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整理2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1、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2、说一说
(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3、完成103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借助小汽车和图片全面回顾所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通过小组交流、互评,培养学生讲解的技能和倾听的习惯。
二、复习对称图形
1、回顾反思
什么是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2、画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交流、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掌握。
三、拓展练习
1、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知识点汇总
四、观察物体
重点、难点
1、建立观察角度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
(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镜面对称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发展空间观念。
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
重点、难点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画正字)。
(2)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的),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样本容量、比较信息,描述信息等),并让学生尝试作出简单的决策。
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
例题
1、在二(一)班选班长时,四位同学的选票如下:
张刚:正正王芳:正正正刘红:正李强;正正
(1)整理数据
姓名
张刚
王芳
刘红
李强
票数
(2)()的选票最多;
(3)()的选票最少;
(4)王芳比张刚多多少票?
六、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示、列图表等过程,逐步抽象
出全面的、有序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
体过渡到抽象。
(3)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简单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
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
知识点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例题
1、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是90分、96分、98分。甲说:“我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乙说:“我比甲高。”那么,甲是()分,乙是()分,丙是
()分。
2、填符号
在○里填上+、-、×、、或=
4()6=248()8=1670-22()8×6
7×4()2366()40()2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能正确的区分角。
难点: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面、右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会画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旧知学习
1.角和直角
(1)复习角及各部分名称。
(2)说一说,教师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第(1)题:用三角板量一量,指名说说图形中有几个角和几个直角。
第(2)题:请同学们画一画,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2“观察物体”知识。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问: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形状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全貌,应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3.实物展示。
(1)出示玩具汽车。
师: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情况。
(2)出示3张汽车图片。(正面图、后面图、侧面图)
师:请你想一想,这三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4.说一说。
请小组中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5.完成教材第102页第7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1、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