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活动教案(整理4篇 )
如何写中华传统节日篇1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日,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以为这种传统礼仪文化是过时的东西。所以,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齐去教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教师在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教师,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门外,等候教师醒来。教师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敬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守礼,无以立”,礼貌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我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就寝;在夏日炎炎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就寝。黄香温席是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坐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一样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慎飞走,使者只拔下几片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下把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承它能够使我们的礼仪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如何写中华传统节日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5)班的柳莺,这次能够参加学校“美德好少年”的竞选,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她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虽小,却懂得尊敬长辈,令我们肃然起敬;周恩来12岁时,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伟志向,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在四川大地震中,9岁的林浩,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勇救两名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些具有传统美德的少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数不胜数。
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处处以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在学校里,我勤学善思,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作为班干部,我是老师最满意的小助手,处处以身作则,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并且尽心地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同学;作为一名大队委,我热爱工作,认真负责,为全校同学奉献出自己的热情。在家庭中,我孝顺长辈,主动帮助父母亲分担家务,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正是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够深受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拥护,长辈的喜爱!
我心地善良,总是把无私的关怀带给别人。在汶川大地震后,我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捐给灾区。我的心也随之飞到了灾区:每当看到许多人在地震中失去宝贵的生命时,我就会伤心的哭泣;每当看到许多人为了“生命”而顽强地坚持,从废墟中被救出时,我又会含着泪水兴奋地欢呼!不久之后,班里来了一位四川灾区的同学。老师把他带到了班级时,他躲在了老师的后面,目光里流露出一些恐惧与不安。
我的脑海里立刻就闪出一个念头:我要主动地向他伸出温暖之手,让他在班级大家庭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经过初步了解后,我知道他的名叫于松林,来自四川地震重灾区——汶川,他所在的学校已经成为废墟,很多同学在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帮助他走出地震的阴影,重新面对生活,每到下课的时候,我就主动与他聊天,沟通学习生活,谈论兴趣爱好。
我还把更多的好朋友介绍给他,并在班里组织了互助小组,送给他许多课外书籍和学习用品,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六一儿童节时,我又为他准备了丰富的零食以及精美的礼物,他的脸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快乐的笑容!
在这次学校里组织的“心系四川地震灾区”义卖活动中,我不仅积极地参加义卖,还把自己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再一次捐给了灾区,为他们重建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同学们,当我们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我们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我们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同学们,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我期待你们能给我投上宝贵的一票!我会用自己的诚实、勇敢、勤奋、善良、自信等优良美德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位名副其实的美德少年!谢谢你们!
如何写中华传统节日篇3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两方面与同学讲讲。
一.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二.敬长、知礼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如何写中华传统节日篇4
>随着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纷至沓而来,加之电脑、摄像机、录影机闯进我们的生活,你——毛笔——渐渐地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岁月最终抹不掉你自身的灿烂光华:从王羲之、颜真卿等书圣墨迹中,仍能映衬出你的伟岸雄姿并流芳千古!
文房四宝,你首当其首;通体无曲,你刚正不阿;贤士集会,你相伴左右。秦始皇统一六国,把你命名为“毛笔”,从此你在历史的舞台上尽展风姿,尽情书写着人生的真善美、假恶丑:忠臣,在你的雕镂下呈现出铮铮铁骨;奸佞,在的刻凿下剥去了层层伪装。
陶潜气度非凡,归隐后徜徉与山水之间。你卸下一身戎装,陪五柳先生尽情游乐于自然。于是乎,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游,有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怀”的闲适。
曹操一腔热血,即使鬓已星星,仍雄心勃勃,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提笔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名句。这“恣意妄为”的神来之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茫茫银河一望无际,我仿佛看见了你犹如盘古开天劈地一般,何等的惊天动地;又如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般,何等的气势恢宏。
才女李清照一时兴起,泛舟荷塘,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又是你在她的芊芊玉手之中,记录下了这人生长河中的美妙时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紧握你身,在风云卷积,北宋灭亡之时,你记录下历史的瞬间,手起笔落处,挥洒方寸间的是大宋腐败,奸佞误国,深入浅出,力透纸背。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伟人毛泽东踌躇满志、铁画银钩、语惊鬼神地用你写下了这一不朽诗篇,肯定了推翻压在人民头上三座大山,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的英雄斗士。
一张白纸,泼上你淡淡的墨香后才会有了价值;一幅美图,经过你的勾勒才会万世不朽;一句绝唱,有了你的抒写才能在历史上永存!
你是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你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你的功劳与山齐名、与海同尊。唯有笔墨文香,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中华民族龙的精神才能发扬光大,中华魂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