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天宫第一课心得体会一段话,天宫一号心得体会(整理2篇 )

时间:

主题天宫第一课心得体会一段话篇1

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太空里转身。大家一定觉得这很简单吧,想怎么转就怎么转,可在太空里可不是,一转,就有可能飞起来,也有可能因为掌握不来方向,转到别的地方去。那我们看一下宇航员做了哪些动作来挑战这个难题呢!

第一种方法是用游泳的方法来转过身来挑战,那个男宇航员一离开就飞了起来,飞来飞去,完全没有了方向感,更别说挑战成功了,能找到方向感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是我,早就被这一场操作搞得头晕眼花了。

第二种方法是用嘴巴吹一口大气,然给身体转起来。可这个方法也没有成功。吹得不够用力,身体根本不会动;如果吹的时间太长,又有可能缺氧。男宇航员吹了一会儿就不吹了,还连连叫道:“不行了不行了。”

第三种是女宇航员采用了手臂的方式。当两只手臂侧平举时,身体竟然慢慢地转动起来;把双手抱在胸前的时候,身体转得更快乐,就像一个旋转的小陀螺。可转的`时间长了,就会头晕,所以也没有转很长时间给我们表演。可我觉的那一定很刺激,不亚于玩过山车的感觉,还可以看周边场景那才叫一个好玩。

第四种方式,与地面上的转身一样。但是大脑想向左转,身体就往右边去了;大脑想向右转,身体却往左去了。这真的非常搞笑。转了好几次,可还是不行,刚要下来却还飞了起来,不知是没站稳,还是一下子转不下来了。这一个场面差一点把我给笑死了。

难道在太空里真的做不到转身吗?有。女宇航员想的办法是转动其中的一种手臂,就像转动的螺旋桨。往右转,就转动左边的手臂;往左转,就转动右边的手臂。这个办法还真行,挑战成功了。

今天的这节课,真的让我大开眼见。

主题天宫第一课心得体会一段话篇2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今天观看了《天宫课堂》,学习了非常有趣的科学实验,跟着老师去探索太空中的奥秘。

首先,我看到了身穿深蓝色宇航服的航天员老师们——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我在屏幕前跟随王老师参观了他们的太空家园,这里有三个睡眠区和一个卫生区,又看到了先进的饮食区和工作区,不禁感叹:"中国的科技真发达呀!"

咦?叶老师穿的衣服和另外两名宇航员的衣服怎么不相同呢?原来这套衣服叫企鹅服,它可是航天员们的秘密武器,它内部有八个拉带能对抗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我情不自禁地说:"这服装外表看似简单,可背后凝结的是航天科技专家们的奇思妙想呢!"

接着,期待已久的太空科学实验开始了。叶老师向我们展示细胞在失重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神奇变化。我看到了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的画面,它们闪烁着朦胧的微光,有的在一点一点的欢快地跳动,有的成群成片的在做伸缩运动,它们就像星际一样,一眨一眨,仿佛在开心地和大家打招呼呢。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失重下的水球实验。只见王老师将一个类似放大镜的圆环伸进水里,圆环里面形成水膜,再慢慢地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我真担心膜会破裂开,可水膜却毫发无损,看得我目瞪口呆,随着越来越多的水涌入,水膜竟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球,真神奇啊!叶老师在水球中间注入一个气泡,水球里出现了老师倒立的画面,而中间气泡则出现的是正立的图像,同时看到相反的两个图像,让我惊叹不已。王老师将这个"太空欢乐球"注入了蓝色的颜料,宛如一颗被打磨成圆形的蓝宝石,再把半片泡腾片放入水球中,只见泡腾片在水中不停地释放小气泡,这些气泡像一位位淘气的小孩子在水球中横冲直撞,始终没有逃出表层,原来是因为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液体表面有张力,让水球始终保持漂亮完美的圆球状。

第一位登上去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今天,我要牢记王亚平老师说的:"地球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将来中国人的脚步一定会踏入火星、月球和更深远的太空中。"

虽然我现在只能在屏幕上观看远隔千里的太空授课,但是我很想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可以亲自登上太空,感受并探索太空中的乐趣与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