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精选4篇)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篇1
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据调查统计,我校的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性格特征,有的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有的活泼好动,经常违规乱纪;有的争强好斗,性格粗暴;还有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校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一、案例描述
陆同学,男,12岁,留守儿童,是个学困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这个孩子非常的内向,说话声音很小很腼腆。成绩很差,书写潦草,个人卫生极差。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班级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没有热情。犯了错误嘴硬,不承认错误,反抗心很强。
二问题分析:
经过调查、走访、电话联系家长等途径,发现该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情感方面存在缺失。陆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致使陆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对一切都很冷漠。离开了父母的关怀,小孩没有了安全感,对社会没有信任感,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理性的沟通,孩子的心灵易受创伤。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常年在外,根本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只是为孩子提供吃饭、住宿,更是谈不上教育。而父母又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其监护人只是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3)学校教育鞭长莫及。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
三、基于以上情况,我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并起到一定的效果: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对结对子的每一个留守儿童,我先登记学生的联系方式,发现学生有任何问题,及时与监护人联系。家访时一定要防止假象,隔代爱,经不起孩子的哼哼,当老师去家访时,监护人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见了老师直说孩子在家表现都好等等,敷衍老师,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在害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方法是:一是询问监护人,二是询问其他学生的家长,三是询问同学。
这个陆某,星期天到同学家里写作业,共两三个同学,陆某偷拿了这家一盒烟,在这个孩子家吸了一根,剩余的装到自己的书包里。周一时,一个学生在班里说陆某抽烟了。很快就传到了我的耳朵。我随即叫来陆某,问其是否抽烟,谁料他大嗓门的喊,我没有,我没有。我是软的硬的都用了,但他就是不承认。我只好叫来其他的几名同学,
来个当面对质,最后陆某没办法,只好认错。我随即召开班会,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然后,我给陆某的监护人打电话说这事,但监护人只是说孩子平时挺好的,家务忙,有空再好好教育,让老师多用心。
2、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往往缺乏集体感;父母是孩子的靠山,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很容易变成一个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就代表了一个家庭的教育程度。孩子受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孩子在家的时间最长,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由于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不高,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平时只管吃穿,孩子犯错,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打一顿完事。我有空就和监护人聊,让他们明白孩子现在是受影响的关键时刻,所以,不要溺爱,留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同时也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联系,让他们有空就回家,抽空给孩子打电话,问问身体,问问学习。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疼爱,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是人疼人爱的孩子。不能过分依赖学校教育。陆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该同学比以前乐观了,上课也主动发言了。老师及时表扬,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有优点,帮他们树立信心。
3、班级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让其他同学主动地去和这些孩子
沟通,在生活学习上予以照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4、爱心,耐心、宽容。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真心换真心;耐心换进步;宽容换回报。
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陆某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逆反心理在减弱。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高度重视,去研究去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想方设法,寻找策略,用心去关爱他们,用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使他们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明净的天空,在美好的花季放飞理想和希望,最终成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一代新人。
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 篇2
尊敬的各界朋友,爱心人士:
功莫大于兴教,德莫高于育人。当您看到一些生活困难的孩子期盼和无助的眼神,看到一些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的留守儿童;,您是否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灵震憾和难以抑制的善心涌动,想用自己真诚的帮助,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关爱。关爱以山区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困境儿童,关乎社会的和谐,关乎国家的未来,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是功在千秋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在此,我郑重倡议:诚恳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积极支持微行大爱﹒点亮希望;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聚焦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里失衡、综合能力培养等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开阔眼界、感知社会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扶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助一名学童,赢一片希望。让你、我、他的一份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绿荫,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一份力量。
无论您是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还是捐出时间和专业技术,加入志愿者队伍,您的善行义举都将被铭记和尊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播种希望。我们相信,融你我萤火之光,必会将春蕾女童和留守儿童的世界照亮!真诚期待您的参与,并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爱留守儿童方案 篇3
郝xx,女,xx省xx县xx中心学校八(1)班学生,老师的得力的好助手,同学心中的好榜样,爷奶赞扬的懂事好孩子,在他身上有着同龄人难以理解的坚强和勤奋。
由于家境贫寒,她的父母很早就外出务工,由于爸妈忙于工作,小时候的她就留守老家跟爷奶相依为命,郝文静自幼就养成了坚强的性格。上小学的时候,父母把她带到江西无锡,在当地的xx小学读完了小学,20xx年9月上初中了,她转回了家乡继续完成学业,从此又开始了留守生活,作为留守儿童的她两年间只能通过电话和父母交流沟通,她在家听爷奶的话,并经常帮助爷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刚到xx中学的郝xx还不适应课堂教学改革,她从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胡总乡中心学校学生“十不准”规定》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起,热爱班级,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积极为班级做贡献。处处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做老师的好助手,做同学的表率和榜样,热情为同学排忧解难。渐渐地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和课堂改革,逐渐脱颖而出。
郝xx同学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团结向上,品学兼优,自20xx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员”。20xx年9月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她积极带领全体团员认真按时完成学校团委交给的各项任务,按时交纳团费,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各次团组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雷锋活动,多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美德模范”。
郝文静同学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课前,坚持做好预习,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课、思考,加深对功课的把握;上课时,严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踊跃回答;课下,及时复习功课加以巩固。她的学习灵活多变,从不是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而是把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加强理解记忆。她的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并经常帮助其他同学,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影响和感召其他同学,时时事事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和同学们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xx中心学校学习的每学期里都被评为“校园十佳学生”、“学习标兵”、“三好学生”。
郝xx同学兴趣爱好广泛,酷爱读书。名人传记、科学读物、历史故事等课外书籍读了数部。同时认真记笔记,及时写读后感。同时喜爱书法、绘画、音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加少年宫举办的多项活动,积极调节好自己的状态,轻轻松松的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现在郝xx同学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普通话、隽秀的钢笔字、优美的课堂展示、动听的朗诵声音、耐心的释疑解惑、融洽的师生关系、诚信的为人处事,深受全班同学及各科课任老师的一致赞誉,也受到了学校和上级领导的重用。20xx年11月28日在xx中心学校举办的xx省第十届教育年会上,她作为学校小导游带领客人们参观了学校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学校的全貌,他精彩的演讲深受客人们的一致好评。20xx年12月6日出席了共青团xx县第十五届团代会,成功的表现受到了胡总乡共青团委的表扬。
郝xx同学是一位德能并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多次在不同的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奖。
20xx年、20xx年、20xx年,连续三年被xx省xx市xx镇团委评为“镇优秀少先队员”;20xx年4月荣获xx区教研中心举行的“小学课文朗诵比赛二等奖”;20xx年4月在江苏省教育厅立项竞赛活动荣获“20xx年度xx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xx赛区三等奖”;20xx年在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读写大赛xx选拔赛中荣获小学组县级二等奖;20xx年12月在xx小学生“xx杯”英语小报制作比赛中荣获特等奖;20xx年12月在xx市“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xx年6月1日被xx市xx中心小学评为20xx--20xx学年度百名好少年(儿童)“艺术小明星”。20xx年在xx中心学校“争做小陶子”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第八届英语演讲比赛”获一等奖、“第十二届师生个人技能展示”中获绘画第一名硬笔书法第二名、获xx中心学校“三好学生”和“校园道德模范”等光荣称号;20xx年荣获xx县第六届全县青少年书信大赛三等奖、xx县中小学生现场书法大赛初中硬笔字组三等奖、被评为xx县优秀共青团员。
作为留守儿童,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郝xx内心藏着同龄人无法体会的酸楚。然而,她却以自己所作的一切证明着一个当代中学生的坚强和勤奋。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6篇《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留守儿童事迹材料 篇4
xx,女,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第二中心小学教师。
她自幼家境贫寒,深知农村学子求学的不易,更明白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为了能当好他们的“妈妈”,她3次打报告辞任副校长。40平方米的蜗居,温暖了十六颗孤独的心灵。
1972年出生的xx家境贫寒,深知农村学子求学的不易,更明白留守儿童内心的孤独。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留守儿童,她先后收留了16名学生。xx的家庭并不富裕,房子仅40平方米。为了安置学生,她特意腾出了一个房间,买了两张床。最多的时候,她家同时住了5名学生,住的时间最长的,在她家一待就是6年。平日里,xx自己省吃俭用,无偿地为他们提供食宿,有时还要为他们垫付学费和医疗费。因为担心走上领导岗位后,就没有更多时间照看孩子了,她曾3次打报告辞任副校长职务。多年来,xx的事迹感动着许多人,她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春蕾教师”江苏省“十佳社会妈妈”“中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如今,xx收留的16名孩子不仅全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11人先后考取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