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方案 > 常用文书

小儿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通用(精选6篇)

时间:

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 篇1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准确区分水痘与手足口病 篇2

水痘最主要是全身症状

一般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则是前后胸、腹背部,此外,头面部、头皮上、脚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现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

一般为1到2周

手足口病

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手心、足趾背面、臀部皮肤,以及指、趾间的皱褶处。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约1-3mm大小,是散在分布的,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一般为7-10天。

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水痘,都属于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的哪种症状,都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就诊时,最好选择儿童专科医院。

手足口病是什么原因引起 篇3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www、baihuawen、cn]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预防小知识 篇4

小孩自身卫生的清洁

小孩天生好动,难免衣服上,皮肤上会弄脏,如果父母不保持小孩日常卫生的清洁,也会收到感染

护理:父母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发,注意及时修剪指甲,更换个人居家衣物,注意纠正孩子吸吮手指、抠鼻孔、咬食玩具等不良小动作。

小孩饮食不洁净

小孩饮食不洁净,小孩吃的食物通过消化道会进入肠道,受到病毒的感染,因为儿童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病。

护理: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请将食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尽量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不要将蛋糕、饼干等食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吃饭前后注意清洁双手,饭后漱口,保持卫生

小孩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小孩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也是导致儿童手足口病的原因之一。

提高宝宝抵抗力可以从饮食、日常行为习惯、作息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可以在必要时选用一些药物。饮食方面需注意宝宝的饮食要清淡、种类丰富,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免肠胃“疲劳”。要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乱摸眼睛鼻子,不吮吸手指,不咬玩具。饭前便后养成洗手的习惯,平时加强锻炼,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按时进行疫苗接种,不乱用抗生素

小孩爱咬异物

小孩喜欢将玩具等放在口里,无不因玩具上的病毒,细菌通过消化道传播,让小孩感染病毒。

护理:父母要定期对小孩的玩具进行消毒,不能吃的东西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

公共场合接触传染

特别是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幼儿园人口众多,与有病毒感染的小朋友接触就会感染病毒,另外父母带小孩子去公共场所,也有人群密切接触传播的影响

病毒传染,主要是接触传染。比如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一般通过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儿童手足口病病理原因 篇5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它灭活,但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以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期存活。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篇6

手足口病的中西医治疗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疫苗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卫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出现上述的临床特征,同时可伴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症。

中医方面,可用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痛甚、牙龈红肿者,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瘙痒者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 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