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文档 > 教学总结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优秀(精选7篇)

时间:

欣赏音乐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1、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2、幼儿扮演歌曲中不同的角色,学会四散表演的方法。

3、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游戏准备:

蝴蝶、小兔子头饰

教师形象有趣的表演

游戏过程:

歌表演:春天

1-2小节:小碎步,双手自三位向身体两侧落下。

3-4小节:小碎步往左右移动两手做小花状经上举落下,半蹲。

5-6小节:小碎步,双手在身前上下撩动。

7-8小节:左右移动重心,手臂上举左右摆动。

1-2小节:做蝴蝶飞,一拍一次。

3-4小节:做蜜蜂飞。

5-8小节:做小兔跳。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9篇《中班音乐欣赏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音乐鉴赏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2、游戏跳格子

3、听辨音的高低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

三、组织学生参与《跳格子》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训练思维的敏捷。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进行练习)

4、复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

二、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

1、谈话: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放录音后师生交流)

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请大家再听一边。

2、复听这两首歌曲。(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后,幻灯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3、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师生讨论演唱形式与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再次复听,在轻声跟录音哼唱

三、游戏:跳格子

1、导入: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跳格子》,看哪个小朋友跳得最棒

2、讲游戏规则(教师边讲边示范)

格子中的“x”是一个代号,可以是节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拟动物的叫声等等“0”代表休止符

3、方法:可以任意一个方向切入跳格子

A、教师执棒,学生跳格子试一次

B、学生执棒,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准确

C、依次轮流,从不同方向进行跳格子。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熟悉曲调。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相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音乐。

2、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先拍节奏,请你们听一听,然后学一学。

2、请拍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用铃鼓拍拍刚才的节奏

3、(出示节奏图谱)请你跟着节奏图谱拍一拍。

二、学唱歌曲。

1、在这个图谱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出示歌词图标熟悉歌词。(学念歌词两到三遍)

3、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拍拍节奏(重点练习9—24小节的节奏)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学唱两到三遍)(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

三、增加练习形式,提高唱歌兴趣。

1、讨论:除了全体一起唱,还可以怎样唱?

2、我们一起来轮流唱。

3、我们唱这首歌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呢?

活动延伸:

利用餐前、散步等环节复习歌曲,唱准歌曲曲调,表达欢快的情绪,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活动反思:

《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音乐鉴赏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二)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三)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二、重点、难点:

重点:《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艺术表现力的发掘,音乐旋律、情绪、声部层次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指导读谱,聆听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及黄自在中国音乐史的地位及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以聆听、鉴赏《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为重点曲目,《玫瑰三愿》《山在虚无缥渺间》《花非花》为拓展曲目。

(二)以赏析《渔阳鼙鼓动地来》为重点,向学生介绍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清唱剧”。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教参、课件资料,教师组织好要精讲、聆听、观赏的教学资料。

(二)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黄自、萧友梅的资料,查阅其主要作品的资料及贡献。

(三)学生注意听赏mp3资料《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体会作品的基本情绪,并阅读课本相应介绍。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教学方法:(针对教师)

1、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从作品内容、音乐要素等方面探究作品艺术表现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充分利用对比法、归纳法与前一课作品进行比照。

3、指导学生去梳理近代音乐发展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二)学生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努力通过赏析,去归纳、梳理近代音乐发展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2、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充分利用课本资源、音像资源,在感知、理解得基础上,努力提出有深刻思考性的问题。

3、努力用演唱、读谱、分析作品深刻体会作品的音乐表现。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够相对独立完成本节“拓展与研究”相应内容。

2、能够有一定表现地歌唱《问》,初步学会读合唱谱欣赏合唱。

欣赏音乐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雪绒花》,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具:

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教师简介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后学生谈对歌曲的感受:听了这个故事,想不想听郭老师唱唱这首歌?(师边弹边唱)你知道“雪绒花”代表什么吗?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2、听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点和难点。(分析特点,练习难点,并正音。)

3、划拍跟琴轻声唱词。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4、完整地将歌词唱一遍,师边弹边唱。

5、歌曲分析,艺术处理。慢速三拍子节奏的运用对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小结: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晶莹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抒发了演唱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前两句用轻声唱,从第三句开始力度应加强一些。)

6、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竖笛伴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我们不但会唱,而且能为其伴奏。课后请同学们利用网上资源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五)在《雪绒花》歌声中(师放VCD)离开教室。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机器人走路、跳舞的姿态,培养节奏感。

2、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能大胆合作创编,体验游戏的愉悦。

二、活动准备:

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听乐曲、做动作。

1、幼儿听乐曲,熟悉乐曲的旋律。

2、引导幼儿听乐曲学做机器人的基本动作。

(二)创编动作,讲规则。

1、引导幼儿创编机器人劳动等动作。

2、肯定幼儿创编活动的情况。

3、告诉幼儿音乐游戏的规则。

(三)明规则、做游戏。

1、教师担任“指挥员”,与幼儿一起游戏一遍。

2、幼儿拖选一名同伴担任“”管理员”,游戏进行一遍。

3、引导幼儿评价游戏的情况后,游戏继续进行。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AB曲式和高低问答句。

2、初步学习顽固伴奏xxxx

3、体验营地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集体搭帐篷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一张、桌布、CD、呼啦圈

三、活动过程:

1、以《小松鼠进行曲》进场。

2、节奏问好。

3、故事导入:

宝宝跟着爸爸妈妈到郊外野营,第一次野营,宝宝觉得好新鲜… … (音乐)

4、律动游戏——营地活动

1)宝宝的小手(小脚)会唱歌:(xxx*)我们去野营,一起搭帐篷… …

2)音乐律动——搭帐篷

A段:边念语词,边做钉钉子状。

B段:用肢体感应高低问答句。(噜噜噜噜放低低,啦啦啦啦举高高)

3)听音乐进行搭帐篷游戏

教师先配班教师给幼儿做示范

A段:用脚踏出顽固伴奏(可以根据情况走动)

B段:1 3 2 1放低低,6 6 5 3举高高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4)最后请全体幼儿一起围着桌布进行搭帐篷游戏。(游戏中注意幼儿安全)

5、结束游戏《小松鼠进行曲》

宝宝们可真是能干,搭了这么漂亮的帐篷,星星来的小天使知道宝宝很辛苦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喝的白开水,我们踏着整齐的队伍一起去喝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