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病理分析报告范例(3篇)

时间: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篇1

【摘要】目的,了解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方法?调查云阳人民医院2011年度传染病原始报告卡,并核对传染病网络报告符合情况。结果?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共报告传染病1793例,及时率100%,平均诊断-网络报告时间为0.173天,报卡完整率为99.67%(1787/1793),一致率为99.83%(1790/1793),准确率为98.94%(1774/1793)。结论?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疫情报告质量较高,应注意保持,但个别疾病种类报告卡质量有待加强。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

传染病网络报告制度是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完整、准确和及时的报告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的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是了解当地传染病发生情况的重要措施。为了解云阳人民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现将我院2011年传染病报告卡报告质量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源选择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传染病网络报告数据为调查对象,数据来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及疫情报告责任人原始报告卡资料。

1.2疫情分析对导出的报告卡数据采用EXCEL2003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计算各种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率,将导出数据与原始报告卡核对,计算一致率、报告卡完整率、准确率。

2结果

1.1传染病报告及时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其他乙类传染病以及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上报网络直报系统。通过对传染病报告卡上的诊断日期及网络直报告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日期来计算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性。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病例数/报告病例数×100%;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共报告1793例传染病,报告及时1793例,及时率100%,平均诊断-网络直报时间为0.173天,其中诊断-网络直报时间平均时间最短的病种是结核性胸膜炎,为0.003天。最长的是肺结核(菌阴),为0.712天。各病种报告诊断-报告平均时间见表1。

1.2传染病网络报告一致率:对传染病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逐一核对其一致性,比较的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病人归属地、职业、疾病名称、病例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共9项内容,有一项不符者就算不一致卡片。一致率(%)=两卡一致数/查卡数×100%;通过云阳人民医院1793张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后,传染病登记本、个案报告卡和网络报告完全一致的有1790张,一致率为99.83%,不一致的病种为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主要为出生日期和年龄与传染病登记本不符,1例儿童缺填写家长姓名,分病种报告卡一致性统计数据详见表2。

1.3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完整率: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至少包括有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人归属地、现住址、病名、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报告单位、报告医生、十四岁以下(含十四岁)儿童家长姓名、在校学生校名、联系方式等,可认为卡片填写完整。缺任一项,则认为不完整。填写完整率(%)=填写完整卡片数/查卡数×100%,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报告的1793张传染病报告卡经核对后,填写完整的有1787张,完整率为99.67%,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和猩红热三个病种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分别为99.01%、99.77%和98.31%(主要为缺家长姓名和在校学生的班级或联系方式),其余病种卡报完整率均为100%,分病种报告卡完整性统计详见表2。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肺结核;报告;转诊;追踪;队列分析

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是喀什地区结核病诊断水平最高的医疗机构,提高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到位和纳入治疗对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发现有着积极作用。利用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2013年肺结核患者报告和到位信息,分析喀什地区追踪、诊断和纳入治疗工作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资料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预防保健科、各临床科室及门诊2013年“疑似肺结核病人门诊登记本”、“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推荐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简称“传染病报告卡”);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的各种数据信息资料;现场调研县级结防机构及定点医院诊断流程信息等。

1.2方法根据对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的肺结核病例从筛查、确诊、纳入、转诊、追踪等内容进行队列分析,使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报告与转诊

2.1.1报告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由各门诊、临床科室在诊断肺结核后24h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疑似肺结核病人门诊登记本”上登记,遇诊断变更等情况时及时订正卡片信息。预防保健科每天收集“传染病报告卡”经过甄别后上报,对部分反复治疗的菌阴病例没有继续报告,2013年对涂阳、菌阴、结核性胸膜炎和未痰检病例3773例进行网络直报。

2.1.2转诊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对报告的377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都填写了一式三份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推荐单”,一份存档、一份交患者,一份交患者所在地结防机构,并交代患者出院后及时去县级结核病诊疗门诊接受后续治疗等相关事宜。市疾控中心定期对医院传染病报告与转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预防保健科每月对报告和转诊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全所通报。

2.2到位情况报告的3773例患者中经疾控中心排查有787例重报(其他医疗机构已报告),70例正在接受住院治疗,另有8例2012年住院2013年出院患者,综合以上情况,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的患者应有2924例到结防机构接收后续管理,见表1。

2924例患者中639例转诊到位(转诊到位率21.9%)、1657例追踪到位(追踪到位率72.5%)、其他到位2例、总到位2298例(总体到位率78.6%),追踪未到位505例、无追踪信息121例,见表2。

2.3到位后诊断治疗情况县级结防机构或定点医院对到位的患者进行拍片、查痰等诊断检查,最终确诊。2298例患者中,经确诊有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555例非结核,1741例活动性肺结核(见表3),活动性肺结核排除率达到24.2%(555/2298)。

555例排除肺结核的原因分析如下(见表4),分析表明排除的肺结核病例中:45.0%为非结核、42.0%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复发涂阴或重报)、11.0%未注明原因、2.0%为其他原因未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包括拒绝治疗、身体耐受性差未接受治疗等)。

2.4纳入治疗情况确诊的1741例患者中收治1418例,未收治323例,未收治比例为18.6%。资料表明未纳入治疗病例的原因主要为:复发涂阴、结核性胸膜炎、和身体耐受性差患者,其中复发涂阴和结核性胸膜炎占绝大多数。

3讨论

杨太华等[1]报道,2010年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喀什地区疏勒县调查点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2726.7/10万,菌阳患病率545.3/10万,涂阳患病率272.7/10万。提示喀什地区结核病疫情较严重,结核病现患病例还较多,还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病人发现工作水平。

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肺结核或可疑者中发现肺结核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发现工作水平,这与医疗机构报告与转诊、结防机构追踪、结核病诊疗门诊的诊断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结防机构与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私营医院等非结防机构合作,促使非结防机构诊断的肺结核及可疑者转诊到结防机构,是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2]。另外,提高结核病诊疗门诊的诊断水平、优化流程及扩大免费治疗政策对患者发现水平的提高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3.1报告与转诊情况评价与分析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对肺结核患者的报告与转诊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要求开展,肺结核病例诊断后,于24h内进行网络报告,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写错误时及时进行订正报告。本研究结果显示,报告患者的转诊率为100%,但只有21.9%的转诊患者主动到属地结防机构就诊。段琼红等[3]报道,加强宣教将促进患者的主动就医行为,可以认为肺结核患者本身不理解到结防机构就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医院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较小。

3.2到位情况评价与分析分析表明,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报告和转诊的患者到结防机构的总体到位率78.6%,这与国家、自治区和地区结核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关于到2015年报告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无论从疫情控制还是工作要求角度看,目前的转诊和追踪工作力度都还较小。

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启用,为利用系统报告信息开展患者转诊追踪工作提供了便利实用的操作平台[4]。从研究结果看,未到位的患者中拒绝就诊、无追踪信息、查无此人及地址不详、其他占62.8%,这与患者就诊意识、报告信息完整性及结防机构的追踪能力密切相关。

3.3县级诊断水平及流程评价本研究结果表明,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是喀什地区诊断水平最高的医疗机构,但经其诊断并到位的肺结核患者排除率较高为24.2%,提示县级结核病诊疗门诊对到位的肺结核患者重新诊断时可能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症状及检查结果会有所改变或县级诊断水平存在一定偏差。

另外,结果显示排除的患者中45.0%为非结核、42.0%为结核、11.0%未注明原因、2.0%为拒绝治疗或身体耐受性差未接受治疗等,提示县级结防机构或定点医院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还不够熟练,操作错误现象较严重。

3.4纳入治疗情况分析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18.6%没有纳入治疗,未纳入治疗病例备注栏标明大多数为复发涂阴或结核性胸膜炎,较少部分患者因身体耐受性差而没有接受治疗,提示在诊断中因胸片拍摄技术和涂阴患者读片水平、结核菌镜检水平不高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

4建议

一、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还应加大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宣教力度;二、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对肺结核患者的报告与转诊工作流程应该大力推广到各非结防医疗机构;三、加强对县级结防人员的培训,尤其要提供对“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水平和运用能力的培训;四、结防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大肺结核患者及可疑者追踪力度;五、优化诊断程序。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等非结防机构报告的肺结核患者就诊时将诊断证明、痰检结果单及拍片或CT结果单复印,县级结核病诊疗门诊凭借复印的诊断材料及患者既往治疗情况确定患者的诊断分类,不再重复拍片、查痰等,从而减少定点医院工作量、节省卫生资源、提高定点医院诊断水平、缩短患者等待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杨太华,瓦哈甫・沙力,杨津民,等.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诊治管理现况研究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10):663-665.

[2]李建伟,钟球,黄桂清,等.医院系统转诊在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中的意义[J].中国防痨杂志,2007,29(4):312-314.

[3]段琼红,汪鹏,吕静,等.武汉市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求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509-513.

病理分析报告范文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例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619-01

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利于发现潜在隐患,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多存在漏报、错报、不完整和不准确等问题,对医疗质量评价和全面质量管理构成不利影响[2]。我院通过对1025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全面分析,并总结病例报告所存在的问题,以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所有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病例所涵盖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产科等。

1.2方法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制定并要求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需对病例报告进行认真核查。对病例报告填写的完整和规范程度进行评估,医院感染的漏报病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及时发现住院期间未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发现感染后,未在24h内,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交送至医院感染管理科视为迟报。

1.3结果

在本组1059份病例报告中,排除病例填写不完整,缺少诊断依据或诊断错误者82例。实际共发生医院感染1025例次,漏报病例48例,迟报病例33例,及时报告944例。

2存在的问题

2.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临床上很多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常忽视该制度的重要性,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进而导致错报、漏报、迟报或病例报告填写不完整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有些医生认为,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最关键的是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抗感染治疗,病例上报则无关紧要,因此思想上对病例报告持有轻视或忽视的态度。

2.2未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部分临床医生未能有效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仅依靠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病例报告过程中存在较大偏差。此外,限于现有的医疗条件,由于缺少相应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加之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因此给诊断带来了较大困难,使得不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进而造成病例漏报。另外,医生的诊疗和病例书写水平也是影响病例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针对经验较少的年轻医生而言,这是造成病例填写不完整、错报和漏报的主要原因。

2.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到位,进而造成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形同虚设,这也是影响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由于医院专门参与感染管理的人员十分有限,因此难以保障相关规定的严格落实。此外,在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难以让临床医生积极主动的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

3讨论

3.1加强人员培训

加强人员培训,是提高临床医生思想认识的有效方法。医院可通过开展系统的全院培训,让所有临床医生明确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并全面学习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的相关要求和书写方法,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此外,针对年轻医生,医院的培训内容还应涉及医院感染诊断的相关知识,以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保障报告质量。

3.2完善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也要进行完善,力求制定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范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中,要明确临床医生责任,并对实施细则进行深入阐述。此外,与之相配套的奖惩制度也要同步出台,奖惩措施的制定要科学合理,以规范医生的行为,并保证医院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的顺利落实。

3.3强化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必须要有专人严格监督,才能确保执行质量。因此需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职责明确到人,并制定完善的监督准则。针对人员短缺这一问题,可通过筛选并动员临床医生,兼任监督人员的办法,让临床医生也参与到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管理中来,尤其是对漏报病例的筛查,可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专业特长,同时还能降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负荷,有助于医院感染管理病例报告工作的认真落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