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段落作文,环境描写作文语段(整理5篇 )
推荐环境段落汇编汇总篇1
调查时间:20__年4月26日下午
调查地点:奇台县古城商业街
调查对象:商业界内的街道、酒店、餐厅
调查方法:观察记录,抽样调查
调查人员:六年级一班环保小分队成员
调查分工:董亚楠(记录)谢瑾(观察)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酒店、餐厅里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和商业界内的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调查的发现:
(1)街道上包装纸、塑料袋随处可见;
(2)房屋的墙壁上被乱涂乱画,影响市容;
(3)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汽车也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制造出很大分贝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4)许多家餐厅里仍在使用一次性餐具,这样虽然方便,但却消耗了大量的木材;
(5)几乎所有的酒店都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这对自然资源是一种浪费的现象。
问题的原因
(1)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只知发展不知环保,提倡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针。
(2)环保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完善。
(3)司机没有意识到和尾气噪音污染的危害性。
(4)一次性用品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快捷,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它对环境有着很大的危害。
记得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这虽然是1970年由美国民众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社会活动,但它的意义已经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她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现在每年“地球日”的活动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并且督促联合国到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全球的环保工作全面启动。只要地球的沉疴仍然存在,“地球日”就不会寿终,我们每个“觉悟人”就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推荐环境段落汇编汇总篇2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师在环境问题中的作用》中提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借此,管理部门可确定组织的环境管理系统在确保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有关规章和内部政策的要求上是否充分。”
格兰特。莱杰伍德在其所著的《环境审计与企业战略》一书中指出:“环境审计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创新能力,而且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储存、营销等各个方面。”
上述定义中虽然都把“环境审计”作为被定义的对象,但都是从企业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因此,本文将它们作为对内部环境审计的定义。
此外,我国学术界有关内部环境审计的主要观点有:王德升、杨树滋把内部环境审计定义为:“为达到促进与影响企业环境的各项活动有关的经营管理和评价该企业环境政策遵守情况这两个目标,对该企业有关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系统及程序的状况系统地、成文地、定期地和客观地进行评价的管理手段。”
陈正兴提出:内部环境审计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主要是对企业有关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系统及程序的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价,以达到促进与影响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评价企业环境政策情况这两个目标,是一种环境管理手段。
汤亚莉、刘星认为,企业内部的环境审计应该是:“对企业在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同时不破坏自然与社会环境方面的行为和成效的评价。”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没有全面包括内部环境审计的种类。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dsai)所属的环境审计工作小组(wgea:workinggrouponenvironmentalaudit)印发的《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内部环境审计应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但现有的定义只反映了其中一个或两个类型。(2)上述几个定义没有准确界定内部环境审计的主体。(3)没有准确描述内部环境审计的对象。(4)上述定义中只有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提到了依据问题,其他几个定义均没有对此问题做出说明。(5)有些定义没有指出内部环境审计的本质所在。
我们认为,内部环境审计的定义应该包括内部环境审计的目标、主体、对象、依据及本质等要素。本文对各个要素分析如下:
内部环境审计的目标是指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所期望达到的或应当达到的目标,它是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工作的指南。由于审计目标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内部环境审计的目标分层次进行研究。内部环境审计的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内部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
纵观国外环境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产生是企业对日益增多的环境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众日趋加强的环境意识所做出的必然反应。由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企业的环境风险不断增强,企业为了规避环境风险,寻找“绿色保护”才会把注意力转向内部环境审计。虽然进行内部环境审计在某种程度上会有损于企业短期内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但是却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长期发展环境,进行内部环境审计就成为维护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内部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协调企业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内部环境审计的一般目标
内部环境审计的一般目标,是指适用于内部环境审计的所有类型(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内部环境合规性审计、内部环境绩效审计),且能反映内部环境审计本质的目标。我们认为内部环境审计的一般目标是监督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并对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
戴维。弗林特教授认为:审计是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或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环境的存在为首要前提。著名审计学家汤姆。李教授提出:要求人们的行为对他人负责是人类活动的一个共同特征,正是这一特征构成从古到今审计功能的基础。在此意义上,审计正是作为强化受托经济责任过程的手段而被运用的。上述观点说明,审计是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并以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为目标。因此,我们也可以将监督和评价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作为内部环境审计的一般目标。
3.内部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
内部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是对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一般目标的进一步细化,通常可以是:
(1)公允性即验证企业内部环境会计所记录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是否真实;是否对发生的所有环境相关事项进行了完整、及时的记录;所记录的金额是否正确、适当;所记录环境相关事项的分类是否恰当;是否对环境相关事项做出恰当披露;记录和披露环境绩效、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的方法是否合理。
应当指出的是,公允性并不能保证记录、报告的事项与实际情况绝对相符。由于许多环境经济活动和事项尤其是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的发生及其发生额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只能要求相关记录的公允表达,而非真实表达。
(2)合法性即验证企业内部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是否遵循了有关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企业自身的环境规章和制度以及有关的环境标准。
(3)效益性即验证企业内部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是否能达到预定的绩效。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主体是指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执行者,即内部审计机构。国外内部环境审计最初是一些企业为满足规避环境风险的需要,而由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检查和评价企业的环境问题;根据内部环境审计的性质和特点,审查企业相关环境事项记录的公允性以及环境活动的投资费用、成本和效益。评价企业对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遵循情况、企业环境管理的状况是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基本内容,也是内部审计机构构成内部环境审计主体的客观基础。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由于其服务内向性的特点,势必成为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主体。
环境审计横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现有的内部审计机构有时无法独立完成内部环境审计。为了实现内部环境审计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可能需要对现有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适当调整。我们可以选择如下两种调整方式:第一种方式,不设立专门的环境审计机构。仍然由常规的内部审计人员组成内部环境审计小组,并对原有审计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必要时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辅助审计。第二种方式,在内部审计机构中设立专门的环境审计小组。这个小组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包括审计师、工程师、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等。
内部环境审计的对象是指实施内部环境审计企业自身承担的受托环境责任。受托环境责任是指受托人在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中对委托人所应承担的责任。需要强调的是,环境责任的委托人应该包括享有环境权利的全体社会公众,而不仅仅是企业的所有者。
通常我们认为企业的环境责任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①
1.来自道义上的环境责任
所谓企业应承担的道义上的环境责任,是指按照因果式的逻辑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主动承担的环境责任。随着伦理学向企业和企业管理的引入,以及企业环境管理理念的重新构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自己是庞大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单元,企业自身与其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了环境污染,那么,企业就应该承担道义上的环境污染治理责任。
2.法律原因导致的环境责任
法律原因导致的环境责任,实际上就是由于国家法律的要求而使企业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不断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的力度,使得企业来自于法律方面的环境责任也不断增强。
法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要求企业必须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承担法律责任,要求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切实注重环境影响。
3.由经济意义上的委托代理责任所引发的环境责任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资源是由外部的资源所有者提供的,企业的资源提供者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因此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对资源提供者负有妥善保管和运用以使资源提供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责任。由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良好的环境形象,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因此积极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是保证投资者财富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环境责任的三种来源使得企业承担的受托环境责任不仅具有经济责任的性质而且具有社会责任的性质。一方面,企业的各项环境相关活动中既要讲求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最佳利用,也要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佳的目的,即实现经济性;另一方面,受托环境责任又是一种社会责任,要求内部环境审计必须对废气量、废水量、噪音等难以用市场价格表述、但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的社会责任进行审计,要对整个社会负责。
环境审计的依据可分为两个层次:开展环境审计的依据,即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评价依据,即衡量、考核、评价经济行为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以及受托环境责任履行好坏的准绳和尺度。②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主要包括:
1.环境相关事项的财务与会计核算准则
由于环境事项的特殊性,对环境相关经济活动进行计量与核算需要特定的相关准则予以指导。这些准则应该能够构造一个综合的资源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来反映经济增长导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和资源代价,以便内部环境审计中能够准确评价企业自身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环境法律体系,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和《土地法》、《渔业法》等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以及一批环境保护协议和议定书。这些都为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3.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类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而制定的各种技术性指标和规范的总称。它是具有法律性的技术规范,是环境审计评价的主要技术依据。我国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方法标准等各类国家环境标准,为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时收集充分的证据,进行判断提供了参照准绳。
4.企业的各类环境管理政策和计划
企业自身为环境管理所制订的各项政策和计划是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企业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因此它也为内部环境审计提供了判断标准。
前文中已经提到,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同其他各种审计一样,应该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三种类型,结合企业内部审计的特征可以把三类审计具体表述为: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审计、企业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审计、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及各项经济活动审计。按照内部环境审计类型的不同,选择使用的依据也不同。例如:对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信息进行审计时,可以使用有关的财务与会计核算准则、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作为审计依据;而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及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就要使用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企业的各类环境管理政策和计划作为审计依据。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因此,对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本质进行研究就是要弄清楚内部环境审计是什么,解释内部环境审计的内涵和外延。对内部环境审计的本质进行抽象和概括。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对环境审计本质的研究成果,因为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属于环境审计的一种,所以内部环境审计的本质应该在某些方面具有与环境审计本质相似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牢记内部环境审计属于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系统的一部分,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来实施,因而它还受到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
1.对环境审计本质的三种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人的思维能力的进步,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因此环境审计的本质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目前人们对环境审计本质的认识主要有如下三种:
(1)检查论,即认为环境审计是对适应于环境要求的有关经济业务及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此观点主要侧重于审计的检查职能。
(2)评价、鉴证论,即认为环境审计是对企业环境管理责任和环境管理业绩进行评价或鉴证,此观点主要侧重于环境审计的评价、鉴证职能。
(3)经济监督论,即认为环境审计是一种监督活动,即监督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此观点主要侧重于环境审计的监督职能。
2.内部审计的特征对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本质的影响
(1)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本质不应是鉴证
所谓鉴证,是指鉴定和证明。鉴证最大的特点是由当事人以外的独立的第三者履行。因为独立的第三者,既与审计事项的委托人没有利害关系,也与被审计事项的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这样的鉴证工作才具有客观公正性,鉴证结果才能使人信赖。而内部审计机构从企业这个主体来讲,并非第三者,它作出的鉴定最多只能是一种“自我鉴定”,其客观公正性是极其有限的,对外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因此,内部环境审计的本质不可能是鉴证。
(2)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本质应当是监督和评价
企业的内部环境审计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对企业环境会计核算情况、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以及环境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得出他们是否按照预定轨道进行的结论;同时监督企业各项环境管理政策和计划的实施,使它们能够起到消除或防范企业环境风险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反馈所获得的信息,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内部环境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监督和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检查只是评价和监督的基础,而控制是评价和监督效果的体现,它们都不能成为内部环境审计的本质。
综合上述对目标、主体、对象、依据和本质五个要素的分析,我们将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定义界定为: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企业各类环境管理政策和计划以及财务与会计核算准则,监督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并对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推荐环境段落汇编汇总篇3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环保’的话题。
怎样环保呢?不乱扔垃圾就是环保,不随地吐痰也是环保,环保是不是很容易呢?少环保就少收获,多环保就多收获,不环保不仅没有收获,还会让地球伤痕累累。
此外,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一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带来了严重危害。
下面我来讲一讲森林。全世界森林面积比海每年约1700万年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消亡,所以乱砍伐树木不是一件十分可耻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都向我们发出了警示,人类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就以我面前所说的水资源来说,水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就用目前人类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使用。淡水里有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
难道这种现象,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记得不要再享受一时之快乐而让另一种幸福被扼杀啊。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在哪里都有,但是你真的保护环境了吗?
推荐环境段落汇编汇总篇4
1.创文明校园,谱世纪新声。
2.团结友爱,严肃活泼;钻研进取,求实创新。
3.播种文明的种子,绽放文明的花朵。
4.播种一个好习惯,收获一个新未来。
5.滴滴之水成海洋,丝丝文明变春风。
6.打开心扉,广交朋友。
7.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8.忍为贵,和为善。
9.微笑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10.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11.自尊自爱,注意仪表。
12.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13.您并非美丽才文明,而是因文明才美丽。
14.一句两句三四句,文明用语开奇花;春风又绿校园内,明月今日照我还。
15.尊师重道少不了,微笑宽容待人好。
16.文明用语挂嘴边,身边朋友不会少。
17.多一句文明用语,增一缕校园春风。
18.恶语伤人三春寒,良言一句暖三冬。
19.躬耕树蕙六十载,文化摇篮有龙藏。
20.关注你我一言一行,创建你我美好校园。
21.弘百年闽商勤敏魂,扬千年中华自强气。
22.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23.礼仪规范你我遵守,文明校园大家共创。
24.阳光显我少年主调,文明现我少年风范。
25.行有礼,心有德,校园盛开文明花。
26.雄鹰因翅膀而翱翔,校园因文明而飞跃。
27.衣不求华要求洁,语不求丽但求净。
28.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29.安全意识天天有,校园生活乐悠悠。
30.安全与幸福携手,文明与美丽同行。
31.把美的记忆带走,把美的心灵留下。
32.百年商专,千亩书香,观五福八卦。
33.扁舟因狂风而杨帆,学校因文明而起航。
34.衣食住行不攀比,争做文明好学生。
35.衣食住行文明为先,勤俭自强美德为伴。
36.争做文明礼仪达人,秉承社会雷锋精神。
37.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优秀的自我。
38.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39.育商多显商专底蕴,善学尽溢学子朝气。
40.有一种语言叫微笑,有一种素质叫文明。
41.昼有日,日不虚度;夜有梦,梦想未来。
42.普及文明用语,提倡礼貌待人。
43.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44.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45.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46.礼仪体现的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
47.礼仪之花开满校,大家出起礼仪报。
48.礼仪自千古传习,文明从现在做起。
49.绿色育枣职英才,和-谐成高尚品质。
50.美的校园,美的生活,源于美的你。
推荐环境段落汇编汇总篇5
星期五下午一放学,我就和几个同学一溜烟儿跑回家。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饭后立即集合前往沱江河、商机厂及市区调查家乡的环境情况。
我们首先来到了沱江河旁,这是流经我家乡的最大的一条河了。可当我亲眼看见那被污染的河水后,我非常吃惊。那些形容河水清澈的美妙语句根本就没办法拿来形容这条河了,只见河底布满了青苔、泥巴、红色的虫子和乌黑的像棉絮一样的沉淀物。水面上漂浮着从厕所里排出的粪便、塑料袋、蔬菜叶子、泡沫、包装盒等杂物。我们一路走到商机厂(这里白天是个家禽屠宰市场),这里河水的情况更糟。河两岸到处都是鸡毛、鸭毛、砖头、煤渣、白天杀鸡留下的捆鸡的稻草,岸边到处都堆满了废物。尽管夏天还没到,偶尔我们都能看见蚊子和苍蝇在空中飞舞。四周的黑泥土散发出一阵阵臭气。就连为数不多的几棵树上还挂着许多冰箱用的泡沫和袋子,还有白天杀兔子留下的兔子脚。在商机厂的一角,有许多稻草被堆成一团,正在燃烧着,散发出一阵黑烟,天空中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膜。我们路过一个建筑工地,这里晴天时只要一有车经过,就可以看见尘土飞扬的景象,抬头看看,天空都被一层灰遮住了。
沱江河边的树木因为吸收不到干净水的精华都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满身只剩枯枝败叶了。再看看不远处的小公园,这里的草生长得十分茂盛,绿油油的,公园里的树都已经发出了嫩绿的小芽,有些都已经长出了翠绿的叶子。鲜红鲜红的茶花也向游人绽开了笑脸。同在一个城市,小公园比沱江河两岸美多了,这是为什么呢?很明显,这是因为沱江河受到了污染,而小公园呢,不但没被污染,还得到了人们的悉心呵护。
为了我们能在一个清新、美丽的环境里生存,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不乱丢生活垃圾,同时还要阻止别人乱丢垃圾。大家都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
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
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
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
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