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心得体会(精选2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心得体会 篇1
“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活动心得体会
自2017年12月16日开始,我积极响应团场、学校号召,扎扎实实开展了为期三个周末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活动。在这期间,我与我的蒙古族亲戚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叙民族团结情谊,畅聊国家、团场的美好未来和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可以说,这是我和我的亲戚第一次有了这么深入的交谈与沟通。
我的亲戚德木加甫是一名少数民族退休职工,退休前一直在我团农四连(现属三连)参加农牧业生产活动。年轻时的德木加甫是一名牧业生产的好手,一个人可以轻松掌管数百只羊的早出晚归。作为一名蒙古族的汉子,马背上的本领自然不在话下。据德木加甫大叔讲,那个年代的那达慕节,他连续好多年都是赛马第一。也正是年轻时德木加甫大叔的能干、踏实、帅气、洒脱等优秀的品格,终于赢得了草原上最美丽的姑娘,也就是现在老伴的芳心,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德木加甫和老伴共育有三儿一女,现在有的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有的在团场参加牧业生产活动,各自成家立业,早已不再让老人操心。但一生好强的德木加甫大叔老了也不愿意闲着,到了夏季,他依然会和老伴一起,到夏草场替儿子放牧,分担一点儿子的劳动。他自己依然饲养着几头牛,虽然辛苦,但老人身体健康,心态乐观,倒也乐在其中。
在为期三个周末总共六天的时间里,我和我德木加甫大叔一家相处的十分融洽。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喂牛、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都不在话下。大叔倒有点不好意思,他总是念叨着让客人干活,不是我们蒙古人的待客之道。我笑着说到亲戚家自觉参加劳动,才说明我们是自己人,不生分。其间大娘的妹妹去世,老两口十分伤心。我天生嘴笨,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们,有点不知所措。大叔看出了我的心思,他对我说,生老病死乃自然法则,但他比我们都小,突然离去,心里真的很难过。你放心,我们都没事。
最后一天,我和德木加甫大叔都有些不舍。六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这六天却让我们不同民族之间的情谊变得更加牢固。就像蒙古人、哈萨克人的奶疙瘩,汉族人的美酒,岁月不会让他变质变坏,反而会越来越浓烈香醇。
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心得体会 篇2
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心得体会
2018年2月20日,我来到了我的新亲戚家,我的亲戚家住二堡镇奥尔达坎尔孜村,他的名字叫:吐尔逊·莫合买,他现在正在技能培训中心接受培训,他父亲莫合买·塔西,是一位热情的老爷爷,思想比较开明,乐于与周围人交流,也是我们二堡镇九大队的老书记,也是一位老党员,但他的身体不是很好,半身不遂,老伴艾先木·索巴就一直照顾他。 我的到来,也是这位老爷爷倍感高兴,在他家三天的时间里,我帮助老爷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宣读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宣传我们国家现行的惠民政策,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
虽然三天的时间很短,我的感触也很深。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交汇的地方,从来都不缺乏各民族水乳交融,亲如一家的故事,亲朋好友、邻里邻居、同事同学中常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交流。此次开展的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意义更加深远,通过相互信任,放开怀抱去包容和欣赏,和睦共处,才能共创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对每一个新疆人来说,民族团结从个人做起,不是高不可及,也不是遥远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是每天可以去做、去实现的事情。民族团结就像空气、阳光,要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其实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会形成示范效应,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最终良好的结果也会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民族团结结对认亲,因此形成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关心民族团结,承担社会责任,与基层各族群众结对认亲,目的在于汉民团结,共同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做基础工作,做雪中送炭嘘寒问暖的工作,做争取人心工作。与此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通过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我们在思想上和感情上更加贴近了,常到亲戚家走一走、聊一聊,多了解他们的期盼,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在任何时候都认准民族团结这个根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根于心,并且开花、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结对认亲工作做好。积极地帮助结亲对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结对认亲工作中踏踏实实,坚持做实事好事,树立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
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好好团结、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结对的“亲戚”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回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与厚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周 心得体会(共五则范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