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教师总结

小学科学年终工作计划(精选4篇)

时间:

小学科学年终工作计划 篇1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发展,而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则是确保学校教师队伍乃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为此本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本着深化研究进程,提高校本研修的层次和附加值,进一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目的,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发挥科研先导的作用。

一、科研基础分析

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我校申报和承担了两项科研课题,分别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实验研究子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非物质化教学手段与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哈尔滨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的研究》两项科研课题已经进入到了研究阶段,正有条不紊的开展。

目前学校全体任课教师均参与课题的研究,按照学科我们把教师分成了数学,语文、科任、音乐、美术、体育,六个课题研究小组分别承担子课题研究。

二、科研常规

1、调整

调整和完善科研常规管理制度,调整和完善科研课题的实施方案;调整小学科研课题课大赛的时间,确定与中学教学大赛同步。定于20xx年3月。

调整反馈形式提升科研探索的实效,对于教师每两个月上传得教学反思或者教学叙事,为了切实发挥作用,避免教师应付,相应调整反馈形式,组织进行两次交流会,促进科研工作的落实。

2、坚持

坚持科研常规管理的以往规定,延习两个月一份科研反馈的习惯。反馈形式主要采取撰写教学反思与教学叙事召开交流和发布会。9月31日上传教学反思一篇;10月8日教学反思交流会;11月31日上传教学叙事一篇,1月14日教学反思交流。

坚持研训一体,走科研工作与学校校本研修相结合的道路,确保科研工作围绕课题又不脱离实际教学。

坚持活动即培训的思想,为了解决时间安排的问题,不做过多的说教式的培训,所以我们结合活动开展培训,多发挥观课、议课,交流和内化为主的培训作用。

坚持拓展理论培训的渠道,提升教师研究水平;本学期邀请进修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两次围绕教学科研的理论培训。

坚持双周三下午学校教科研集体学习和培训。本学期教科研业务学习共8次时间分别为9月10日9月24日10月8日10月22日11月5日11月19日12月3日12月17日

3、强调

强调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要求每周都有学习内容,内容要求是围绕教育教学的经验性或理论性文章,有学习笔记,字数不做规定,形式可以采取摘抄或者粘贴,每月30日—31日上交科研室,接受检查与备案。强调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要求双月月末上传一篇读后感,内容可以是历史、哲学,文学等等。

三、特色工作

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开展以“运用非物质化

教学手段调控课堂,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

以我校目前所承担的课题作为校本研修的主题,结合学校的校本教研开展教科研活动。

活动性培训内容安排如下:

9月24日第一次主题研讨课

10月22日第二次主题研讨课

11月19日第三次主题研讨课

12月17日第四次主题研讨课

要求上课内容要紧密围绕学校所承担的两个课题,进行设计与实施。课后课题组要进行课题经验总结。月末上传阶段小结。

授课式培训:

9月10日第一次主题备课邀请杨修宝老师进行主题培训

10月8日第二次主题备课

11月5日第三次主题备课

12月3日第四次主题备课

交流式培训:

10月8日教学反思交流会;

11月5日读书报告会

1月14日教学反思交流。

总之,围绕着将“风华小学办成冰城优质教育资源的沃土”这一工作思想,努力提升小学的教学质量,科研工作将扎扎实实开展好工作,认认真真落实好工作,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功能和作用。

小学科学年终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xx市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要点,以“新技术支撑下教与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以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为重点,强化新技术的交流与研究。重点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和共同体建设两方面开展工作,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目标任务

1、围绕申报的XX市课题开展学科共同体研修的实践与研究。

2、继续开展分片研修活动,加强与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组的交流与学习,构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3、认真组织好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争取在XX市中取得好成绩。

4、积极做好班班通学科网络资源平台和信息技术学科研修网络平台的建设。

 三、内容与措施

1、将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推进学科课题研究

加强学科教学的研究,新教材的钻研,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方式的改进。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贯彻“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小组互助”等生本理念,通过课堂教学的改变切实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素养。要将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以教科研来指导信息技术教学。本学期将逐步推进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心组申报的《依托XX创新学科共同体研修的实践与研究》XX市“XX”规划课题的研究。

2、抓好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利用校内公开课和教研组研讨活动,促使信息技术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的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要求做到:①明确主题,注重实效,学期开始就要制定好本学期的活动主题,每次的集体备课活动紧密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应当将课程案例研讨作为集体备课的重点。②提高智慧,积累成果,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设计不要仅限在自己任教的班级授课,而应大胆尝试借班级上课,只有这样才能锻炼胆量,提升智慧。要求每位教师坚持每学期磨好几节课,每年磨好几节精品课。

3、完善学科工作组及片组建设,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实践已充分证明,做好学科工作组及片组建设,是解决教师发展瓶颈,提升区域教研水平,促进教师学科素养快速提高的重要有效途径。本学期除继续开展分片研修活动外,还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相互交流和研讨,计划搞一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展示会课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交流分享近年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研究成果,引领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新发展。建立学生技能竞赛组委会,开展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不断提高。

4、做好学科资源平台建设,提升教师新技术应用能力

继续加强以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资源建设和新教材研究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完善构建信息技术学科研修一体化网络平台及资源。结合已申报的课题,做好学科资源和研修网络平台的建设。积极搭建学生网络学习平台(如:XX等)以便于生本课堂教学的更好开展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保存。积极做好班班通网络资源平台的学科资源建设和学校资源库的总体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掌握新技术教学手段的信息技术教师群体,让每位信息教师成为信息技术应用能手,做好学校信息技术日常服务工作。

小编精心推荐

年度工作计划 | 年终工作计划 | 工作总结及计划

小学科学年终工作计划 篇3

20xx年,我校教科研工作本着充分发挥教科研在学校“质量线”的导航护航作用,落实好重点课题的教科研结题工作,大力开展学校群众性教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

 一、基本思路:

1、积极引发教职工的科研意识和热情争取人人有课题,发挥其学术潜能,采取一些有力措施积极活跃和丰富教师学术和工作气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模式创新,促进素质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2、充分发挥好如下几种作用:

a、先进思想和理论信息传播推广。

b、试验探究和教育教学创新。

c、促进师资和学校水平提高。

d、为教育导向和决策服务。

3、在人力上,动员全员,培养骨干,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网络。

4、以主导课题为中心,作好其结题工作。

5、以课题研究为主线,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一些科研活动。

 二、本年度工作安排:

1、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使该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务实化。

2、成立教科研考核小组。

3、形成学校上下多层次、全方位教科研网格体系,实施“校本培训——教科研——信息技术网格”一体化工程。

4、办好“教科之苑”《教育科研信息简报》等“五报一刊”,向广大教师传播推广国内外最新教学信息,定期组织教科研理论学习和教研培训,每位教师撰写好教科研理论笔记,期末检查展评。

5、大力开展群众性教科研活动,使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科研,要逐渐加大学校规模性科研活动力度,进一步浓厚全校科研气氛,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考核细则,把教师教科研成绩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个重要专项,以量化形式体现。

6、举行科研“大比武”。

7、筹备编写《小学生学习方法》、《小学生科研方法》、《小学生思维方法》、《小学生阅读方法》等系列丛书,并争取通过市级教研成果鉴定。

8、积极争取各级科研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与帮助,积极参加各级学术研讨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吸取先进的理论信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本校教科研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

具体月工作安排如下:

九月:

1、制定学习本学期工作计划:

a、问卷调查。

b、学习本学期工作计划。

2、进一步学习新理念下的教育科研信息。

3、布置新课题的选题工作。

4、举行科研“大比武”。

十月:

1、学习了解20xx年工作量化考核细则。

2、召开课题组组长会议,制定上交本学期各课题组工作计划,准备结题工作。

3、召开教科研考核小组会议。

4、创办《教科研信息简报》。

5、举行月交流会,请有关专家到校进行教科研讲座。

十一月:

1、举办第二期《教科研信息简报》。

2、各课题组组长上交各课题的结题材料。

3、邀请市教科所有关专家来校指导教科研工作:

a、举行讲座、报告会。

b、观看教科研成果展示。

c、问卷调查。

十二月:

1、做好两省级课题的结题工作,进行结题。

2、作有关写教学论文的指导。

3、教师教论文、初评。

4、进行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年终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开始,做好计划是很关键的,根据县教研室工作安排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以新课程实施为中心,以聚焦课堂效率为重点,以网络教研为突破,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规范、评价标准,促进我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使中青年进一步认识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以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信息技能、改善学习方式、提高信息素养为工作思路,加强教师对网络的应用,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目标。

 二、基本思路

经过上学期摸底调查,我镇小学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只有1人,大多是兼职教师,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机器设备陈旧,大多是两三个人一台,每周只一课时,学生学习效率低,为此,以如何搞好农村小学信息课的教学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结合各地的教学经验,探索适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路子。

 三、具体措施

这学期我们将以“和谐高效,思维对话”为契机,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优势,深入扎实搞好常规教学。

(一)、深入抓好常规教学,努力搞好网络教研。

1、规范课堂教学秩序,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外实践等。开展集体备课、研究课、公开课和教材教法讲座等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充分展示才华、互相观摩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2、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他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努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校本课程,做到小课题大研究。

3、利用部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研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使信息技术教师走在其它学科前列,带动更多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

(二)、搞好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1、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学为主,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水平。(已进行过课件制作培训)培训教师网络教研平台的应用,多媒体的应用。

2、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跟踪培养,定期进行听课研讨,提高骨干教师的钻研能力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能力,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走出去听课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加快成长的步伐!

(三)、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加强学科整合

1、进一步丰富网上资源,大力推进教育网络的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教学和教师自身提高中的优势作用。使网络真正成为教师教研活动阵地和继续教育的第二课堂。继续深入推进网络教研。通过教师博客网这个平台,进一步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并规范网络教研的各个流程。每次教研活动要求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并完善机制,使教师博客网真正成为教师交流成长的一个发展平台。

2、加强学科整合,要习惯使用网上办公。学期未,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先进评比。

3、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电子备课,同时把各个学校的小学信息优秀的电子教案集中起来,进行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多上传一些高质量的资源。建设好教学资源库,把资源库应用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学科有充分的资源进行主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