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化工专业范例(3篇)

时间:

化工专业范文

一、化工类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多,重点不突出,缺少实验教学

依据“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糖、脂质和生物膜)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2)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控。(3)生物信息分子的合成和调控。在有限的课时内要能够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地完成这些授课内容对教师是极大的挑战,在实际讲授中教师的讲授进度往往较快,知识点多,学生反映生物化学知识理解难、记忆难,部分同学甚至对该课程学习产生了排斥情绪,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设置实验课程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但受到学时限制,我校化工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未安排实验课时,主要依靠理论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造成学生理解难、学习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针对化工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

生物化学的优秀教材多,目前各高校主要选用的参考教材有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三版)、周爱儒主编的《生物化学》(第六版)、吴梧桐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二版)等。这些教材理论体系全面、概念解释详细,涉及生物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热点,但教材难度较大,不适宜化工专业学生选用。在目前已出版的生物化学教材中,尚无专门针对化工类专业教学使用的《生物化学》教材。结合我校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选用张爱萍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作为教学主要参考书,该教材内容简明,重点突出,篇幅适中,但该教程应用实例较少,更是缺乏与能源化工、化工生产的应用联系,与化工专业的适应性较差。

(三)学生不够重视,机械学习,学习效果差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与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相比,由于生物化学为化工专业任选课,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不高。另外,该课程记忆理解的内容较多,与传统的化工专业学习中计算、推导较多截然不同,很多学生对记忆抽象、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和代谢网络出现畏难情绪,多数学生单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来学习这门课程,缺少自主学习环节,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化工类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构建适合化工专业特点的内容体系

进一步明确我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修订化工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在保留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下,对部分章节进行整合、删减和简化,突出化工专业的教学重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在化工、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及研究热点和研究动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例如,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对生物信息分子的合成及调控的相关章节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对糖、脂质、蛋白质这部分内容可与《有机化学》中对应章节相融合,在本课程中对其结构、理化性质的讲解进行补充即可。对于与化工专业联系紧密的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则应重点讲解。例如:酶这一章可突出酶工程在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维生素的酶法生产、燃料乙醇的生产、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应用;在糖代谢这一章中可突出糖代谢及其调控理论在乙醇合成代谢途径、甘油发酵、有机酸发酵、丙二醇发酵等化工产品生产中的应用[2-3];在脂代谢这一章中将微生物的ω氧化代谢和石油的分解联系起来,介绍利用微生物的脂代谢分解海上泄漏油和微生物探油采油的新动态[4]。根据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和学生的具体需求来优化教学内容,使生物化学的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更符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便于理解、信息量大的特点,非常适合辅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5-6]。例如:蛋白质、核酸及酶等章节可采用三维立体示意图,动态展示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结构,便于学生对各类生物大分子高级结构的理解;动态生物化学板块,采用动态模拟物质的代谢变化过程以及制作代谢网络图,有利于将抽象复杂的微观过程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另外,制作优良的信息量大的多媒体课件,能很好地缓解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学时少的矛盾。除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外,还应利用QQ群、电子邮件、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强课后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教师可将授课计划、电子教案、ppt、参考教材等教学材料,以及生物化学的习题库、试题库上传至网络,供学生们下载学习;特别要为学生提供经典的生物化学实验视频,弥补化工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缺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全面的帮助,同时开展网上答疑,解答学生的疑问,反馈上课的情况。2.进行开放教学,培养自学能力“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专业任选课,除了教授给学生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外,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能力提升成为“生物化学”课程吸引学生选修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理清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搭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提出学习要求,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改变教师上课“一言堂”的状况,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课题,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7],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创新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8-10]。生物化学作为化工类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扩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教学目的之一。如果一味采取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且期末考试内容主要以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测试为主,将难以起到引导和监督学习的作用,使得学生只关心哪些知识点是考点,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忽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创新考核方式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要改革原有的生物化学考核方式,可采取适当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将文献查阅整理、课堂讨论、小论文写作等记入总评成绩中。例如,课堂讨论部分可由教师依据教学的进度,为学生选取难度适中,与化工专业相互交叉的文献,通过课外文献阅读和总结,课内开展专题讨论的方式,扩大学生知识面,掌握学科和行业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结语

化工专业范文篇2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在原“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船舶电器自动化”、“武备自动化”和“导弹发射装置”4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1953年“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与领航设备教研室和舰船电气设备教研室到1970年的自动控制系,再到1998年由原自动控制系、航天工程系导弹控制专业和系统工程研究室组建成立自动化学院。

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自动化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部门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现代集成制造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化工专业范文

专业比例:应化:化工=1:1;性别比例:男:女=1:1,此便是我们实践团队梦幻八人组合的完美搭配,再加上队员的积极努力、有机的团队协作,和老师的大力帮助、精心指导,以及企业的积极配合,我们用尽量短的时间圆满完成了年暑期实践计划。启航时,我们带着疑问、带着思考、带着期待出发;归途中,收获与喜悦、希望与信心伴随我们同行。

简而言之,本次实践的所有活动可归结如下:暑期安排,早已成竹在胸——接到通知,今年暑假06级所有同学必须参加社会实践——苦思冥想,终于有了去向,最能说服自己的地方在于“结合专业”——昼夜埋头,着手写策划并不断修改、完善,团队不断壮大,最终确定为八人的梦幻组合,应化与化工相结合,男女各半——寻助老师,成功与单位取得联系——分工合作,查阅整理资料,充分做好实践前准备——抵达宜化,实践活动逐一展开——遇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不断争取,有了更多更好的机会,意外收获接踵而至——满载而归,圆满完成实践计划。

在此,要特别感谢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老师对我们实践团队的关心和厚爱,唐老师在实践内容策划和单位联系等方面都给予了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周老师在实践活动开展现场为我们提供了很大便利,特此表示感谢!

特色:实践与专业相关联,应化与化工相结合

实践与学习相辉映,学校与企业相促进

实践与精神相一致,个人与祖国相联系

本次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精神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校团委及学院的大力号召下如期开展的。为了让实践活动与党中央的精神指示相一致,弘扬民族精神,牢固并坚定科学发展观,本着立足当地、就近就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我们选择的实践单位正好是与我院有长期合作的湖北宜化集团。每年暑假,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大三的同学都会到宜化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不仅如此,集团董事长还是我校的兼职教授。这样的先决条件,让我们在单位联系方面得到了很大便利,而且,实际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参观、访问、讲座,还是深入厂区的考察,都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成效。不仅如此,我们的实践活动,在加强我校和宜化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专业优势,在本次实践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化与化工的梦幻组合,使我们从不同的专业入手考虑问题;男女比例的绝美搭配,理性素养与感性思考的有机结合,让我们站在更有利的位置将实践问题各个击破。实践单位、实践内容与专业学习的内在紧密联系,让队员在实践过程中饱含信心、享受乐趣。正在宜化实习的大三学生,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相互联系,化工四男提前进入了实习状态,应化四女则为次年的实习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相信在明年的实习中,大家都会取得更大的收获。

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将主题定为“走进企业了解现状把握命脉科学发展”,意即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亲身深入化工企业,了解专业前沿信息和当前就业状况,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而反观自己,让我们对就业或继续深造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能力,选择一条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和途径,运用更加有效且及时的方法,更加有针对有目的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壮大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脉相联系,不仅实现个人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祖国相关行业的科学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入新元素。

收获:神秘面纱背后不再神秘未来挑战我们更有信心

实验室——化学反应——化工生产

宜化之行,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自我思想上把化学反应从实验室搬到了化工生产的现场:把守严格的大门,刺耳的噪声,偌大的仓库,大规模的反应装置,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生产控制体系,尤其是污水处理站一行,最让我们收益匪浅。这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化工生产与实验室化学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此后,化工厂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神秘。

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讨论总结,写日志,我们对于学什么、怎样学以及有何用等问题,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我们都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面对未来职业生涯中的种种机遇与挑战,相信我们也更能从容应对。

除此之外,实物方面,我们收获也不小,宜化以其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书籍、光碟和扑克等相赠,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失望与不足:前期了解不充分实践策划与实际操作脱节

期间,出现最大的问题便是,我们在策划中,计划是能够有机会亲身参与生产实践,切身体验这一过程,并且将它视为本次实践活动最为重要的部分。然而,当我们到了宜化才知晓,无论是谁,无论是在哪个化工企业,这种希望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必然为零。在现在这样以计算机系统控制为住的自动化生产体系中,都是实行责任制,即使上级领导也不能随意开动的,而每年大三的实习也都只是通过讲解和画工程流程图等来达到实习目的的,因此,我们最大的希望之处自然成了最大的失望之处。这应主要归咎于实践前的了解不足,分析不周密所致,好在我们及时对方案做了调整,实践结束,我们每一名队员也都还带着收获与欣喜踏上归程。

队长感言:责任重于泰山成功关键在于团队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