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古诗(精选3篇)
八月十五歇后语 篇1
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
月亮赶太阳--老是不碰头
中秋过了闰八月——团圆过了又团圆
月亮里的`桂树-高不可攀
中秋节的月亮——光明正大
站在河岸捞月亮——--白搭工
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
中秋节赏桂花——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歇后语 篇2
1、 八月十五办年货 ——赶早不赶晚
2、 八月十五吃月饼 ——正是时候
3、 八月十五吃粽子 ——不是时候
4、 八月十五桂花香 ——花好月圆
5、 八月十五过年 ——差远了
6、 八月十五看龙灯 ——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7、 八月十五团圆节 ——一年一回
8、 八月十五种花生 ——瞎指挥
9、 八月十五捉兔子 ——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比喻有没有无关大局。)
10、 八月十五的月饼 ——人人欢喜;个个喜爱;上下有
11、 八月十五的月亮 ——年年都一样;正大光明
12、 八月十五吃年饭 ——还早哩
13、 八月十五吃元宵 ——与众不同
14、 八月十五过端阳 ——晚了;迟了
15、 八月十五生孩子 ——赶巧了
16、 八月十五送月饼 ——赶在节上
17、 八月十五云遮月 ——扫兴
18、 八月十五吃 ——月饼
19、 八月十五吃饺子 ——破了常规
33、 八月十五的团圆饼 ——不给外人
25、 八月十五放木排 ——赶朝头
26、 八月十五过月子 ——赶到节上啦;赶节子上了
27、 八月十五看笼灯 ——迟了大半年
28、 八月十五买纸马 ——早半年;早办年
29、 八月十五卖门神 ——不是时候;太早;迟了大半年
30、 八月十五面朝火 ——渐渐冷了
38、 八月十五送鸡子儿 ——没这一理;没这一礼
35、 八月十五套年磨 ——早点
36、 八月十五贴门神 ——晚了大半年;早半年
37、 八月十五无光 ——不该咱露脸
38、 八月十五无月光 ——不该咱露脸
39、 八月十五五月当午 ——早晚有那么一天
40、 八月十五夜里吃圆饼 ——上有圆下有圆;上有缘下有缘
41、 八月十五月儿圆 ——年年有
42、 八月十五月亮 ——正大光明
43、 八月十五涨大潮 ——一浪高一浪;后浪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
44、 八月十五蒸糕 ——趁枣;趁早
45、 八月十五蒸年糕 ——趁枣;趁早
46、 八月十五种豆子 ——晚了三秋
47、 八月十五种麦 ——太早了
48、 八月十五捉个兔子 ——有你无你都过节
49、 八月十五捉了个兔子 ——没你过节有你也过节;有你也过节,没你也过节
50、 八月十五捉只兔子 ——有你过节,没你也过节
八月十五的古诗 篇3
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各地都有习俗,人们会摆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饼祈求团圆等。
来历
来历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来历二: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来历三: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习俗
月饼,每到中秋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圆满,是我们对亲情的寄托。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互相赠月饼,是一种亲情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联络。在节日当晚,一家人会围在香案前切月饼吃,每个人都要吃,这代表了自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象征着团员。
设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节日,人们会设香案,点上香,放上水果、月饼等,香案置于院落中,表达了对月亮的祭拜,也表达了人们对神的敬仰。
赏月,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骚客们发起,他们的诗句及作品促使这种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习俗,这一天一家人一起赏月那叫圆满,一个人漂泊在外赏月,会异常孤单。无论如何,这一天,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看几眼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