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设计》教案
《种瓜设计》篇1
中班音乐活动《种瓜》
教师:张丹丹
预设目标:1.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欢乐的情绪。
2.初步懂得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道理,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重点:幼儿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儿歌
难点:幼儿能按歌曲的旋律打出节拍
活动准备:1.种瓜视频及图片
2.《种瓜》歌曲及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1.猜谜语引入主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看着是绿色的.,吃下去是红色的,吐出来是黑色的。打一水果——西瓜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引出歌曲,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
引导语:
师:西瓜是一种水果,那西瓜是怎么的来的呢。——种出来的西瓜是农民伯伯通过辛苦的劳动种出来的。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种西瓜的小能手胖胖,咱们来一起看一看他是怎么种西瓜的。
2.播放种截图,请幼儿欣赏。
引导语:
师:胖胖是怎样种西瓜的?(边放视频截图,边给幼儿讲解种瓜的过程与丰收的喜悦)西瓜怎么才能长得又好又大?种瓜人要做哪些事情?
3.播放视频
引导语:
老师把胖胖种瓜的过程编成了一首儿歌,下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视频文件)胖胖在劳动时快乐不快乐?应该怎样唱这首歌曲?——欢快的,高兴地,开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唱这首儿歌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的和老师学唱儿歌,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学的最快,唱的最好听。
3.学唱歌曲《种瓜》,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教师示范儿歌节奏,引导幼儿用手拍出节奏并变换动作打节奏。
教师示范按节奏说歌词,引导幼儿了解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棵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教师弹奏儿歌,边弹边唱,幼儿跟唱2到3遍
三.结束部分
播放儿歌种瓜,幼儿跟唱并自创舞蹈动作,教师给与鼓励。
课后总结:这节课上完以后,觉得和自己的预期有很大不同,首先没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在记歌词这个环节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己做的课件,导致幼儿在没有弄清歌词的情况下开始学唱儿歌,效果不是很好。第二,没有很好的把握上课的节奏,没有将每一个环节做一个延伸。自我感觉很急迫。第三,自己太紧张,缺乏锻炼。
《种瓜设计》篇2
幼儿园小班种植活动篇
活动目标:
中班音乐教育集中教育《种瓜》
1、会唱歌曲《种瓜》,并唱准休止拍。
2、学习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劳动的快乐情绪,
3、初步懂得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道理,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图谱
2、音乐视频《种瓜》,音频
活动指导:
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得籽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2)师:西瓜好不好吃呀,你们想来种瓜吗?我们一起看一看视频里的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视频,并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歌曲里唱了什么,并出示图谱。师: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还唱了什么?
师;小朋友在哪里种瓜呀?(墙根下)
师: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
师: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结了个大西瓜)
(2)指着黑板上空缺的部分,清唱歌曲,补齐图谱。
3、反复学唱歌曲《种瓜》
(1)播放音乐请小朋友们小声的跟老师一起唱一遍。运用图谱,教幼儿学唱歌曲。
(2)老师现在把音量调到最小声,请小朋友小声的唱。
老师现在把音量再调大声一点,小朋友们也跟着老师的音量唱。老师现在把音量调到最大声,请小朋友们大声的唱。
(3)请男朋友和女朋友比赛场一遍,看看谁唱得好。
4、请全体幼儿看图谱记忆歌词,配上动作,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这是歌曲回到家以后教爸爸妈妈唱一唱。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棵瓜
天天来浇水
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
结了个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
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种瓜设计》篇3
预设目标:
1、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欢乐的情绪。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乐器:三角铁、碰铃、串铃。
活动预设:
1、学做《拍手跺脚组合节奏练习》的动作。
(1)欣赏乐曲,让幼儿找出拍手节奏,听音乐拍手,并进行练习。再找出跺脚节奏,并进行练习。
(2)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分两组进行练习,一组拍手,一组跺脚,拍、跺出和谐的节奏。
2、即兴表演。第一遍教师念歌词,幼儿根据歌词表演;第二遍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再次即兴表演,让幼儿通过动作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体验歌曲表达的情绪。
3、学唱歌曲。
(1)幼儿感受节拍,按节拍念歌词。
(2)用整体教唱法教唱歌曲,提醒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曲。
(3)幼儿每人拿一件小乐器,边唱边为自己伴奏。
4、复习舞蹈《花蝴蝶》。
《种瓜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亭、恶、仇、恨、祸、给、复“8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通过学习文章,探究文章所蕴含的价值观,精读文章,深入体会。
4.体会不能以恶报恶,而应以善报恶,学会宽容别人的错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梁亭人不但不报复,反而帮助楚亭人,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种瓜人指的是谁呢?种的瓜怎么样呢?种的什么瓜呢?想知道吗?还是小朋友自己去弄清楚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默读读文。
把生字用横线画出来:把其他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借助拼音读准。
2.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师范读课文,正音。
4.生大声读一遍课文。
5.生自由说说自己读中所获。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一段
(2)生自读一次。
(3)你读懂了什么?这一段写什么?
(梁国,楚国两地人种瓜)
两地人都种瓜,是怎样种瓜的呢?瓜种得怎么样?
2.学习第2、3自然
(1)男生读第2自然段,女生读第三自然段。
(2)生默读2,3自然段
1)用波浪线画出两国人种瓜的句子,用“————”画出楚国人种瓜的句子
认真读读。
2)讲解、探究
梁亭人怎样种瓜?种得怎样?
“精心”是什么意思?说明梁亭人具什么样的品质?
3)对比梁亭人和楚亭人的行为,有何感受?
3.学习课文第4~8自然。
1)学习第4自然女生读第4自然界段。
(1)找四个学生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什么?
(2)“坏心眼”是什么意思?体文中是指什么?
(3)楚亭人的这种行为会导致梁亭人的什么反应?
2)学习第5~8自然段
梁亭的年轻人对楚亭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结果如何?
3)默读第4~8自然段,对比两国人采取的的不同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
讨论:梁亭人不但不报复,反而帮助楚亭人,你赞成这样做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各组派一人代表发言)
4.学习第9、10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思考:楚亭人看到梁亭人为报复自己,反而帮助自己施肥、浇水,会是怎样的表现?
2)最后两国人的关系如何?(指名回答。师生订正。)
感悟读文,背诵段落。评价讨论,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种瓜人
凉亭人楚亭人
勤劳懒惰
以善报恶起坏心眼
和睦相处,共同致富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2.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生说出难识记的字,师生一起讨论
4.师引导学生归纳识记方法:
比较识记:很____恨祸____窝
给_____结
加减法识记:
亭____停止___步
......
三.生写字
四.学习二类字
1.生自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交流学习
3.师出示二类字,生上台注音
4.生齐读二类字。
机动: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我会拼。
tíngzizhìzhǐchóuhènhuòshì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种瓜(zhǒngzhòng)梁亭(tínting)
仇恨(cóuchóu)报复(bàofù)
三、我会填,想想所填得词之间有什么关系。
1.梁亭人勤劳,而楚亭人()。
2.楚亭人起了()心眼,梁亭人却()心帮助他们。
3.楚亭人也勤快起来,他们的生活由()变富。
四、我会找朋友。(给下面的词找相同的词)
1.勤劳(A辛苦B勤快)
2.制止(A阻止B停止)
五、我也会这样写。
例:梁亭人种的瓜又大又甜。
又()又()
《种瓜设计》篇5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细节,看懂图片内容并简单的叙述出图片意思。
2、能根据讲述内容,幼儿根据图片说出种子种下去的生长过程。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一些瓜豆的种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组织活动,由春天引出活动话题。
幼儿背诵古诗《清明》。
二、出示课件。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图中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图意。(种瓜种子)
3、出示图二,让幼儿继续观察并引导幼儿说说图意。
(胖奶奶和瘦爷爷种下去的种子发芽了)
4、继续出示图三,让幼儿观察,教师作相应的指导让幼儿自己说说图意。(长出藤)
5、出示图四,指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能说出藤上开了花啦!(开花)
6、出示图五,引导幼儿看图说出瓜藤上结出了小瓜,小瓜慢慢长成了大瓜。(结出瓜)
三、启发幼儿说出瓜的种子种下去的生长过程。
1、种瓜、发芽、长藤、开花、小瓜、大瓜。
2、多指几名幼儿分别说说。
3、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为什么收获的瓜不同呀?
三、幼儿回顾故事,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故事中的反义词。
胖—瘦地上—天上小—大
《种瓜设计》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趣味性,学会朗诵诗歌。
2、了解西瓜和黄瓜在生长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丰富词汇:瓜藤儿、又大又圆、又细又长。
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偶各一个;磁带及录音机。
2、诗歌图谱、ppt;笔、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用左右手操纵胖奶奶和瘦爷爷的手偶,通过情景对话引题。
1、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瘦爷爷:嘿!我是瘦爷爷。
胖奶奶:我喜欢种瓜。瘦爷爷:我也喜欢种瓜。
胖奶奶:我种的瓜又大又圆,味道甜又甜。瘦爷爷:我种的瓜又细又长,清口又松脆。
2、胖奶奶和瘦爷爷都夸自己种的瓜好,你们猜猜他们种的是什么瓜?
3、小朋友们猜了这么多,那诗歌里的胖奶奶和瘦爷爷到底种的是什么瓜呢?请听诗歌《种瓜》。
二、欣赏配乐诗,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倾听。
2、请幼儿说说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各是什么瓜。
3、西瓜和黄瓜也和小朋友一样,都是一点点长大的,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长大的吗?
三、课件演示,了解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1、看ppt听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西瓜和黄瓜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四、看图谱学儿歌。
1、教师指着图谱完整朗诵一遍诗歌。
2、幼儿跟着教师看着图谱一起念诗歌。
3、丰富词汇:瓜藤儿、又大又圆、又细又长。
(提问:小朋友们看,刚才胖奶奶和瘦爷爷种的瓜藤各往哪儿爬呀?长呀长呀,胖奶奶种的瓜和胖奶奶一样,怎么样?长呀长呀,瘦爷爷种的瓜和瘦爷爷一样,怎么样?)
4、分男女角色念。(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
五、拓展想象,巩固理解诗歌内容。
1、胖奶奶和瘦爷爷明年还要种瓜,他们会种什么瓜呢?根据想象,编成诗歌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提操作要求。
3、幼儿边听音乐边作画。
《种瓜设计》篇7
预设目标:
1.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欢乐的情绪。
2.初步懂得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的道理,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重点:幼儿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儿歌
难点:幼儿能按歌曲的旋律打出节拍
活动准备:
1.种瓜视频及图片
2.《种瓜》歌曲及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1.猜谜语引入主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看着是绿色的,吃下去是红色的,吐出来是黑色的。打一水果——西瓜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谈话引出歌曲,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
引导语:
师:西瓜是一种水果,那西瓜是怎么的来的呢。——种出来的西瓜是农民伯伯通过辛苦的劳动种出来的。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种西瓜的小能手胖胖,咱们来一起看一看他是怎么种西瓜的。
2.播放种截图,请幼儿欣赏。
引导语:
师:胖胖是怎样种西瓜的?(边放视频截图,边给幼儿讲解种瓜的过程与丰收的喜悦)
西瓜怎么才能长得又好又大?种瓜人要做哪些事情?
3.播放视频
引导语:
老师把胖胖种瓜的过程编成了一首儿歌,下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视频文件)
胖胖在劳动时快乐不快乐?应该怎样唱这首歌曲?——欢快的,高兴地,开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学唱这首儿歌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的和老师学唱儿歌,看哪位小朋友最聪明学的最快,唱的最好听。
3.学唱歌曲《种瓜》,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教师示范儿歌节奏,引导幼儿用手拍出节奏并变换动作打节奏。
教师示范按节奏说歌词,引导幼儿了解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
三.结束部分
播放儿歌种瓜,幼儿跟唱并自创舞蹈动作,教师给与鼓励。
课后总结:这节课上完以后,觉得和自己的预期有很大不同,首先没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在记歌词这个环节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己做的课件,导致幼儿在没有弄清歌词的情况下开始学唱儿歌,效果不是很好。第二,没有很好的把握上课的节奏,没有将每一个环节做一个延伸。自我感觉很急迫。第三,自己太紧张,缺乏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