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长征组歌诗词鉴赏心得体会及收获,长征组歌诗词鉴赏心得体会及收获作文(整理4篇 )

时间:

推荐长征组歌诗词鉴赏心得体会及收获篇1

此时此刻,站在演讲台上,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天,我跟妈妈到公园游玩,听见一位小女孩问;“爸爸,红军爷爷长征时怎么会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呢?他们为什么不吃巧克力,不喝健力宝呢?”

是啊,长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老师告诉我们在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在过草地时,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84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的第一次党费,也是最后一次党费……同学们,当你听到这里的时候,你难道不为我们的战士那种对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深深感动吗?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红军队伍在艰难地前进,一位军需处长被冻死在雪地里,大雪覆盖了他的身体,他因此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是军需处长,手里掌握着战士们的吃穿,在饥饿和寒冷面前,他完全可以吃饱、穿暖,他怎么会被饥饿和寒冷夺去宝贵的生命呢?难道他是傻瓜吗?不,他绝不是傻瓜,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无私无畏的长征精神。

正是这种面对困难不低头、遇到挫折不屈服的长征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像涓涓的甘泉,哺育了我们千千万万的祖辈和父辈。在新时期取得了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成绩。

你看,今天的印江,街道笔直平坦,公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住房宽敞明亮。安居工程、教师新村、金玉小区、花园城,一座座美丽的家园拔地而起;西苑开发区、柏香林开发区、西环开发区、文昌路开发区,让古老的印江城旧貌换新颜。

你看,西环大桥像天上的彩虹,那是印江人民腾飞的翅膀;北环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优美的蓝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听的华章。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非常可乐,为超级女生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作为当代少年,我们应该有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又是一次新的伟大的充满艰辛的长征。

同学们,巍巍大石墩是我们挺拔的脊梁,滚滚邛江河是我们沸腾的热血;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追寻金色的理想吧!

推荐长征组歌诗词鉴赏心得体会及收获篇2

家家点红灯,点灯迎红军!1935年,一支“红色”队伍长征北上过凉山,冕宁人民打开城门,点燃革命火种。

红色冕宁,工业冕宁,生态冕宁。20xx年,时值红军长征过凉山暨彝海结盟80周年,冕宁4420平方公里的红色土地上,期待幸福、发展的39万各族儿女,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吹响“长征路上再出发”的嘹亮号角。

站在新常态的全新起点,冕宁县委书记赵勇表示:“将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引导、激励全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树立新理念,主动新作为,踊跃投身于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冕宁的实际行动。”

激发创新热情

红军长征过凉山暨彝海结盟80周年,红色冕宁大地上,荡漾着长征精神的感召,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

1935年5月10日晚,红军长征入冕宁,成立凉山州第一个红色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第一支革命武装——抗捐军;在冕宁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了“红军万里长征”的“长征”概念。5月22日,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彝海湖边结义为兄弟,缔造了民族团结的不朽传奇——“彝海结盟”,为红军顺利北上赢得宝贵时间,在中国革命史、民族团结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80年来,冕宁人民弘扬长征精神,团结一致搞建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20xx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1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总收入9.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70元,城镇化率达到36.7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55.6:24.4。

今年,冕宁以“红军长征胜利暨彝海结盟”80周年宣传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纵深推进“百里红色党建示范长廊”建设,号召全县干部群众汲取“彝海结盟”精神力量,激发各行各业创新热情,团结一致,奋力推进“红色冕宁、工业冕宁、生态冕宁”建设。

盘活优势资源

地处凉山北部的革命老区冕宁,历史悠久,资源富集,素有“攀西聚宝盆”之美誉,近年,冕宁县以积极盘活四大优势资源作为突破口,激活发展能量。

境内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大桥水库灌溉安宁河谷百里沃野,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凉山·津巴布韦烟草合作、香港油橄榄种植“两大园区”已见成效;国家商品粮基地和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复兴樱桃、西河黄金梨、泸宁鸡、冕宁火腿、冕宁粳米等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

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种达10大类30多种,其中稀土氧化物储量260万吨,居全国第二,富铁矿石储量2300万吨,黄金30吨,滑石500万吨,花岗石数亿立方米,大理石、汉白玉6000万立方米以上。

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安宁河、雅砻江、孙水河、南桠河等主要河流,可开发量达475万千瓦,目前已建成电站100余座;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锦屏巨型水电站已全部投产,境内的二级电站装机达480万千瓦。

旅游资源魅力独特。南有嫦娥奔月地——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场,西河村、建设村国家3a级景区;东有国家4a级灵山景区,是川西南地区闻名遐迩的宗教场所和旅游胜地;北有彝海结盟地、安宁湖、冶勒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

开拓发展空间

发展的新长征路上,冕宁突出“产业带动、项目带动、开放带动、城镇化带动”,在全面稳增长的基础上,再次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产业支撑,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围绕培育140亿级稀土、20亿级黑色有色、50亿级水能电冶、25亿级建材、5亿级绿色食品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引导企业加快升级改造、发展壮大。以创建省级高新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加快凉山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组建,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全面推进粮食、烟草、马铃薯、畜牧、蚕桑、林果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好凉山·津巴布韦烟草合作园区,加快建设“全国现代烟草农业要素综合集成一流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项目带动,保持经济稳健定力。围绕实现60亿元的投资目标,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督促项目早日竣工达产。完成四川锦联源公司年产10万吨fcc稀土催化剂项目备案,尽快开工建设4亿安时高能环保贮氢电池生产线和5亿安时电池成组生产线建设项目、雅西高速公路冕宁东服务区工程、县城东南新区征地拆迁东西干道安置点道路工程等项目,形成新的投资增量。

开放助推,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深化与津巴布韦等国家的产业合作,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采取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式,借力川欧经济合作交流暨投资项目洽谈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等招商平台,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经济500强和相关行业“旗舰”项目,填补空白产业、提升优势产业。

城建提升,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围绕把冕宁建成攀西城市群“现代红色生态田园城市”奋斗目标,加快22个重点城建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景区、交通节点和园区发展,立足各乡镇特色优势产业,冕宁正在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镇、商贸镇和旅游镇。

推荐长征组歌诗词鉴赏心得体会及收获篇3

一开始,一条无人想象到路

从于都开启征程

老百姓的门板、床板、棺材板

将这条不知去哪里的路

往前延伸,再延伸……

土城的风烟

升腾起出征的希望

脚下的问号仍还缠绕草鞋和绑带

这条艰苦卓绝的路将通向何方?

遵义的上空

现出一道绚丽的彩虹

这条不知往哪里去的路

逐渐清晰了前进的方向……

四渡赤水的神来之笔

翻开世界军事史上

最神奇、最绚丽的一页

号角真正唤醒了北上抗日的力量

石达开的梦没有重复

金沙江的激流卷走该卷的腐朽

大渡桥上的铁索连接心中的信仰

现代军事的神话在漫漫征途演绎……

雪山谁人攀越?

草地谁人飞越?

信仰的翅膀

却飞越着——

不能逾越的黑暗

不可抵御的饥寒

无法穿越的火线

不可想象的险阻难关……

整整两个寒暑

一双双钢铁般的赤脚

丈量出二万五千里的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条路

才有响亮的名字——长征

致敬,长征

永远的长征路

在圆梦中开启……

推荐长征组歌诗词鉴赏心得体会及收获篇4

>

教学设想:

教学从整体入手,在朗读欣赏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本课的学习内容,并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找出疑难,解决问题。师生合作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呈现出来。

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其间,教师在各组内巡视,了解学情,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

接着,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及收获,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其他组请教,并适时开展竞赛活动。待这一环节充分讨论后,教师对这一阶段的合作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步合作的开展。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师:同学们,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举世闻名、气吞山河的历史事件,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欣赏《长征》配画朗诵(播放课件)。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长征的朗诵,我想每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理解,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想你最欣赏同桌朗读的哪些句子。

生:(朗读诗文,同桌互读互评)

师:哪几组同学向我们展示一下?

a组:

生:朗读《长征》。

生:我觉得他读得比较流利,但在节奏处理上,把握得不太到位,没有读出诗中蕴含的感情。

师:真了不得,一上来就是一个专家级的点评。我想她说得这么好,读得一定不错,请她读一下好吗?(学生齐呼好)

生:(专心致志地朗读一遍,读完后学生自发鼓掌。)

师:她的声音响亮,节奏把握得很准确。哪一个组还想展示一下?

c组

生:朗读诗文。

生:她的语速、停顿非常好,而且朗读得很有感情,我要向他学习。

师:你也来试试?

生:(朗读)

生:他朗读的也非常好,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巍峨的乌蒙山、水流湍急的金沙江、白雪皑皑的岷山。

师:这几位同学读得都很好,那么刚才你们在朗读的时候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句子呢?

生:思考

生:我不明白“等闲”是什么意思。(写在黑板上)

生:我想知道“五岭”指的是什么?(写在黑板上)

生:(纷纷举手)

生:我想知道“金沙水拍云崖暖”中为什么“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为什么寒。(写在黑板上)

生:我不明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与下面诗句的关系。(写在黑板上)

生:我想知道“尽开颜”是什么意思。(写在黑板上)

生:我不明白“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什么意思。(写在黑板上)

生:我不明白“岷山”是指什么?(写在黑板上)(有同学发出嘘声)

生:我不明白远征是指什么?(写在黑板上)

生:我不明白“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在黑板上)

……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有谁能够解答其中的问题。

生:(纷纷举手)

生:我知道岷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

师:你知道的真多,好请坐。

生:等闲是平常、一般的意思。

师:你能说说只等闲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吗?(学生沉默)

师:你能用等闲造一个句子吗?

生:孙悟空既能驾跟斗云又会七十二变,可不是等闲之等。(学生笑)

生:我想远征是指两万五千里长征,开颜是笑逐颜开的意思。

……

师:同学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手指黑板)大家看黑板剩下的问题谁还能解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与下面诗句的关系。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什么意思。)

生:无声思考

[“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疑起于思,这些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在合作学习前先让学生独立通过读书找疑,便于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大大增加了合作时的信息交流量。教师进行归类整理又加以呈现,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二、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师:人多力量大,对于这些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四人一组,选择其中的几个合作解决它们好吗?

生:高兴地接受并积极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组内开始合作(以第一组为例)

组长:请大家讨论一下,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生:可以查阅资料。

生:可以先理解诗句中重点的字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

组长:这几种方法我们都可以试一试。

(每个同学都认真地在寻找答案。一会儿一个同学发言了)

生: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五岭是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句诗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

连绵起伏的五岭比作河流中细小的波浪。

师:(巡视指导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仅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谈谈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我通过查阅资料理解了“喜、寒”的所表达的意思,喜是说红军在渡金沙江时没费一枪一弹,表达了红军欢快的心情。寒是讲大渡河上的铁索寒光闪闪,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看,我觉得第一句是对全诗的总的概括,第一句是直接点明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三、四句是对这种精神的具体描写。

……

[热烈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活跃了起来,对问题做了深入切磋,提高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分组学习的关键体现在“合作”上,充分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真正收到“合作”的效果,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教师充分相信孩子,参与到小组之中进行指导,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教师在组间进行巡视,不时地参与到各个小组中来。其它小组讨论也非常热烈。有的小组已将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了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三、组间交流、教师调控

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组员可随时补充。

生:我们小组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第一句与其余诗句的关系,通过讨论我们发现,第一句是总写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乐观主义精神,第二句是通过对红军翻越五岭和乌蒙山来具体描写表达红军不怕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第三句是通过写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第四句是通过写红军翻越岷山写出红军不怕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个问题是:只等闲的意思。我们通过讨论认为只等闲是指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情,红军把翻越千山万水的困难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情,反映了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问题是我们觉得暖写出金沙江气候比较温暖,寒写出大渡河气候比较寒冷。

师:对于他的三个解答哪个组还想补充吗?

生:(踊跃举手)对第三个问题我们理解的“暖”和“寒”的含义与他们不同。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红军在渡金沙江的时候,没有费一枪一弹。因此这个“暖”字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的喜悦心情。“寒”写出了泸定桥上的铁索寒光闪闪,上面没有一块桥板,铁索下是水流湍急的江水,所以现在回想起来还令人心惊胆寒。

师:你们理解的很准确,“暖”字的确写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欢欣鼓舞的喜悦心情。“寒”字既写出了铁索寒光闪闪的样子也写出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师:你们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怎样理解的?

生:这句诗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样红军不怕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师:你能具体谈谈你的感受吗?

生:思考(其余小组也表示不明白)

师:出示课件

连绵起伏的五岭和巍峨挺拔的乌蒙山(画面)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五岭和乌蒙山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它们实在是太雄伟。

生:乌蒙山高耸入云、十分险峻我想攀登它们肯定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

生:从图中看五座山岭绵延起伏,好像能有几公里,而且山势陡峭肯定很难翻越。

师:出示课件

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这是小河中的波浪,还有走路时脚底带起的泥丸。

师:波浪和泥丸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细小、微不足道。

师:大家想想作者把五岭比作波浪,把乌蒙山比作泥丸是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

生:(有所感悟的样子)作者想说红军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

生:纷纷举手

写出了红军不怕困难,不把困难放在眼里的精神。

……

四、引进竞争、巩固合作。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开展一次朗诵竞赛。仍以刚才的a型组合形式,人人参与,开展朗诵竞赛。可以朗诵毛泽东的其他古诗。

生:(各组同学情绪高涨,声情并茂地分角色练读,气氛热烈。)

师:学生互评合作学习情况,教师作小结。对合作中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并指出合作中的不足之处。[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长征(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