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元宵节作文(10篇)

时间:

元宵节作文篇1

在元宵佳节这一天,老妈带我来到了中山公园观灯,一进门,我信就发现这时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侣,有手牵手的你子或母女,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人。这里什么灯都有:树上挂着的灯,地上摆着的灯,水中漂着的灯。每一盏灯都栩栩如生。

刚进公园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两只可爱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势,好象调皮的对我们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里,每盏灯有每盏灯的架势,每盏灯有每盏灯气魄,每个灯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最引人生目的还是这条“中国龙“。它长30米,宽2米,高6米。青色的龙鳞描着金色的花纹。我订真一看,嗬!原来是用一盆盆绿叶金花的菊花装扮成的。“中国龙“的嘴里衔着一个银白色的钢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国龙“的两只前爪向前跃,后腿直向后蹬,像在天空中腾云驾雾。“中国龙“大气磅礴,楞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它盛气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像是在微笑,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面对着这一条和蔼可亲的巨龙,我真想问它: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阵风吹了过去,龙须抖动了一下,好像在说,我从远古来,要把和平带到末来去。

来这儿观赏的人们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个母亲抱着自已的孩子说:“看,这么多漂亮的菊花做的。“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说“好气派的巨龙啊!真大!”有的也许是在这里看不够,也许是想把这珍贵的镜头带给亲朋好友观赏,连话都没来得急说,就开始拍照了。嘿嘿,还有人连三角架都带来了。没相机的就用手机,反正大家都想记录下这美丽的“中国龙“,连老外也不例外。

在春寒料峭的元宵节,怎么满池的荷花都开了?哦!原来是荷花灯呀!还伴着荷叶呢。风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纱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荧光闪烁的湖面比做一个舞台的话。几十朵荷花边和一群小鸭们游了过来,看着天空和星星玩耍,与月亮聊天,我仿佛也加入了这荷花灯的行列。看花灯的人们仿佛也加入进去一起舞蹈起来……

这明亮的荷花、荷叶,让我感到像一个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个花灯。这荷花,荷叶就像把我带回上天似的,就算在这寒冷的元宵节里也倍感温暖。

时候不早了,我往大门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让我大饱眼福,看完了这个又看这个,看完这个又看不够这个,搞得我连个路都认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园大门,我还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节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灯展每年也只办一次,真希望这灯展一年办得比一年好,待来年,我还要来这里看灯展!

元宵节作文篇2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放烟花,这不,每年晚上在龟山公园的广场上,都有一场瑰丽无比的烟火表演。

夜幕渐渐拉下了,月亮妈妈披着她那薄薄的轻纱,带着一群穿着黄纱裙的星宝宝出来了,不用说,肯定也是来看烟花的。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三朵烟花,远远望去,星星和烟花融合在一起,今晚的星星在烟花的衬托下显得十分闪亮。金灿灿的“菊花”在天空怒放;艳丽的“玫瑰”在空中闪耀;一场洁白的“飘雪”在空中飞舞;紫红的“牵牛花”在空中旋转;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变成了五彩缤纷的花园。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放烟花吧,我来告诉你吧,其实呀!就图个热闹!元宵节一过完就等于过完年了,大家也喜庆喜庆,把过年时买的烟花在这一天全部放完。

元宵节除了放烟花,还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汤饼、圆不落角”等等。元宵有花生味和芝麻味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花生味的,花生味的元宵白白的,像一个揉好的雪球,咬一口里面的花生馅就流出来了,黄黄的花生陷流入口中,那味道,让我回味无穷。

元宵节的习俗都非常有趣,这个节日让我非常快乐。

元宵节活动作文3

吃了甜蜜的元宵,猜了好玩的灯谜,挂了明亮的灯笼,我们又去红梅公园过节。

刚进大门口,就发现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的了。人们像潮水一般涌进公园内。公园四处都挂着红红的灯笼,特别喜庆。有的谈笑风生;有的手提明亮的“兔子灯”;有些青年人快速跑向河岸边放心愿灯,祝愿自己开年一路顺风……

我呢,也开心地挤在人群之中。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河岸边放心愿灯。哇!!河里的心愿灯那么多!数也数不清。我们拿好心愿灯的两角,,把它轻轻放在河面上,闭目静静许了个愿,看灯渐渐漂远,我们才依依离去。准备“进军”草坪边!

走着走着,我又遇见了同学——吴子敬,他边走边微笑着给我们出了一个灯谜叫做——“一岁除夕”。我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可半天也答不上来。还是爸爸开导我:“‘岁’‘除掉’‘夕’不就是…………”我打断爸爸的话,用手边比划边说道:“是‘山’。”“对了”爸爸抚摸着我的头,竖起一个大拇指,开心地对我说道。。

天空中礼花绽放。声音极响。像是一张张绽放开来的笑脸,向我们全家送上温馨,甜蜜与快乐的祝福啊!

该回家了,可公园依旧是那么热闹,河滩上依旧挤满了人,炮竹依旧没有停……

我们一家三口,手拉着手,幸福地走出大门,在一声炮竹声中结束了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篇3

4摄氏度,微风,小雨。薄外套换成厚外套,系了条围巾。脸色不是太好,因为睡眠不够好。晚上睡觉的时候翻身都觉得很疼,脖子疼,胳膊疼,背也疼。这次我真的不否认我是太娇气了,懒了太久太久了。变化的天气又让我得了感冒,为了不影响我的作息,我不得不去医院打点滴。

来到医院,才想起今天是元宵节。昨天晚上开始烟花都已经开始在天空闪烁,到现在鞭炮声还在此起彼伏。让我一下子忘记了生病带来的苦痛。不知不觉,天空飘下几滴雨水,淅淅沥沥的打在窗台上,一滴一滴,有节奏的落下,我的点滴似乎被这雨感染了,配合这节奏,一滴一滴流进我的血管。出了医院,撑着一把伞,漫步在雨中,心里没有“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苦楚,没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离愁,没有“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无奈,只感到了“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的喜悦。这雨就当作是了为我们的节日增添些许浪漫气氛吧!

这时,天空划过一道闪电,我想这一定是天上的神仙也在庆祝元宵,正在放烟花呢!走在飘雨的街上,空气湿润,不由使人想起了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远看草色近却无。”,又使人想起朱自清的《春》中的描写“雨是最常见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温度宜人,使人又想起“吹面不寒杨柳风”,撑一把雨伞,或者干脆就走在细雨中,吸一口湿润的空气,感觉滋润了五脏六腑,真好。

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厨房传来的阵阵香气,果不其然,刚进厨房,我就看到爸妈以及舅舅、舅妈围在一起包元宵,真是好不热闹。包好元宵,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畅,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俗话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年年过年,年年观灯。希望今天晚上是个好天气哦,不然就没办法看漂亮的花灯了。

以前大人们说,过完元宵节就是过完年了。新的一年了,站在新的开始,回头看看过去的岁月,看看那个自己最爱的笔记,那里面记录下了自己走过的脚步,记录下了自己的点滴,记录下了自己的失利和经验。新的一年自己还是沿着定下的目标不懈的努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可能生活的某个瞬间就会启发你,可能你就会因为这个启发创造出成功的机会。相信自己,不要懒惰,不要让时间悄悄的从你的身边溜走,不要让时间从你的指尖溜走,不要让你在犹豫中,让机会给悄悄溜走。养成好的习惯,好习惯成就好生活,好心情成就健康生活。

愿自己走好每一步,用心走,尽力走。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哦。就这样,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就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结束了。

元宵节作文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天气睛朗,还在睡梦中就被阵阵的鞭炮声吵醒了。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子照了进来,真有春天般的感觉了,天空有一层薄薄的雾,是节日响成一片的鞭炮装点的吧。

我们这里既过节又是庙会,所以显得格外的热闹,平时习惯骑车、乘车的人们,今天都改成步行,成群结队穿得漂漂亮亮的在大街上游玩。十字街头有交警在维持秩序,繁华的路段车辆绕行,只准出不许进。

元宵节比过年还要热闹,更有节日的气氛,过年家人团聚,大街上行人稀少,都在家里共享节日的喜悦。元宵节大人孩子都从家走了出来,脱去厚厚的棉衣,换上漂亮的春装,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动,孩子们手拿各式花灯,更有一天都不熄的鞭炮声,大街上到处都充满着人们的欢笑声。

漫步在大街上,穿行于人群中,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热闹的元宵节作文

岁岁元宵,今又元宵。转眼大年过去了,不过也没什么值得惋惜,谁让元宵节这么热闹呢!

按照传统习俗,元宵节晚上家家要吃汤圆。放学回家,妈妈正忙着在厨房煮汤圆呢。只见一只只色彩鲜艳,又大又饱满的汤圆在锅里来回滚动,像一群顽皮的小鱼,在锅里嬉戏打闹。开锅了,煮熟的汤圆又变成了熟睡的婴儿,浑身肉肉的,嫩嫩的,范着晶莹的光泽,好像轻轻一碰就会破一样。

吃完汤圆,妈妈建议去大统华广场逛逛。太好了!正好我有机会炫耀一下春节在南京湖南路买的“手工金纱飞机灯”了。今晚,路上的行人一般都是三口之家,他们幸福地手挽着手顺着人流走向市中心——大统华广场。

今日的大统华广场非比寻常,人山人海,用摩肩接踵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点燃了我的飞机灯,在拥挤的人群里穿梭,爸妈快步跟了上来,因为稍有疏忽就有走丢的“危险”(好在我已长大)。我提着金坛独一无二的灯,可是赚足了眼球。不时有行人驻足观看,我趁势自由地在穿梭在人群中。耳边不时有人议论:“简直太漂亮了!”“走,到前面看看,也买个飞机灯!”卖灯的小贩也追问在我哪买的灯。有些任性的小孩开始哭闹:“我要飞机灯!”看着这个架势我不自在起来,趁人不备灭了灯钻入人群中。

这时我才发现马路两边各种各样的灯还不少呢!有电子灯,有手工灯,有花卉灯,有人物灯,有的灯会唱歌,有的会转呼啦圈,有的还会吹泡泡呢!再看看小贩和顾客的交易,搞得像开辩论会似的。不过在这方面还是女人有一套,在小贩坚持价格时,她们开始挑毛病:声音太响容易坏了,有瑕疵了——实在不行就使出杀手锏——不买了,这种情况下,小贩只要赚了,也就做成交易了。

大统华广场下的超市里更是热闹非凡,这里人头攒动,正在举行灯谜会,不过商品销售也相当火爆,商家怎会放过这一赚钱的良机呢!就连司马坊步行街后面的小吃摊主都占了元宵节的光,他们脸上放出异样的光彩,忙着接待每一位吃客。

我们转出人群,发现天色已经不早了,是该回去了的时候了,但是那种只有节日才有的热闹却永远留在了我心里。

元宵节作文篇5

春节的味道还意犹未尽,新年的鞭炮硝烟尚未散尽,元宵节便宛如俏丽娉婷的村妇,满面春风地款款走来。

在家乡人眼里,乡村最美不过元宵节,大年是春节的序幕,元宵节才是春节高潮,就像压轴戏放在最后演一样。乡村小镇元宵节虽没有县城阵容庞大,但也别具一格,融合了灿烂而悠久的乡土文化精髓,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顶花桥,传递着一种古老而传统佳节的韵味。

在我的记忆中,演出者都是村里爱好文艺的叔叔伯伯婶婶们组成的,每天酒足饭饱之后,踱到村委大院里,边胡吹海聊边舞动起来。表演大都以戏剧化装人物出现,演出的故事情节均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整个表演既惊险刺激,又诙谐逗趣。于是震耳的锣鼓声,鞭炮声,人们的笑声汇聚在一起,把整个村子渲染得既喜庆又详和。因好的文艺节目还要到镇上去汇演,各村的叔叔伯伯婶婶们都暗地使劲儿,整个村庄都会因为元宵节的即将来临而沸腾。

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大家伙儿倾门阖户,扶老携幼,穿红挂绿,欢天喜地到镇上看演出,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有镇上组织的,也有来自各村庄的,从清晨一直耍到深夜。踩高跷的踏着高低不平的街道路面,摇晃舞步,动作惊险,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声。舞狮子的从街一头舞到街另一头,活灵活现,锣鼓喧天。尤其是划旱船最有情趣,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流动的花儿在小镇上飘荡,船儿搁浅了,老艄公用桨撬、肩扛、手抬,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引起阵阵喝彩声。元宵节时就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头老太太也要在儿孙搀扶下颤微微地出门观看。此时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们身体放肆地扭一扭,憋屈了一年的嗓子吼一吼,喊出一年的舒心如意。因元宵节是乡村的狂欢节,于是,嘻闹声、欢笑声、锣鼓声,声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乡村元宵夜晚的交响曲,回旋地飘荡在上空。

元宵节吃元宵,也是乡村一道靓丽风景。乡下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善做饮食,元宵做得最拿手,用家乡的山楂、芝麻、核桃仁、枣泥为主,加上白糖,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吃起来齿颊留香。不知是哪家最先点燃了元宵夜,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引爆了整个乡村,不绝于耳的炮竹声此起彼伏,飘荡夜空,打破了乡间的宁静,一道道光束银花划破夜色,形成一支震耳欲聋的交响曲。吃罢元宵节的汤圆,小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吆喝着同伴满街巷里钻出钻进。大人们乘兴走出家门,聚在一起闲聊,或去小镇上看看文艺演出。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红红灯笼摇曳在夜风中忽明忽暗,每一盏灯有每一盏灯的心思,是乡亲们在里面点燃的对这新的一年的盼望与祝福。

年年岁岁过元宵,岁岁年年俗不同。如今,每到元宵佳节,乡村里各家各户门头上悬挂红灯笼的风俗早已湮没无闻。而是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吃完元宵,打点行囊,辞别家乡,出门打工或准备春耕。元宵节在庄稼人心中渐渐淡化而去,原本村庄元宵节的热闹,只能在梦里久久地回味了。

元宵节作文篇6

爆竹声,噼噼啪啪,传入我的耳际,仿佛就是在提醒我:“懒虫,还不起床,这天就是元宵节!”对啊,我差点忘记了,便穿好衣服,来到门外,观赏烟花。

只见它们像一颗颗导弹一样,窜入广阔的天际,几秒钟的时间,天空中展现出一朵朵的绚丽的花儿,像枪弹雨林,更像天女散花。

“张洁节,吃汤圆了!”妈妈叫我进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了屋子里,妈妈已为我盛好了热气腾腾的汤圆,狼吞虎咽的我,仿佛又感觉到了过年的气氛。

吃过汤圆,我们全家了祭拜祖坟,回到家里,我听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今年元宵夜将上演鼠年里直径最大的月亮。”我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温暖的月光,撒在江面上,星星点点,美丽极了!

一下午的时光,就这么分分秒秒的过去了,外面的店面都关门了,人们都回到自我的家中,吃着香甜的团圆饭,我们家也如此。

我想了想,每年的元宵节除了看电视还就是看电视,这样过的太单调了。这次我想和爸爸妈妈一齐到南湖公园去赏灯,我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他们也同意我的意见。

来到南湖公园,我便想到了“千门灯火夜似昼”这句诗。我的眼睛立刻被那盏花形的灯吸引了,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几百盏几千盏灯连接成一条条笔直的长线,顺着他们走下去,点亮了我的心灯。

又就是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赞叹,夜色中,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生活就是多么的完美呀!

元宵节的作文小学五年级7

元宵,就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元宵,就是一个人们最爱的节日;元宵,就是一家人快快乐乐团圆的时候。总之,元宵就是个代表着祥和,充满欢笑和温馨的节日。当黑夜临时,我、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一齐坐在餐桌前,吃着那白白的、软软的、甜甜的汤圆时,有如沉浸在人间仙境一般,又仿佛在仙池边,那汤圆散发出热气难道不像一阵仙气吗?吃完汤圆,提着灯笼走在那热闹非凡,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的大街上难道不就是一种享受吗?看着别人的金鱼灯笼吐泡泡,走马灯里猫捉鼠,各种各样的灯笼让我大饱眼福,一盏灯笼接一盏,令我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抬头望望那明月,那月光照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真就是月光如水啊!难怪古人对它那么心驰神往,还编出了“明月别枝惊雀、月出惊山鸟、明月松间照,”等各种美妙诗句来赞美月亮。忽然,一朵云飘来,似乎想把那美丽的月亮遮住,但月亮好似看透了它的想法,便奋力地向前爬去,云却像一只跟屁虫一样,月亮向哪儿,它也向哪儿。最后,功夫不费有心人,顿时,月亮被那像棉花似的云遮住了半张脸,顿时,月亮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变成了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忽然,星空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小星星,顿时,出现了众星捧月的景象,这些小星星好拟就是在表演舞蹈,一闪一闪美丽极了。天色更暗了,街上那如流水般的游人也各自散了,我也困了,便回家睡觉了,但我在睡梦中也梦见了那美丽的月亮。

元宵节作文篇7

时光飞转,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匆忙地来赶赴这团圆的盛会。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这个历久弥香的传统佳节不但没有褪色,而且愈发被发扬光大。

元宵之日,我们千家万户都被团圆的喜悦所包围着,随这上课铃的到来,六位阿姨可要教我们包元宵呢,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工喽!只见李雨涵的妈妈,不停地搅拌着糖和黑芝麻的混合物。这正是制作汤圆的馅儿呦!没过多久褚尚谦的妈妈就来了,她是蘑菇头看起来真可爱,我从心底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樱桃小丸子"来啦!再瞧一瞧孔佳文的妈妈,她那精湛的手艺令我目瞪口呆,雪白的面团在她的手下好似有了生命一般。我不禁称赞孔佳文妈妈为厨神!在一旁的周思雅妈妈和田勇红妈妈跟我们一样也是学徒哟!过了许久,张老师邀请陈玉阳,周思雅、李雨涵,他们到前面去近距离学习,我有些小嫉妒,不经嘟起了嘴。

等好几组都体验过了包元宵包汤圆之后,终于才轮到我们。上去时,我瞬间精神了起来,可过了一会儿,我的手不听使唤,我有些厌倦了!我左想想右想想,我不能现在就放弃。于是我鼓起劲,揪了一点儿白面,又揪了一点儿紫面,和在了一起,就这样,双方元宵问世了!我慢慢地发现大家都开始学我了,我扬起鼻子高兴极了,可就在我沉浸在双簧元宵的世界里时。王刚打破了我的甜梦"过去点儿过去点儿"。我就这么被无情的赶走了。

我来到了汤圆团队,我心想:"杨予希,你现在可是寄人篱下,得客气点!"。说着我就开始做好人了。我让他们先乘馅儿,。可他们不领情,三挤两,挤就把我挤走了。我失望透了。在这时,。元宵煮好了,说是迟那时快,这元宵可成了填补我心灵的"良药"啊!。我"嗖"的一声,。已由这边的座位,跑到那边的队五中了,令我出乎意料的是这短短的时间里,后面已经大排长龙啦。害我排了好久才排到,当我端着良药来到座位上时,褚尚谦举着一颗双簧元宵说:"你们瞧!"我瞪大了眼睛说:"这是我包的呀!"禇尚谦立即吞入他那啥都吃的老虎嘴中。我赶忙问:"咋样?"他点着头对我说:"太好吃啦!"他这一说说的我心花怒放的傻笑了起来,今天元宵和汤圆真好吃!我吃饱了,还不忘指责着我的小肚子"你可真是不争气,这么快就饱了!"这些元宵汤圆吃的我真是美滋滋!。

元宵,你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块愧宝,你让无数外国友人感到了中华民族的古色古香;元宵,你是连接人们情感的一座桥梁,你让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亲情与友情的温馨;元宵,你是闪耀在雄鸡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你让炎黄子孙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国感到骄傲与自豪!

元宵节作文篇8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来临了,这一次的元宵节和以前的元宵节可大不一样了。因为这次我和其他小记者一起参加了一个有意义的活动。

这一次的活动是在大同市图书馆大厅举办的,主要有猜灯谜、剪窗花、投壶和对诗歌等内容。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获得相应的印章一枚,集齐所有的印章就可以获得新年的礼物,大家听到后开心极了,都憋足了劲,都想拿上这个大奖。

活动开始了,我和我的一个同学,直接来到了一个剪纸桌前。听老师讲过后,我抄起一把剪刀,拿到一张打过孔有轮廓的红纸,非常认真地剪了起来。因为同学们都是第一次剪窗花,大部分觉得都太难了,便交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们去做但我妈妈始终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没帮我一下。

我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师教给我们的窍门,不仅完成的快,而且还让老师夸了真不错!真不错!直接就盖了章。我就这么顺利的完成了一项任务。

接着就是猜灯谜了。场地内的头上方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纸片灯笼。灯笼上写着各种灯谜。我和妈妈很顺利的猜到了一个。便又顺利的盖章过关了。

最有难度的要算投壶游戏了。那壶口只有笔筒粗细,壶高半米多高。投的箭比壶略高一些。每人投10次,只要能投进三次以上便可以过关盖章。开始我觉得,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没想到,在我排队等待时,同学们一个个以失败告终。我便也开始慌张、焦急、不安起来。

一转眼便到我了。我把十根箭拿在了手上,开始去投。一根,两根,三根……都以失败告终了,我变更焦急起来。这时妈妈走到我的身边,让我先放松心情,再告诉我投壶的要领。我站在原地做了好些个深呼吸,把心情平复好后,又按照妈妈教给的跨出一步,把箭抓稳抓牢,轻松的对准壶口投去,第四次居然进了。同学们一片鼓掌叫好。有了同学们的鼓励给我更增强了信心。可是哪个壶口实在是太小了。在后面的六投中,我终于侥幸完成了任务。

最后就是对诗歌了。我们分别要去“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这四位诗人处去各对一首诗歌。心想平时老师让我们背了那么多的诗,过关肯定是轻而易举,不再话下的。万万没想到就在“李白”处出了问题。他让我背一首叫《红豆》的诗。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也搜索不出这首诗。“李白诗人”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再背背。我求救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不是《红豆》而是《相思》原来是李白把诗句直接给问了出来,也怪我只想题目而没想内容。让妈妈这一提醒。我又回到了“李白”处,回答完了后,积满了所有的章。高高兴兴地去把我的新年礼物:一个书签,一张漂亮的明信片和一个喜庆的福袋领了回来。

这次活动让我过了一个难忘而且有意义的元宵节,更让我明白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的含义。

元宵节作文篇9

今年的寒假和元宵节是联系在一起的。我觉得:让学生多和家人团聚。在日复一日的希望中,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全家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让我刻骨铭心。

元宵节的早上,我照常起床,洗脸,刷牙,晨跑。吃早饭的时候特别让我想起今天的好日子,满怀希望的看着父母,等着他们回答。我们看到的是匆匆忙忙的吃饭,然后拿着包在门口留了句:“今晚要加班,不能回来过元宵节”。我只是吃。节日根本没有出现在我家。

我很沮丧,回了老家。下午四点,我带着从老家带来的东西坐车回来了。因为我的楼层高,东西重,所以打算存放在一楼邻居家。我和他们相识是因为我向那个家庭的姐姐借书。

到了姐姐家门口,我把东西放在地上,轻轻敲门。这时,姐姐打开了门。她见是我,赶紧让我进去,帮我提东西。进屋后,我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了妹妹。妹妹听后说:“没问题,谁让我们是邻居呢?”我羞涩地笑了笑,说:“今晚我来接,谢谢姐姐。”。之后我就出去了,姐姐拦住我说:“小姐姐,元宵节快乐。”听了这话,我很不高兴,但又不想让姐姐担心,就随口回应了一句,快步走出了她家。一路上,我在想;“为什么元宵节其他家庭可以团聚,我们家却不能?想着想着,他不禁落下泪来。

等我下班回来,已经七点多了。我去姐姐家想: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吃饭,最好不要打扰。我等了十分钟,敲了敲门。开门的是姐姐的妈妈,她赶紧喊了一声:“阿姨好。”阿姨拉着我的手让我进去。这时,屋子里充满了煮饺子的香气,让我有点陶醉。我还没说完,姐姐就给我带了东西。我赶紧接过来感谢我。妹妹小心翼翼的看到我眼睛红红的,关切的问:“小妹妹,假期就没有人陪你吗?”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有感觉,心里闷闷的,哽咽着:“不是,我爸妈……可能在家包了饺子等我回去吃。”。祝姐姐和家人元宵节快乐。“然后我就跑出了门,因为我怕再呆下去会哭。

回家,里面黑黑的,不想开灯,摸索着走到沙发上坐下。面对冰冷的房间,我无法掩饰自己的哭泣。十分钟后,我隐约听到敲门声,于是赶紧擦干眼泪,打开门。让我吃惊的是,是我妹妹和她的家人!

舅妈一见我哭红了眼睛,就苦恼地说:“你这个固执的孩子!明明家里没人,还说有人。走,去我家吃饺子,我们帮你过元宵节。”听了阿姨的话,心里暖暖的。“小妹,别哭了。今天是个好日子。你应该高兴才对!去,吃饺子!”打不过,最后只好和他们一起吃饺子。那天晚上,饺子很甜。我想是因为阿姨家照顾我。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篇10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据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古代女子唯一可以出来夜游观灯、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的日子,是中国的民间情人节。而今年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又恰好和中国的元宵节“撞”在了同一天,这几十年一遇的中西双重情人节,让习惯了玫瑰和巧克力的中国年轻人们开始寻求别样的“中国式告白”来表达浪漫。

此前,就有网友抱怨,乔布斯在结婚20年之际写给妻子的情书中文翻译“太平淡”,于是竟诞生了微博上五言绝句、七言诗、文言文等多个精彩的文言翻译版本。仅情书起首一句,就有隽秀的五言版“悠悠二十载,你我始相见。为君步倾倒,心有戚戚焉”;也有七言译文“二十年前初相识,随心而遇惹人痴”;甚至有文言文版本“吾本布衣,种果于莳。卿不以吾卑鄙,猥自枉屈,咨吾以婚姻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卿以驱驰”;而译文“二十年前,未相知时。然郎情妾意,梦绕魂牵。执子之手,白雪为鉴”则成为众网友心中最爱。

“文言果然是字字凝练!淡淡的温情,让人又相信爱情。情书,就是要情真意切字字如心,赞!”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这样评价。

无独有偶,20xx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胡慧盈的微情书《百字令》也在网络上颇受追捧,转发数十万,登上央视新闻。这篇香港中文大学微情书大赛一等奖作品,以其精妙的文笔,工整的排比,引无数网友感动流泪,竞相模仿。文字呈现菱形排列,整首情诗从一个“见”字开始,每增进一行,加一个字,感情似乎也愈来愈直白和深切,隽永婉约的词句,让人看到爱情的美好,唏嘘不已。“不尽红笺相思意”,有人表示,这是倒过来也能读的情书,而浓浓爱意不减。

“这才是中文真正的样子!”读罢《百字令》,网友们集体惊呼。一时间,年轻人纷纷提笔,以“百字令”的方式抒发心中爱意。大四学生姜雷就自书《百字令·共婵娟》赠与异地的女友。在他看来,在光怪陆离的网络时代,没有什么比含蓄隽永、“私人定制”的文言情书更浪漫的示爱方式了。“相比于短信或是电话,这篇《百字令》更打动我,让我很受感动,因为它让我看到了他的用心和真心。”远在广州读书的女友说。

而恰逢今年西方情人节“邂逅”元宵节,一位中学生在寒假作业中以诗的方式向心中所爱的女孩告白:“初见有女,白衣长发。顾盼笑兮,于心自喜。自此之后,念及心动。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奈何业差,与你远隔。你坐二排,我坐排尾。相隔渐远,于心凄凄……数学亦我不喜,英语亦我不爱。为求与你同桌,数学英语皆为我爱也……”成了文言文情书史上“最感人的告白”。

事实上,以文言诗词传情达意一直备受推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古典爱情金句风靡网络;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将唐代诗词誉为“最美的告白”;于丹也曾劝告年轻人:“你的古诗词掌握多了,你的情书就会写得漂亮,谈恋爱就会有滋有味。”

在这个几十年一遇的双重情人节里,用“中国式告白”来续写情爱浪漫,着实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