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6篇)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④所谓前洞也。
⑤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⑥此余之所得也。
⑦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⑧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二)省略句
①而卒葬(于)之(译文:并且最终安葬在这里。)
②有碑仆(于)道(译文:有块石碑倒在路上。)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我对倒地的石碑,又因此而感慨)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
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之:
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
而: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并列关系,不译。
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转折关系,但是。
时矫首而遐观。连词,顺承关系,不译。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因果关系,因此,因而。
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连词,因为。
舟遥遥以轻飏。连词,修饰关系,不译。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
聊乘化以归尽。连词,因而。
园日涉以成趣。连词,因而。
木欣欣以向荣。连词,因为。
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
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
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4、吾师道也。(学习)
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穷
1、穷回溪。(走到尽头)
2、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尽头)
绝
1、而绝江河。(横渡)
2、不绝如缕。(断)
梦
1、卧而梦。(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
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②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④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⑤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⑥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⑦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⑧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
一词多义
长
1.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2.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善
1.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2.谣诼谓余以善_(擅长)
以为
1.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2.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修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
2.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3.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虽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
2.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