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教案(精选4篇)
幼儿园大班我的老师教案 篇1
一、教育目标:
通过游戏、谈话熟悉老师,增进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活动准备:
一些教师关心孩子的情景录像。(如:安慰孩子,带孩子活动)
班上老师的照片各一张,各种手工制作材料。
歌曲《我的幼儿园》
三、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老师的单人录像)
T:你们看到谁?(×老师)她们是哪个班的`老师?有几位老师?
T:老师在干什么?
T:你们喜欢不喜欢这些老师?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说:老师还帮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T:老师还帮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情呢?
如果你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
(三)操作活动“送给老师的礼物”。
在音乐伴奏下请幼儿为自己喜爱的老师做礼物。
四、亲子活动:
家长根据老师的外貌特征,平时行为等进行描述,让孩子猜一猜是哪位老师,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自己班上的老师。
五、活动评价:
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班上的老师,增进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1、你们班上有哪些老师?
2、你喜欢她们吗?
3、老师帮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5篇《我的老师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的老师》教案 篇2
目标:
1、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能画出老师的体貌特征,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方法。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绘画方式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3、表达对老师的爱。
准备:
1、彩色画纸、黑色勾线笔、蜡笔;
2、人物画范例。
过程:
一、开始部分,欣赏范例画。
1、出示一张有特色的人物范例,幼儿猜测是谁。
2、找找人物特征。
① 头发什么样?(借助图片)
② 衣服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式?衣服上有什么特点?
③ 脸尖尖的还是圆圆的?(借助图片)
④ 眼睛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借助图片)
二、基本部分,画画我心中的老师。
1、表达对老师的爱。
师:你想画哪位老师?为什么?
2、幼儿观察老师的体貌特征。
3、幼儿画老师,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跟别人不一样更好。
二、结束部分,展示幼儿绘画作品。
1、展示作品。
2、找出个别作品,猜一猜画的是哪位老师。
3、把自己的画送给老师。
《我的老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察顺序来观察人物,并用一段话写出来。
2.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3.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重难点
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乐学善思办法
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关系,为写作铺垫。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作文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首先请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诗歌。(播放音乐)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们却可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来描绘心目中的老师,对吗?今天我们来完成语文七色光六的一篇写人的作文《我的老师》。(板书《我的老师》)
二、指导写作
1.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师?用一两句话来评价他(她)。
2.生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打出要求)
(1)你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提示词:鼻子、眼睛、嘴、皮肤、头型等。
(2)你的老师身材怎么样?
提示词:高、矮、胖、瘦、苗条等。
(3)你的老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
3.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5.教师读范文《我的老师》,和大家共同欣赏。
6.教师提示学生写作文时要加入自己的感情,会使作文有声有色。
7.刚才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赛说会,你们个个说的精彩,接下来,你们就拿出笔,把你们说的工工整整写下来,但一定要注意。
生齐读: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你的情感。
三、学生写作
抓住一方面或几方面写下一段话,然后共同欣赏。
四、欣赏作文
一名学生读全文,两名学生读片段。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此次作文课,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写出了很多精彩的作品,下节课,我们还是以“我的老师”为题,开一个作文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后将你的作文反复朗读,仔细修改。然后展示给大家,好吗?
《我的老师》教案 篇4
一、主题的产生:
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在家中他们一直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而到了幼儿园中,和他们接触的最多的人就是老师和同伴了。因此为了帮助孩子们能尽快认识、喜欢自己的老师,我们设计了《我和老师做游戏》的主题活动,利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游戏来让孩子们感受和老师在一起的愉快情绪。
二、主题目标:
愿意亲近老师,和老师一起游戏。
三、主要活动计划表:
主题活动《我和老师做游戏》
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重点领域
我和
老师
做
游戏
活动
《放鞭炮》
体育游戏:全班
自由活动:分组指导
语言、艺术
角色、运动
活动二:
《金锁银锁》
游戏:全班
区角:分组、个别
语言、艺术、角色
活动三:
《消灭大蚊子》
游戏:全班
游戏:分组、个别
语言、艺术、角色
活动四:
《开火车》
体育游戏:全班
自由活动:分组指导
语言、艺术
角色、运动
四、活动记录:
活动二:金锁银锁
我用游戏的口吻说:请你们闭上眼睛,(我伸出左手的手指放在张开右手的手心下),咦,小手变出了什么?宝宝带着好奇的眼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一会儿,宝宝们开始学着我的样子,我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游戏,这时坐在我身边的几个宝宝说起了悄悄话:
小妍说(学着我的动作):小手变成小雨伞,下雨了,下雨了。
东东说:变成小树,小树,小树。
调皮的海良说:(学着我的动作)小气球,变成小气球。
宝宝的悄悄语打断了我的话,我灵机一动,请他们用小手指放在我张开的手心下,请宝宝猜猜,像什么?宝宝一下子活跃起来:
天昊说:像枪。(我追问:你家里有什么枪),长长的枪。
乐乐一边举着小手一边说:小鸟飞飞(前几天在操场上看到的小鸟)。
我又请小妍、东东、海良把刚才说的悄悄语说给大家听。
我说:宝宝真聪明,宝宝的小手本领可大呢,可以变成好多可爱的东西。你们看,我的两只手可以变成什么?(宝宝猜也猜不出,他们用着急的眼光看着我,等着我……)我用沪语告诉他们:金锁银锁(一边做动作,一边再拿了一把大锁挂在橱门上给他们看),宝宝们学着我的动作说:金锁银锁,游戏在宝宝的兴趣中开始着。 金锁银锁,嘎啦啦啦,一锁。(用沪语说)(又请几个宝宝伸出食指放在我的手心下,当念到“一锁”时去抓握宝宝的手指,被抓住的宝宝即算被“锁住”),宝宝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游戏可开心呀,宝宝还自己找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反思:
主题活动《我和老师做游戏》1、2—3岁的孩子特别喜欢游戏,孩子通过这游戏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提高学习的'兴趣。
2、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2—3岁的孩子好动、好奇、好模仿,民间游戏它符合孩子的这一特点。“金锁银锁,嘎啦啦啦,一锁。”(沪语)儿歌简短,动作有趣,幼儿易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
3、通过游戏,孩子愿意亲近老师、亲近同伴,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4、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肢体语言编到儿歌中去,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会更高(让孩子知道原来宝宝的本领也很大)。同时还可以尝试用多种的方法做这个游戏。如:猜猜哪只手里藏东西、“开大琐”等。
活动三:消灭大蚊子
在《金锁银锁》的活动中,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因此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有的孩子在家中已学过这个沪语儿歌,同时家长也教了他们其它的沪语儿歌,其中有一首《消灭大蚊子》,孩子们也比较喜欢,因此,在《金锁银锁》之后,我们有增加了《消灭大蚊子》的活动。
在活动开始时,我们边演示边念儿歌,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一边模仿我们的动作,一边跟着我们一起念儿歌。
当孩子们的儿歌学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和搭班一起合作,玩起了两人游戏,这下又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也学者我们的样,自由结伴,和同伴玩起了《消灭大蚊子》的游戏。
反思:
对于2—3岁的孩子,他们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中学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中老师、同伴的样,而且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的外部的简单的动作。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我们利用孩子们一些比较熟悉有趣的沪语游戏,既让他们觉得亲切、易懂,又有利于他们的模仿,同时在与老师、同伴的游戏互动中,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主题后反思:
在本阶段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利用一些形象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得孩子们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也体验到了与老师、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情感,这对于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