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整理11篇)

时间: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1

今年的端午节我真高兴,因为我会包粽子咯!

虽然我的粽子不是很好看,但味道不错呦

阿婆教了我包粽子,我知道了包白粽子需要粽叶,糯米和棉线。碧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粗粗的.棉线,在我的,妈妈的,阿婆的手上就变成一个个粽宝宝咯!我太开心啦!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2

星期六下午,我学完棋回家,看见妈妈在包粽子。我情不自禁地就去看了起来。

包粽子的细节非常复杂。首先要把米淘好,放在一个盆里。再把新鲜的粽叶刷一刷,把刷好的粽叶排列在手上,再把淘好的.米放上,把蜜枣放在中间,然后把粽叶整齐地合上,最后用线把粽子捆起来,这就大功告成了!

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虽然到了八点钟我们才吃上,但味道还是不错的。虽然我知道了怎样包粽子,但是,我还是没有亲自动手包一个,真可惜!我想:下次包粽子的时候,我一定要亲自动手包一个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3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包了许多粽子。

我和妈妈去栽了许多长长的竹叶,回来后洗一洗,再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竹叶折一个四边形,再放一点、香姑和其它东西,再延着四边形的边起来,再用绳子绑一下就好了。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心里非常高兴。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4

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们在家里过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这天,妈妈在厨房里包粽子,做鲜美可口的`饭菜。我和爸爸在客厅里下棋。终于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围着桌子吃着粘软的粽子和美味的饭菜。把我撑得肚皮像球一样。

我想:过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过端午节,天天吃好吃的。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5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在这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

传说端午节这天人们将饭团拿粽叶包起来扔进江中让鱼龙水兽不吃屈原的尸体,时间一长,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星期五放学后,我和妈妈一起包了粽子。

首先把粽叶窝一个伞,再放一些糯米,放一颗红枣,然后再放一些糯米,最后把粽叶裹起来,用绳子绑好,粽子就包好了。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6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粽子,粽子香喷喷的.、甜丝丝的,真香!真好吃!

粽子是用糯米、大枣和粽叶做成的。有一次,妈妈包粽子,我也很想包,我就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包吗?”妈妈说:“可以呀!”我高兴地跳起来。粽子做好了,我把粽子递给奶奶吃,奶奶吃了说:“太好吃了,太香了。”我也乐得笑了。

妈妈说:“你长大了,懂事了。”我心里更乐开了花!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7

端午节,我家包粽子,我也想跟着凑凑热闹!

我首先拿起一片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状,把糯米倒进去,用线封好。好了,现在可以煮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粽子放进开水里,不一会儿,粽子出锅了!我看着那热腾腾的'粽子,口水直流三千尺,马上拿起一个,剥开粽叶,一口就吞下去了,真好吃啊!哈哈!因为是自己包的。

这样的端午节真有意义!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8

今天是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你看,奶奶卷起袖管坐了下来。只见她挑了两片又宽又长的竹叶,左手一扭,右手一转,竹叶拢成了一个喇叭。

我在一旁帮着把米和肉放到“喇叭”里,然后奶奶把留在外面的'两片叶梢往“喇叭”口上一按,左手捏住粽子,右手拉住一个线头,另一头用牙齿咬住。粽子在奶奶手里“翻筋斗”,线一圈圈绕在粽子上。嗨,一只像样的粽子包成了。

一个多小时后,奶奶包了一大筐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9

端午节的前几天,妈妈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准备了新鲜的'粽叶,一大盆调好酱油的糯米,还有香喷喷的肉馅。妈妈先把粽叶折成漏斗形,抓了一些糯米,均匀地铺在底下。

然后夹了一块肉馅,放在中间,接着又铺上一层糯米,叠上粽叶的尾巴,把粽叶的头折成尖角。

最后,把绳子扎好,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10

今天,老师教我们大家包粽子。

首先,我把泡了12小时的粽叶拿出来,把它折成漏斗形。再把糯米和肉包进去。然后,再把它做成粽子,不让米和肉漏出来,再用绳子把它系好。就这样一个绿油油的粽子包好了。

它像一只小猪胖胖的,圆鼓鼓的,真可爱!

我拿给妈妈品尝了一下,妈妈对我说:“这是妈妈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了。”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篇11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