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11篇)

时间: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1

从稚气满面的孩童到朝气蓬勃的少年再到意气风发的青年,然后十八岁,我们成年了,最终我们会步入老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成长,不准确来说我们只是在长大。真正的成长必定要经历人生百味,体会难以言说的感觉。有句名言说:“你不能解决你不知道的问题。”所以,首先你要知道你的问题,然后才能去解决它。如果你连成长是什么都不明白,那怎么去应对好你的成长,以下是我们理解的成长。

成长是一场痛苦的旅行团。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或平坦或弯曲的路,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有的人在风雨中匍匐,有的人在风雨中叹息,有的人却执着地前行。现实是残酷的,成长亦是痛苦的。在成长的旅途中,一路跌跌撞撞。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正经历着让你很痛苦的事的时候,当你的内心陷入无限的挣扎而渴望得到救赎的时候,你以为自己快坚持不住了,因为你觉得自己此刻无比难受。可是,你坚持下来了,某一刻你发现好像一切又是那么平静无波澜。然后,你又陷入痛苦的挣扎之中。经历过,感受过,才明白确定成长是一次痛苦的旅行。

成长是与自己的和解。有人说“我们的成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对美好的追求,一是对残缺的接纳。”许多时候我们是矛盾的,总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不断纠结,反反复复。可是纠结过后你会发现,其实自己所纠结的东西,终究只是那么一回事。所以,我认为成长是一个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当你能够与自己和解,不再纠结以前的纠结,你或许就长大了。

成长是对自己的认识。有人说“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尽力去争取的时候。”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认知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总之,你会明白自己的内心。在与自己的和解中容纳自己。

成长是痛苦的,也是自己的事情。正如董卿在《破茧是蝴蝶自己的事情》中所说的:我能够和人分享快乐,却很难让人分担我的痛苦,一个人的的痛苦往往是一个结,解开它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所以,鼓起勇气去面对成长,走好成长之路,却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2

理解是什么?理解就像是一团温火,将寒冷已久的心灵一点一点地融化;理解是一泓清泉,唤醒干渴已久的人们;理解就像是一杯酽茶,苦尽甘来总是甜。

那天,我正和妈妈津津有味地讨论电视剧,爸爸回来了,欣喜若狂地说:“哈哈,我中了几万块买了古董,太靓了。”我好奇地问:“古董是什么?”“就是以前用的东西,现在可值钱呢!”爸爸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精致的盒子。我满心期待着里面的宝贝,却大吃一惊:“这么旧……”“这才值钱呢!你这小屁孩懂什么!真是的。”妈妈拍拍我的脑袋,爸爸没理我,一心要在房里找到一个最安全的地方摆放,不停地这里摆摆,那边看看。

下午,趁爸妈都上班自己一个人在家,寻找不知道被爸爸放在哪里的古董。“怎么会没有呢?那老头子放哪了那么严谨,脱神!”一个钟头过去了,我满头大汗地坐在沙发上,决定放弃寻找看电视去。插上电源无意看了看电视机后放了一个精致的包装盒,很像上午见的那个。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满心欢喜的把盒子拿了出来,打开一看,果然是爸爸买回来的古董。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就是一个旧东西,精致是精致,但就是太旧了,真不懂爸妈为啥那么痴迷。

刹那间,我的手不小心碰到了放在电视桌边缘的古董,古董一下子掉在地上,“嘭!”碎了!我慌乱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久才拿起地斗和扫把,将碎片扫起来。“这下可怎么办?没了,没了……我怎么交代?”我大惊失色。妈妈回来了,看见我满头大汗,问:“怎么了,宝贝?”“没……没什么。”我发抖地说。接着爸爸回来了:“嘿,我同事说不信我买了古董,准备来看看呐。来拿来瞧瞧。”爸爸笑着说。他一进屋就看到地上稀少的碎片,还有地斗里大片的碎片,怒气冲冲地说:“坏了?是谁!”“爸……爸,是我。”我说。爸爸扯着我往阳台走,一推,把门一关,留给我一句话:“你给我面壁思过。”我无奈,泪汪汪地说:“我是不小心的啊……”

我好想得到你的理解,那事虽然已经过了很久,但不被理解的委屈和疙瘩却仍然留在我的心间。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3

古时的一些俗语,似有种魔力,放之今日,仍有不可辩驳性。一句“娘想儿,流水长;儿想娘,扁担长。”便可将你看似对父母绵延不绝的思念之语堵在喉咙口,以致哑口无言,心虚之感油然而生。于是,自责了愧疚了。

于这里,我却想说,扁担之长的想念是可以理解的,也不能只因扁担之长的想念就将子女对父母的爱抹杀。

因了岁月年轮的增加,孩子与外界接触的圆半径不断扩大,相反父母的圈子却在缩小。于是矛盾出现了。子女的圈中活跃了各种因素:爱情、婚姻、事业、人际、孩子与父母;而父母的圈子仿佛变成一个焦点聚于孩子。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流水长”与“扁担长”难道就不能理解了吗?

正如《变奏的乡愁》中作者所提及的,自己已成了孩子的第二故乡,自己对父母的思念自然也会变奏。况且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希望子女勇敢外出闯荡,他们不希望孩子在外时时惦念自己,于是将流水长的想念化为满满的祝福送孩子外出,自己则在老家静静地想念,静静地守候。难道此时的父母会怪子女的“扁担之长”不如自己的“流水之长”吗?不会的,因为思念已化为动力在延续……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父母身体安康。倘若一封家书或一通电话告知父母身体有恙,又有几个子女只是“扁担之长”的着急呢?李密的《陈情表》至今读来仍令人潸然泪下,为什么?因他对病中母亲的真心,一切名利官职与母亲相比又能算得什么?再看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一个人物,因常年在外忙,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未见到,在家哭了三个月,并以《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话自戒。可见,虽想念是“扁担之长”,但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绵绵无绝期的。安好时的“扁担之长”是适度是理性,不安时的“流水之长”是爱。这样,“扁担之长”的想念又是可理解了。

看客又云:“那现今社会子女与父母反目的事例屡见不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随处可见,又怎么说呢?”不用说!我们这里所谈的想念全是基于爱上,若抛却伦理孝道,“想念”无论短长对他们来说也无足轻重了,他们的行为,只待舆论与法律的制裁。

心虚自责之感减轻之后,带着可以理解的“扁担之长”的想念在外闯荡,抱着“常回家看看”的心态常回家看看,母亲藏着流水长的思念会一直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你。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4

理解别人,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要学会宽容,为别人着想。

理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理解是对亲人的理解、对朋友的忍让、是彼岸的宽胸、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胸怀宽广的人,就会以宽容的态度包容他人的错误,甚至不注重个人的得失,它能够寻求化解矛盾冲突的办法,把自己变得豁然开朗,并且他自己也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

当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请试着站在他的角度考虑,理解然后沟通,寻找问题的根本。

当与与父母意见不和时,请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当你生病时,担忧的父母亲;晚自修结束后,校门外等待的父母亲;取得好成绩时,自豪的父母亲。我们阅读过太多讲父爱,母爱的文章,其实我们身边的故事又何尝不感人了呢?难道这些还不足以你去理解他们吗?

一些同学抱怨食堂的菜不好吃,种类少,喜欢去外面吃午餐,而不愿去学校食堂吃。其实,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学校食堂的立场,我们就会发现,食堂员工已经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改善同学们的伙食了。全校有将近20xx个学生,众口难调,食堂不可能做出合所有同学胃口的菜,使所有同学都能够接受。另外,食堂要考虑膳食平衡,菜式品种多样,市场菜价等等因素。我们的家长每天只负责一家人的饭菜,也不是我们次次都喜欢,顿顿都吃得香,更何况是工作量大的食堂呢?所以,当你抱怨饭菜不合你胃口的时候,当你抱怨排队等候的时间太长的时候,请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烦恼。

理解是沟通的前提,是使关系融洽的良方。只有当你懂得理解他人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老师的批评是对你最好的鞭策,才会乐于接受同学给你的意见。当今社会需要智商情商双高的人,而理解他人就是高情商的表现,也是学会交流的关键。理解其实是站在矛盾尖端的双方的让步,这一步就足以显示你的大气。

我校一直培养学生做“正气、大气、灵气”的现代人,而大气,便是对“理解”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在遇到使自己烦恼的人或事时,我们便需要一种大气,一种海纳百川的大气。让我们用大海一样宽的心胸,在心中架起一座“理解之桥”,一座人与人之间互相体谅、互相沟通之桥,给别人更多时间,更多理解,更多包容!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5

现在有很多的人都在高呼着“理解万岁”,他们都抱怨父母的不理解,朋友的不理解,老师的不理解……我也曾是那些人里的一份子,但是,有一个朋友听完我的抱怨后,说了一句话:“问问你的心,你又真正的了解过谁呢?”听完那句话,我深思了起来。

是啊,我又了解过谁呢?父母再怎么样也是为了我们好,但是他们的用心良苦却很少有人能懂,有的人会说:“我们不需要那样的爱。”不可否认,现在的我们在心里的确是有了自主感,希望不再受到父母的束缚,但是,父母们也有他们的想法啊,他们想让我们读上好大学,能够出人头地,能过上好日子……所以才对我们束缚的啊!为什么不试着去和他们沟通呢?为什么不去理解他们呢?

朋友,应该是最容易沟通的了,但是有时候因为一点的小事而吵翻了,有过一个网友对我抱怨她的朋友,她说她的朋友经常吼她,所以两人就绝交了。其实我觉得为了这点小事而断裂友谊真的是不应该,我想,她的朋友一定是很暴躁的人,而且一定是有原因才吼的,为什么不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呢?我想,她的朋友也应该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被人吼的滋味当然是不好受的,为什么不好好的说话呢?你们看,如果都能理解别人,那么友谊就会更加的坚固。

的确,现在有很多的老师都很偏心,但是老师也有老师的想法啊,他们希望多捧几个好苗子,然后为他们的脸上贴金嘛。我们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就会觉的这是人之常情了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有的人呢,因为老师的偏心而放弃了学业,其实我觉得这样是大错特错的行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才是啊,让老师看见我们的努力,这样老师也就会自然的注意到你了,也就会重视你了啊,我想到那时,你们也就不会说老师不理解你们了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凡事出必有因,我们不能只求别人来理解你,更重要的是你要理解别人,当你真正理解别人时,一切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的。

写这篇文章绝对不是来批评别人,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别人,让这个世界能够更加的美好,另外,写这篇文也是因为在留言板看到xx(这个网名忘记了)的留言:现在发现小荷上高级会员的作文都好沉重,没有什么活泼的了。现在想想也是,所以我就写了一篇议论文,虽然不是很活泼,但也不沉重吧!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6

理解与知道不同,知道只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理解是人与人交流的一座桥,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就有了沟通的纽带;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以前,我曾感到同学、老师、家长总是那么不能理解人,新词,自己心里有些话也很少说,有一次在汽车上发生的事却深深的触动了我。汽车上,一位农村老人自以为认识路,没听售票员报站坐过了,年轻的女售票员一再向老人表示歉意,说她照顾不周,嘱咐老人以后乘车向售票员打个招呼;老人呢,却直说自己太大意了。她下车了,两人互相谅解的一笑。

事情虽发生的平常,而我却无法平静。是啊!我们总在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而自己又理解别人了吗?人在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坎坷和不平,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帮助。我们只能到自己需要理解,而是不是更多的考虑到了别人也需要理解呢?

理解是相互的!当自己真正理解了一个人的时候,大家的心不是靠近了一步吗。这无疑也就增加了别人对自己的理解。现在不是都在说“理解万岁”吗?这个“理解”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人们最需要的是理解。自己得到别人的理解是幸福,最欢欣的。另一方面是自己要尽力给别人以理解。理解别人是最高兴的,最值得赞扬的。而第二方面更为重要,是更值得深刻认识,去全力做的。

理解是相互的!每个人都渴望理解,而对于它的给予也不应该忽视,正因为自己知道它的价值,才更应该明白它能给别人带来的一切。战斗在前线的战士们,离开温暖的家,用生命去换取我们安定的生活,只要我们说声“我们理解你们”他们就会感到无比欣慰。同样,当自己的同学朋友有了不顺心的事。我们只要说一句“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他们就会得到安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的小事,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伤,理解他也并非故意,或者体会到他这时也许有些冲动,有些恼怒,彼此说些道歉,原谅的话,并报之一笑,还会因为“你碰了我一下”“他踩了我一脚”而打架甚至动刀使棒吗?

请相信吧!当你理解了别人的时候,也会得到别人更多的理解;你只有去理解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对你的理解,而当我们都能相互理解的时候,周围的一切会变得更可爱,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请多理解别人吧!因为,理解是相互的。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7

这些年来,一直在徘徊中坚定,在失落中找寻快乐。年少的青涩,青春的张扬,蹉跎了岁月。在那些不愉快的岁月里,笑看世俗不堪,人情冷漠,渐渐地,看淡了,懂得了,学会了,随波逐流、锱铢必较悄然离我而去,如今更多是一份宽容与理解。芬芳四月,燕飞蝶舞,雾霭烟雨,秀色可餐。独坐桃下,微风习习,小荷出露,独享一份静谧,独守一份安详。行于青阶小道,在人群中寻找一丝的温暖。美的季节,美的感受。黄昏时,闲暇漫步,静看夕阳西下,绚丽晚霞;晚上下完课后,绕操场的跑道劲跑几圈,随意的做几个俯卧撑,卸去一天的疲累,亦是快乐无限。早已过了做梦的年华,成长是不可划过的句点,世事的浅尝,追求也仅仅是尽情的享受生活,学会包容,学会忍耐,学会享受孤独。

林肯说过:“人快乐的程度多半是自己决定的。”心态决定一个人的快乐。在这多元化的世界里,人不可能是孤立的,时时刻刻都在与他人接触,如何在这纷纷扰扰的红尘中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让快乐时刻相伴,包容与理解至关重要。包容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而理解却又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人之所以不快乐,记恨是主因,而利益的冲突是诱发记恨的根源。人总是不把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放在心上,却常为一两句不中听的话生好几天的气,收到伤害时,总是在埋怨别人,却从不自我反省。

真情只能用心去感悟,用默契来表达,只有拂去心灵上积淀的尘土,把心中所有的欲望全部抛开,心灵得到净化,方可大德大智。人生苦短,岁月如歌,在短短的年华里,我们应当在生活中自我修养,先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做好事。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友情;多一份理解,多一片微笑,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荣辱不惊,闲看潮起潮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禅诗说:“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境;消除心中鄙夷,时有月到风来。”唯有心豁达、宽广,方能不受红尘的喧嚣滋扰,唯有做到宽容、理解,朋友遍布五湖四海。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8

又是一个秋天,我们有缘相聚在这里。

太阳般的温暖,春风般的和煦,清泉般的甘甜。这就是第一印象——我敬爱的陈老师。

站在讲台上,我很紧张,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急出了一头热汗。为什么这么倒霉?我心里埋怨着。看着电脑屏幕,我不知道该怎么给同学们讲解这道题。一秒,两秒,一分钟……我快速的搜索,但找不到答案。我偷眼看看底下的同学,叹气;再看看老师,自责。正在我踌躇不决时,老师快速走上讲台,说:没关系,我来讲。我慢慢的走下台站在一边,脸红得像一颗大红枣。

老师流利的讲解着,还不时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最后,老师对大家说:“她讲得很详细,也很努力,她在书上批注了许多……”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打动了我的心。理解的幸福!

冬天来了,月光皎洁得像一块玉,天黑得像一堆墨,氤氲在我的胸口。老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严寒还没有到,心却被突然来的考试成绩凉透了。拿着试卷呆呆的愣着,听不进去老师的话。每一次我都在为自己找理由,但这一次,再也没有可以解释的语言。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所以她停下来,慢慢的说:“不要为一次考试的失败就丧失了信心,现在起身直追就不迟……”我抬起头,心中不知为何多了一份冬日的温暖,这温暖就像一首莫名地歌曲,在你落寞时,又像一股清冽的泉水流进你的身心,让人沉浸在理解的幸福中……

期中过后,我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父母的鼓励,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让我被一种不明的感觉缠绕。它初来乍到,却让我措手不及。我开始变得浮躁,甚至有些不屑一顾。我感受到这种可怕的力量,我却控制不住自己,就像有几根牢固坚韧的线在操控我。但您用一把剪刀一下子剪断了那些羁绊,并用坚定的眼神肯定我的实力。就仿佛在缥缈的晨雾中,我看到了升起的太阳,理解的幸福……

老师,感谢您,在迷茫徘徊中伸出大手,让举棋不定的我看到了明确的方向;感谢您,在风风雨雨中坚实的臂膀,让无所适从的我有了厚重的依靠;感谢您站在鲜花和掌声中严厉的面庞,让浮躁的我平心静气坚持努力!

感恩老师,一切尽在感动的泪水中。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9

那截光秃秃的枇杷树的根还留在土里,有些凄凉,完全不能与小院融为一体。短短的一小时,一树的甜美,一个伙伴就这样灰飞烟灭。

五岁时,我无意中把两颗枇杷的种子扔进了小院的土壤里。令人惊讶的是,这两颗种子经过阵阵春雨的滋润,竟意外地生长起来,冒出了绿芽!这时我对它——这个小生命有了一种独特的感情。从那刻起,它就好比我的伙伴,陪我一起成长。当我步入小学时,它已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了。

每年,它的枝头上都挂满了金黄的枇杷,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煞是好看。夏天,它撑开茂盛的枝叶,成了一把硕大无朋的遮阳伞,树阴下,清清爽爽,是个歇凉的好地方。就连它身上普通的叶子,在我感冒时,用来煮雪梨汤,效果都特别的好。

可是,在我十一岁那年,一件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的事,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枇杷树长得过于茂盛,张开的臂膀伸入了邻居家的领地,遮挡了小院的阳光,到了秋天,更是落叶纷飞,弄得人家小院“黄金满地”,落了扫,扫了又落,搞得人家怨声载道,三番五次上门告状。爸爸觉得,总不能为了一棵枇杷树而伤了邻里的和气吧,终于,不顾我的再三请求,拿定主意——砍树!

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几个人扛着电锯、斧头浩浩荡荡地来到小院。我想出去阻止他们,求求他们,但通向后院的唯一一扇门却被爸爸紧紧地拦住了。听着刺耳的电锯声,沉闷的斧头声,看着大片大片的枝叶七零八落地散落在地上,我却无能为力。望着砍下的、静静躺在地上的枇杷树,我的泪喷涌而出,我撕心裂肺的哭喊着,“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样残忍地对待它。因为他们不理解我,不懂我的心,它们不知道,这棵看似普通的枇杷树,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的亲人。在别人眼中,它很普通,但在我眼里,它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不知道,我对它的感情有多深,他们不知道,它是我童年的记忆……

是的,当初,我栽下它是无心的,经过时间的洗礼,我认识到了它的珍贵。

当最后一片枝叶落到地上的一瞬间,我的最后一丝希望没了。树被人拖走了,地上的落叶被清理干净了,围观的人都散了,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可我的小院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就不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呢?

今天,我站在那段孤零零的秃树桩前,独自回味着那昔日的美好。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10

我看,这满天星光,为仰望的人儿点亮前方,群星理解这忧伤。我嗅,这满园花香,让忧伤的目光不再彷徨,花儿理解这惆怅。我听,这万籁俱寂,给追寻的脚步一片静谧,世界理解这渴望。

因为理解,忧伤即散去;因为理解,惆怅已完结;因为理解,渴望亦了却。这,就是理解的力量。

仁川亚运会似乎成了最近微博话题的焦点,而其中一位韩国跳水运动员的零分事件更是热闹了榜单。韩国方面的解释似乎激起了中国人民压抑许久的不满,各种冷嘲、各种热讽纷至沓来,大家似乎都想一吐为快。然而人们是否想到,那位运动员的悔恨?我们的嘲笑,是对他多年的训练的否定,是对他失败的讽刺,更是对他所付诸的努力的不尊重。这些对如此年轻的一位运动员,真的好么?

谁的人生中没有失误?谁又未曾失败过?虽说这位运动员的动作失败了,但他的努力、他的勇敢、他的体育精神仍然值得人们尊重!让我们怀着一颗宽容与理解的心,为他加油!世界终会因理解而美好。我们也终会体味到理解的味道。

古人云:“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亦是论理解的重要性。仍记得雅典奥运会上的俄罗斯运动员霍尔金娜,25的她,对于女子体操运动员来说,已经是一员老将。参加这次奥运会,奥尔金娜不仅要与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女子同台竞技,而且面临着谢幕之战的压力。然而在一个跳转动作后,她竟然出现了抓杠失误,掉下了器械。刹那间的寂静过后,人们送给霍尔金娜的是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向他们心中这位失败的英雄致敬,也是向奥运精神致敬!

这群人们理解霍尔金娜,25岁去追寻自己的体操梦想,已是非常之举。人们的理解,也成就了今时今日幸福的霍尔金娜。想必霍尔金娜也闻到了洋溢着满满幸福的理解的味道。

莫以成败论英雄。体育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体育赛场本就应该是寻梦的地方,每一个梦想都应该被尊重,每一次失败都应该被理解。让我们携手,让赛场充满和谐的味道,那也正是,理解的味道。

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是啊!理解如爱,是天上飘渺的云,虽然我们看不到它、摸不着它,但它却时时刻刻在我们的身边,给我们诉说着一个个伟大的故事。理解如爱,是我们心中那永远洁白无瑕、自由而充满欢笑的相互帮助,它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是它让我们得以携手共筑中国大梦!

让理解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成为我们的眼神和表情,成为我们的手势和声音,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明,将会永驻我们心中。

爱的清甜,将因理解充斥世界。

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篇11

小时候,我们对父母总是言听计从,慢慢地,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父母之间也就有了分歧。

升入初中,学习课程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每每下课,如山的作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愿挤,总还是有的。”而我,把午饭时间当成了“海绵里的水”。

一天中午,作业比平常还要多,一进家门,我像往常一样躲在卧室里奋笔疾书。不一会,就听妈妈说:“开饭啦!”我随口应了声:“知道了。”但身体却没有挪移,笔尖依旧在我手下沙沙作响。几分钟后,妈妈的大嗓门又传进了我的耳朵:“快点出来,饭都凉了!”这一声,恰似一道惊雷,把我从做题的思绪中硬生生拽了出来,我生气地说:“别喊了,我做题的思路都被你打乱了!”妈妈在家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听我这么一说,顿时暴跳如雷,“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吃完饭再做作业!我还管不了你了,兔崽子!”我当时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同样也毫不示弱地吼道:“做完作业再吃饭,不都一样吗?”“怎么能一样呢,从早晨吃饭到现在都几个小时了,身体早被透支了……”

唉,我真是想不明白,不就是晚一点吃饭吗,至于大发雷霆吗?我把原因都清清楚楚告诉她了,为什么她还是不理解我呢?

其实,妈妈不理解我的事情还有很多:周末,我躺在床上塞着耳机听音乐,妈妈不理解;假期,总喜欢宅在家里,不愿意旅游,妈妈不理解;总喜欢读一些戏说历史的书,不愿意读名著,妈妈不理解……

怎么让妈妈理解我,我又怎样去理解妈妈呢?我陷入了沉思。猛然间,想起甘地的一句话:每事都应该站到对方的立场想一想,这是达到谅解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啊,我为什么不站在妈妈的立场想一想呢?妈妈让我按时吃饭,是为我的身体健康着想;妈妈不让我用耳机长时间地听音乐,是怕我的听力受损;妈妈不愿意我宅在家里,是想让我走出去多看看世界;妈妈让我读经典名著,是想让我的灵魂得到滋养……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爱我啊!我终于理解妈妈了!

理解,是一首诗,优雅动人,但诗也有它的起承转合;

理解,是一幅画,绚烂多姿,但画也有它的灰暗黑白;

理解,是一首歌,美妙动听,但歌也有它的破颤假音……

在理解和被理解的道路上,总有一些误解,一些伤害,但只要以爱为前提,以爱作先导,所有的痛苦无奈最终都将烟消云散。请记住泰戈尔的一句话“爱,是理解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