害气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有害气体的含量,除去固体颗粒物,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降低柴油车有害气体排放。改善了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有利的保障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符合现在推行的人性化管理。由于通风的质量加大,从而通风时间的缩短,有利的保障了工期。公司每月的固定成本120万元,如提早完成1个月,将节约120万。公司利益最大化。所以说有效的减低尾气的排放,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
2净化器原理及影响因素
净化器安装的位置、尾气排放的温度和汽车载荷都是影响尾气净化的因素,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设计使用净化器,达到了期望的尾气净化效果。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和氮氢化合物的净化效率达到80%,能够有效地降低是隧道内柴油车尾气的污染。
2.1净化器工作原理
净化器的催化剂为贵金属催化剂,采用的是四效催化技术,净化效果明显。净化器内部是蜂窝状的芯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鲱鱼古状的波纹管形成的蜂窝复合体结构,由耐高温不锈钢箔型材料制作而成。芯体上涂有以贵金属铂和铑为主的催化剂涂层,芯体均用不锈钢壳体封装。贵金属铂作为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催化剂(COO2CO2);铹作为碳氢化合物还原反应的催化剂(HCO2CO2H2O),从发动机排出的极热废气流经净化器,最大限度与催化剂接触,达到一定反应温度,废气就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气体;颗粒物PM的成份有很多种,这里净化器主要处理其中的可溶性有机成分(SOF),通过与氧气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气体([SOF]+O2CO2+H2O)。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在贵金属的催化作用下,经过高温环境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从而减少了柴油车辆有害尾气的排放(NOx+CO2+CO2)。
三种催化转化器的净化效率
Decontaminationefficiencyofthreekindsofcatalysts
2.2净化器效率的影响因素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载荷对净化效率的影响也不同。如图所示,在中小负荷时,催化转化器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达到47%,但在大负荷时净化效率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在中小负荷时,微粒中SOF所占比例较大。大负荷时,SOF在微粒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净化器的净化效率随之降低。在中高负荷下净化效率降低,甚至导致PM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转化器在高温下易将排气中的氧化,生成硫酸或硫酸盐颗粒,增加了发动机颗粒排放。所以,四处八公司除了在车辆尾气排放处安装净化器外,尽量使车辆在较小载荷下工作,以实现最大的净化功能。
净化器可垂直或平放安装,为让其作用发挥的更有效就需要高温,为此应将净化器安装在尽量靠近发动机排气管接口(或涡轮增压器)的位置,较理想的安装位置应距离发动机排气管接口法兰盘300mm内。越接近发动机排气管接口,由于净化器催化反应的温度得到了保障,尾气净化的效果就越好。若是将净化器安装在远离配气管接口的位置,则随着距离的变化,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则与之成反比。正确的安装净化器也是影响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与净化效率的关系
除以上两种影响净化器效率的因素外,温度也是另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由实验数据显示,当温度低于200℃时,净化器几乎不起作用,当温度达到350℃―500℃时,转化效率最高,一氧化碳可以被转化90%以上,碳氢化合物可以被转化80%以上,颗粒物中的可溶性有机成分SOF转化率可以达到80%以上,对总体的颗粒物转化最大能达到40%-50%。
3使用效果分析
在未使用净化器之前,该项目车辆在隧道内的有害尾气排放量较大,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空气的浑浊和有害气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使用净化器之后,隧道内的有害尾气明显减少,空气质量较以往有很大的改善。
但在车尾安装净化器后,经过对比分析,以工作环境相同的装载机为例,同期购买的同型号装载机,在安装净化器前,耗油量为11Kg/小时,;安装净化器后,经过4个月的对比分析,安装净化器的装载机耗油量为11.2Kg/小时,比未安装净化器的装载机耗油量增加0.2Kg/小时。可见,尾气净化器造成尾气排放的不畅,增加了燃油的消耗量。
1600r/min时使用净化器前、后微粒排放、DS排放和SOF排放比较
ComparisonofPMemissions,DSemissionsandSOFemissionsat1600r/minbeforeandaftertransformedbycatalyst
4问题与展望
隧道内的废气和颗粒污染对长期在隧道内的施工人员身体有严重的危害,虽然目前尾气净化器的相关研究日益成熟,但还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
1、尾气中存在多种化学物质,除了有碳烟、CO的氧化反应和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外,还有水蒸气重整反应与水煤气转化反应,也存在一定量的,不同物质所需要的氧化还原条件也不一样,有的甚至相互制约,这给隧道车辆尾气净化带来了困难。
2、净化器的价格昂贵,增加了隧道建设的成本,不利于尾气净化器的普及使用。
3、净化效果还有待提高。低温冷启动时净化器的效率低,污染物排放较高,净化效果还不是太理想,这些都给净化器的使用带来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