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黍离之悲作文(2篇)

时间:

黍离之悲作文(3篇1

细雨已停,可天色依就昏暗,我们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一起学习“黍离之悲”主体诗词,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息,让人的心亦沉沉的。

唐肃宗至德元载六月,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下唐朝国都长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段诗文一致就在我耳边回荡,让人身临其境。诗人目睹了长安春天时一派荒芜的景象。

国家破损,草木茂密,涕泪四溅,鸟鸣惊心,昔日的繁华都市早已成黍稷之地,无限感慨由此而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就是杜甫的令人心惊的黍离之悲吧!

悲?黍离之悲?杜甫悲的是过去辉煌不在吗?悲的是长安沦陷吗?不!他悲的是国破家亡,故人不在啊,!低头沉思,泪如雨下,打湿衣襟。

而黍离之悲,远远不止这些。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心观物,而物皆着诗人心中哀伤之色彩。李煜心中充满了忧愁,那么眼前的一切美景都似乎变得凄苦起来,“春花秋月、冬风”原本是令人多么心旷神怡的物象,但在国破家亡、沦为阶下囚的李煜看来,这一切只能让他倍感凄凉和无助,生发出无限悲愤之慨。这便是属于唐代李煜的黍离之悲!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声声有力的诗句在耳旁徘徊着回绕着,把我的思绪拉回周朝,他悲的不是城市的繁盛荣华,不是香火不断的庙宇,悲的是故人不在,物是人非啊!

儿女的叛逆是父母的黍离之悲,市场上出现大批过期零食,贪吃的儿童争相购买,食用食物后,又谈何拥有健康的体魄?少年强则国强,若少年弱,国又如何强?难道我们要如他们那般,当地球美好不在时,再让空泪流?惟愿黍离之悲不在重蹈覆辙,在地球上留下污浊的脚印,因为人类的美好未来依旧是吾辈青年心中的最高向往!

黍离之悲作文(3篇2

何为黍离之悲?翻开书本,风吹入房。《黍离》读毕,吾心悲伤,答曰:“国破家亡”。

西周已灭,回镐京,一派荒凉。本以为皇宫依旧,可在他眼前的,却是一片生满了黍稷的荒野。转眼间,皇宫又现,伸手挽留,可不知道,能留住什么。他跪于此荒野,顿时,痛恨涌上心头。他好似盼来了,不,盼来的,只有那个心中无国、心中无民的君主。痛恨喷涌而出,他仰天长啸,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此何人哉。

吾梦已然醒来,又见杜甫。

长安沦陷,国破家亡,只有那山河依旧。春天已经到来,荒芜的长安城中,野草茂密。心中不经又想到国事,在此长安城中,本该美好的春天,却让他更觉凄凉。他身虽自由,但心却被永远囚禁,不经涕泪四溅,感鸟鸣也惊心。徒然,离愁别恨涌入心间。战火已然延续了有半年有余,家书一封便抵万金。愁绪缠绕,昼夜只搔头思考。白发愈搔愈短,已经完全插不上簪子了。

黍离之悲,便是如此了。

可黍离之悲,远不止二三。李煜恨自己无能,最后被赐毒酒而死;陆游痛恨不能上战场,灭胡人,最后只老死在沧州;谭嗣同忧国忧民,忧四方有敌,神州何处;于右任将尸骨埋葬于高山之上,只愿望我大陆,虽不能及。

常说黍离之悲,黍离之悲,那黍离之悲只在古代吗?

周至清,清至今,黍离之悲一直存在。砍倒树木,是鸟类的黍离之悲;排污入海,是鱼类的黍离之悲;垃圾遍地生,那将会是无知人类的黍离之悲。

吾现知,何为黍离之悲。于吾于尔,都应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切莫让人类陷入深深的黍离之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