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情大全(精选4篇)
有关亲情 篇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亲情,虽然是个平凡的名字,但是却有不平凡的意义。
父母给予我一切
“哇……哇……”伴随着阵阵啼哭声,我成为了这个家庭的新成员。同时,同时也正是我的到来,让这个家更完整、更温馨。父母也为我取了有意义的名字。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是扮演“索取者”,而爸爸妈妈,则是扮演不求回报的“给予者”。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全力以赴地为我们付出。在我将要来到世界的时候,父母为了让我们平安的到来,则来到了医院,保障了我们健康时,那是父母为我们花的第一笔开销。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所有的生活费、学费、医疗保险费……都是父母给与我们的父母给予了我们一切。
父母与我零代沟
现在我已经15岁,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学生。当在学习中或精神受挫折的时候,我总会第一个想到父母,去找他们诉说,寻求帮助,而父母则是很温和的为我讲解,给予我答案,现在我已和父母打成了一片,没有所说的代沟。
体谅理解乐在其中
当父母工作一天,晚上回到家时,我会为他们准备一杯暖暖的开水,并为他们捶捶背,揉揉肩缓解一天的乏力。而父母就会看着我微笑。在学校的学习也不用父母操心。每当亲戚朋友和爸爸妈妈聊天时,爸爸妈妈就会夸奖我,并且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与父母互相体谅理解,小生活过得如此快乐。
亲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块路标,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亲情,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进的方向,亲情,就像一杯热茶,温暖你的心灵。
有关亲情 篇2
今天,是母亲节。我和妈妈一起去摘桑叶。看着妈妈如花的笑脸中,隐约透出的鱼尾纹。不禁,有些感动。也许,是因为——它?
前一段时间,我发烧了。发烧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发烧——是最痛苦的!我也不例外,不一会儿,这发烧就找上门了。我开始,只是有些头晕。眼前总是一片模糊;不大一会儿,脑袋里,像有一大群蜜蜂在晃,又痛,又让人烦躁;我是特别烦,可还总是犯困;全身发热,可脚却很冰凉。不过,浑身上下都无力。
妈妈好像发现了我的异常。她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又摸了摸我的额头。我立刻感到一阵清凉。好舒服呀!妈妈又将体温计让我量。不知不觉中,我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我突然被一阵阵的低语声吵醒了。原来,妈妈是在给三姑(她是医生)打电话,她一直在问吃什么药才管用,一直说了很久才睡。
第二天早上,妈妈上班。妈妈嘱咐我爸爸好好照顾我。还留了一张条子。我和爸爸一看——上面写满了在什么时候吃什么药,吃几片。密密麻麻的一大堆。此时,一阵暖流涌上心头。
在我冷时,妈妈端来一盆热水,烧来一碗姜汤。让我享受温暖。在我头痛时,妈妈及时送上一杯水,捧上两片药,让我不再疼痛。
今天,是母亲节。我想对我的妈妈,和全天下的妈妈,说一声:母亲节,快乐!
有关亲情 篇3
星期六,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到这天我们就可以“大解放”。这久爷爷生病了,连床都下不了,似乎很严重。一见到爸爸。我就急着询问爷爷的情况,爸爸苦笑了一下,眼睛充满血丝,我似乎还看见了泪水在里面打转。他说:“别担心,爷爷没事儿,一会儿我们就去看他。”听着爸爸这样说,我却还是不能高兴起来,总觉得有种不好的预感。
回到家,爸爸刚开始做法,手机就响起来了,铃声好像变得很急促。爸爸接通电话,里面传来叔叔的声音,声音很大,连我都听得到。叔叔说爷爷快不行了,叫我们赶快过去。爸爸愣了一下,拉着我,一个劲的往外跑。
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爷爷家,打开门,只见爷爷已经安详的躺在床上,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爸爸站在门口,成了一个“木头人”,一动不动,目光黯淡。已在我眼眶内打转多时的眼泪终于止不住往下流,“为什么,爷爷,你为什么连见我最后一眼都不肯,你回来!回来!”我敲打着床,心如刀绞般痛。
记得小时候,我很爱哭,但也只有爷爷有办法。那时候,爷爷家那儿正在修路。每当我哭的时候,爷爷就抱着我到马路边去看拖拉机,或者就抱着我到马路边的溜冰场去看人家溜冰。只要有人跌倒,我就会笑。看着我笑,爷爷也就会很开心。我是爷爷一手拉扯大的。
我想要回到从前,但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我只能好好活着,开心。认真的度过每一天,爷爷在天上看着我,也一定会高兴的。
通过这次,我懂了,懂得了珍惜,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个爱我的人,珍惜他们给我的这份爱,不要等失去再来后悔!
有关亲情 篇4
泉水最清,亲情最真。
乡村的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蜡烛已经所剩无几,照得很昏暗,鞭炮的繁响在四周蔓延,烟雾弥漫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爷爷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椅子还在吱呀作响。在阅读书报的时候,无意间脱口而出了一个名字:阿尼帕。
准备休息的爷爷“噌”地一声站了起来,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他的眼神顿时充满精神,不知怎么的,他轻轻向我招了招手。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走了过去,他招呼我坐下,这架势好像要讲述一个故事,我幻想那故事错综起来像一匹绸缎,好似万颗星星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爷爷饶有兴趣地讲述着他的故事。
阿尼帕夫妇本不富裕,却出于同情收养了19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养育着孩子,甚至吃不上一顿饱饭。不是亲生骨肉,但都是她呵护备至的孩子,展开了她心灵的羽翼,为那些孩子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饥寒交迫也阻挡不了他们,因为在左胸膛第三根肋骨往里一寸的位置,是那写孩子占据了他整个心。为了孩子,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去含辛茹苦地照顾他们。
故事讲完了,我颇有感触,透红烂熟了的眼眶,渗出泪水。
我陷入了沉思:阿尼帕夫妇的精神的确令人赞叹不已。全世界流浪在外的孩子数不胜数,才几岁的年纪,不应该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不能因为无能为力,就让他们得不到关怀。哪怕献出一点点的力,也能让他们开心许久。和谐相处,不是所有人渴望的吗?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拉上了爷爷,一起整理不需要的衣物、生活用品,捐献给慈善机构。好让那些孩子知道,这世界是还有关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