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例(3篇)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篇1
论文摘要:面对德州市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调查分析,结合小城镇发展扫建设实际,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改进意见。
1、前言
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小城镇消防安全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实施大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比较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欠帐问题十分突出。我们通过对德州市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几点对策意见,供大家参考。
2、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消防规划不落实,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无章可循,存在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消防规划是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缺少消防规划,有的虽在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中提及有消防内容,但缺乏深度,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德州市126个小城镇中,只有6个城镇编制有专门的消防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形成了消防规划专篇的不足30%0消防规划不完善,导致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无序、混乱和欠帐。
2.2城镇消火栓建设缺口大、到位差
许多小城镇消火栓建设还没有起步,现有消火栓安装普遍存在安装数量不足,管网管径小,压力低等问题,加之,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差,完好率低。目前,德州市126个乡镇中,安装有消火栓的仅88个,占总数的69.8%,其中38个乡镇尚未安装消火栓,每个乡镇平均消火栓数只有2.2具,欠帐率80%。全市供水主管不到100mm的乡镇53个,相当一部份供水主管不到50mm,一半以上供水压力不足0.25mpa,其中还有近35%的不足0.1mpa。目前,大多乡镇白来水厂(站)通过改制已私有化,加之,政府专项维护经费不到位,城镇消火栓、消防供水管网日常维护保养不落实,许多消火栓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开启。
2.3灭火救灾的基本装备缺乏,城镇自我救灾能力十分薄弱
小城镇大都离公安消防队比较远,火灾时关键要立足自我救护。各地小城镇普遍存在重组织队伍建设,轻装备配备问题。目前,德州市90%以上的小城镇依托乡镇干部、基干民兵和志原者等组建有兼职的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大都空有一个组织,而没有配备消防手抬泵、水带、水枪、消火栓钥匙等基本的灭火救灾和其它抢险救灾装备。火灾时,主要靠的还是锅、碗、瓢、盆、桶等端水、递水灭火这种最原始和简陋的手段,一方面使小城镇现有消火栓等消防设施无法取用灭火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也使应急分队的组建缺乏真正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2.4自然、天然水源取水设施不完善,可借消防水源利用率低
各地小城镇大都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或天然水源,这是小城镇灭火救灾的重要储备力量。黄河流经本市62公里,年可引水25亿立方,目前,德州市126个乡镇中,89个在镇区500m范围内有江河、水塘、湖泊、水库等自然、天然水源达186处,但真正能直接作为消防给水之用的不足30%,普遍没有因地制宜建立供消防车取水用的码头、取水井或取水口,消防车无法直接取水灭火,白白浪费了本就紧张的小城镇消防水源,火灾时,往往只有望火兴叹,望水兴叹。
3、加强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意见
3.1搞好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做到有章可循
搞好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小城镇消防规划。各地政府应当按照《消防法》、《山东省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办法》等法规要求,将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并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和落实。小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必须与城镇总体规划相配套,与城镇发展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特别要结合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还不发达的现状,注重实用,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重点从城镇功能分区和安全布局、市政消火栓、消防通道、消防基本装备等几个方面人手,不宜面面俱到,宜粗不宜细。
3.2加强小城镇消火栓建设和消防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
消火栓是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是小城镇灭火救灾的基本武器。在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把消火栓建设作为重点,切实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对于新开发建设的区域,要按照城镇消防规划要求,坚持路修到哪里,消火栓就安装到哪里的原则,努力保证消火栓开始就建设到位。对于原有镇区消火栓欠帐问题,要认真制订计划,及时补充安装,尽快还清旧帐。另外,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环节多,任务重,要求高,必须从组织机构,责任制度,维护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要落实小城镇消防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和保养工作的归口部门和责任单位,解决谁主管问题。要制定完备的消防设施检查、维护、修理、验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落实严格的奖惩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3加强灭火救灾基本装备配备,提高小城镇自我救灾能力
小城镇火灾自我救护能力的提高,除了加强组织机构和救灾队伍建设以外,更为重要和关键的还在于救灾装备建设,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强化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等多种形式救灾队伍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基木灭火救灾装备的配备。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手抬泵(轻便型)、消防水带、水枪等最基本的灭火救灾装备,对干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轻便消防车,组建专兼职多功能消防队伍,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救灾个人防护装备等。要加强灭火救灾基本装备管理,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应用性训练、演练,提高实战水平,保障火灾情况下能随时集结,快速出动,有效灭火。
3.4因地制宜,抓好自然、天然水源取水设施建设,提高后备消防水源灭火救灾利用率
从各地小城镇现有河流、湖泊、水塘、水库等自然、天然水源情况来看,其水质、水量大都可作为消防给水使用。要加强消防取水设施建设,保证火灾时消防车或消防泵能够及时、方便取水灭火。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自然、天然水源的情况,有计划地修建一定数量的消防车用取水码头,开辟供消防车或消防泵用的取水井、取水口。可根据城镇发展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在镇区主要建筑区域修建一定数量的景观水池,既美化城镇景观,又可作消防水源之用,一举两得。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灭火救援;技术装备;发展需求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50-01
新形势下产生了新的问题。为按满足新的需求,灭火救援理论和技术装备应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创新发展,完成新时期下赋予公安消防部门的任务,改善灭火救援理论和技术装备整体发展滞后的现状,加大科技投入和相关的技术开发,从整体上,增强灭火救援技术装备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能力。
一、灭火救援的理论发展需求
灭火救援的传统任务就是灭火救灾,随着时展,灭火救援在作战原则、作战方式上都产生了巨大转变,然而灭火救援理论作为技术转给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发展进度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结合灭火救援的实战需求,创新、发展灭火救援理论已成为公安消防部队当前的重要任务。灭火救援理论的发展中,要兼顾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创新,满足现实情况下灭火任务和灭火职能的需求,加强对新装备性能参数和先进技术理论的研究分析。
灭火救援的理论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新型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系数的研究,通过实验操作,根据新型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破坏情况,选定合适的灭火剂和灭火工具,加强对新型易燃易爆危险品火灾事故的战术理论研究,尤其是压缩天然气和车用乙醇汽油火灾的扑救战术。
2.加强对灾害事故发生及预防控制机理的研究分析,特别是对经常性、典型性灾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衍变规律的研究,以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及衍生灾害,例如,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用水灭火,水量过大会造成水渍损失,还会对空气、土壤造成破坏,污染环境,除此之外,还会造成交通堵塞、供水供电、通讯的中断,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成活。因此,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在完成灭火目标的基础上,还要避免形成上述衍生灾害。
3.加强对建筑物火灾高温环境下的风险评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楼层越来越高,其结构和建筑材料也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特点,给灭火救灾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以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和力学角度为着手点,研究不同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在不同的火灾高温环境下的承重性和耐热性,做出准确有效的风险评估,只有掌握了火灾事故中建筑物倒塌的原因和规律,才能对症下药,制定科学有效的预测预警方案及应急措施。
二、灭火救援的技术装备发展需求
(一)灭火救援作战装备的发展需求
灭火救援装备即用于灭火扑救工作中的各种作战器材工具的总称,《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将灭火救援作战装备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消防员防护装备。加强对消防员基本用具的科学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研制阻燃、防毒、轻便、安全的防护服装;提高头盔的智能功效,在具备护目、照明的基础上,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让头盔实现火灾现场的图像数据的通讯传输。
2.抢险救援材料。引进如液压式、气压式的切割、撑顶等便携式破拆工具,以及用于快速破拆的专用工具,例如快速破门枪、开锁器等;大力研发用于管道、罐体的便携式堵漏工具。
3.灭火器材。加强对水枪的而多功能、一体化研究,在手枪上设置水量调节器,以在灭火救援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适当的水量;推广对远程水枪、干粉泡沫两用枪、转向枪等专用型水枪的使用;加大对多功能、轻便型激动消防泵的使用,如可拆卸的便携式手抬泵、供水、清洁、水陆多用的消防泵等。
4.灭火剂。研制经济环保的新型灭火剂,研究不同灭火剂的灭火原理、灭火功效、最佳使用方法和应用环境;为避免灭火救援工作中造成的衍生灾害,必须大力研发用于减少火灾现场水体、空气、土壤污染的抗污剂。
5.消防车。发展大流量、大功率、高效节水的消防水车,研发专用于地铁、隧道的消防车,以及适用于高楼层的集供水、灭火、救人的多功能举高消防车;为保证消防员的安全,大力研发消防机器人,用于侦查、破拆等危险事项。
(二)灭火救援训练装备的发展需求
为提高消防员的应急备战能力,熟练使用相关的技术装备,必须加强对消防员的灭火救援模拟训练,以提高实战灭火救援的成功几率,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建立一个全面的事故训练系统,包含防护、侦查、堵漏、传输、除污、医疗事项,应用可模拟高温、浓烟等实景效果的可控式烟热训练系统,研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危险品仿真品用于实景演练,大力开发用登高训练、高空作业时的自动保护装置,在达到实景模拟的同时,保证人员的安全。
三、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事故预防、灭火救援的工作难度增加。新时代的发展对灭火救援的理论和技术装备的发展都提出了跟高的要求,消防部队必须紧随实际需求,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装备的现代化、信息化。通过实战演练,熟悉新装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其功效,为实际灭火救援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冷俐,何宁.灭火救援理论和技术装备发展的需求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
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灭火救援安全技术火灾事故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因素越来越多。火灾原因也变得多样化,如此一来,给火灾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火灾事故不仅容易造成人员亡,甚至给个人、给集体、给国家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火灾的预防和救援工作,尽可能将火灾事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1灭火救援的问题分析
在现阶段的灭火救援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灭火救援工作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利益,更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利益。
1.1灭火工作缺乏经验,采取措施不当
火灾事故的发生基本都是没有预兆的,这种意外性的事故发生,只有在第一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有可能将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火灾现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没有合适的灭火方案,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整个现场的灭火工作会更难开展。当然,在灭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指挥员指挥整个灭火工作的进行,指挥员的指挥水平,直接影响到消防队员工作的开展状况。有些指挥员本身缺乏救援灭火的知识,对火灾现场的情况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以至于在指挥的时候做了错误的决定,导致制定的灭火方案不合理。甚至有些指挥员本身的安全意识不高,在火灾现场只想到了灭火这个目的,但是却忽视了灭火本身隐藏的一个重要问题,人身安全。火灾现场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如果防护工作没有及时的做到位,很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1.2救援对象和救援情况复杂
针对不同地区的火灾事故,开展救援是第一任务。不同类的火灾事故,救援的对象也会各有不同。现代生活中的建筑物结构更加复杂,无形中给灭火救援工作增添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救援工作更加注重的是减少人员的伤亡。现代社会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危险化学用品越来越多,一旦遭遇火灾,这些危险品和化学药品的危险系数逐渐增加,现场的危险指数持续飙升。在复杂的火灾情况中,传统的救援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场需求,消防部队的工作开展也遭遇了很多的难题。针对不同的火灾事故和火灾地段,都需要第一时间制定灭火方案,结合实际的一些考虑,尽可能快速的控制火灾现场。现代火灾救援现场中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加之对现场情况了解不足,导致灭火工作中出现一系列的漏洞,影响了整个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
2灭火救援的安全技术分析
基于现阶段出现的火灾事故,相关部门还存在很多急需改进的地方。充分了解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结合一些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究新的灭火救援技术,不断改进和提升灭火救援水平,从而尽可能减少因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
2.1强化消防官兵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灭火救援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实际操作和演练中得到提升,但是也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作为铺垫。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现场官兵快速的判断现场灾情,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决定,从而制定有效的灭火方案。首先,作为指挥队伍中的指挥员,更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灭火使用的各项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工作原理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对消防员的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此外,对于消防员本身来说,必须掌握灭火中的消防知识,牢记灭火的原则,同时在灭火工作中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毕竟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国家财产的一部分。消防人员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总结相关的灭火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团队目标为目标,在参与的每一场火灾事故中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
2.2加强实战化演练,提高综合素质
每个消防战士的自身能力都是通过自己的不断训练、不断积累而逐步提升的。对于消防官兵而言,提升自身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战化演练。在火灾现场,由于情况危急,很多时候考虑不到自己,在现场的时候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经验,可能会导致自身在火灾现场不能与其他队员紧密配合,整个火灾救援工作的开展也会遭遇阻碍。实战化演练成为了提升消防官兵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消防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实战化训练,根据目前的消防情况制定出最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考察消防人员的应变能力。这点对于火灾救援工作至关重要,火灾现场比较危急,突况太多,如果没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很难顺利开展火灾救援工作。此外,消防部门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实现现场演练、模拟演练相结合,单人训练和小组训练相结合,技能训练和实战化训练相结合,通过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提升消防人员的专业能力。
2.3加强消防人员的装备建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消防装备是保障整个消防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设备功能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消防人员在利用消防装备的同时,不仅要充分发挥出消防设备本身的功能,控制灾情,开展人员搜救,同时也要利用消防设备保障自身安全。现代火灾发生的过程中夹杂着太多的危险因素,一旦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很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就这一点来讲,消防装备必须是防火隔热服、消防手套、空气呼吸器组成的一整套防护装备,当然,消防官兵必须熟练使用这一套设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救援工作。此外,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设备放久了功能会退化的,要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3结语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还是比较大。做好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改进火灾救援技术,强化火灾安全意识,减少火灾事故带来的危害,从而不断推进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尼姝丽,赵利铭,王述洋.农村建筑火灾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