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我的教学故事(9篇)

时间:

教学小故事篇1

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有9年了,在此期间,通过自己的学习摸索及向他人的借鉴,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教学形式,效果不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英语课堂中我采用多样化活动教学,效果很好。所谓多样化活动教学就是把小故事,歌曲,笑话,比赛等融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使英语课真正活起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首先在课前,我是以歌曲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歌曲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例如"please,standdomn."(动作示范)等等,尽管有些动作很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我也曾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意思自己编动作,孩子们更是喜欢,甚至有些孩子编的动作比我编的还要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利用英文歌曲,加上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形成较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形式了。对于游戏,孩子们也是乐此不疲的。

二、我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猜一猜"、"传话筒"、"模仿秀"、"猜一猜"等游戏都是常做的。我在设计游戏时还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竞赛性的游戏,孩子们更是喜欢。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在教授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删除添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者推后。比如说,在三年级的一堂英语课上,我不是急着要学生记单词、学句子,而是把课文中的小诗编成一首顺口的儿歌,学生熟悉了这首有节奏的韵律诗,也就学会了课文中的新单词,这样就降低了学习课的难度。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up,sitdown."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还有在四年级的学生学习了描述人感觉的单词后,我尝试让学生利用这六个单词进行讲故事比赛,只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描述一个故事,然后评出最佳讲故事能手,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举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保持小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在英语课上,我把他们所学的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音乐,画画,甚至还可以结合比赛、游戏等等。

总之,要设计好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说编儿歌、做动作、演小品,这些学生都是很喜欢的。英语教学就是寓教于乐于课堂之中。

教学小故事篇2

从教多年,我摸索出一点教育激励学生的“小技巧”,自觉有一定效果,现在把它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巧用激将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那些聪明但学习不够勤奋比较任性的学生。今年我刚接了新一年,班里有一名学生—姜硕,从我接班起就了解到他比较任性,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不太好,属于聪明但学习不够勤奋的那种。在课堂上,他总是注意力不极中,不是摆弄这个,就是摆弄那个,一开始写作业,他就削铅笔,磨磨蹭蹭的,班里最后写完作业的几个人中准有他。对此,我没少批评他,但效果不佳,很是让我头疼。

在我准备12月初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时,当我在班级里宣布要为我准备的两个节目挑选演员时,姜硕表现得特别积极,看着他着急的表情,我随口说道:“姜硕你这节课要是认真听讲,表现好的。话,我就让你演课本剧中农夫一角。”我的话音刚落,只见姜硕坐得笔直,小手也背到的身后。看来他中了我的计谋,其实我心中早就觉得他是农夫的不二人选,由他演出一定能取得比较搞笑的效果。但我不能直接把角色给他,一定要钓一钓他的胃口。接下来的语文课上,他表现得特别好。在练习的过程中,他一度总是记不住台词。我就说:“你看这么简单的几句台词,别的同学都背下来了,你这么聪明怎么总是背不下呢?”结果在下一次的彩排时,他果然背了下来,看来他是下功夫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利用他对演课本剧的认真态度,没少纠正他的不良习惯,都起到了不错了效果。可喜的是姜硕的课本剧表演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好评。

当然激将法也不可乱用,一定要摸清学生学习基础、能力、性格。并且在激将时不要伤学生自尊。

适当的物质刺激

我们班有40个孩子,上小学一个多星期了,正式铃都响过了,他们还安静不下来,总得我说上二三遍上课了,他们才能坐好。但还有个别学生的注意力不在课堂上。这天,我不想再不停地强调了,便把准备好的很多“小奖章”拿出来,进入班级后,我先耐心地等了一会了,发现有几个孩子自学坐好后,我马上走过去在他的头上贴上一个小奖章,然后说:“这几个同学今天表现得很好,她们都知道现在已经是上课的时间了,应该坐好等待老师上课了。”其他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里,不用我再强调什么,他们都坐得端端正正了。我问大家:“想要吗?那就要专心听讲,表现好的孩子才能得到奖励。”他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都想争取得到奖品。这堂课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回答问题主动、大胆,听讲很专心。我在奖励的同时还告诉他们:“如果你得到奖品后表现不好,奖品就要收回来,奖给其他的同学。”一般得到奖品的学生把奖品小心地放在桌子上或夹在书里后,表现得更好了。对于没有得到奖品的同学,我一直在鼓励他们:“只要你表现的好,比你以前有进步,老师就奖励你。”孩子们一直有得奖品的期待,一节课都在努力。因为我准备得很多,而且奖励面也很广。后半节课,当纪律不太好组织的时候,我又把“小奖章”奖励给一个坐的端正,听讲认真的孩子,其他同学马上就有精神了。这个时候我就想偷笑,这些孩子都挺好强的。下课时,我还告诉他们:“如果你这节课没有得,下节还有机会。”这样一节课上下来不会很费劲,而且学生的良好听讲习惯也养成了。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孩子说,课堂鼓励可以适当地用物质刺激。但在使用物质奖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物质奖励的次数不能太多,物及必反。刚开学时,我用物质奖励他们,现在更多的是语言奖励和行为奖励。

2.物质奖励多准备点奖品,让孩子们感觉到只要他们努力了,进步了,就能得到奖励,这是对他们的肯定。

3.物质奖励也要变花样。今天奖苹果,后天就可以奖宝葫芦,这样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这就是我的一点“小技巧”,在使用这些“小技巧”时要注意:

一、量人而用。

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生。

二、设计合理保密。

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并且注意连续性,又不能让学生本人知道你的用心。

我的教学故事篇3

双凫铺中小彭智

自从2000年踏上教师这个岗位,不知不觉14个年头了。14年来“辗转南北”,经历了很多学校,很多班级,也教过大大小小很多学生。虽然不是桃李满天下,却也经常在街头巷尾能够听到别人亲切的称呼老师。14年的教学经历过酸甜苦辣,有惆怅往事,也有甜蜜回忆。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教师只是我的一个职业,也就是赚两个零花钱花花,和别的职业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十多年来的想法。

腼腆胆小的嘉琳

我们是二号三号考试,四号阅卷,四号晚上公布成绩。五号中午我接到一个电话:里面传来一个紧张的声音:“彭老师。”我一听是班上嘉琳妈妈的声音。我告诉她孩子数学考了75分,我马上听到了激动的连声谢谢,她都感动得快要哭了。75分对于我们学校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差的成绩,这样的成绩是要拖班级“三率和”的后腿的。但是对于嘉琳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她去年转来我们学校时入学考试数学只有47分,因为分数太少被其它的班级拒绝了。我和我的搭档收留了她,但从此也多了个“负担”。孩子来自离异家庭,一直跟随外婆生活,成绩不好,胆子小,性格有些孤僻怪异,不愿与同学交往,小小年纪就有了与她年龄不相称的冷漠。现在母亲在这边找了个新家,为了弥补对她的亏欠把她带过来了。但是孩子始终难以融入新家,导致妈妈和新的爸爸关系紧张。我利用课余时间,体育课休息时间和孩子谈心交流,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开小灶,慢慢的孩子的成绩有了起色,慢慢的能够及格了。我总是及时的表扬她鼓励她,经常奖她两颗糖。渐渐的我看见孩子脸上有了笑容,下课也能够和同学一起玩了。到期末的时候数学得了75分,嘉琳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孩子把我奖给她的糖带回去给她吃,并让她猜是谁给的。妈妈说是彭老师给的,孩子却说是学校里最爱我的人给我的。妈妈说到这里哽咽了,我在电话这边也泪流满面。我只是在做我最本职的工作,没想到在孩子的心理却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嘉琳妈妈在电话里一再说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和我的搭档刘竞存老师,是我们两个改变了孩子,挽救了新的家庭。

基础薄弱的湘缘

昨天放学的时候,在楼道碰到湘缘的妈妈。我随口说了句:“孩子这次考试有了进步,数学83分”。妈妈非常高兴地连声谢谢老师。湘缘基础差,自一年级来数学没有突破60分大关。孩子本来基础差,加上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我经常和孩子谈心,课堂上及时提醒她,课后开开小灶。在班上发挥优生的引领作用,“一帮一”竞赛活动等,孩子学习有了进步。我利用家校通这个有利平台及时和家长联系,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湘缘妈妈加了我的微信,我们在微信上交流。我给她支招:和孩子谈条件,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零花钱和作业情况可挂钩。孩子有了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奖励。慢慢的孩子听课认真了,作业的正确率也高了。湘缘的83分在班级只能算中等水平,对她来说已经不错了。就像湘缘妈妈说的:孩子有信心了,找到了方法,会越来越好的。

古怪精灵的茜茜

昨天晚餐的时候,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茜茜妈妈的声音:彭老师,非常感谢您。我们的茜茜在这个学校(茜茜去年转到我们学校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进步了很多,她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成绩,她学习数学的劲头也比以前更足了。生活数学竞赛她还获得了市一等奖,您还给她奖钱了(我当初承诺谁得了市一等奖奖五十块)。反正我们家里是非常谢谢您的,孩子也非常喜欢您……我静静的听着,母亲和先生在旁边也微笑着,他们在分享我的快乐和幸福。“彭老师,您还在吃饭吧。”茜茜妈妈突然说了句,我告诉她我在餐桌上吃饭。她说声不好意思打扰您吃饭了,意犹未尽的挂了电话。

倔强调皮的广裕

说起广裕,父母都有些头疼:小学才三年级换了三个学校,经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成绩又差,脾气大;上学期在别的学校还把老师的头都打破了,总之是个头痛的角色。家长在万般无奈下找人转到了我们学校我们班。从此我和我的搭档有了新的任务:当“消防员”负责灭火。广裕性格差脾气大,只能听好话,批评的话听不得,一听就耍脾气。如果哪天第一节课被批评了,后面的课就闹情绪不听了。越是问题学生他越渴望老师的关心关注,广裕也不例外,体育课上他老是有话没话的想让我注意他。我利用这个契机和他交流,告诉他只要他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很棒的。(他妈妈告诉我:他说要把数学学好,气气原来的数学老师。他和以前的数学老师有过冲突。)正好我教他的数学,我经常利用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课余时间和他交流,慢慢的他开始信任我了,什么话都愿意和我说,数学方面学习的劲头也有了。当他有进步时,我及时奖励他表扬他,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家校合力共同鼓励督促。一学期下来,孩子变了:能够和同学和睦相处了,成绩也提高了。数学得了96分。昨天晚上电话响了,接通后只听见里面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是彭老师吗,我是广裕的爸爸,孩子进步了非常感谢老师教育。你现在是在长沙吧(我家在长沙),你什么时候回来了一定要告诉我,我肯定要来看你!”他再三在电话里说……

教学小故事篇4

教学目标:

1、在比较阅读中,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寓言,评议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3、学生能流利清晰地表达阅读感受和观点,能做好合作学习阅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从寓言的人物行为与人物对比中感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回顾已学故事,导入新课

1、听关键词语,猜成语。

2、板书课题。

二、在对比阅读中探究寓意

1、回顾《陶罐和铁罐》这个寓言故事,

2、抓事件,对比寓言角色的特点。

(1)板书

易碎坚硬谦虚傲慢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2)小结

3练习对话,明白寓意。

(1)出示对话及提示语,生说感受。

(2)去掉提示语,练习对话。

〈1〉小组练习〈2〉全班展示。〈3〉师生合作。

4、明晓寓意,总结提升。

三、群文阅读,迁移学法

引言;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寓言是一个小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取出很多的东西。在寓言的袋子里,我们不仅仅要收获人生的智慧,更要收获阅读的智慧。[一]以读引读

1、师生共读《大轮船和小汽艇》。

(1)生读文。(2)集体交流。(3)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2、学法迁移。学生自由读树叶与树根

(1)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想用这个寓言故事提醒自己什么

(2)小组内合作读文。

(3)展示汇报。

[二]以读引写

1、学生读水珠的教训。

2、写话完成水珠说的话。

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不同的主角,不同的故事,却蕴含着相似的寓意。小故事里蕴含着大道理。想要懂得更多的道理,老师推荐书目。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篇5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趣的故事能够将学生思维活跃性有效的激发出来,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受到较大的启发,学生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认知与理解以后,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②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生在情绪较好的状态下将新知识所接受,同时,能够实现其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境地;③古诗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攻破,使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更加深入。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其能够促使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想将古诗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确保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选取合理的故事情节作为课堂的情节。通常情况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故事的真实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取的故事必须确保其真实性。所以,如若讲述的故事与原本事实不符,学生就会出现质疑,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所以,为了预防此种现象的再次发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故事的真实性原则进行有效的把握。

(二)故事的趣味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用故事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以此实现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的目标。这就要求选取的故事必须有趣、生动,另外,还需要具有新鲜感,猪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故事的针对性原则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选取的故事必须要与课文中的内容保持统一,不能存在脱节的现象,所以,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述,才能根据故事内容对学习内容进行教学。为了促使故事具有针对性,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使学生对学习意识的培养,与课本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文中将故事找出。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应用的措施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除了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以外,还能够对整个课堂效果起到促进的作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日常生活中对故事素材进行提炼

语文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故事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对故事情节进行提炼,尽量将故事教学的效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例如: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与课文中寓意相关的故事,进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故事导入:同学们,老师家的家乡中有一个很美丽的小河,河里有很多漂亮的小鱼,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家家都有了钓鱼竿,每户人家便拿起钓鱼竿去钓鱼,后来,鱼儿渐渐少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鱼一条也没有了,后来人们再钓鱼的时候,钓上来的只有臭袜子,同学们都笑了,老师随后又问:“同学们,这样的做法对吗?”学生回答:“不对”。教师又接着说,那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村庄也是这样,现在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一下吧。这样根据生活中的具体故事,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将学生较快的引入到所要学习的知识中来,能够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整体有效把握。

(二)根据学生的表演,将故事中的净化进行提炼

教师在利用故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可以创造性的将教学资料了解清楚,在采用教材时,必须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这样才能对课堂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才能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时对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及课文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学习与掌握。因为小学生的表演欲望较为强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故事性教材进行有效的融合,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精心的编制成一个剧本,以此让学生表演,学生根据自身的角色能够将故事中的人物更好的表现出现,对文中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进行充分的理解与表达。例如,在对《渔夫的故事》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有效的讲解以后,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表演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选取一名小组长,让各个组员对表演角色自行确定,并叮嘱学生课下进行多次的练习,争取将课文中的有趣的故事情节再次展现出来,最终以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表演,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性的不断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将故事情境构建

通常情况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爱动,其好奇心与求知欲都比较强,但是学生的自控能力却不是很高。所以,学生很容易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学生的兴趣会慢慢消失。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对故事的情境进行构建,这样能够将声音与图像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进行有效的吸引,使其更好的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故事情境中,这样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例如,在《将相和》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更深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房子的图片供学生进行观看,根据图片中的相关资料,使学生能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中心意图进行更加直观的体会与理解,所有事情不能只听别人怎么说,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有发言权。

(四)鼓励学生多读、讲故事,促使其爱上语文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故事的教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锻炼,促使学生归纳总结效率有所提升,但是不管何种方式,长时间采用都会造成相关的效果,小学生也一样,所以,教师不仅要讲故事以外,还应要求学生在课下多读故事,并将自己认为的好故事讲给同学听,这样的方式除了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锻炼以外,还能能够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不断增强,读故事与讲故事是小学语文故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为了将学生内心中的真善美因素进行有效的激发,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好孩子》、《棉花姑娘》等,不断丰富学生的故事积累,随后选择一节课,讲述自己认为最好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这样除了能够对学生的口才进行锻炼以外,还能够促使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使学生渐渐爱上语文学科,最终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五)采用课文延伸方式将故事资源进行开发

通常情况下,根据故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程度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充分的把握,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延伸,对故事资源进行开发。在写作文时,想象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充分的进行想象,自行编制故事,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促使其更好的发展,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故事教学的乐趣。总而言之,基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课堂的主导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故事教学法充分的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由教师进行长时间的坚持与努力。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篇6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我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度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间,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与思考。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然而,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每次上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语文变成了一门弱科。家长为之寒心,教师为之伤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用心、热情、信任的态度,还要竭力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学生关怀、尊重和理解。那么学生就都会得到鼓励,敢于大胆开口、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到达最佳效果,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构成师生情感共鸣,激起师生共同进行教与学的热情,这样才能持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次我在上课时,提了个问题,班上仅有几只手举了起来,课堂上静悄悄的,我以为也许问题太难了,于是就降低了难度,但学生还是不大愿意举手,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后,我听了说:“虽然你说得不是很全面,但我十分感谢你的勇气!”没想到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学生无限关怀,调动了学生的用心性,顿时课堂上发言踊跃,学生们又活跃起来。可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必须勇气,能够让冷清的课堂逐渐热闹起来。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不仅仅使老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很大的帮忙,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把上课当作一种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这些发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犹如珠玑相碰,清脆悦耳,时刻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活。让我体会到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作为师者的我们务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成为孩子们母语学习的基地,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爱的一方乐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味兴起,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生动搞笑、引人入胜的导语,能迅速把学生分散的思想集中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就应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语。

语文是河,绵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语文是诗,字字句句跳跃的是浪漫的情愫;语文是画,流离色彩调和的是人间缤纷的故事。只要你付出激情,付出鼓励,付出真诚,付出执着,你的语文教学将会撑起灿烂的一片天!

教学小故事

学校要求上交一篇教学故事,因为材料不够,所以把以前的材料做了一些整理,凑成了一篇。

教学无常理。重要的是怎样能够让学生理解我们要教给他们的知识。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能对你教的这个字感兴趣了,对你讲的这篇课文感兴趣了,对你这个语文老师感兴趣了,那么他就非常愿意上你的课。我在教学中最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讲,说话是他们的天性,能够把一句话说得很完整,就是很不错了,但能把一句简短的话说的很优美,这对语文教师来讲是一种幸福。

自从学完了汉语拼音,开始步入到课文教学时,我渐渐发现我班的学生很会说话,每一次的说话练习,都让我出乎所料,他们的小脑瓜很是聪明,也很爱转动,记得一次练习课,根据已经给出的范文,再说几个相同的句子,原文是:弟弟说彩虹是一座小桥,妹妹说彩虹是一条项链,我说。

结果我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思考,答案就不断的涌现:我说彩虹是一扇美丽的石拱门;我说彩虹是弯弯的倒月亮等等,还有一篇原文是:蓝天是白云的家,大地是小草的家……然后让学生自己再说几个这样的句子,学生的答案都是非常优美有诗意的句子,有说肥沃的土地是蚯蚓的家,美丽的花朵是蝴蝶的家;蓝天是星星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等等。这样的练习课,学生上的乐此忘彼、乐不思蜀,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小手举得特别的高,嘴里直嚷嚷着:“老师,我、我。”

课堂有点乱、散,但当我点到一个同学的名字时,很失望的放下自己的小手,然后认真的听别人的答案,当听到他的答案和自己不一样是,马上又举起了小手,嘴巴还是直嚷嚷着。就这样这堂课的一些教学重点,就慢慢的被解决了,教学过程也就在这种积极、活跃的氛围下完成了,达到了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思维不只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在班级学生的积极氛围下同样会被激活,让学生爱动脑,这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所以一些框框尽量少用,不要让这些成为了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学生不能被一些东西所定格,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这种积极的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氛围,我希望能够永远保持下去,为以后的写话和写作铺就一条兴趣之路。我喜欢,我期待!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篇8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回想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了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激动、有伤心、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迷茫。伴随着自己和学生交往的生命历程,我欣慰地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那一张张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尤其是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创作真情,让他们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话题。

小学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小学生的知识开始积累、智慧开始成长,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也逐步形成。受年龄因素的制约,小学生的成长和环境有莫大关系,除家庭教育外,学校教育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第一阶段的成长、成型。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与传统教学比较的基础上,新课标确定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明确目标。但是在目前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学效果很差。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学习认知特点的教学手段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经历,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故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思考、进行主动学习,更有利于达到预定目标。

这学期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大胆得很,喜欢在课堂讲话,有时老师的一些拓展,正如一石惊起千层浪,孩子们一下子讨论开了,但交流时却讲不到点子上,更谈不上有深度,有广度了。虽说我们的教学需要的是孩子们的大胆,是孩子们的主动,是孩子们有话就说,是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眼前——这种乱说、乱动,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这种现象症结何在?是老师所提的问题不明确?是我与孩子们交往不深,孩子们无法与我在教学发生共鸣?还是现在学生的思维特质所导致?虽然我一下子不能弄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但我敢肯定,这种课堂,教与学肯定不能相融相通,效果也当然不尽人意,这也绝对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我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悟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新生代果真对于亲情毫无感悟?面对父母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还比较有感情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亲情……”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一片“切……”的声音。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

“大家还记得那篇《背影》吗?”

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有谁记得那是谁的背影?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

“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

“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霎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

“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的爱你们的。“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背影》,并写下读后感,好吗?”

结果所有同学都写了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期望,实在令人感动。有的学生不仅写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体会了父母心底的亲情。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真情,并以《感悟亲情》为题写一篇课外练笔,学生写作兴趣盎然,对于他们来说,作文再也不是被动的老师要求了。

这些发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犹如珠玑相碰,清脆悦耳,时刻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活。让我体会到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孩子们母语学习的基地,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爱的一方乐土。

语文是河,绵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语文是诗,字字句句跳跃的是浪漫的情愫;语文是画,流离色彩调和的是人间缤纷的故事。只要你付出激情,付出鼓励,付出真诚,付出执着,你的语文教学将会撑起灿烂的一片天!

小学语文教学故事篇9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8个春秋了。回首八年的教育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赞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事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甜甜的微笑。

每节语文教学课,我总不忍心立即离开教室。因为我总是被孩子们的一句“老师,等一等……”给拽住脚步。有时候是为个别辅导学困生留下的,有时候是被待解的疑难给拌住了,有时侯是找某个课堂上有心事而没认真听课的学生谈心,诸如此类。有趣的是,经常被重重包围的我反而很乐滋滋地倾听着、享受着师生之间的这种其乐融融的情景。

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我接的是二年级,又是班主任,刚走进班的第一天,我就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全班学生连自己的姓都不会写,我一个一个看,一个“裴”字,学生都写得五花八门,一时还有点接受不了,一堂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当时班上有几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点,纠正的次数甚至达到四、五次。有时候心里一焦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后来,学生的名字会写了,他们也很高兴。

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学生调皮,上课不学习,下课专门抄写作业,当时,我很生气,每天就是批评,但收效甚微,后来,我每天给每个同学做工作,谈心,原来是批评过度,挫伤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从学生们渴望上语文课的期望中,从课堂发言积极热烈和表演会活动争先恐后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所以我认为,孩子们的心是一片海,宽广而深邃。一石投下,可能悄无声息,也有可能溅起一片涟漪。老师的引导就是这块石,等待着去发现这片海洋的宝藏。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我们说,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被感情所融化。文本不是无情物,学生不是没有感情的生命。语文课堂本就是个充满感情,注重情感教育的地方。当我们总是感叹于现在的孩子少了爱心,太过自我时,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其实,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同样有着丰富的情感,需要表达,需要倾诉。

五年级冀教版语文上册有一篇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谈“孝”。我这样给学生讲,我出示了电视中曾经播放过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的妈妈洗脚。还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患病的父亲去上学。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我们身边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能把你认为最感动的事说给大家听听。

起初,大家都在说电视,网络上的所见所闻,的确使人感动。其中,有个叫王含雪的女同生说:“老师,你知道吗?有一次我看到妈妈的肚子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妈妈说那是生我的时候留下的。我觉得好疼啊,平时我的手上划了道小口子我都会流眼泪。妈妈的伤疤那么长,那么深。一定痛死了,妈妈为了我,付出了那么多,而我还惹她生气,甚至不知道妈妈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我觉得我不是个好孩子,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说着说着,她早已泣不成声,晶莹的泪水已滚落下来。这时,教室鸦雀无声,我们都被感动了。她对妈妈的真情流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龄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动!

接着许多学生也讲着自己感人的故事,同学们都听着听着,潜移默化中都感受到了什么是“孝顺”,懂得了父母起早贪黑是为了自己,自己应该好好学习来汇报父母,同时也进行了感恩教育。

还有一次,我上作文课时,由于学生的视野较窄,想象力不丰富,写起作文来无话可说,也成了我的难题。首先我让学生看作文书,

他们看的作文书也是相同的,写起作文来写的也一样,老是跟抄写的一样,有时在考试遇到了与平时同样的题目,学生写的也一样。甚至被领导认为让学生背诵的作文,实际上是学生的作文书相同,看的时间多了,就记住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设计了很多锻炼写作能力的小游戏。起初,每天上课前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我讲我的小故事”。在这里,同学们有的讲述自己知道的小故事,小笑话;有的讲述自己在假期和日常生活中经历的记忆深刻的事情。从起初的一小段到最后讲的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我知道有了“说”的经验,就有了“写”的材料。

于是,“日记”开始上场了。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字数不在多少,感情却要真实。每天我进行批改后,都在班里逐篇讲解。同学们或多或少的窥探欲使讲解变得格外有吸引力,要么捧腹大笑,要么点头称是,就这样无意识的收获了。

现在,再看看他们的作文,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可是还是不够动人。于是,我又设计了新的口语游戏。让同学们每个人写8个感兴趣的词语,这样全班就是近200个词语。放在一个盒子中,让同学们抽取任意4个,构思成一个小故事。同学们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有着那么多新颖的创意的想法,让这个游戏趣意盎然,回味无穷。在这其中,同学们对事件的构思和连接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给了作文题目,几分钟就迎刃而解。

语文课需要泪光闪烁、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正像干涸的荒野需要甘霖、冰冻的雪原需要暖流、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这种感动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语文课堂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体现出“人文关怀”,“放射出人性光芒”,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