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观后感(整理10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1
今天,我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由于失重及其他的特殊条件,航天员们在太空中可以做出在地球上做不到实验,真是太神奇了!对无止境的宇宙探索来说,空间站是一个新起点,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让我们向着更美好的.未来,继续奔跑!7.神舟十三号天宫课堂观后感
20xx年12月9日,我观看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授课,听着三位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在轨工作生活的场景,了解了美丽太空的奥秘,最让我激动不已的努力着、拼搏着。加油,少年!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2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我从小就是个“漫威迷”,漫画中的经典角色带着鲜明的美国文化特色,成为全球风靡的超级英雄。《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奇异博士》等等,我总思考,奇异博士的智商发明什么才能难倒他?钢铁侠的飞行能力与多种武器的动力装甲是如何制作的?在不久的未来“上天入地”是否真的很容易?天空的另外一个世界是如何的呢?等等充满了幻想和向往。
今天十分有幸的观看了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叔叔、王亚平姐姐、叶光富哥哥主讲的'《天宫课堂》,为我打开了思考的另外一扇窗,王亚平姐姐、翟志刚叔叔讲诉的浮力与重力伴生的知识点,在很多科幻电影中都曾出现过,一旦重力消失,浮力也就没了,人们在游泳的时候都会变得更艰难。让我印象深刻的三位航天员为大家展示了在太空中转身的神奇现象。知道了“角动量”,学习了“没有外力矩,物体会处于角动量守恒”。航天员上半身向左转动时,按照角动量守衡的原则,下半身就会向右转。如同梦境一般,让人目瞪口呆。
通过观看《天宫课堂》感受在祖国的发展过程,“神舟飞船一次次地飞跃在太空、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等等伟大事项,祖国能够越来越强大,在心潮澎湃之余,我们应当从载人航天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用青春热血点亮奋斗征程。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3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他们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这次全球直播的《天宫课堂》更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xx年6月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22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弱到强的历史,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纷纷为中国航天点赞:“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电影《我的我的父辈》燃爆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沉的情感,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诗意,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它们与中国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身份”的变化,代表着国力的增强,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创意十足,更意味着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将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延伸。中国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太空的“心之向往”。相信这份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最终将凝聚成“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4
奋斗是实现梦想的翅膀。一代又一代的宇航员在太空试验领域努力工作,心有天地经纬度,脚到广阔的天空,在贫穷的基础上努力工作,在反复的试验和寻求中前进,在卓越的关键下追求卓越,敢于突破困难,勇敢地开辟新的道路。宇航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中学培训中学经验和强大的技能,飞行和行走需要坚实的基础,他们需要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强壮的身体苦的训练使他们具有超强的意志力和信心。为了实现伟大的'航天事业,宇航员和宇航员以艰辛和曲折作为职业发展的阶梯,以雄心壮志锻造骨骼,以骨骼积累信心,在持续的斗争中实现更高水平的航天事业创新和突破。
从神一的成功发射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旅……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一段新的旅程,每一次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曾经说过:事实上,地上没有路,更多的人走,它已经成为一条路。这条路是由双脚走出来的,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自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以来,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贯的坚持,是促进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自然不是弯路,突破前人没有突破的障碍也不可避免地是挫折,成为先驱,成为先驱,只敢突破,突破新世界,抓住新高地。
伟大的事业孕育着伟大的精神。回顾航天事业的发展历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探火,从大胆的假设到成功的实践,都体现了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苦跋涉,再到辉煌成就,留下了中国的身影和足迹,
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5
今天下午,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老师刚说完这个消息,我们一起兴奋地鼓掌。刚开始播放的时候,网络出现了卡顿,因为全县的小朋友都在看这个节目,但是老师为了能让我们顺利地观看这个节目,用了自己的手机流量。
在节目里,我看见了三位漫步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他们手里拿着可爱的冰墩墩,听说这三位宇航员要给我们讲一些科学原理的小实验,这些小实验非常神奇精彩,让我们了解了奇妙的太空生活。节目还通过新疆和西藏的大哥哥、大姐姐提问的方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不过话说回来,我有点心疼老师的.手机流量,虽然妈妈说知识是无价的,但是我还是要感谢我亲爱的马老师。
期待下一次观看。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6
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因为天宫课堂第三课就在今天上课了!
本次的课程,还是由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配合进行授课,在10月12日下午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二课终于开播了!
因为这一次的课程还是天上和地上配合着上课,所以开始前,地面上的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知识,终于可以见到航天员老师们了。
本次的实验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这里面都隐藏着无数的物理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这次太空授课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演示了在地面很难见到的物理现象,这种通过凸显天地差异来教学的方式来上课非常的`有趣,让我难以忘怀。
这次的课程让我印象深刻,也激发了我对航天的学习兴趣,真希望在未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可以到天上去,感受一下宇航员的感觉!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7
20xx年12月9日下午3点40分,我端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观看了《天宫授课》,真是精彩极了!我感觉太空太奇妙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太空里运动这部分。看啊,太空跑步机!只见王老师站在跑步机上,从旁边拿起一个类似于背带的物品背起来,只听王老师介绍说:“我们在太空跑步机锻炼时,需要这样一部数字装置固定好自己。”王老师双手扶着前边的栏杆,双脚踏在跑步机上轻松地走动了起来!王老师边跑边说:“为了减少跑步对舱体的冲击,我们还专门设计了缓震系统。”我第一次觉得太空非常神奇!第一次觉得中国太强大了!我身为中国人感到非常的骄傲!
更让我为之振奋、印象深刻的就是水膜实验。快看,王老师拿出水袋轻轻一摁,就挤出了两个晶莹剔透、圆溜溜的小水球,可爱极了!只见王老师张大嘴巴把那两个小水球含到嘴里吃掉了。我看着忍不住惊叹,哇,真神奇!在太空,水不流动居然凝聚成水球。长大了,我也要探索太空!
接着,我又看见王老师拿出了一个放大镜杆,她把放大镜杆放进一个水袋里,再轻轻拿出来时竟形成了一个水膜。哇,好神奇!王老师把水膜放大镜站立在桌子上,不断地往里面加水,水膜越来越厚,看起来好像放大镜的镜片。王老师在水膜面前,我在镜头这一面看到了竟是王老师的倒影?我惊奇了!王老师又把颜料滴进了圆球里,透蓝透蓝的,真好看!我看到王老师把一个泡腾片塞进圆球里,只见好多气泡沸腾起来,哇,好神奇呀!这真像一个地球仪,我的心中燃起了红红的火焰。啊,祖国真强大!
今天,观看了《天宫授课》的直播,从有趣的.实验,到深奥的知识,我的心里再一次感叹,厉害了!我的祖国!我爱你!我的祖国!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8
今天下午的天空课堂,通过天地互动的方式,宇航员老师们给我们解答疑惑。其中,让我最为深刻的问题就是“在太空中看月亮是怎样的.”。宇航员给出的答案是,没有了大气层和云的干扰,月亮更加明亮,透彻更大更圆。经过这节课的观看,我深深感受到了宇宙的奥秘、科技的力量、国家的强大。
曾经,通往太空是一件多么荒唐至极的事。而今,在有志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已经实现了人们前往太空探索的梦想,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太空中探索,揭秘宇宙中的奥秘。正如同宇航员们所说的,祖国的未来靠我们。我们应珍惜当下拥有这么好的学习资源,好好学习,为国报效!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9
《天宫课堂第二课》再次开课了,我感到非常激动,因为又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太空的奥秘,可以听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三位老师分享空间站的神秘与乐趣。
我早早地坐在电视前,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候开课。终于开课啦!这次的实验有太空冰雪、液桥演示、水油分离、太空抛物,最后介绍了空间科学设施。这么多的实验一个比一个神奇,比如太空冰雪,王亚平老师拿来一袋水,把水挤出袋口,用一根沾有粉末的小棒,触摸了一下水球,水球立刻结冰,变成一颗“冰球”。“哇!太神奇了!”我惊讶地叫了出来。还有太空抛物,抛的是我最爱的冰墩墩,只见这么一抛,“小可爱”便轻飘飘地沿着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而不是掉在地上。每个实验都像在变魔法,让我感到十分神奇,因为地球有地心引力,所以这些实验的`现象是地球上看不到的。
太空中这些实验现象让我大开眼界,我感受到科技发展的强大和祖国的伟大,科技强,则国强,我为中国航天事业而骄傲与自豪!我希望自己有机会可以上太空去看看、去生活、去探索,去感受一下失重带来的生活乐趣,我会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宫课堂观后感篇10
在太空里,我们的神舟十三号已飞向太空,飞船里的三位宇航员——叶光富、王亚平与霍志刚。今日,他们在太空里给我们授课。
亚平老师用一个东西弄出一个又小又薄的水膜,接着她又开始把这个水膜加厚加大,过了一会儿,水膜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又圆又大,美丽极了!然后亚平老师把泡腾片塞进这个“水晶球”里面,刹那间里面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这个实验原理就是:微重力表面张力显神威,水膜注水变水球。
通过这次太空实验,我不仅感受到了太空物理奥秘,还让我知道只有现在更加的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长大后才有机会去探索太空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