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6篇)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篇1
【关键词】神经内科;疑难病例查房;教学
UseofDifficultCasesWardInspectionofNeurologyinTeaching
LiuRuo-zhuo1,MaMing-hui2,YuSheng-yuan1
(1.Dept.ofNeurology,ChinesePLAGeneralHospitalBeijing100853;
2.MinistryofResourcesConstruction,ChiesePLAMedicalLibraryBeijing100039)
【Abstract】Themainpurposeofneurologyrotarytrainingistomakeresidentsmaste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thebasictheoreticalknowledgeandprincipleofneurologiccommondiseaseandfrequently-occurringdisease,tocultivateresidentabilityofagileuseknowledgetosolveclinicalproblem.Difficultcaseswardinspectionwithstandardizedmanagementrulesandregulations,participantsadequatepreparationandspeakingenthusiastically,canhelpresidentsorganicallycombineneurologicaltheoreticalknowledgewithclinicalpractice,thenwillimprovetheteachingeffect.
【Keywords】Neurology;Difficultcaseswardinspection;Teaching
总医院作为北京市住院医生培训基地之一,每年均承担着北京市住院医生的培训任务。神经病学作为临床二级学科,是一门理论和专业性都很强的临床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内容繁多,理论深奥。神经病学轮转培训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住院医生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诊疗原则,培养住院医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密切相关,所以刚刚接触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的住院医生常常感到抽象难懂,不易理解。因此,临床实践便成为住院医生理解神经病学理论知识,掌握神经病学思维方法的最佳途径。由于住院医生在神经内科轮转培训时间较短,要短期内达到上述目的,教学查房便成为了帮助住院医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衔接的有效办法[1]。本科室每周一次的疑难病例查房已坚持多年,在我科轮转培训的北京市住院医生出科时反映良好。本文总结了我科多年来疑难病例查房中的几点体会,现汇总如下。
1.建立规范的疑难病例查房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疑难病例查房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我科制定了严格的疑难病例查房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规范的查房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既规范了查房程序,又在确保了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医疗及教学质量。
1.1查房时间定为每周二上午9:00;查房地点为神经内科会议室;参加查房人员为神经内科老专家、各亚专科主诊医师、各亚专科主管医师、全体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及各病区护士长,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必要时可邀请与疾病相关的科室专家共同参加查房;查房对象为我科住院患者中诊断不明确的疑难杂症和危重病人。
1.2查房前准备:
每周五由各亚专科病区主诊医师上报拟查病患,并提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医疗秘书于查房前3天通知全科人员参加疑难病例查房患者的简要信息,全体医师应主动熟悉疑难病例的病情,各亚专科主诊医师提前至病房检视患者,并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查房发言。疑难病例的经治医师对病例进行充分准备,每次查房要求制作PPT,同时整理准备好患者的所有病例资料,尤其是神经影像学资料,必要时可拍摄患者的录像,拍摄同时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疑难病例所在病区的主管医师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专科查体,了解掌握患者病情演变情况与近期存在的问题等,事先查阅、复习与该病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做好主要发言准备并提出诊治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1.3查房程序:
疑难病例的经治医师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汇报病历后,疑难病例的主管医师进行病例分析,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本病例诊治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各亚专科病区主诊医师及老专家按照既定顺序发言,对病例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诊疗计划。发言顺序为:疑难病例的主诊医师其余亚专科病区的主诊医师老专家;发言间隙参加查房的人员可根据查房患者的病例特点对专家进行提问,专家根据相应问题进行解答。最后,疑难病例查房的主持人对全体专家会诊讨论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患者进一步的诊疗计划。疑难病例的主管医师负责执行会诊意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向全体医师通报随访情况。
2.疑难病例查房相关注意事项
2.1查房前一定充分准备。
医疗秘书于查房前提前通知全科人员,各亚专科主诊医师提前至病房检视患者,并复习有关理论知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真正做到“三看”(看病人、看病历、看资料),结合患者病例特点及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充分准备查房发言。各位主管医师及住院医师认真复习病患相关的知识点,带着问题参加查房讨论,才能有所收获。各级医师的充分准备将直接关系到疑难病例查房的质量及其教学效果。
2.2查房期间遵守查房制度。
全体人员按规定时间参加查房,不得迟到、早退,不得随意中途离开。查房参加人员衣装整洁,仪表端庄,手机要处于震动状态,非医疗事件不接打电话。参加查房人员,禁止交头接耳或高声喧哗。查房报告病历及讨论发言时,均应注意声音清晰,使用普通话,使全体参加查房人员都能听清楚。同时注意做好保护性医疗制度,凡对病人有不利影响的讨论都应在会议室内集中讨论。
2.3查房过程中踊跃发言。
疑难病例查房过程中,切忌老专家“一言堂”,应鼓励各级医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否则容易使其他医师成为陪衬,既影响查房质量,也容易使住院医生丧失积极性[3]。鼓励住院医生在疑难病例查房中踊跃发言,能使住院医生有主动意识,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疑难病例查房中的专家发言切忌高谈阔论,脱离查房患者的具体病情,这样容易使疑难病例查房变成纯粹的理论授课;老专家及各个亚专科主诊医师需要从医疗角度出发,针对查房患者的病情提出诊治措施,同时发言既要涉及该病相关的基础理论,又要介绍相关亚专科的最新学术进展。这样才能达到医疗与教学的统一。而住院医生通过对具体患者病情的认识,主动参与查房,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问题有机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神经病学理论知识的目的。
尽管神经病学是内科学中比较难以入门的临床学科,但是我院的疑难病例查房由于准备充分,全体医师积极参与,不但让住院医师将神经病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而且还激发其学习神经病学的主观能动性。住院医生在我科轮转培训过程中养成了神经内科独特的临床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将我院老专家老前辈的医疗作风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1]王永清,仇元峰,李延鹏.加强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培训的做法.[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7):667-668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篇2
[关键词]神经内科;教学
临床见习是衔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及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临床医学集中见习时间仅2~3月,神经内科又是内科系统最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简明、透彻的理解神经内科疾病,现就此谈谈体会。
1明确专科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
神经内科是一门复杂、抽象、科学性强的学科,是内科学的难点。所谓“难”主要难在复杂抽象的神经解剖和逻辑性极强的“定位定性”临床诊断思维方式。见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临床知识的技能技巧,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神经内科具有专科独特性的定性诊断、定位诊断要求更对学生搜集整合临床资料、综合判断的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2端正临床见习动机,培养严谨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神经内科属于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某些临床医学本科同学错误认为自己不做神经内科医生就对神经内科见习马虎、敷衍,作为带教老师有责任对这部分同学进行帮助与教育,教育他们认识医学是一个整体,无论今后在那个医学领域从事工作,神经内科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要成为一个素质医学人才,必须知识全面,基础厚实。
3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1先进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神经解剖是学习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1],然而许多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不能直视。现有的解剖图谱缺乏立体感,不便于理解邻近结构的相关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和记忆呢?我们的经验是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就注意对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保存,对有意义的病例的CT、MRI片用扫描仪扫描后保存。在见习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料,再结合简化的图象、实体解剖模型,网上下载专业资料上的彩图和手术中的照片、三维立体动画,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的形式放映,具有简明、扼要、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对神经系统解剖的理解和记忆[2]。
3.2开展病例讨论,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
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是见习带教的核心教学目的。病例讨论是最行之有效,也是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病例讨论前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是病例讨论中尤为关键的环节。讨论病例的选择十分重要。针对刚学完神经疾病理论知识但毫无临床经验的学生,选择较为典型和常见的周围性面瘫、基底节区梗塞、急性脊髓炎等较为适宜,尤其在刚开始的一、二个病例。象多发性硬化、遗传性疾病等较复杂的病例,往往会使初学的学生感到思维纷乱,不知从何处着手,而对病例讨论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兴趣。在讨论前一两天,应将选择好的病案发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对相关解剖、病理生理知识进行复习。讨论前的准备越充分,讨论就越深入,学生积极性越高,讨论的效果就明显。
3.3观摩新技术新进展,加速知识更新
医学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神经科,有很多新技术、新观念是本科教材所没有提及的或仅是简单描述。作为教师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时把新的知识,新的观念传递给学生,尤其是结合本科室的科研临床特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和发展方向。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神经科都瞩目的新技术,是脑血管病治疗的焦点。我科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科研方面作了大量深入的工作,如股动脉封闭器、大脑中动脉支架等均属西部首例。在见习过程中,作为专题介绍给同学们,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医学知识。心理障碍以前鲜为国人接受,综合医院的医生对这一类疾病也认识不足。近几年,综合医院的情绪障碍的识别、治疗有了很大发展,也是我科的一大医疗特色,并成立了临床心理咨询中心。在见习过程中,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同学们对心理疾病尤其是躯体疾病伴发的情感障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改变了以往“心理疾病不是病”,忽视患者情绪情感的错误观念。
总之,神经内科学是内科学中比较难以入门的临床课程,神经内科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华,郭峰,武成斌.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244-245.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篇3
[关键词]神经内科;焦虑与抑郁;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4)14-188-03
就诊于神经内科门诊的患者主要以心悸、周身不适、头晕等躯体症状作为主诉,但是一部分患者神经系统查体并没有阳性体征,影像学等实验室检查也没有发现与上述症状相关的全身疾病或者神经系统疾病[1-3]。本次研究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与焦虑症状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更加深入了解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症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4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女123例,年龄25~67岁,平均(45.9±11.3)岁,男77例,年龄24~66岁,平均(44.9±11.4)岁。大专以下学历120例,大专或者大专以上80例。23例教师,30例医护人员,13例会计,34例个体,70例工人,30例无职业。发病前55例患者有不良生活事件。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量表[4]进行分析调查,接受调查的患者分为没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组和伴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组。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出14个问题,要求患者回顾近一个月的心理状况回答。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量表包括抑郁和焦虑两个亚量表,各有7道题针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等级分为0~3,即抑郁和焦虑的最高分小于21分,0分为最低分。抑郁和焦虑的两个量表分值划分:无症状0~7分,症状可疑8~10分,症状肯定存在11~21分。8分为评分起点,有症状和可疑者为阳性[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伴有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高于没有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人民躯体疾病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正在增加[6-8]。加强防治躯体疾病伴有精神症状,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任务。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社会节奏的加快,增加了人们的心理负荷,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发生率在不注意调节的人群中增加[9]。神经内科疾病比如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偏头痛等慢性病的病程缓慢反复,病情进行性发展,患者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下降、经济收入降低,进一步引起病情变化[10-12]。这些慢性疾病患者中情绪障碍普遍存在,但是本次研究尚不能说明哪种疾病更容易伴发焦虑或者抑郁症。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伴有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在抑郁和焦虑评分方面均高于没有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他们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神经内科的普遍现象,并且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发病机率越大。在对此类患者的躯体性疾病进行治疗时,医务工作者要从社会、生物、心理等多方面入手,及时选择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和心理干预,解除患者抑郁与焦虑的负面情绪,综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7]。
[参考文献]
[1]王泽帅,马建军,李学,等.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12):51-52.
[2]张朝霞,陈玉丰,曾国华,等.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0,21(12):1908-1909.
[3]海丽红,李瑞刚.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护理方案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4(1):156-157.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S].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256-287.
[5]韩利,梅翠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级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1,28(17):12-13.
[6]朱雪丽.心理干预辅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8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43-44.
[7]付朝伟,徐飚,詹思延,等.中国四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6,9(27):803-804.
[8]LindaS,SushmitaS,RalphW.Depressionandothermentalhealthdiagnosesincreasedmortalityriskafterischemicstroke[J].AmJPsychiatry,2004,161(9):1090-1095.
[9]丁宇杰,朱卫明,陆光华,等.急性期脑卒中后焦虑患者171例的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2):113-115.
[10]NomuraT,InoueY,MiyakeM.Prevalence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restlesslegssyndromeinJapanesepatientswithParkinson'sdisease[J].MovementDisorders,2006,20(3):380-384.
[11]ParkA,StacyM.Non-motorsymptomsinParkinson'sdisease[J].JournalofNeurology,2009,256(3):293-298.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篇4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涉及面较广的临床学科,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概念抽象、病种繁杂,加之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课时少,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住院总医师在实习生的教学培训中肩负着董要的作用。住院总医师虽然不是实习生的直接带教老师,但是作为住院总医师来讲参与实习生的培养是其工作的一部分。本文就住院总医师如何指导并积极配合带教老师,参与实习生培养的一些观点、体会报告如下。
1明确专业实习目的和重要性
神经病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由于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对前期神经病学理论知识的遗忘较多,有的实习医生认为神经科与复杂的解剖学知识密切相关,入门很难,在短短2周的实习时间里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缺乏学习热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实习医生到神经科的第一天,住院总医师就把他们集中起来,及时向学生宣传神经内科实习的重要性,强调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中风、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科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肢体疼痛、头痛、眩晕、抽搐、昏迷等神经科症状是临床常见的证候。说明神经科的专业知识在整个临床医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人群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掌握神经内科临床知识和技能是每一位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所必需的条件,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紧迫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
2.1日常医疗工作中三级查房的带教模式
在现行的三级查房制度中,每一位教师都抓住查房这个时机对实习医生进行教学。在上级医生查房时由实习医生负责病人病史及病情变化的汇报,以此训练实习生语言表达、病史归纳及综合分析能力。上级医生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向实习医生提问,并启发他们去复习、思考,寻找正确答案。同时,及时对实习医生的答案及操作手法给予肯定或纠正。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进一步巩固实习医生所学的知识,教会他们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方法。
2.2操作能力的训练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是除了神经系统检查以外的另一个要求实习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实习医生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难免遇到需要进行腰椎穿刺的病人,而腰椎穿刺术又是神经内科临床最常见操作。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的提供实习医生学习该项技能的机会,规定来神经科实习的每个学生除要观摩临床医师的操作外,还要争取做两次腰椎穿刺术。首先要求实习医生复习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规程,再由带教老师在示范腰椎穿刺术的过程中讲解应该注意的问题,实习医生正式操作时带教老师在旁边认真地指导,腰椎穿刺结束后进行总结,肯定成绩,纠正缺点。
2.3神经介入检查的演示及读片会
神经介入检查与治疗的开展让神经内科医生对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与干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实习医生在科期间专门安排了每周星期二上午的手术参观及每周星期五下午的读片会,让实习医生有机会对神经介入这项新技术有初步了解,并通过阅片加深了对脑血管病知识的巩固。读片会由经管医生介绍患者病史并将患者的各种检查结果呈现,接着由教授对每种检查结果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读片会上所有的检查结果以投影的方式展示,让学生能最为直观的看到教授讲解的内容。
3重视实习医生对实习教学的反馈意见
住院总医师在每一轮实习完毕时都要诚恳地征求实习医生对神经科实习教学的意见,包括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带教老师的评分等,以便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从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多数的实习医生对我们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满意的。
住院总医师虽然没有直接地带教实习生,但是由于住院总医师的特殊角色,在科室领导与实习学生间犹如一座桥梁,使住院总医师随时可以发现在实习生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教训,向科室主任提供好的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对实习生的培养方案,同时还能将科室对实习生的培养要求传达到带教老师与实习同学,全面提高实习生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雁,刘国祥,陈黎明.健全住院总医师制促进外科人才培养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3):191-192.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篇5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涉及面较广的临床学科,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概念抽象、病种繁杂,加之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课时少,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住院总医师在实习生的教学培训中肩负着董要的作用。住院总医师虽然不是实习生的直接带教老师,但是作为住院总医师来讲参与实习生的培养是其工作的一部分。本文就住院总医师如何指导并积极配合带教老师,参与实习生培养的一些观点、体会报告如下。
1明确专业实习目的和重要性
神经病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由于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对前期神经病学理论知识的遗忘较多,有的实习医生认为神经科与复杂的解剖学知识密切相关,入门很难,在短短2周的实习时间里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缺乏学习热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实习医生到神经科的第一天,住院总医师就把他们集中起来,及时向学生宣传神经内科实习的重要性,强调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中风、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科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肢体疼痛、头痛、眩晕、抽搐、昏迷等神经科症状是临床常见的证候。说明神经科的专业知识在整个临床医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人群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掌握神经内科临床知识和技能是每一位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所必需的条件,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紧迫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
2.1日常医疗工作中三级查房的带教模式
在现行的三级查房制度中,每一位教师都抓住查房这个时机对实习医生进行教学。在上级医生查房时由实习医生负责病人病史及病情变化的汇报,以此训练实习生语言表达、病史归纳及综合分析能力。上级医生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向实习医生提问,并启发他们去复习、思考,寻找正确答案。同时,及时对实习医生的答案及操作手法给予肯定或纠正。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进一步巩固实习医生所学的知识,教会他们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临床思维方法。
2.2操作能力的训练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是除了神经系统检查以外的另一个要求实习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实习医生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难免遇到需要进行腰椎穿刺的病人,而腰椎穿刺术又是神经内科临床最常见操作。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的提供实习医生学习该项技能的机会,规定来神经科实习的每个学生除要观摩临床医师的操作外,还要争取做两次腰椎穿刺术。首先要求实习医生复习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操作规程,再由带教老师在示范腰椎穿刺术的过程中讲解应该注意的问题,实习医生正式操作时带教老师在旁边认真地指导,腰椎穿刺结束后进行总结,肯定成绩,纠正缺点。
2.3神经介入检查的演示及读片会
神经介入检查与治疗的开展让神经内科医生对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与干预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实习医生在科期间专门安排了每周星期二上午的手术参观及每周星期五下午的读片会,让实习医生有机会对神经介入这项新技术有初步了解,并通过阅片加深了对脑血管病知识的巩固。读片会由经管医生介绍患者病史并将患者的各种检查结果呈现,接着由教授对每种检查结果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读片会上所有的检查结果以投影的方式展示,让学生能最为直观的看到教授讲解的内容。
3重视实习医生对实习教学的反馈意见
住院总医师在每一轮实习完毕时都要诚恳地征求实习医生对神经科实习教学的意见,包括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带教老师的评分等,以便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神经病学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从反馈的信息来看,绝大多数的实习医生对我们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满意的。
住院总医师虽然没有直接地带教实习生,但是由于住院总医师的特殊角色,在科室领导与实习学生间犹如一座桥梁,使住院总医师随时可以发现在实习生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教训,向科室主任提供好的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对实习生的培养方案,同时还能将科室对实习生的培养要求传达到带教老师与实习同学,全面提高实习生的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雁,刘国祥,陈黎明.健全住院总医师制促进外科人才培养的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3):191-192.
神经病学和神经内科篇6
1研究对象
我院是一所以神经科为先导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中神经外科包括13个病区,床位数473,护理人员214人。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于2016年1-12月,对在我院神经外科工作3年以内的76名护士进行培训。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其中本科学历22名,大专51名,中专3名。
2方法
2.1成立培训小组。由神经外科教学护士长、教学干事、临床带教老师共4人组成培训小组。2.2形成典型模拟病例。选择合适的病例,并精心加工为教学所需要的临床典型病例。临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病例,并不都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往往会出现很多干扰因素,直接将临床病例应用于培训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此研究中,经过培训专家的多次讨论,最终根据神经外科专科特点以及对神经外科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要求,将临床病例加工成模拟教学所需的典型模拟病例。2.3培训方式与内容。2.3.1模拟病例理论教学集中授课与随机课堂相结合。授课内容包括神经外科护理常规、神经外科常用抢救技能、神经外科护理应急预案等,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病例有机结合,紧扣核心知识。讲授层次清晰,重点明确,增加认知与理解,强化营养护理促进疾病治愈与康复的理念。模拟病例举例:第一部分(患者的初始状态):某某,男,35岁,患者于9h前发生车祸后出现神志昏迷,鼻腔、外耳道出血,于当地医院急诊,头部CT显示“颅内脑出血,颅骨骨折”,胸部平片示“气胸”,急诊给予“左侧胸腔闭式引流灌洗”,患者无明显好转,自主呼吸差。当地给予气管插管,随后急诊救护车转来我院。我院急诊头部CT显示:“颅内多发挫裂伤,脑干出血,脑疝,颅内多发骨折,气颅”,急诊以“开放型颅脑损伤(特重型)”收入院。入院来,患者神志深昏迷,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致伤原因:车祸。伤后意识:昏迷。伤后症状:眼眶肿胀,鼻腔外耳道溢血。光反射:消失。引导问题:患者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哪个需要最优先处理?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途径?措施依据是什么?第二部分(给予措施1或2后患者的状态变化),引导问题:患者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途径?措施依据是什么?2.3.2情景式操作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小组深入探究,结合神经外科护理特点及低年资护士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同时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护理部制定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护理操作指南》及《临床常见护理操作并发症》的相关要求,将15项操作作为神经外科基本操作培训内容,分别为: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口腔护理、男/女患者导尿、皮内注射、静脉输血、口鼻腔吸痰、肌肉注射、鼻饲技术、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观察、CPR/除颤技术、轴线翻身、肌力分级、GCS评分、约束法等。每月月初由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集中情景式示教培训,2016年每月1期,全年共12期。要求事先设置情境,实现案例重现,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担当标准化病人,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及应急能力。情景式操作技能举例(约束法培训)患者病情设置:颅脑肿瘤切除术后,刚刚从手术室转回病房,患者全身留有皮下引流管、气管插管、尿管,同时患者烦躁不安,情绪异常激动。培训内容:护士对患者病情及情绪状态的观察,约束方法的培训。2.4教学效果及评价。培训前对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技能进行初步测评,之后每月月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当月所学理论、操作技能及综合技能的考核。连续培训12个月后对所培训的全部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理论、操作技能及综合技能,考官为神经科13个病区的护士长及神经外科科护士长。2.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模拟病例教学法培训前后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技能均比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
4讨论
模拟病例教学在提高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护士首先需要根据临床实际病例,综合并运用多种已有知识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通过真实的护理操作过程观察各项措施之后患者病情的变化,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给予进一步护理措施。通过神经外科典型病例的引导,护士将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地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等护理程序运用到临床护理中。神经外科护理学是外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由于其疾病特性,决定了它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护理科学。随着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尤其伴随着神经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神经病学更突出其专业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的特点。颅脑肿瘤、颅脑创伤等疾病需要具备神经科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并有精湛的临床技能的护理人才为神经科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6]。模拟病例教学对于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有很有必要,但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对培训者也有很高的要求。培训者需要兼具培训者、引导者、反馈者的角色,能够引导低年资护士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同时还需对护士的行为有反馈评价,同时给予进一步指导。模拟病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授课内容有机结合、关联、归纳、总结,可以锻炼低年资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护理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采用模拟病例式教学法培训前护士的理论成绩(75.4±4.3)分、操作成绩(82.7±2.5)分、综合技能成绩为(80.2±3.7),培训后其理论成绩(83.6±5.5)分、操作成绩(88.6±1.9)分、综合技能成绩为(85.8±2.6)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病例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主体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探索学习的模式,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促进低年资护士对神经外科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
作者:范艳竹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参考文献
[1]彭翠香,王非凡,崔莹,等.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1,(07):503-504.
[2]吴薇薇.病例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6,(4):350-351.
[3]张悦,陈艳,夏玲,等.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对护理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09-813.
[4]VillemureC,TanoubiI,GeorgescuLM,etal.Anintegrativereviewofinsitusimulationtraining:Implicationsforcriticalcarenurses[J].CanJCritCareNurs,2016,27(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