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学六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苏教版)第九册第48~49页。
【教材简析】
循环小数是学生教难准确地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在表述其意义的一些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教材通过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特征,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认识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并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做好铺垫
1、拍节奏游戏
师:(板书:︱×××︱这个节拍你们能拍出来吗?
(学生一起齐拍掌,中断后提问)
师:你们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呢?
生:我们全班同学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这样相同的节奏拍的。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止,
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生:要拍很多很多次。
生:要拍无数次。
师:象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是无限的。
师:你们刚才拍的次数呢?
生::是有限的。
【用游戏的方法导入新课,一是直观,二是引人入胜,使学生一下子便进入学习的境地。另外,已使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无限”等概念】
2、找规律,猜图形。
运用抽拉教具,一次出现两个圆和一个三角形的图形。
⑴ 当逐个出现至第七个图形,即第三组的第一个圆圈后,提问:
师:谁能猜到下面一个是什么图形吗?
生:下面一个图形是“○”。
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的呢?
生:因为这幅图形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每组都有三个图形,前面两个是圆,后面一个是三角,而且是按照这样的规律重复地出项的,所以这个图形应该是第三组的第二个图形,当然是“圆形”。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教师接着演示,让学生猜出图形)
⑵ 出示完第12个图形,当学生猜出下面一个是“圆”时,出现了“……”。
师: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后面有很多组前面两个圆,后面一个三角,这样的图形。
师:对的。也就是说,这幅图形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图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图形中有多少组这样的图象呢?
生:很多组,无数组。
(板书: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
【采用从直观到半抽象的方法去认识新的概念,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二、进行新课
㈠ 循环小数
1、组织学生用竖式计算一道题(出示32÷6),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商有什么
特点?
生:我发现这道除法题除不尽,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为什么会重复出现“3”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2”了,所以……。
师:这么说,32÷6的商里有多少个“3”呢?
生:有无数个“3”。
师:既然是有无数个,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我认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无数个“3”。
(板书:32÷3=5、33 ……)
2、出示2、7÷11,让学生除到商是五位小数时停笔。
师: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
生:商里会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4”和“5”。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5”和“6”,所以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
师: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继续除除看。
师: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商。
生:2、7÷11等于0、24545等等。
师:“等等”用什么符号表示?能不能不写省略号?为什么?
生:不能不写省略号。因为只有写上省略号,才能表示商后面还有很多45。
师:(出示下面一组题)能说出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吗?
2÷9=0、222 ……
5÷12=0、4166 ……
9÷55=0、16363 ……
【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认识循环小数,引导学生发现当两个数相除出现循环小数时商和余数的规律。这就重视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
3、概括。
师:象这些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循环小数”?
生:一个小数,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生:一个小数,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一个小数,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注:画横线部分,是教师逐步板书内容】
师:你们认为哪些同学说的最好?最请同学们看看书上写的与×××同学刚才说的还有什么不同?
生:书上多了“小数部分”这几个字。
师:书上为什么要强调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呢?
生:这就是说循环小数是从“小数部分”而不是从整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段地重复出现。
4、判断。
师: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几个数是循环小数?为什么?(小黑板出示)
0、999 ……
5、02727 ……
6、416416 ……
3、21212121
3、1415926 ……
0、547745 ……
学生判断后,教师组织讨论。
⑴ 师:3、21212121师循环小数吗?
生:不是。
师:小数部分的“21”这两个数字不是依次重复出现三次吗?为什么不是循环小数呢?
生:虽然“21”重复地出现了三次,但没有“不断地”重复出现,所以它不是循环小数,它是有限小数。
⑵ 师:3、1415926 ……是无限小数吗?
生:是。
师:是循环小数吗?为什么?
生:因为小数部分没有出现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数字,所以……。
⑶ 师:在0、547745 ……这个小数中,“5”、“4”、“7”这三个数字已重复出现两次,它是不是循环小数呢?为什么?
生:虽然“5”、“4”、“7”这三个数字重复地出现,但没有依次地重复出现,所以它也不是循环小数。
【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加深学生认识循环小数。这种抽象的文字概念,学生并不能靠读几遍就理解的,要联系实际,逐字逐句地讨论它的意义。】
㈡ 循环节
师:(指板)“5、333 ……”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是哪一个?(3)
在“0、24545 ……”中依次不断出现的数字是哪几个?”(4、5)在循环小数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有个名字:我们把它叫做循环节。
师:想一想,什么叫做循环节呢?请你找出以上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教师指数,学生回答)
(当教师指第⑷小题时)
生:这个数的循环节是“21”。
师:对吗?
生:不对,因为这个数不是循环小数,所以它没有循环节。
师:对的,循环节只有在循环小数里才出现,如果不是循环小数也就没有循环节。
㈢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1、讲解。
师:循环小数一般的写法是把循环节写出两边或者三遍,然后写上省略号。
不过这样写比较麻烦,简便写法是只写出一个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记一个小圆点,这个点叫做循环点。例如:0、245。读作:零点二四五,四五循环。
2、练习。
⑴ 写出 5、33 ……的简便写法。
⑵ 写出判断题中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㈣ 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
1、引导
师:比较一下:“3、67”和“3、267”这两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位置有什么不
同?
生:“3、67”的循环节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就开始的;而“3、267”的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
师:这是两种不同的循环小数,我们给它们分别起上名字,请看课本。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篇2
教学构想:
1、设计与观察相结合。设计是头脑中积累一定素材后的创造,没有图案的积累,很难设计出好的图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形成的图案,并说说这些图案的特点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设计。在设计初期,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创造,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风格的图案设计。
2、设计与计算机相结合。有些图案在方格纸上设计会影响图案的美观,有的甚至难以设计,利用计算机进行图案设计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同时利用计算机设计图案为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因此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
3、设计与欣赏相结合。在班上举办“我是未来设计师”图案设计展览,在相互欣赏中感受图形的美,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图案
1、在优美的旋律中,教师依依展示各种图案,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随后,学生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收集的图案,再次欣赏。学生在欣赏时眼里流露出赞叹之神。
2、观察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生1:这块桌布中的图案是利用长方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生2:这块丝巾的图案是利用一朵菊花通过平移得到的。
生3:我这件毛衣上的图案是利用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生4:教室窗帘的图案是把小卡通人通过平移得到的。
……
3、欣赏了这么多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生1:一个字“美”。
生2:他们都是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图案。
生3:欣赏了这些图案,现在我也想设计了。
师:真聪明,不但欣赏了它的形,还观察到了它的本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放飞思想去设计开谁的图案创作得最有特色。
【通过欣赏,学生初步体验了运用平移,旋转,在设计图案中的乐趣,同时激活了他们创作的】
二、动手设计,深化对平移,旋转的认识。
1、在正方形纸上设计基本图案(要求其中有一至两个基本几何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在纸上绘制你喜欢的花边图案。
2、用一块硬纸片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对于设计2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
【通过设计,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把数学知识与美术,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从而设计出心中最美丽的图案】
三、展示作品,体验设计乐趣。
师:“我是未来设计师”图案设计展览现在开幕,请每位“设计师”介绍自己的图案设计构想与特点。
生1:我想设计一幅七彩雪花图,而这些雪花又非同一般的雪花图,于是我将自己的名字(张珉玥)用汉语拼音打出来,再利用旋转就得到一朵雪花,然后将这朵雪花进行平移便制作成了这幅七彩雪花图。
生2:我设想能否将三角形通过切拼制作图案呢?于是,我尝试在计算机上讲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切下来再拼到其他地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后我将这个图案平移便得到了一条花边图案。
生3:我是用硬纸剪了一条小鱼,在通过平移得到的。
……
【在相互欣赏中,感受图形美,体验成功喜悦】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数量、正确的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老师这里有两个数,一个是6,另一个是3、你能够用6与3提问并且进行回答吗?
学生回答:
(1)3是6的几分之几?
(2)6是3的几倍?
(3)3比6少几分之几?
(4)6比3多几分之几?
(5)6占6与3总和的几分之几?
(6)3是6与3差的几倍?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4、
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幅蜡笔画、___________?
1、教师提问:根据已知条件,你都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反馈:
(1)水彩画和蜡笔画共多少幅?
(2)水彩画比笔画少多少幅?
(3)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4)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5)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
(6)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
(7)
3、教师质疑、
(1)5问和6问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单位1不同)
(2)3问和4问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单位1不同)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篇4
训练目标:
1、理解解决有关排队中的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会根据不同的思考方法列式。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训练重点: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训练难点:减去重复的,加上遗漏的。
教具学具:课件、1个红色圆片、10个蓝色圆片。
训练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题目:一排队伍,从前面数小红是第5个,从后面数小红是第6个。这排队伍共有几个人?
2、排队游戏。
3、引入课题。
二、训练准备。
1、课件出示:☆☆☆☆☆☆☆☆☆
2、讨论:两种数法主要不同在哪儿?
3、画一画。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⑴△△△△▲
从右往左数,▲是第5个,请你把盖住的△画出来。
⑵ ▲ △△
从左往右数,▲是第4个,从右往左数,▲是第7个,请你把盖住的△画出来。
4、画完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操作与思考。
1、学生拿学具操作,指名一生用磁铁在黑板上摆一摆。
数一数共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
2、小结:像刚才那样,已知1个物体,1个图形或1个人在排列中的前后顺序数,计算总数时要注意减去重复的,加上遗漏的。
四、练习。
1、填空:
① ○
从前面数,○是第9个,从后面数,○是第8个,这一排共有( )个图形。
② 一排图形,从上面数□是第4个,从下面数□是第8个,这排图形共有( )个。
2、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①从左往右数,小花排在第8个,从右往左数,小花也排在第8个,这排小朋友共有( )个小朋友。
②一队动物去参加运动会,小兔的前面有3只动物,小兔的后面有10只动物,这队动物共有( )只。
3、列式计算:
一队动物去观看演出,它们排队进场,小熊前面有2只动物,小猪后面3只动物,小熊和小猪之间排着4只动物,这一队的小动物共有几只?
4、思考题:
⑴有16个同学排队出操,从前面数小刚是第10个,从后面数,小刚是第( )个。
⑵18个小朋友排成一排,从左到右数明明排在第8个,从右往左数,红红排在第3个,明明和红红之间有几个小朋友?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 篇5
节约用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虎知道★www.kantuzuowen.net)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1、(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
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展示相关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师: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
1、小组交流、展示成果。(一分钟大约滴水50毫升)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
时间1分钟1小时24小时1年
水量(升)
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立方米约重1吨)
3、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
4、(出示)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小刚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约0、2升。
A、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小刚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B、采用节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那么每月(30天计算)可节水多少升?
C、节约的这些水,如果以一户三人,每户月均用水量为8吨计算,够你家用几天?
(独立分析计算、汇报计算结果,交流想法)
四、解决问题,提出方案
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
1、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节水片段。
2、出示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6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