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优秀(精选5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篇1
一、初读导入,感知全文
1、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幸福、安宁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还有许多人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面对战争所发出的呼声吧!
2、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我想知道那个中国孩子是谁?他为什么有呼声?他的呼声是什么?)
同学们,带着我们想弄明白的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二、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这个中国孩子的名字叫雷利。)
你从哪儿知道的?(课文的最后一行。)
那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呢?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他为什么要发出这个呼声呢?(因为他不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亲、母亲。)
那是因为他自己失去了父亲,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来自由地读读这篇文章,把描写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同桌、小组间交流感受。
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你从哪儿知道的?
(“两年以前……壮烈牺牲”。)
你从这儿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
(生齐读 “卓越的观察员,在……”)
还有谁有不同的体会?
(我觉得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
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
(我觉得爸爸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的。)
读出了对爸爸的无比自豪之情! 评读
三、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爸爸对这次出行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有这样一位好爸爸怎能不让雷利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多么热切地盼望着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亲手戴在自己头上啊!
(出示课件,师配乐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我觉得如果我是雷利,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我会想:可恶的战争,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父亲的生命啊!假如我是雷利,我不仅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我觉得“鲜血染红了……”这句话让我感动。)
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
(我觉得爸爸牺牲了,但他的心还在呼唤和平。)
还有谁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本来我们是高高兴兴地去接爸爸,可是我们却接到了爸爸的遗体。)
是啊!我们日也盼,夜也盼,高高兴兴地捧着鲜花去迎接爸爸,没想到接到的却是爸爸那冰冷的遗体。
(这句话最让我感动:“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说明爸爸临死前都不忘和儿子的约定。)
爸爸和雷利有个约定,虽然他牺牲了,还是不忘把那顶蓝盔带回来。
还有让你感动的句子吗?
(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爸爸流了那么多血,他还是想家。)
流了那么多血,说明什么?
(说明爸爸死得很惨烈。)
带着这些感觉,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好吗?
(配乐,师领读第一句,生跟读)
我看到了同学们眼里闪着的泪花,我知道,这眼泪是对战争的痛诉,是对爸爸的深切怀念。爸爸就这样牺牲了,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
( 他还有个心愿,就是思念家人,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是的,爸爸还有未了的心愿,因为现在世界并不太平。自由地读读这段话,你怎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
可以结合我们收集的资料谈。
四、诵读:点题明理,拓展升华
下面,就让我们来亲身感受一下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
(课件显示战争场面,师解说)
看到这儿,你们的心里怎样想?
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谁的呼声?
(雷利。)仅仅是雷利的呼声吗?
(是所有孩子的呼声。)
仅仅是孩子们的呼声吗?
(是全世界的呼声。)
是的,这不仅仅是中国孩子的呼声,还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啊!
雷利的呼声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让我们到课文当中找到雷利的呼声,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下吧
(生自由读)谁还想呼吁?(全班齐读)
师: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能做点什么呢?
我也要写信给美国总统布什,让他撤回现在还驻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队。
……
(课件显示和平鸽、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画面)
让我们一起呼吁——
(课件显示:让世界充满阳光,让和平永驻人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篇2
佚名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3、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字典做好解释。
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都说了些什么?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辨字组词。
3、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什么?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爸爸。
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导朗读。
1、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
2、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
五、小结
世界需要和平,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听写词语
2、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
因为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
2、面对这些不必要的战争,作者说应该怎么做呢?
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
3、了解写信的格式,准备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想想你要对这些孩子说什么?
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维护和平。
告诉他们有多少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谈自己对他们的帮助。
三、课堂练笔。
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四、作业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写信。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2、了解信的格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理解“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前准备: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仍弥漫着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联合国及维和部队的相关资。
第一课时
一、 初读:启疑导入,感知全文
1、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幸福、安宁的生活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还有许多人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面对战争发出的呼声,去感受一个被战争夺去了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同学们,带着这些我们想弄明白的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打开课本138页,轻轻读课文 (生自由读文)
二、 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这个中国孩子是谁?(雷利)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文章的最后一行)
2、这是一封书信,所以在信的署名处我们可以看出。
3、那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呢?(要和平,不要战争!)
他向谁发出了呼声?(联和国秘书长)这里指的是前任秘书长加利先生,而现任联和国秘书长是安南先生。雷利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因为他失去了父亲,他不想别的孩子也失去父亲。) 默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4、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自己读读这篇文章,把介绍雷利爸爸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小组内交流。(生自由读文)
5、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从哪儿知道的?(文章的第一小节)第一小节告诉我们:雷利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联合国秘书长评价他是……谁来读读秘书长对雷利爸爸的评价。谁再来读一读。这里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6、谁还有不同体会?(是一个爱妻子、爱孩子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两年多来……)还有谁也想来读读这段。评评。你来读读。 我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爸爸临行前非常舍不得离开我们,但爸爸临行前只是“舍不得”吗?(对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充满信心)(坚定语气)你能不能读一读?
三、 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1、爸爸对这次出行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有这样一位好爸爸怎能不让雷利感到自豪呢?他是多么热切地盼望着爸爸凯旋,把那顶“蓝盔”亲手戴在自己的头上啊! 可是…
2、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带着这种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自由地读读,体会体会。(鲜血…凝固的血,看出爸爸以身殉职、牺牲壮烈。 )
4、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佩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雷利的心情是何等的悲伤,谁来读一读。 谁再来读一读。
5、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老师跟你们一起读读这段,好吗?
6、我看到了同学眼里噙着的泪花,我知道这是对战争的控诉,对爸爸的深切怀念。爸爸就这样牺牲了,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他希望世界和平) (爸爸的嘴张着……)(对和平充满渴望)相信大家能读好这句。(齐读)想想还有那些句子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位优秀的维和战士。(我的爸爸精通…)
四、 诵读:点题明理,拓展升华
第二课时
1、爸爸牺牲了,但他的心愿未了,因为世界并不太平。(今天……)(作者写信的目的)自由读读这段话。说说你对“世界并不太平”的理解可以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 (指哪些地区)(生自由说说) 举例: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世贸大厦遭到恐怖袭击,顷刻间倒坍,死亡两千多人;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常为克什米尔发生争端,长期的争端给当事国特别是当地的人民带来的灾难;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长期争端所带来的不断的仇杀;阿富汗的长期内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还有车臣的战争,以及南北朝鲜的长期对峙等等。
2、下面就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点击课件)
3、看到这儿,你的心里怎样想? 讨论: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是啊,只要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那么你如何理解“和平之花”。
4是的,我们需要和平,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多少人宝贵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5、这是谁的呼声?仅仅是雷利的呼声吗? 是的,这不仅仅是雷利的呼声,也是所有中国孩子的呼声,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亲爱的同学们,和平之花是娇嫩的,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再读读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 (生自由读) 谁来呼吁? 谁还想呼吁? 同学们,这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声,是浸满泪水的呐喊! 看到孩子们痛苦的眼神,看到父母们悲痛欲绝的情景,谁不想发出和平的呼声? 师领:为了……
6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渴望,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心声(让明天的世界…… )
7总结。梳理全文,(问候与感谢、倾诉与怀念、发出呼吁)了解本文的写信的格式,准备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
(1)写信格式的复习。“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署名、日期”这是一封信的基本部件,注意他们所在的位置。
(2)想想你要对这些孩子说什么?
a、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维护和平。
b、告诉他们有许多人关心他们、爱他们。
c、谈自己对他们的帮助。
(3)可单独完成,也可几人合作。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 篇4
[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本文情感强烈,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起不催人泪下。
[设计理念]:
如何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失去亲人的痛苦,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本教学将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换位体验,以读促悟。以“指导阅读理解、指导朗读感悟、指导联系现实理解句子、指导读写实践”,架起学生和文本沟通的平台,使学生形成在与文本对话中主动理解和体验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深切怀念和失去父亲的痛苦,对和平无比的渴望。
2、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难点]:
深切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受战争的残酷,热爱和平、呼吁和平。
[教学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争。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件引入:
1、师导: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中,然而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师播放课件:配有枪炮声的有关战争场面的图片:无情的战火、坍塌的房屋、逃难的人群……)
2、学生看课件后,谈谈对战争的认识或看图片的感受。(板书:战争残酷)
3、师小结:残酷的战争夺走了无数人宝贵的生命,、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近一个中国孩子,一位曾被战争夺去父亲生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呼声。(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设计意图: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教师充满激qing的导语和多媒体课件播放的有关战争的图片,把学生引入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到了战争的可怕,为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二、整体入手,复习提问:
1、指名读全文,学生思考:
(1)、雷利在呼唤什么?(板书: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2、)他为什么而呼唤?(课件播放: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2、师小结:是啊,为了不再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为了拥有充满爱与阳光的美好家园,我们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此环节我安排一名学生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问题。不但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而且把握了主要内容。]
三、了解爸爸,缅怀英雄:
1、师导:雷利的爸爸作为联合国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那么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加利先生给予了他怎样的评价呢?
2、指名读全文,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评价爸爸的句子。
3、课件出示句子:(1)“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2)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4、学生结合句子来了解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练习用“卓越”说话。
5、师小结:爸爸为和平事业宁可舍弃一切,他是一个优秀的维和战士,他热爱和平,勇敢的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我们为作者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读文、圈画句子,来了解爸爸的为人。感受到爸爸是一个优秀的维和战士,是一个热爱和平、敢用生命来捍卫和平的英雄。这样,不但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体现了教学方法,而且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么优秀的人被战争夺去了生命,那种对战争的愤慨、抗议之情会油然而生。]
四、抓住重点语句,品读失父之痛:
1、、师导:沐浴着明媚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文中的作者雷利来说,却永远的失去了。(板书:痛失爸爸)
2、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失去爸爸而痛苦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来汇报你的理解。(课件出示三四自然段,学生看大屏幕谈)
3、学生交流,老师补充、评价。
4、指导朗读,深切感受:
(1)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当时的场面:
师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场面:一家人期待着爸爸凯旋归来,雷利等着爸爸送他那顶蓝盔,可传来的却是爸爸牺牲的噩耗,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人撕心裂肺。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这种生离死别的场面怎能不催人泪下。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当时的场面。
(2)学生谈一谈想到了什么样的场面,自己什么感受,学生朗读。(课件播放一妇女因失去亲人痛哭的图片,给学生一具体的想象画面,引导想象。)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谈失去亲人的痛苦,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雷利内心的痛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在读中加强体验。因为只有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这种痛苦,才能更深切的感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可贵,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一环节,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强烈的感观刺激,加上学生自己的亲身经验,仿佛一下子身临其境:再配上音乐让学生读,学生就能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去读,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交流资料,了解世界并不太平,呼唤和平:
1、师导:残酷的战争夺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的生命,一个幸福的家庭破碎了。然而又有多少个幸福的家庭承受这样的痛苦呢!当我们沉浸在悲痛中时,回首当今世界的局势,又是怎样的呢
2、默读课文,用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3、课件出示:
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环顾这不安宁的世界,你能否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谈谈?
5、学生汇报。
6、播放课件:有关伊拉克战争中儿童的情况。
7、大量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战争太残酷了,要和平不要战争……)
8、小结学习方法:本节课我们还学会了联系现实,结合具体事例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运用。
9、师导: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正因为这样,雷利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加利先生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呼吁。
10、课件出示:课文第八自然段内容,学生齐读。
11、指导读:千言万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声音,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借联想的背景。在理解“但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但是世界并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两句话时,有仅让学生收集了大量的战争事件,而且用课件播放了有关伊拉克战争中儿童和图片,让学生主动感受和体验,使已有的生活积累和课文内容形成相似的和谐振动。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战争给儿童造成的巨大伤害,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从而使学生再一次与作者产生共鸣,从心底里发出强烈的呼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样的设计,水到渠成的解决了教学重点。]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这仅仅是雷利一个人的呼喊吗?(播放课件:世界需要和平!)
2、学了本文,谈谈你的收获。(启发学生多角度谈:结合本文内容来谈,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来谈……)
3、课后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所想写在日记本上。(可供参考的题目:我们要和平 不要战争、懂得珍惜今天、我们是幸福的、我与伊拉克的孩子比童年……)
4、师小结:世界并不太平,我们不能阻止战争,但我们可以壮大和平的力量!让世界充满和平,让生活更美好!
七、板书设计: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战争残酷
痛失父亲
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感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战争残酷,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生长在和平时代,非常幸福。但是,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依然饱受着战争的摧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依然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捍卫着世界和平。下面我们就一起看异端关仪他们的影象资料。同学们边看边想。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那些维护和平的人又是谁呢?
出示维和部队遭阻击的课件
2、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3、那些维护和平的人,有谁知道他们是谁?是从那些地方知道的?(学生回答)
4、教师简介维和部队,蓝盔
5、导入:很多威吓战士为了和平,把自己的鲜血洒在了异国他乡。雷利的爸爸就是其中的一员,失去父亲,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雷利的呼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出示课题,质疑
1、这是一封雷利写给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在信中缅怀了他的爸爸。老师有这样几个疑问:(1)他的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
(2)他发出了什么呼声?
(3)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你们愿意帮老师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信的正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作上记号。读完后,可和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答案,互相取长补短。
3、学生读、交流,教师巡视。
三、解答质疑,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说,师生共同评议,引导体会感情并指导朗读。
3、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老师还认为他的爸爸是个不守信的人:
(1)我们明明相约——
当我和妈妈捧着鲜花如约——
可爸爸却失约了,我们接到的是—— 看到的是——
(2)看到这种情形
如果你是雷利,你会——
如果你是雷利的妈妈,你会——
如果你是雷利的爷爷、奶奶,你会——
4、失去亲人,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5、那爸爸,他为什么要失约呀?(板书战争)
6、爸爸是个保卫和平的光荣战士,他用生命捍卫和平,即使牺牲了,他的嘴还张着,仿佛在呼唤什么,他会呼唤什么呢?(板书和平)
7、指导朗读
8、战争是多么残酷,和平又是多么宝贵,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会要—— 不要——
把你的选择大声呼喊出来,让我们每个人都听见!
9、老师听见了你们的呼声,失去父亲,心中万分悲痛的雷利又会发出怎样的呼声呢?(学生回答,大声呼喊)
10、像雷利这样被战争夺去亲人生命的孩子,仅仅是雷利一个吗?(不是)
11、是啊,从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到1996雷利写这封信的51年里,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甚至在作者写这封信之后的十多年里,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11、你还知道世界哪些地方的人们还在饱受战争的摧残?
12、请看一段影象资料,想一想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学生交流。
14、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老师觉得只有一句话能表达我们的心声,那就是我们要——
15、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声是为了——
16、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让更多人听见雷利美好的心愿。
17、这不仅仅是雷利一个人的呼声,更是所有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世界人民的呼声,让我们再次呼吁——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拓展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相信每个同学都像雷利一样渴望世界充满和平,愿意像雷利父子一样做保卫和平的战士!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订立方案。(写标语 画宣传画 给总统写信)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展示。
五、小结:
老师相信世界人民都能听到我们中国人民和平的呼声,我们的世界也将是一个真正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