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真不容易作文(4篇)
父母真不容易作文篇1
这件事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却留给我太多天多的思考……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我左瞧右看,选中一本《科学世界》与此同时,爸爸也抱着几本厚厚的参考书和资料从另一间屋子出来但看到我手中的书后,面部表情立刻“由晴转阴”一把夺过我手中的书,大声训斥我:“你都不快毕业,还看这些没用的书。再说,你数学成绩那么差,这本《奥数点拨》正适合你。”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放在我手上。顿时,书店里的人纷纷把目光转向我们两人,那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疑惑里带着愤怒。我没有说话,拿着书走出书店的大门。
回到家,我愤怒地将书往床上一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做。因为我对书向来都是很爱惜的。我重重的倒在床上,耳边又响起爸爸的声音:“今天晚上把《小考总复习》第一页做完,做不完别想吃饭!”我无奈地从书堆中抽出书拿笔准备做,觉得薄薄的一本书在我手中显得那样沉重。
我轻叹一口气:谁让我是毕业生呢?我盲目的做着作业,不知不觉已经做完两三张,封面被泪水打湿一片。
走出屋门,发现妈妈已经做完饭,看见我说句:“过来吃饭吧。”我淡淡的回答一句:“我不饿”径直走进卧室。
整整一天的,我都呆在卧室里看电视,没有和父母说一句话。内心却心潮起伏:爸爸,我知道你盼子成龙的希望是迫切的,但我毕竟不是机器人,也需要休息。你们呢什么时间才能理解我,还我一方自由快乐的天地呢?
爸妈不容易篇2
不知道为什么,老师在课堂上突然提出了一个奇怪的活动——“保护鸡蛋”。嘿,鸡蛋有啥可保护的?我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管他呢,物品就按照老师说的做吧。
回到家,我立刻奔到了厨房,打开冰冷的冰箱,从中挑选了一颗“相貌”较好,“皮肤”光滑的鸡蛋暂且做我的“女儿”。我找了一个“鳗钙”的盒子,算是我“女儿”的家了吧!我怕它破了,就在盒子底部加了几团棉花,又怕它冻着了,连抽了好几张餐巾纸,给它盖上,又在盒子上写上“小蛋女儿的家”。这个“家”就算好了吧。
第二天,我小心翼翼地把我“小蛋女儿”的家放在了书包最外面的一格,享受“特殊待遇”。一路上,我走路慢吞吞的,比平时慢了好几倍。幸好当时学校就在我家对面,幸好当时我起得早,幸好今天早上的车不多,幸好当时教室在三楼……否则我就得迟到啦!经过了“千辛万苦”,我总算走进了教室。进了教室,我首先把“家”拿出来,塞进抽屉深处,用书包做“挡箭牌”,不让它出来“溜达”。下课了,我怕它闷得慌,把它拿出来看了看。突然,好友的声音从耳边传来:“哟哟哟,在看什么呢,把你给迷住了?”我为防止“家”被“坏人”偷袭,胡乱地把“家”往里一塞,赶紧支开话题。好容易才把好友打发走,“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已经拿着三角尺走了进来。完了完了,“家”可被我放在抽屉口,万一……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牵挂着“小蛋女儿”,可数学老师的眼睛贼亮贼亮的,我又坐在前排,要是老师看到我做小动作的话……唉,算了还是用目光去关心它算了。趁老师写黑板的空当,我连忙低头关心它,生怕它一不小心就去见“阎王”了。
提心吊胆的一天可总算过去了,我可被吓得不轻,心脏病差点儿没被鸡蛋的“自由落体”给吓出来。算了,鸡蛋还是在冰箱里呆着比较安全,虽然它会被我给吃掉。不过相对而言,冰箱总比盒子好。我打开盒子,掀开一层又一层的纸巾,把鸡蛋送回了大本营——冰箱,结束了“女儿”的生活。
天鸡蛋的老妈,真是一刻也不敢松懈,生怕它来个“自由落体”,“叭唧”一声开一朵“大黄花”。看来,当父母并不容易,整天要提心吊胆的,真是累死人了。看来我们真应该好好关心自己的父母,少惹麻烦。我终于明白了老师提出“护蛋”活动的良苦用心,真使我受益匪浅!作文
父母真不容易作文篇3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是浩瀚的海洋,可有时候我们却没有体会到,甚至有些时候还十分不理解父母对我们的良苦用心。
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就让奶奶帮忙把我接回家,然后奶奶还要去照顾两位堂哥,所以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家里。如果作业没完成爸妈还不允许我到花园里玩、看电视、玩电脑,只能在家学习,就像关禁闭。可是这个时候,总能听见花园里传来小伙伴们一声声欢快的呼喊声,隔壁邻居家电视里播放动画片的声音,他们好像都在向我炫耀一样,弄得我心里痒痒的,就像有人在用羽毛撩拨我的心弦。但是一想到爸妈毫不留情、说一不二的样子,我只能捂着耳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全世界、全宇宙最悲惨的小孩,心里很委屈,也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这么不近人情。
可是,随着我渐渐地长大,我慢慢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爸妈后来告诉我,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学习是我的责任,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我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也是如此。正因为父母的“不近人情”,我的学习自觉性一直很好,基本不用爸妈操心,学习成绩也很稳定。所以在学业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我反而能更快地完成作业,到花园里玩耍,爸妈的“禁令”也终于解除。我也最终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并理解他们。
父母真不容易作文篇4
如今,许多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爱。互联网时代,你妈塞的后备箱引来热议,你妈叫你穿长裤,我爸总觉得我冷,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笑话了。仔细想想,这种现象背后,是否反映出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爱?
原因是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爱,根本原因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孩子和父母之间总有很长的代沟,不仅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理念也不同。孩子喜欢清淡自由,父母认为最好有所准备,所以会出现穿长裤带土特产的纠纷。正因为如此,孩子和父母发生这样的小冲突,不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或者孩子的无知造成的,也不是任何一方的错。如果是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作为孩子,面对代沟,我们有主动权。我们应该在恳求父母理解我们的同时,努力理解他们。
理解父母的爱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尊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第一位的,当今社会也是如此。当我妈妈四处寻找那些土鸡蛋,我爸爸第一次在网上买了一条长裤时,这种爱可能是愚蠢的和愚蠢的,也可能没有考虑到现实,但它真的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爱、在乎、实用、价格是两个维度的概念。不考虑前者而提及后者是有失偏颇的。孩子抱怨,嘲笑,轻描淡写父母的爱。尊重和孝顺呢?
在当今社会,理解父母的爱是对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促进。如今,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有无数的问题等待解决。比如孩子想过自由的生活,但是父母觉得结婚生子比什么都好。但也因为异地和国外的问题,这两方的不理解长期停滞不前,随时会爆发。我们这里不把总体责任留给孩子,但也不应该事事都怪父母。所以,孩子也有责任试着去理解父母,心平气和地向他们解释自己的想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把矛盾放在最后。
骄傲的我们可以看到,在知乎这样的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晒出装满土特产的行李箱和行李箱,大声诉说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这个看似搞笑的故事背后,是最想给孩子的父母,也是最懂父母之爱的孩子。那么,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做出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