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感想的作文(6篇)
描写春节感想的作文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了。在这些日子里,我品尝了许多的美味佳肴,还得到了压岁钱,我真是开心极了。
这一天,外婆家吃分岁酒,我、妈妈和爸爸来到外婆家,一进门一股股香喷喷的气味就向我涌来。再一看,桌子上放满了美食,有年糕、饺子、鱼、白菜,还有肉汤等等的食物,看我直流口水。没过一会儿,开始吃饭了,爷爷还说吃完饭还有红包,我听了简直太开心了。可舅舅突然说:“如果谁中途离开座位或者离开了,红包就没有了。”我听了舅舅这句话就乖乖地坐在椅子上,连上厕所都不敢去了,生怕我的红包飞走了。我拿筷子夹了我爱吃的鱼,那鱼太好吃了,连骨头我都不给他们剩下。不过一会儿,我吃饱了,可我和表弟等的不耐烦了,就着急问了一声:“舅舅,什么时候发红包啊?”舅舅说:“都还没吃完,怎么就着急了呀?”爷爷好像用他的火眼金睛看出了我们不高兴了,就拿出了红包,我们看见了就急忙跑了过去夺了过来,说声谢谢就去玩了。
这一天要说开心的就是我们小孩子了,收了红包还吃了美食,真开心呀。
描写春节感想的作文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为盛大的节日。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节习俗。我们亳州地区的春节从腊月初八开始就准备,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春节活动延续达一个月之久。
腊月初八早晨要喝腊八粥。这种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里面还要放上红枣、栗子、绿豆、花生仁等。常言道:“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一般人家从这天开始就着手办年货了。杀猪宰羊、做新衣服、采购各种年货。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扫除的日子。一般人家常在腊月二十四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一天还要把家里打扫干净。
腊月三十是除夕,这一天全家团圆,除旧迎春,还要到坟地里祭祖。这一天早晨,家家都要在门上贴春联。中午合家要吃团圆饭,除非万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充满了融融的天伦之乐。晚上吃过饭,亲人团聚在一起,把瓜子、花生、饮料、水果等都摆在茶几上,然后一起看春晚。晚上还要“守岁”,年轻人很少睡觉,一直要等到第二天凌晨放炮。
大年初一为隆重,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床,穿着新衣,向神主、祖先、长辈拜年。这一天早晨只准吃饺子。如果谁吃到了饺子里包的钱币,谁就在这一年里好运连连,财源滚滚。小孩子们要给长辈磕头要压岁钱。吃过饺子,男的要去邻居家串门拜年,女的则在家里接待客人。到了中午,亲人们仍在一起吃团圆饭。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灯节。晚上人们在街上放烟花,每一户人家都要在门前放两盏灯,街上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另外,在春节期间,我们亳州地区还有一些“忌讳”。如过年蒸馍、炸丸子时小孩不能在厨房里,以免乱说话。正月初五是不能动剪刀等。这些“忌讳”如今有的还存在,有的已无影无踪了。
家乡的春节真是热闹有趣!
描写春节感想的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门外不绝于耳的鞭炮声,门上一张张整齐的春联,屋内一桌桌丰盛的佳肴,宾客们的欢声笑语以及嬉戏打闹的小孩们是否在你的心中留了深刻的印象。
过年带来的喜悦却很快被时间冲散,我的心中渐渐充斥着失望,感觉这年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了,仿佛只是做做样子,将新年好这几个字挂在嘴边罢了。
新年是农历的第一天,而除夕则是农历年的后一天。过年这个传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
传说一个叫年的怪兽。它每到除夕就到村子里去伤害村民们。有一天,村民们开了一个会议,有一个人说:“可以用红色的布和火把来吓走年。”大家都同意了。除夕又到了,年果然又来伤害村民们,一个村民手拿红布朝年扔去,年一见红布就躲到河里去了。又有一群人拿着火把朝河里扔去,年从水里跳出来逃跑了,它再也不敢来伤害村民们了,村民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于是,大家就把这天定为“新年”。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过年仿佛只是放几天假,吃几顿饭而已,大家似乎都已经忘了过年的真正意义。
过年为的不仅仅是今天的假期,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让文明牢记于我们心中。
描写春节感想的作文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爸爸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他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晚上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饺子。吃饺子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
描写春节感想的作文
春节,顾名思义,应该是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是我国乃至华人世界有影响力的传统节日。从腊七腊八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那些天南地北的亲朋故旧,不顾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的名义回家,以亲人团圆的名义回家,相聚在春节里。
春节的重头戏,要数团年宴。这一天大人们为忙碌。厨房里热气蒸腾,煎炸蒸煮飘香,锅碗瓢盆齐鸣;爷爷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妈妈厨艺得。像我这样懒散的人,也要参与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团年宴的早一点开席,以便大快朵颐。
下午四点,亲人陆续到齐,一番寒喧之后,论资排辈入席。满桌的菜肴,满杯的琼浆,满满的亲情,弥漫整个空间。亲人们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然后是兄弟姐妹的互相祝福或调侃。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有敬酒的,也有赖酒的,酒杯碰得咣当作响。一顿团年饭,起码要拉扯上一两个钟头才肯罢休。
亲人们无论喝多少酒,却总忘不一件事,就是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客厅里人多挤不下,就看卧室的电视、书房的电脑,甚至用手机浏览。当春晚主持人敲响新年的钟声,成千上万的烟花___燃放,将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幻城。
除夕过后,便是大年初一。放眼望去,大街上,车水马龙,小巷中,行人如织,出行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大人小孩,无论在什么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乐之声,不绝于耳;礼花鞭炮共鸣,震耳欲聋。
春节,就这样悄然而至,又这样渐行渐远。春节,既然是春天的节日,让我想起不知名的诗句:春天何其多,属于你的春天有几何?春天把希望给人,你给春天什么?
描写春节感想的作文
大年三十,家家张灯结彩,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大年十三家家吃团圆饭,看春晚联欢晚会,喜欢玩电脑的我们正在玩游戏,准备玩一个通宵。但我却和以往不同,由于十分饿,我看有没有什么吃的,爸妈又不在家,我发现肉,青菜和面粉,心想,不如来包饺子吧,我说干就干。
我把青菜洗得十分的干净,把青菜切成碎末,我开始唱起小歌来,左切切,右切切,上切切,下切切,没有哪里我不切……;很快,青菜切好。我从冰箱里把肉拿出来,在热水里泡十五分钟,肉变软,我把肉取出来,放在一块菜板上,我便使出我的大绝招,“肉末乱砍”。我剁不到一会儿,手就酸没力气,脸上一副十分累的表情,澎湃的热情犹如大火被水给扑灭。我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饺子在我肚中徘徊时,我就立刻又有力气,拿着刀用劲的剁,功夫不负有心人,肉终于被我剁成肉末。接着就是拌面,我先找来一些水,把面粉加水后面成面团,左锤右打,终于把面团也做好。
下面难的是做包子皮,我拿来面棍,左推推右推推,前推推,后推推,一个超薄的___做好。我把饺馅放入皮中,把交结处按紧,我这个饺子就做好。一个有普通饺子的十个大,放在桌子上像挺着大肚子的将军。包十多个,面不够,馅也不多,把后一个包完后就下饺子,由于饺子太大,一次只能下五六个,烧十五分钟左右,第一锅熟,爸妈回来,把我的饺子拿去给别人吃,还好我还有十来个,我又下第二锅,等的时候在看电视,过一会,我想应该熟吧,一看一个也没,原来被爸妈这两只“老鼠”偷吃,于是我下第三锅,我就站在那里看着饺子,终于熟,我迫不及待地吃一口,真香太好吃,太有意思……
过春节真开心,自己包饺子更开心!,此时北京时刻12:00,电视发出报时的声音,屋外响起爆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