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妈妈和儿子范文(3篇)

时间:

妈妈和儿子

大树妈妈老来得子,对很小的儿子呵护备至,把它视为掌上明珠,不让它有丝毫的闪失,所以大树妈妈舍不得让自己的儿子离开自己。

有一天,天上下起了小雨,小树高兴地伸着头,开怀地畅饮这甘甜的雨水,这时,妈妈在那边大呼小叫:“雨会把你淋坏的,快到妈妈这避雨吧。”小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炎炎的夏日来到了,小伙伴们对着它喊:赶紧出来做游戏,晒晒太阳吧,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小树正想加入他们,这时,传来妈妈的大喊:“不行不行,那么大的太阳,会把你烧焦的。快到妈妈这里来吧!”小树只好在那里看着小伙伴们在那里玩。

北风呼呼,好冷啊,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便央求妈妈:“妈妈,我要出去锻炼。”“不行不行,天寒地冻的,会把你冻坏的。快到妈妈这里来吧。”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一年又一年地过去了,其他的小树都长得身强体壮的,只有小树还是又矮又瘦的。

有一天,天上突然刮起了大风,这棵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的,妈妈看着小树那弱不禁风的样子,后悔莫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都怪我太对儿子的溺爱了,害了儿子变成今天的样子,早知道就让它去锻炼了。”大树妈妈连忙叫小树儿子去锻炼。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小树终于长得身强体壮的,也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一天。大树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比自己高了,心里暗暗庆幸:还好又让儿子去锻炼,才能长得这么大。

妈妈和儿子篇2

公证处以协议不合法为由不予公证,妈妈含泪在“绝情书”上按指印

2008年10月27日上午10时许,在河南省郑州市南阳路和生产路交叉口王丽的五金店里,王丽和豪豪的继父王涛刚从郑州市公证处回来。王丽手里拿的这份协议,是一份和儿子的“绝情书”。协议上显示:王丽从此和儿子豪豪断绝母子关系,豪豪由其姑姑刘红抚养,长大后对母亲王丽不履行赡养义务。这份协议书上,签着母亲王丽、儿子豪豪和姑姑刘红的名字。

因为这份协议不合法,郑州市公证处不予公证。为了让协议具有效力,刘红和王丽在签字上面按上指印。王丽匆匆在一张协议上按了指印后,突然咬着嘴唇,泪珠大颗大颗掉了下来,她死活不愿在另外两张上面按了,并开始大骂她的丈夫王涛。门了一圈邻居,大家七嘴八舌劝道:“何必这样呢,两家人商量个办法,一块来照顾孩子。不管怎样,要为孩子想想。”王涛把其他人往店外推:“没事没事,放心吧,她现在不按,回头我会劝她。”

王丽捂着脸哭了,指着王涛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不当家,有什么事你们问他!”然后,把自己反锁在屋里。

姑姑指责侄子的亲妈没尽到做母亲的义务,侄子的继父称对签协议没有反对意见

12岁的豪豪是河南省郑州市铭功路小学三年级学生。瘦瘦的,很腼腆的样子。按理说,和他同龄的孩子早已上了五六年级了,而他却成了班上的“大龄”学生。

豪豪1岁多时,父母就协议离婚了。豪豪的姑姑刘红说,豪豪父母离婚后,豪豪一直跟着爸爸生活,以前,她也常帮弟弟照顾这个侄子。“他除了不是我生的,跟我的孩子都一样了。”豪豪6岁时,被送到河南省登封市一家武校学习武术,每年只能回来一两次。在这期间,豪豪的母亲王丽和豪豪的父亲分别组织了新家庭。

2008年1月,豪豪的父亲突然去世了。去世前,他留给家里几份遗嘱,其中一份写着“存折上留有1万元,拜托姐姐刘红照顾豪豪。”这1万元钱,刘红说她替孩子存着,等到豪豪18岁时就交给他。

2008年夏天,豪豪从武校退学,插班到铭功路小学上三年级。而回家后的豪豪跟谁过,就成了一个问题。刘红自己有3个孩子,其中一对双胞胎正在上高中,而王丽在大石桥开了个五金店,有能力照顾豪豪。刘红认为王丽根本没有尽到做母亲的义务。“前两天豪豪因为一点事和同学打架,老师让叫家长,豪豪给母亲打电话,王丽却不接,豪豪就离家出走了3天。”刘红说,听说豪豪不见了,他们一家人都急疯了,发动亲戚邻居都上街找,她也给王丽打电话,但打了五六十个,王丽都不接。他们又到王丽的店里找,谁知王丽他们听说豪豪不见了,竟无动于衷,还说不用找,过几天就回来了。

刘红觉得,把孩子送回王丽那里她不放心,就要求王丽每个月出600元,作为孩子的抚养费,由她来照顾孩子。刘红说:“但他们不同意,要双方各出一半。你们想想,让我出一半合理吗?”

因为双方谈不拢,大家就共同写了这样一份断绝母子关系的协议书。刘红说,王丽既然不愿抚养孩子,不如干脆由她来抚养。豪豪的继父王涛说,他们没反对意见,这样也是为了孩子好,一年多来,孩子夹在中间,已经够难受了。

王涛说,他们也给豪豪尽义务了,豪豪上学的4000元费用是他们出的,还给豪豪买了500多元的自行车。对于那次豪豪出走他们不接电话,王涛说只是因为生孩子气,“他非要穿名牌鞋,要100多元一双的。孩子出走,按我的教育方法,出去几天自然会回来,如果出走一次就满足孩子一次,那还咋教育?”

豪豪表示愿意跟姑姑,律师认为姑姑可申请抚养孩子

豪豪坐在椅子上,经常会不经意地皱眉。对于双方的争吵,他低着头,漠不关心的样子。问他想跟谁过,他开口就说:“愿意跟姑姑。”豪豪说,他总是会特别想妈妈,但每次去找妈妈时,一定会引发妈妈和继父的一场大战,“每次去,他们都吵架,我再也不愿上门了。”

豪豪还说,他不想去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去继父就说他“又来混饭吃”。他说,有一次他的鞋子破了,想让妈妈买一双,并没有说要名牌鞋。但妈妈没给买,最后姑姑给买了一双。

豪豪低着头,把红领巾反复缠在手里玩。他说他想上学,特别喜欢在学校,继父喜欢玩游戏和打麻将,妈妈每次不仅不给他辅导功课,还经常把他往麻将桌上带,“我不喜欢那里。”

豪豪的姑姑说,如果协议无效,为了孩子她会考虑走法律途径。对此,河南春秋律师事务所律师回新生说,因为豪豪的姑姑已有3个孩子,不具收养条件,她可以申请抚养孩子,但不能形成收养关系。收养关系不是一种单独的财产关系,而是一种民事行为,需办理收养登记手续,还需要收养人、被收养人以及送养人都符合有关的法定条件。

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律师房华说,豪豪是王丽和其前夫的孩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不因双方离婚而消除;三方签订的断绝关系的协议,由于违反公序良俗,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妈妈和儿子篇3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愈演愈烈,节能减排成了全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低碳生活成了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那么如何真正实现低碳?仅靠世博会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它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

分享篇

话说我生性节俭,小时候大人给一块巧克力都要分好几天才吃完。自己当家作主后,更是不肯乱用一度电、乱花一分钱。这些年“环保”概念开始红火起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我早就走在时代的前列啦。“以环保的名义小气,秉小气的信念环保”,这就是我,小气妈妈的宣言。

环保密招一:穿旧衣

和别的一掷千金的爹妈相比,我简直是个后妈。我家宝宝2岁前穿的衣服基本都是朋友送的。并不是小气妈妈人缘有多好,而是每次朋友来访之前,小气妈妈都直截了当地打个电话说:“礼物就别带了,你家孩子不要的衣服、玩具、生活用品⋯⋯拿点过来就行!”

现在都是一个孩子,每家都有一大堆八九成新的剩余物资。这些东西留之占地,弃之可惜,有人肯接收真是求之不得。久而久之,每次朋友聚会之时,就是小气妈妈丰收之日。

根据科技部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数据显示,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能够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与这么大的能耗相比,少用一盆水一度电真是微不足道了。减排,我要减在根子上。

环保密招二:捡垃圾

三毛有篇文章写到,她小时候的理想是长大后做个收垃圾的。在她看来,垃圾堆里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

小气妈妈虽然已经长成大人,但还没有完全忘记儿时的乐趣,于是人们经常看到,在幼儿园放学的路上,一大一小两个人低着头走路,东拐拐西逛逛,楞是把10分钟的路程走成了1小时。

记得去年冬天,在接儿子放学的路上,正巧碰上园林工人在修剪梧桐树。这可是少有的好机会!小气妈妈和环保儿子一交换眼神,两人立马钻进剪下的树枝堆,不一会就挑出一大把中等长度、形态匀称、挂着棕色小果球的树枝。回家后,我们一起把树枝擦干净,放在大口的透明玻璃花瓶里,用黑白二色的围棋棋子固定根部,再调整树枝的姿态,俨然成了一件很有风格的插花作品。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儿子陆续把自己做的彩色手工作品挂到树杈上⋯⋯等到春节,树上已挂满红红绿绿的装饰品,看上去特别喜庆。

环保密招三:花盆里种蔬菜

每次烧完菜,小气妈妈都会顺手把用剩的葱头、蒜子埋在花盆里,隔几天它们就会重新长出绿绿的小苗,既省了买材料的费用,又美化了环境。花盆里还可以种姜块、土豆、胡萝卜,都是菜场里随手可得的蔬菜。

如果种子太多而花盆不够,用完的空豆腐盒、塑料果汁瓶清洗一下,用剪刀在底部扎几个洞,就成了很方便的栽培器皿。

其实,蔬菜生长成熟的过程也会给孩子带来无比的欢乐哦。

小链接

惊人的数字!

2700吨

每个乘客多带一公斤行李,全年会给一架飞机增加2700吨的油耗量。

7倍、14倍

乘坐出租车的碳排放量是坐公共汽车的7倍,是乘地铁的14倍。

10.3万吨

全国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能减碳10.3万吨。

9倍

生产1千克牛肉会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是产出同等量果蔬所排放二氧化碳的9倍。

7%、33亿

夏天,空调调高一度,节电7%。如果人人这么做,全国每年能节电33亿度。

180亿

人人坚持用完电器就拔插头,全国每年可省电180亿度电,相当于3座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的总和。

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