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地理知识竞赛方案(精选5篇)

时间:

地理知识竞赛方案篇1

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地理知识不仅能完善我们的知识面,还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学习对我们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对我们每个高中生的基本目标,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目标。胸怀祖国,眼望世界

二、活动目的:是对我们高中学习地理的一个目标。我们不仅要很好的学习书上应该学习的知识,还应更好的学习与了解地理课外有用的知识。为此我校特举行本次地理课堂内外知识竞赛,普及地理知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学习有用知识,丰富精彩生活

1.宣传地理相关知识,激起同学们的地理意识;

2.普及地理知识,增加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活动时间:2013年12月11日下午大课间活动

四、活动地点:五楼会议室

五、活动对象:磴口一中高二学生

六、活动安排:

〈一〉准备工作:地理组老师在各个班级学生中宣传,动员学生参加这次比赛。

〈二〉活动流程:

1.各班报名参赛,每班10人;

2.开始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老师准备试卷,每个学生自备笔,时间安排在45分钟。

考试结束后,由老师阅卷之后,领导作总结,公布比赛结果,由老师给选手

颁发奖品;

七、活动规则:

1.本次活动题目为地理课堂内外的知识。.2.答题规则:时间:45分钟;字迹工整。

3.活动奖项:

在参赛学生中根据成绩的多少评比,一等奖15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30名,由学校领导颁发奖状及奖品;

八、注意事项:

本次竞赛本着学习第一,重在参与的精神;禁止舞弊现象。

高二地理组2013年12月9日

地理知识竞赛方案篇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展现的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五湖四海”介绍的是一片片充满魅力的神奇热土,“魏格纳、麦哲伦”讲述的是一个个探索发现、不断进取的故事……走进地理的殿堂,我们会了解许多有趣的事情,掌握许多有用的本领。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深入学科素养的培养,特制订地理学科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3月10日

举办时间:预赛:3月14日中午12:30-13:10

决赛:3月16日中午12:30-13:10

2、活动形式:地理学科知识竞赛

3、活动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每班2人。

4、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5名

二、流程安排

(一)预赛:

环节名称:开天辟地

环节设置:

1.赛前,每班抽签决定答题顺序。比赛时,由一组开始选题、答题,每组轮流作答。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2.每道题目作答限时10秒。超过10秒未作答或作答错误,视为淘汰。10秒钟内,可选择场外求助。整场比赛,每组一次场外求助机会。

3.五组淘汰后预赛结束,遭到淘汰的五组获得优秀奖,其余五组进入决赛。

(二)决赛:

1.环节名称:脚踏实地

环节设置:

(1)赛前,每班抽签决定答题顺序。比赛时,由一组开始选题、答题,每组轮流作答。题型为填图题。

(2)每道题目作答限时15秒。超过15秒未作答或作答错误,视为淘汰。15秒钟内,可选择场外求助。本环节,每组一次场外求助机会。

(3)两组淘汰后预赛结束,遭到淘汰的两组获得三等奖,其余三组进入下两个环节。

2.环节名称:金声掷地

环节设置:

(1)赛前,每班抽签决定问答顺序。

(2)每组一人面对屏幕(后称A),一人背对屏幕并佩戴眼罩(后称B)。一组A用两个字描述屏幕上的内容,该组B回答,问答限时10秒钟,如正确,加10分;如错误,则二组A继续描述,以此类推。A不得说出屏幕上的字,否则失去本题的答题机会。共三道题目。第二道题目先描述者,由第一题答对者进行,第三题类推。

3.环节名称:翻天覆地

环节设置:

(1)由上一环节分数最低的组开始选题、答题。限时1分钟,甲说乙猜,限过2次;甲不可说出屏幕上的字,否则算1次过。答对一个加10分。

(2)最终,将后两个环节的分数相加,得分最高组为一等奖,其余两组为二等奖。

地理知识竞赛方案篇3

一、高二地理知识竞赛活动安排

为了促进高

一、高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地理的教与学,现将高

一、高二地理知识竞赛活动安排如下:

一、竞赛活动由教务处刘龙刚、姚晓菊负责,由汪玉琴及高

一、高二地理教师组织实施。

二、竞赛对象

高一全体学生,高二(1)(2)班

三、竞赛内容

本期前所学过的内容

四、竞赛时间:2011年11月16日下午15:50—16:50

五、几项要求:

1、命题要求:命题要知识面广,有一定的梯度,有适当难度。时间为60分钟。高一地理由毕钰命题,高二地理由吴涛命题。命题人需将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按班级人数印制好于11月16日12点前交教务处姚晓菊处。

2、阅卷

高一由丁乾负责,丁晓菲、陈果共同阅卷,实行流水作业。

高二由毕钰负责。

3、设奖情况

①高一年级设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30人。

②高二年级设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

4、监考要求:

①按时认真监考,严防抄袭现象发生。

②监考名单:

高一①班李载斌高二①班吴琼

高一②班汤海玉高二②班朱建国

高一③班别建玺

高一④班王志丹

高一⑤班张学勇

高一⑥班童斐

高一⑦班王渊

高一⑧班邱娟

高一⑨班汤红芳

高一⑩班丁乾

如果你对地理学感兴趣并想要扩展自己的知识库,那么参加一个地理知识竞赛可能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益的活动。希望本篇的地理知识竞赛方案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知识竞赛方案篇4

一、活动目的

古语有云,博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积累我们与人交往的谈资。这不仅仅是学识渊博的体现,更是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需要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闻强识。因此,旅游学社面向全院学生开展了“中国地理知识竞赛”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丰富我院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增加同学们的地理知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同时推动我院第九届学生社团文化节的建设。

二、活动时间

预赛:2013年5月9日中午12时30分

决赛:2013年5月13日晚18时30分

三、活动前期准备

(1)宣传部制作PS海报,向社联申请展板,并将其抬到二期食堂门口及一期东门展示;

(2)筹集活动经费:向学校申请活动经费;社团实践部在合肥学院周围拉赞助;

(3)活动会场的布置:旅游学社所有部长周二下午两点在2#407集合,帮忙打扫、贴横幅、抬桌子、检查PPT等设备,并且安排各人的相关工作,如评分员、签到人员、维持会场秩序等的工作事宜及其所在位置,从而方便控制场面;

四、活动过程

(1)活动举办的前期准备;

(2)5月9日预赛开始,各参赛团队推选一名队员参加笔试,社团所有委员到场进行监考;

(3)当晚进行试卷评阅与整理,并根据预赛笔试的成绩,从高到低选择10支队伍进入决赛;

(4)5月14日进行决赛,首先参赛的10支队伍派一人提前十分钟入场,并根据抽签按小组入座;

(5)比赛正式开始,主持人致开场词,介绍到场的评委们;

(6)接着,各小组进行自我介绍;

(7)第一环节必答题开始;

(8)第二环节自主选择题结束后,紧接着的就是中场互动环节,由主持人选择人员进行答题,答对者奉上奖品,;

(9)互动过后,评分员报出各组的分数,接着继续进行第三环节的比赛;

(10)由于有三组分数相同,又进行了加时赛;

(11)表演结束,由主持人先后报出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的获得者,并由评委进行颁奖;

(12)获奖者集体合影;(13)比赛结束后,整理桌椅、清理场地、开总结会议,并在回去后写工作总结交上去;

五、活动优点

(1)部门人员,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推动工作顺利进行;(2)分工合理,各司其职;

(3)及时准确告知参赛者活动的相关消息;(4)前期工作比较顺利;

六、活动缺点

(1)前期宣传不到位,参加比赛者不多,部分同学不知道有此比赛;

(2)活动的进行中,出现小状况;(3)会场秩序有点混乱;

(4)PPT临时出现状况,比赛气氛不浓郁;

(5)观众很少,比赛未吸引同学们的好奇心;

七、活动意义

此次活动,进一步活跃了校园的学习气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了同学们的联系,提高了彼此间的团队合作能力,除此之外,为同学们提供交流和自我调节的机会,锻炼和培养了大家的应变能力。在活动过程中,部里各委员之间相互配合,增强了彼此的友谊和默契,推动了此次活动的圆满完成。

地理知识竞赛方案篇5

赛活动总结报告

为促进初中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地理学习方法;促进学校开展多元化的地理活动,活跃学习气氛。本次活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自愿原则。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同学们找到了各自的不足之处。帮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的放矢,更好地充实自己,培养自己综合能力和素质。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完善自身,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同时也使同学们加强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掌握相关地理学科知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自身的的专业技能,以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4名。邀请学院相关专业老师做评委进行专业的指导。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活动各个阶段的活动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如我们提前几天和创卫办的工作人员商量,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密切配合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教师的占用和宣传工作都是其他部室同学帮助完成的。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我们就将活动任务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事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

在成功的背后,我们也认真反省思考了我们的不足:

1、安排上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活动中成员不够积极,对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2、时间有些仓促。

校内部分由于与我们专业的部分同学学习冲突,因此不能全员参加。

201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