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实训总结(精选4篇)
礼仪实训总结篇1
很轻松的课堂环境,一直以来这种都扩散到教室的各个角落,经久不散!与时常上课截然不同的风格,我更乐于去学,那就来谈谈我的感想吧,也算是生活中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
我是带着早餐,还属于半睡眠状态下溜进教室的,来的人并不多,由于之前已经停课一周了,我们习惯了自然醒,正在在嘀咕着,生物钟得相应的调整了,礼仪老师就让我们站成五队!开始热身…喊着口号,顺着老师的节奏又是蹦又是跳,真的,我一下子醒了,我想弄清啥状况,我刚开始注意力没在这上面,就只有顺着她们的节奏左转右转,上抬手下踢腿…才知道是为了活跃气氛!后来还把音响给搬出来了,跟着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想不精气神十足都难!
以一种最轻松的授课方式让我们从中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话语,有时就一句话,可能会让人感慨彼多…影响之深,难以想象!最简单的一个站姿,双手交叉扣于前,双臂微前倾,双腿站直呈T字步或V字步,面带微笑…时间短还好,一长这人就忍不住左晃右动!一件很小的事要想坚持下来也非易事。这同时也很好的磨练我们的毅力,查看我们自己对一件事的坚持度有多高,会不会轻言放弃!为了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老师并不是一味的让我们专注于站姿,在这期间她也是煞费苦心给我们讲有趣的事或人生大道理,在训练的同时让我们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方式!藐视不经意间,可当我们放松警惕,偷回懒的老师就微笑的说;嗯,注意站姿哈,谁不好好的就罚他多练会,然后我们就又精神抖擞起来。
和平常的上课时间是一样的,我们照常上课,照常休息,,唯一不同的是气氛比较活跃!比较轻松!没有多大的压力,反而让我们更有兴趣去学,去听,这就是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最大的区别,很明显前者的效果更好。从中我们学到的知识远比在课本上要多得多,毕竟实际体验和说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正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余下的就是坐姿,蹲姿,引领的时候要离在客人的左方1厘米处。手势要恰到好处,面带微笑,语调适中,这时候就很看重站姿了,这直接于一个饭店的形象挂钩了,不论是外在的精神面貌还是个人形象,所以把礼仪练好真的很有必要,对自身的气质的提升绝对是质的飞跃!还有走姿,说实话,同班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这样仔细的观察我班同学的走路的样子,真是各有各的范啊,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格,其次是在递名片的时候,尊者有优先知道的权利,礼貌用语很必要!
最后临到考核的时候,就是把所学的然后单独做一遍,我也是在这次实训课中学会了打领带,平时不被我们所注重的小细节,在这时都显露无遗,原来看起来很起来很小的一件事却可以让我们前功尽弃,再次让我明白了细心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一环节就是即兴演讲5分钟,不管是以什么为话题,我就讲的是沟通的重要性,很多人讲得都是宿舍的一些事,说实话,我喜欢这种气氛,嘻嘻哈哈我们同班同学的关系更近一步了!
为期四天的实训课就这样接近尾声了,这次学的都是很实际的东西,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用到的,也是应该注意的,很感谢有这次机会来让我学到这些,期待下次的实训课!!!
礼仪实训总结篇2
在大二下学期的第十八周,我们班经历了一次涉外活动礼仪的实训。从训练到考试,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认真训练,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所有人都收获不小。
周一一早,我们便来到了教室。老师首先跟我们讲了一下这一周的进程安排,然后详细为我们介绍了我们需要训练的内容以及最终考试的各项要求。期间,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上台示范的实践机会,老师更是在我们的亲身实践中为我们进行讲解和纠正,弥补了我们平时学习中的不少漏洞。
我们的实训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单项训练,包括站姿训练,坐姿训练,行姿训练,蹲姿训练,手、臂势的训练,着装礼仪训练,电话用语礼仪实训,见面礼仪训练这八项,每项里面又包含了几个不同的方式方法。其中,着装礼仪训练要求我们在考试的时候穿正装。男生穿深色裤子、白衬衣、打领带、黑皮鞋,女生穿套裙或正规套装。这可让我们傻了眼,因为平时我们都是穿休闲或者运动类的衣服,也很少像播音专业一样参加正规的活动,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准备也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只能尽力而为了。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综合训练。综合训练的内容包括三方面。
(一)涉外礼仪情景模拟训练;
(二)面试礼仪;
(三)外事接待礼仪综合情景模拟训练。这是考试的重头戏,让我们都感到压力比较大。老师告诉我们,这项训练的宗旨是涉外礼仪趣味表演,涉外礼仪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寓教于乐,希望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模拟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礼仪水平,这对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个人修养的培养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接下来是分小组训练的时间。我们小组在经历了一次讨论会之后明确了各个组员的任务,各项责任具体到人,之后我们便展开了积极的练习。首先是站,坐,蹲,走等一系列单项训练。由于在课上老师已经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讲解,而且我们也很认真地学习了老师发给我们的实训内容及要求,所以这些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比较轻松的。有点难度的是后面的综合训练,这就需要我们之间的配合和团结,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所以我们在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之后便开始行动,该搜集资料的搜集资料,该创设情境的创设情境。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我负责的部分是扮演一个面试者,说实话,这对我确实有一些挑战。因为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的社会阅历还很不丰富,对面试等一些参加工作必须经历的环节还比较陌生。但是,我相信一点,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于是,在我得到这项任务之后,就立刻开始了准备工作。我首先确定了一下自己想要面试的单位和职务,然后我结合老师所讲的相关的知识,借助网络上的有关面试的资料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自认为比较不错的自我介绍。我还从网上了解了一些考官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比如说录用后该如何开展工作,为什么选择本公司等等。参照给出的参考答案,我也为考官可能提出的问题做了准备。
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训练整合。也就是从头到尾将考试的内容彩排一下。同学们都很用心,因为我们都觉得这是一次比较难的的训练机会。经过不断的纠正与改进,我们信心满满地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检阅。当然,训练期间可能有些同学准备的不充分,但是这一晚,我认为大家都在认真地听着,看着,做着。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不错的表现。
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通过学习,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可以提高个人修养,提升个人素质,让我们更适合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生存。
非常庆幸学校为我们安排的这次礼仪实训活动。让我们通过本次实训知道了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生学习礼仪作用和意义以及礼仪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作用,学习和了解礼仪上知识,对我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也是我们能以一种很成熟的心态面对人生,在大学,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这次实训活动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我们从校园到社会的过度。它让我们提前了解了以后在工作中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很实用的办法,让我们不至于在以后真正面临这些难题的时候手足无措,耽误自己的前程。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因此一个人的礼仪修养水平对这个人自身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次实训,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收获。不论是自身修养还是团队合作,这次实训教给我了很多很多。但是同时,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准备不够充分,临场表现得十分紧张,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仍有待提高。不过我相信,我们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希望学校今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多让我们亲身去体验,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这个社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也希望自己能够认真对待这样难得的机会,多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多学习,多长见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礼仪实训总结篇3
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会交往的活跃,我国吃西餐的人越来越多。在涉外活动中,为照顾国外客人的饮食习惯,有时也要用西餐来招待客人。西餐十分注重礼仪,讲究规矩,所以,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周四,我们礼仪班全体成员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松雅湖西餐厅学习西餐礼仪,能够大家一起吃一次西餐,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
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在老师和制片人的准备下,订好了去西餐厅的时间,并且老师与餐厅的经理协商好了座位与讲课时间。同学们都着正装,打扮得得体,并准时到达。搞笑的是我们坐的顺序和上牛扒时本来应该吃的很慢的牛扒很快就被我们消灭了。我们果然是饿着了。
二、学习西餐礼仪的过程
同学们安静有序的坐到自己的座位,等待大堂经理教我们西餐礼仪,以及观察西餐厅的环境。有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吃西餐,所以都很认真的学习西餐礼仪,餐厅经理也讲得非常详细和生动特别找了教学视频,让我们边看边学。照相的同学将我们大家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就餐的画面拍摄下来,留住了这美好的时刻。以下是西餐礼仪知识的总结:
1、西餐的特点
“西餐”,是我国对欧美地区菜肴的统称,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式”,又称“欧式”,其特点是选料精纯、口味清淡,以款式多,制作精细而享有盛誉;二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式”,也称“俄式”,其特点是味道浓,油重,以咸、酸、甜、辣皆具而著称。此外,还有在英国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式”西餐等。美式西餐讲究甜品,喜欢用水果作菜。
2、餐具的用法
刀叉的使用。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再用叉送入嘴内。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美国人则切割后,将刀放下换右手持叉送食入口。
匙的用法。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叉,但手指务必持在匙柄之端,除喝汤外,不用匙取食其他食物。
餐巾用法。进餐时,大餐巾可折起(一般对折)折口向外平铺在腿上,小餐巾可伸开直接铺在腿上。注意不可将餐巾挂在胸前(但在空间不大的地方,如飞机上可以如此)。拭嘴时需用餐巾的上端,并用其内侧来擦嘴。绝不可用来擦脸部或擦刀叉、碗碟等。
3、进餐的礼仪
1).餐具使用礼仪
吃西餐,必须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随意乱取乱拿。正规宴会上,每一道食物、菜肴即配一套相应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排列。进餐时,应先取左右两侧最外边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合拢并排置于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务员便会主动上前撤去这套餐具。如尚未用完或暂时停顿,应将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摆在餐碟上,刀刃向内,意思是告诉服务员,我还没吃完,请不要把餐具拿走。
使用刀叉时,尽量不使其碰撞,以免发出大的声音,更不可挥动刀叉与别人讲话。
2).进餐的顺序
西餐内容齐全的西菜一般有七八道,主要由这样几部分构成:
第一,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称开胃菜,目的是增进食欲。
第二,汤类(也即头菜)。需用汤匙,此时一般上有黄油、面包。
第三,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可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
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时要用刀叉分切后放餐盘内取食。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
第五,餐后食物。一般为甜品(点心)、水果、冰淇淋等。最后为咖啡,喝咖啡应使用咖啡匙、长柄匙。
3).面包等可用手取食
进餐时,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时还可用手取。如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着吃。吃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面包则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错。取面包时,左手拿取,右手撕开,再把奶油涂上去,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不可用面包蘸汤吃,也不可一整块咬着吃。
4).用汤匙舀着喝汤
喝汤时,切不可以汤盘就口,必须用汤匙舀着喝。姿势是:用左手扶着盘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盘喝汤,不要发出吱吱的声响,也不可频率太快。如果汤太烫时,应待其自然降温后再喝。
5).不可整块肉送嘴里咬
吃肉或鱼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用叉按好后,慢慢用刀切,切好后用叉子进食,千万不可用叉子将其整个叉起来,送到嘴里去咬。这类菜盘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于点缀和增加食欲的,吃不吃由你,不要为了面子强吃下去。
6).吃东西不要发出很大声响
吃西餐时相互交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切不可大声喧哗,放声大笑,也不可抽烟,尤其在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叉刀伸进嘴里。至于拿着刀叉作手势在别人面前挥舞,更是失礼和缺乏修养的行为。
7)坐姿要端正
吃西餐还应注意坐姿。坐姿要正,身体要直,脊背不可紧靠椅背,一般坐于座椅的四分之三即可。不可伸腿,不能翘起二郎腿,也不要将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8).酒杯不斟满,喝酒不劝酒
饮酒时,不要把酒杯斟得太满,也不要和别人劝酒(这些都不同于中餐)。如刚吃完油腻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再去喝酒,免得让嘴上的油渍将杯子弄得油乎乎的。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将酒杯在嘴唇边碰一下,以示礼貌。
4、餐位的安排
原则上男主宾坐在女主人右边,女主宾坐在男主人右边,而且多半是男女相间而坐,夫妇不坐在一起,以免各自聊家常话而忽略与其他宾客间的交际。
5、就餐着装
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高档西餐厅吃饭,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西餐厅,男士要穿整洁;女士要穿晚礼服或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妆要稍重因为餐厅内的光线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进入餐厅时,男士应先开门,请女士进入,应请女士走在前面。入座、点酒都应请女士来品尝和决定。
三、西餐礼仪课实训圆满结束
同学们学到了很多西餐知识,这对以后步入社会是很有帮助的。这次的西餐之旅还有一点让我感触深的就是,大家在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珍惜一起实训的机会。这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们在西餐厅里K歌的环节,这是在西餐厅里很难见的一种场景吧,特别是当兰娇玉唱起最炫民族风的时候。相信这会是我们大学里一段美好的回忆。
礼仪实训总结篇4
给你一个支点你就可以撑起整个地球,而这个支点就是高品质沟通。
古人说:"口乃心之门户。"
在金xx教授的讲解下,我对沟通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金xx教授为什么经常在火车上、飞机上成功谈成生意呢?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有高品质的沟通技巧。沟通展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金xx教授谈到沟通三要素,包括环境(场景)、气氛、情绪。我们应该多点向周围的良师益友学习。他还谈到沟通是一种胸怀,体现在行为主动性。第一,立刻跟别人互动。第二,把你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第三,不断了解、创造、满足别人的要求(需求)。学沟通,不是学沟通技巧方法,最重要的是心态。沟通高手成功秘诀在与变"态"(心态、状态、态度)。金xx教授认为这是成功人的常态。
在与人谈话的时候,要讲究技巧。以下几点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说就事论事的话,不说情绪性的话
就事论事地说话,对方比较容易接受,如果说带有情绪的话,虽然对方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也很难听得进去。
比如班级工作中,有同学考虑欠缺。你说:"玲玲,这个地方考虑还不够,再认真想想。"这是就事论事的话。如果你说:"搞什么嘛!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怎么这么笨!"就是情绪性的话。
我们都希望别人向我们说就事论事的话,所以同样地,我们也应该学会正确地说话。
二、说鼓励(正面)的话,不说批评(负面)的话
例如,组织春游,同学说:"这个地方不好玩,没什么意思的"我们的响应若是:"怎么会呢?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挑剔,这是集体活动,要服从班级的安排,有的玩就不错了,还嫌东嫌西……"
或者同学说:"这次比赛我想去参加,可是被淘汰很丢脸诶?"我们的响应若是:"你这个人对自己怎么这么没信心,连这个也要问别人……"
以上两个回答把同学吓跑的原因不说自明。因为你在沟通中所使用的字句是负面的、批评的、责备的,是同学的信任感立刻下降,也减弱了同学和我们继续谈话的兴致。
所以在沟通管理中,请别忘了7%的说话内容,你是否使用了正面的、积极的、鼓励的语言?
例如,前例对那两句话的正确响应,不妨可以说:"不会的,大家一起去,会很有意思的,我们还会安排很多互动游戏""要对自己有信心啊,你很棒,更重要的是尝试啊"把做决定的权利交还给对方,把发言的权利多让给对方,同时用的又是正面的语词,这时,坐在我们面前的就会是一位通情达理的同学,与他谈得也会非常开心,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说建议性的话,不说强制性的话
同学对自己现在的状态不满意,想要有突破和改变,于是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想听听你的意见,这时你最好给他建议,并且是多重选择题,让他有所选择,而不是"你应该如何如何"或"如果我是你,我就会怎样怎样的"等强制性的话。
因为他不是你,你们的成长背景、面临的问题并不相同,他可能只想得到你的关心和安慰,或者把你当成倾诉的对象,并不见得真想听取你的意见。
把解决问题钥匙还给对方,他的人生应该由他自己决定,这样他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事后也不会责怪你当初为他所提的不当建议。
四、说真话,不说借口的话
如果你因为贪睡而上课迟到,最好直接跟老师说你迟到是因为睡过了,而不要找一大堆诸如闹钟坏了、买早饭人太多之类的借口。因为一旦别人发现事实上当天交通情况良好,火车也没有误点时,主管会对你的人格评价打折扣的。一句借口,可能需要十句假话来掩饰,到时候你会发现为了掩饰这个借口,自己变得很辛苦而且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学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商务礼仪,强调了一部分已然知道但一直做不到的道理,学会接受信息中正面的东西,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人的交往时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交际圈就不会局限在小范围内~~
记下几句体会较深的话——可能看起来很普通,细想却还有些味道,尤其是自己有过体会的东西,听来还是有助于平和自己的心态——
1、善待别人是一种教养;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
2、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在非原则问题上是不会随便否定别人的。——来自富兰克林,一种符合人性的做法。
3、会做人,才有更多做事的机会。智商让你立足于社会,情商让你可持续发展。——重视情商不等于虚伪,说话让别人高兴不等于拍马屁,我想任何事能把握尺度,便不会把好事做成坏事。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不要妄下论断评论别人尤其是领导,也没有必要"看不惯".
5、智者示弱,愚者逞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事都想表现得比别人强,是愚蠢的。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和为贵,不可能事事求同,不可能将想法强加于人。
7、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孔
沟通一切从心开始。沟通需要互动,互动中也需要我们主动点,以诚恳态度对待,以平等心态对待。对于别人,不要期望太高,我们得认真了解其需求,尽力去造造满足其需求。这就是我在此培训当中所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