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作用与功效范文(6篇)
艾叶的作用与功效
艾入药始载于南北朝梁人陶弘景《名医别录》,其性温味苦辛香,入肝、脾、肾三经。功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除湿止痒,平喘止咳,可治多种疾患。
艾为妇科多用药
《本草纲目》称艾“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胶艾汤治虚痢及妊娠产后下血,尤著奇效。”治法如:
妊娠胎动不安或流产下血不绝既可用单味艾叶煎汁频服,又可用艾叶配伍阿胶、当归等养血调经之品,方如胶艾汤。
崩漏艾叶与阿胶、芍药、当归配伍同用。或以艾叶炭30克,蒲公英、蒲黄各15克,每日1剂,煎服2次。
带下清稀艾叶配伍白术、苍术、当归、砂仁,共研为末,每日早晨服9克。
经行腹痛艾叶与香附、川芎同用。
艾为止血除湿药
凡治吐血、鼻血、便血等属虚寒出血病,只需单味艾叶煎汁,频频饮服;若属血热妄行的吐血、鼻血之类的出血病,也可用鲜艾叶配伍凉血止血的生地黄、生侧柏、生荷叶同用,即四生丸。
治皮肤湿疹瘙痒,艾叶适量煎汤外洗,有除湿止痒之效;若艾叶与地肤子、白癣皮、苍术共投,其效更著。
艾为外治灸治要药
《本草汇言》称:“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一切沉痼伏匿内闭诸疾。若气血、痰饮、积聚为病,哮喘逆气,骨蒸痞结,瘫痪痈疽,瘰疬结核等疾,灸之立起沉疴。”据此,《名医别录》将艾“灸百病”列于诸种功效之首,故艾又有灸草之称。
取清洗干净的艾叶揉成绒状,拣掉硬柄,筛去灰屑,即成艾绒,用纸包裹成艾条。再将艾条置于体表穴位熏灸,能使热气内注筋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逐寒湿外出。尤其大伏天,偏爱艾灸的患者常可在阵阵艾绒飘香烟雾中,将体内顽疾之邪驱除。这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不错选择。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艾中芳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结核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艾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有一定疗效。艾制剂有保肝利尿作用,可防止肿瘤患者因化疗而引起血尿。现代临床还可治疗慢性肝炎、肺结核喘息症、急性菌痢。艾煎汤内服或外洗,亦治疟疾或放射性溃疡。
艾叶的作用与功效篇2
其实艾叶不仅是一种食材,而且也是一种有2000多年历史的药材。早在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艾叶的疗效与用法。艾者,有治理、安定之义。《释名疏证补》云:“艾,治也”。因艾可治病安身,是以得名,药用其叶,故名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指出了艾叶的神奇功效。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为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草地、林缘等,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宜生长。常在4~7月花尚未开、叶正茂盛时,采叶阴干。艾叶多皱缩,有短柄,完整叶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的柔毛,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以叶厚、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临床应用的艾叶以陈久者为好。
艾叶性味苦辛、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等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说:“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艾叶止血宜炒炭用,理气血宜生用。但阴虚血热者当慎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还含有鞣质、黄酮、醇类、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对艾叶油平喘有效成分进行系统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单萜类、倍半萜类的化学结构与平喘作用有关。取艾叶油0.25~0.5毫克/千克,对大鼠进行灌胃或腹腔注射,结果显示各组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艾叶油还有祛痰、抗过敏、利胆的作用,如将艾叶油制成混悬液(艾叶油25微升/毫升),可使大鼠胆汁流量增加。艾叶油还对离体蟾蜍心和兔心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将艾叶油对兔子进行腹腔注射,结果显示有镇静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艾叶不同炮制品的凝血时间也不同。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护肝利胆、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可治疗崩漏、痛经、习惯性流产、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多种疾病。
民间常用艾叶红糖水治疗痛经: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亦有取艾叶6克,生姜2片,水煎去渣代茶饮,治疗寒性泄泻。对月经过多、血虚者可吃艾叶阿胶粥:取阿胶20克,干艾叶10克,红糖1大匙。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每日2次。
艾叶的另一个用于临床的重要用途为艾灸,艾灸是靠点燃艾绒的热力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在日本应用艾灸预防保健、延年益寿,是作为一年中的大事来办的;艾灸在韩国更是深入人心,普通主妇都会用艾灸缓解一些身体的小问题。
哪么如何进行艾灸呢?艾灸前先要将曝晒干燥的艾叶,筛去杂梗和泥沙,放在石臼中,用木杵捣碎,就得到了淡黄色、洁净细软的艾绒。有了艾绒就可以制成艾炷和艾条。
取纯净陈久的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形小体,不但放置方便平稳,而且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此即为艾炷。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以艾炷施灸时,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根据临床的需要,艾炷的大小常分为小炷如麦粒大,可直接放于穴位上燃烧(直接灸);中炷如半截枣核大;大炷如半截橄榄大,常用于间接灸(隔物灸),如隔姜灸和隔蒜灸。一般临床多用中炷,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约0.8厘米,炷重约0.1克,可燃烧3~5分钟。一般若作直接灸,可用细艾绒;若作间接灸,可采用粗艾绒。
艾条是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又分为纯艾条(清艾灸)和药艾条两种。一般长20厘米,直径1.2厘米。将艾条的一端燃烧,对准施灸部位,约距1.5~3厘米进行熏灸。具体又分为温和灸(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适且无灼痛感,以皮肤潮红为度)、雀啄灸(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象鸟雀啄食一样,一起一落,一远一近)、回旋灸(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厘米处移动,往返回旋)。此法操作简便,疗效良好,无痛苦及副作用,故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根据被施灸者年龄、体质的不同,每周可灸2~5次。
艾灸除对哮喘、肺结核、痢疾、疟疾、肠炎等有显著疗效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施灸能提高白细胞的功能,加速抗体形成,增加机体防御力,对呼吸、循环、消化、生殖等系统有调节作用,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艾叶烟熏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可使菌落减少95%~99.8%。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250克成熟的艾草(没有成熟的艾草不能使用,因为它的药力不够)放置在盆子里,在房子里点燃,把窗户关起来。在熏的时候,一定要烟熏,不能是明火,因为实验证明,烟熏杀菌的效果比明火要好得多。烟熏的时候人要离开房子,因为艾草有大量的挥发油,挥发油是艾草杀菌的重要成分,但它有毒性,容易引起皮肤粘膜潮红,使人的中枢神经兴奋,严重的会导致抽搐。一般待烟熏结束后半个小时,人方可进去将窗户打开。
艾叶的作用与功效篇3
俗语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这里说的艾,就是我们常说的艾叶、艾草,为菊科植物,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缘。艾叶是一味疗效不俗的中药。艾叶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经血过多、崩漏、妊娠下血及腹部疼痛等症。端午时节正值初夏,天气开始炎热,又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们容易患多种疾病。而艾叶气味芳香,可驱蚊逐蝇,清洁空气,消除病毒,保持居室卫生,起到辟邪、防病、保安康的作用。
艾叶辟邪相传千年
关于“艾叶辟邪”的传说,也流传了上千年。
在古代,人们发现了艾绒是一种很好的易燃物,那时保管火种或传递火种用的就是艾叶,所以,保管火种的人要经常上山采集艾叶凉晒干制成燃火材料艾绒。某一天,一场瘟疫袭来,村子的人大部分都死亡了。但人们惊奇地发现,负责掌管火种的这家人,甚至在这家人附近住的人却没事,他们仔细检查了这家人与其他人家的不同之处,发现这家人土屋的墙上挂满了艾叶。原来,悬挂艾叶是可以免受邪气侵害的,慢慢地人们就有了“艾叶辟邪”的认识。
艾叶避邪并非迷信
“艾叶辟邪”在过去曾被视作迷信,在今天看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叶的功效有以下几点:
艾叶中的挥发油(香味成分)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上海等地对用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进行抑菌抗病毒试验,结果发现艾香(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及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用其对空气消毒,可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
艾叶的香味成分挥发出来后,不仅能抑制或杀灭房屋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还可分布于人口鼻呼吸道中,能杀灭进入口鼻呼吸道中的细菌病毒,并且能在口鼻中形成一道微膜屏障,阻止细菌病毒的侵害。若通过燃烧艾叶烟熏或煎煮艾叶洗浴,则由于高温的作用其香味成分挥发更彻底,效果会更好。
艾叶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艾灸能增强小白鼠单核巨噬细咆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此点已被众多的药理实验所证实。以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能显著提高健康人鼻分泌液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长期应用艾叶洗浴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明显减少流感的发生率,说明艾叶浴也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艾叶入肴也美味
端午前后正是艾叶上市的时候,此时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大家不妨买些回去,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来保健。下面就介绍几款艾叶的做法。
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女子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艾叶甜汤
做法: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
作用:清热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妇女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等。
艾叶饼
做法:将艾叶打成浆,与糯米粉一起做成艾叶饼,吃起来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令人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妇女坐月子理想的点心,对感冒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艾叶阿胶粥
做法:阿胶20克,干艾叶10克,红糖1大匙。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融化(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月经期服用。每日2次。
作用: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痛经、小腹冷痛的调理。
艾叶煎鸡蛋
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健脾开胃。
艾叶肉圆
做法:把猪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安神。
艾叶蒜汤
做法:大蒜50克,生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叶、鲜生地各20克。将各种材料混合一起捣成泥,以水煎服。
作用:平逆气、止血。
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妇女痛经。
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克,艾叶10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
作用:用于女子月经过多。
面粉蒸艾叶
做法: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按1克艾叶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然后铺入笼屉蒸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再盛在碗里,以香油、辣椒面、葱、蒜泥等调味即成。
作用:开胃暖胃。
艾叶饺子
做法:艾叶300克;葱、豆芽、豆腐各适量。分别切碎后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再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
艾叶菜团
做法:将艾叶切碎,放适量面粉,用水、盐揉成面团,做成大小适中的艾叶菜团,入锅中蒸熟即可。
艾叶的作用与功效篇4
“艾”除了在临床上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高的食疗保健作用。用“艾”作主料制作的“艾叶蛋”“、艾叶汤”、“艾叶酒”等对各种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食两用之品[3]。其常用食疗方如下:
1.1艾叶蛋汤:生艾叶15g、鸡蛋2个,将艾叶浓煎取汁打入鸡蛋汤,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服30日。此方具有养血安胎功效,对孕期出血,习惯性流产者均有很好疗效。
1.2艾叶生姜熄鸡蛋:艾叶15g、生姜25g、鸡蛋2个,将以上三味加水适量共煮,待鸡蛋熟后剥去壳,用针扎一些小眼,再放入原汁中煨煮片刻,汤汁饮用,蛋食用,每日1次。此方有温经止血,散寒安胎的作用。主治妇女崩漏及胎动不安及习惯性流产等病症。
1.3艾叶鸡冠花酒:艾叶15g、红鸡冠花5g、川芎3g,将三味药切细,用黄酒500ml浸泡两周后,即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15~20ml。此方有活血化瘀,解郁止痛之功。主治妇女产后气血不和,肝郁不舒两胁胀痛、腹痛、胸闷、嗳气等病症,本方亦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治疗作用。
1.4陈艾当归羊肉汤:艾叶10g、当归8g、肉桂5g、羊肉250g(切块),将艾叶、当归、肉桂先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再将羊肉放入药汁中加入生姜、胡椒、味精一同煮至烂熟即饮汤食肉,每日1次。此方有调经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适用妇女经寒不调,小腹冷痛、宫寒不孕、白带过多等病症。
1.5艾胶地黄饮:艾叶12g、阿胶12g、当归8g、生地12g、侧柏叶12g,先将艾叶、当归、生地、侧柏叶水煎取汁,趁热将阿胶放入融化即可饮用,每日2次。此方有调经止血、温阳镇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过多、痛经、妊娠出血、崩漏吐血下血等病症。
1.6陈艾罗布麻叶茶:艾叶15g、罗布麻叶6g、山楂6g、五味子5g,将以上四味药置茶壶中加入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此方有清热养血、清肝名目、降脂降压之功效,适用于各类型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
1.7“艾”外用也有很好的疗效,艾叶煎汤外洗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用鲜艾叶擦拭局部,每日数次可治疗平常疣。
2“艾”在中医灸疗法中的应用
2.1中医“灸疗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其以“艾”作为灸料应用于临床,在战国时代的典籍中就有明确的记述。以艾绒制成的艾条,配合人体穴位灸疗有温通气血,活血通络,补虚冷祛寒气,逐瘀而生新的作用。临床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高血压、低血压、半身不遂、肝脏病、心脏病、肾脏病、妇科病等”。
2.2临床使用时还可将多味中药与“艾”加工制成“中药艾条”。常用配方:生五灵脂24g、生青盐15g、夜明砂6g、木通9g、白芷6g、乳香3g、没药3g、葱头6g(以上诸药共为细末),外配艾绒500g,混合搓制成艾条,此方借助中药之药性与“艾”之持久热力相辅相成,并根据临床症状病因病机配合腧穴进行灸疗,温经通络,扶正法邪,与针刺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高了治疗功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
艾叶的作用与功效篇5
[关键词]头屑;功效评价;去屑
[中图分类号]R758.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4)06-0472-04
Theclinicalefficacyassessmentofartemisiavulgarisanti-dandruffcompoundsfordandrufftreatment
ZHULi-ping1,SUNChang-lei1,LICheng-liang1,WANGHu2,PANXiang-long3
[1.LaiboNature(Shanghai)Co.,Ltd.,byShare,Shanghai200233,China;2.ShanghaiBangshiBio-ChemicalCo.,Ltd.;3.DepartmentofDermatology,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AffiliatedDawn]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shampooandconditionerwith5%artemisiavulgarisanti-dandruffcompoundsonsubjectswithdandruffwerearrangedtoevaluatethechangeofdandruff,sebumandMalasseziaafterusingtheshampooandconditionerfor2and4weeks.Meanwhile,theself-evaluationwastakenbythewiththeblank,theaveragescoreofdandruff、theaveragequantityofsebumandtheaveragenumberofMalasseziacoloniesweredecreasedondifferentdegreesafter2and4weeksoftreatment.Comparedwith2-weektreatment,4-weektreatmentwasevenbetter,which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Meanwhile,self-evaluationdataalsoprovedgreatimprovementafter2and4weeksoftreatment.ConclusionsShampooandconditionerwith5%artemisiavulgarisanti-dandruffcompoundshavesignificantanti-dandruffeffect.
Keywords:dandruff;efficacyassessment;anti-dandruff
头皮屑是头皮角质化细胞脱落的小片鳞状屑,头屑产生的机理一般认为与马拉色菌的繁殖有关,马拉色菌具有嗜脂性,存在于三酰甘油脂和游离脂肪酸过多的皮脂腺部位;马拉色菌产生的脂肪酶水解甘油三酯和饱和脂肪酸生成游离的不饱和脂肪酸,游离的不饱和脂肪酸刺激头皮产生头屑[1-2]。头皮屑在医学上可能并不严重,但在美容学上却不容忽视;头皮屑容易使头皮出现红斑、瘙痒,也给患者带了很多烦恼。目前对头屑的治疗,常以吡硫翁锌、酮康唑和甘宝素等抗真菌剂为主[3],应用时间过长容易出现耐药性。本实验采用以中药蛇床子、北艾叶、侧柏叶、人参为主的艾叶去屑方,对46例寻常头屑受试者外用治疗,并对其进行临床功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6例头屑过多受试者,均来自上海聚科生物园区员工,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25~45岁,平均(36.42±5.86)岁。所有受试者头部存在片状白色鳞屑等符合头屑过多的现象,且头部多存在油腻和瘙痒现象。治疗前2周停止所有去屑洗护发日化产品的使用。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将艾叶去屑方中的四味中药蛇床子、北艾叶、侧柏叶、人参按药材质量比4:2:2:1,采用75%乙醇提取,提取后浓缩成生药:提取液浓度=1:1,制备成含5%艾叶去屑方的香波和护发素。先用香波洗头,冲洗后涂抹护发素按摩头皮3min。每2天洗头1次,持续4周,于使用前、使用后2周和4周评价其临床疗效。
1.2.2临床评价指标和方法
1.2.2.1评价指标和头部分区方法:临床评价指标包括头皮屑、头皮油脂、头皮马拉色菌数量变化以及受试者自我评估结果。头部7个区域分区如下:前额部位,左、右头顶,左、右鬓部,左、右枕部。在7个区域分别取lcm2区域作为数据采集部位。
1.2.2.2头皮屑评价:头皮屑评价根据“ASFS分值”(adherentscalpflakingscore,黏着性头皮鳞屑分值)调整而进行临床评估。无可见脱屑为0分;发根偶见细小脱屑为1分;发根可见细小脱屑为2分;少量的大型脱屑或大量细小脱屑为3分;大量大型脱屑为4分[4]。并采用数码智能头发分析系统拍摄头部7个区域头皮头屑堆积状态照片。
1.2.2.3头皮油脂评价:头皮油脂采用sebumeterSM815检测头部7个区域的皮脂分泌情况,并应用数码智能头发分析系统拍摄头部7个区域头皮油脂状态照片。
1.2.2.4马拉色菌定量培养方法:在头皮7个部位1cm2处,采用擦洗法取材[5],接种至沙氏培养基,置28℃恒温培养箱培养1周,观察并记录马拉色菌菌落数结果。
1.2.2.5受试者自我评估: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受试者自我评价头皮屑数量、头皮瘙痒程度、头皮油脂量等改善程度,并按0~3分记录,其中0分=改善不大,1分=稍有改善,2分=显著改善,3分=完全改善或基本恢复。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
2结果
2.1头屑、油脂、马拉色菌评价结果:46例均完成本次试验,所有结果参与分析。与使用前相比,应用含5%艾叶去屑方的香波和护发素2周和4周后,头屑、油脂及头皮马拉色菌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使用前比较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其中头屑平均分值在2周和4周的下降率分别为23.6%和41.1%;平均油脂在2周和4周的下降率分别为22.7%和47.3%;马拉色菌菌落在2周和4周的下降率分别为77.0%和96.3%。
2.2受试者自我评估结果:使用含5%艾叶去屑方的香波和护发素2周和4周后,受试者自我评估头屑、油脂和瘙痒程度完全改善、显著改善、稍有改善和改善不大具体例数见表2。通过数据处理,受试者在2周后自我评估头屑、油脂和瘙痒改善程度平均得分分别为1.39、1.30和1.28;受试者在4周后自我评估头屑、油脂和瘙痒改善程度平均得分分别为2.07、1.91和1.72;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2.3典型案例图片对比:使用前,头皮角质层脱屑严重,角质层黏连成片,毛囊部位有堵塞现象;使用4周后,头皮角质层结构致密,无明显的脱屑现象和毛孔堵塞现象,见图1。使用前,头皮皮脂堆积严重,出现油光;使用4周后,头皮无可见皮脂严重堆积现象,见图2。
3讨论
蛇床子、北艾叶、人参、侧柏叶组成的艾叶去屑方由现代临床常用治疗瘙痒性和脂溢性脱发的方剂进行加减而成。蛇床子味辛、苦,性温,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蛇床子具有较强的抑制马拉色菌作用[6]和止痒作用[7];北艾叶味辛、苦,性温,具有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艾叶具有抗细菌、抗皮肤真菌作用[8];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侧柏叶有抑菌抗炎、去屑止痒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脂溢性皮炎、雄激素原性脱发等病症[9];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人参皂甙、20多种氨基酸、多种活性多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促进头发生长、头皮养护、提高头皮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功效[10]。
本方蛇床子作为主要药物,可以抑制由马拉色菌繁殖引起的头屑生成并兼具缓解头皮瘙痒的作用;北艾叶具有抑制皮肤真菌作用,马拉色菌属皮肤常见真菌,北艾叶可能对马拉色菌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侧柏叶可以治疗雄激素原性脱发和脂溢性皮炎,而这两种疾病都跟皮脂分泌过多有关,因而侧柏叶可能具有一定的控油作用,可以改善头部的油腻现象;人参则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滋养头发和头皮的功效。因而5%的艾叶去屑方具有很好的去屑、控油和止痒作用。
[参考文献]
艾叶的作用与功效篇6
材料
艾叶、云南火腿肥肉,猪精瘦肉,胡萝卜,桂圆肉,盐,鸡蛋清,生粉,大蒜。
制作方法
1.将猪瘦肉和火腿肥肉放入搅拌机搅成细泥;
2.在肉馅中放入1/2蛋清,顺一个方向搅拌至吸收,再分次加入少许水搅打,待肉泥充分吸收后再续水;
3.大火烧水,放入洗净的艾叶焯一下,捞出沥水,剁成细茸;
4.将胡萝卜和桂圆肉放入搅拌机内搅打成细泥;
5.将上述材料全部混合一起,加入盐、胡椒粉拌匀;
6.热锅里烧油,放入大蒜、姜粒等作料,入锅爆香后加入水,水后放入拌好的艾叶丸子,待丸子浮出水面,调入少许盐即可。
TIPS
春夏季节,孩子容易过敏,艾叶的食用有助于去湿,去寒,防止皮肤过敏。
儿童服用此汤还有暖胃,增进食欲的作用。但不宜多吃。
嫩艾叶用来做丸子,摘下来的茎和叶可熬水泡脚,除湿降火效果不错哟。
艾叶还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平喘作用、利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止血作用、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都有保护作用。
食材检阅
艾叶
介绍:艾叶性味与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新鲜艾叶可做艾叶饺子,艾叶水糕等,还可与鸡蛋同煎炒,有暧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功效:①对女人来说,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②对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有很好疗效。
黑松露土豆泥
材料:土豆300克,胡萝卜1个,猪肉50克,黑松露酱5克,芝士,盐,牛奶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洗干净的土豆放入蒸锅里蒸熟;
2.将已蒸熟的土)白话文○(豆去皮,并用容器倒成泥状;
3.猪肉和胡萝卜搅拌成肉泥放入土豆泥中,再将黑松露,芝士,盐,牛奶加入搅拌均匀;
4.煎锅放入适量食用油预热,将拌匀的材料放入煎锅中,用中火将两面煎至微黄即可。
TIPS
做土豆泥的土豆,请尽量选购小土豆,皮比较黄的,这种土豆比较清甜而带有糯性;
煎土豆时可先用中火煎3分钟,再改用小火慢慢煎至有锅巴,这样就可外焦里嫩;
在煎制食品时,尽量选用不沾煎锅,这样可防止食物粘锅焦糊。
食材检阅
松露
科普:松露是一种多生长在松树、栎树、橡树下的一年生天然真菌。其栉松风、沐晨露而长,又称“地菌”、“块菌”等,在欧洲被称作“黑色的金刚石”。
功效:①松露中含有种类多样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锌、锰、铁、钙、磷、硒等必需微量元素,以及鞘脂类、脑苷脂、神经酰胺、三萜、雄性酮、腺苷、松露酸、甾醇、松露多糖、松露多肽等大量的代谢产物。
②根据研究报告记载,菌类多糖、多肽、三萜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作用等;雄性酮有调理男女内分泌的显著功效;鞘脂类化合物在防止老年痴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肿瘤、抗细胞毒性方面有明显活性等等,这些稀有天然化合物的存在可能构成了松露神奇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关范文
-
2023幼儿园教学工作计划3篇
个人年终计划简短(个人年终计划简短范文)
2023年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2020年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2023年个人工作计划(通用)(2021年个人工作计划300字)
2023员工个人年度工作计划(2021年员工年度计划)
保育个人工作计划(保育个人工作计划大全)
2023年内科护士个人工作计划(内科护士2021年工作计划)
公司保安个人工作计划1500字(保安人员工作计划)
关于个人年度计划模板幼儿园(幼儿园年度计划怎么写)
个人工作计划1500字(个人工作计划内容)
关于汽修中专的自我鉴定(汽修中专毕业自我鉴定100字)
自我鉴定大学生(自我鉴定大学生毕业登记表)
电大大专自我鉴定模板800字通用(电大的自我鉴定范文)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自我鉴定系列(教师个人年度考核自我鉴定范文大全)
工厂员工简短自我鉴定集锦(厂里员工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