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良好的坐姿与习惯养成》教案(精选5篇)
大班《良好的坐姿与习惯养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正确的坐姿,能够知道正确的坐姿是什么样的。
2、能够用正确的坐姿坐五分钟以上。
3、慢慢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活动准备
1、椅子、桌子、书等等。
2、请大班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1、情境表演。
教师请幼儿看表演,提出要求:看看大班哥哥姐姐表演了什么?
表演一:一位“近视”的“红领巾”出场,手上拿着一本书,想看书,书离眼睛很近,可还是看不清。道白:“唉!小朋友,你们看我的眼睛。都怨我小时候不听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话,伏在桌上看书,把眼睛弄近视了。小朋友,你们千万别学我!”说完话,下场。
表演二:一位“驼背”的“红领巾”上场。(走路时徉装驼背)道白:“唉!小朋友,你们看看我的样子。上星期学校为希望工程排练节目,就因为我驼背,老师不让我上台表演。都怪我小时候不听老师的`话,坐在椅子上不挺直腰,你们可千万别学我。”说完,驼着背下场。
2、幼儿谈情境表演内容。
(1)两位小朋友表演了什么?(如果幼儿印象不深,可再表演一次)。
(2)为什么两位大哥哥,一位近视,一位驼背?
让幼儿知道从小坐的姿势不正确,就会伤害身体,成为近视和驼背的人。
3、教师教幼儿正确的坐姿。
(1)听讲时的坐姿。
教师边示范边示范:听讲时坐在小椅子上,两脚并拢,身体挺直,坐在椅背双手放在腿上,眼睛看着前方(老师)。
(2)教师请几名幼儿到讲台前学学坐,其他幼儿评评他坐得好不好,对不对,全体幼儿练习正确的坐姿数遍。
(3)看书时的坐姿。
教师示范讲解:两脚并拢,身体挺直靠在椅背上。双手拿书,胳膊肘放在桌上或书放在桌上,胳膊平放在桌上。注意用侧面示范。
教师请几名幼儿到讲台前做一下看书时的姿势,其他幼儿评评它们坐得好不好,对不对。全体幼儿练习正确的看书姿势数遍。
4、绘画时的坐姿。
教师示范将讲解:绘画时的坐姿与看书时的坐姿大致相同,只是画画时,右手
握笔,左手按住画纸。
请全体幼儿练习数遍。
5、教师总结。
小朋友学习了正确的坐姿,希望小朋友要养成好习惯,长大后有一个健壮的身体。
大班《良好的坐姿与习惯养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的坐姿;
2、养成幼儿良好的体态习惯。
核心要素:坐椅子头抬起眼平视背挺直腿靠拢脚并齐两小手轻抚膝
活动准备:椅子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导入语:“现在我要介绍的是如何坐,请小朋友仔细地看”。
(二)关键步骤:
1、示范“坐”的姿势。
(1)双手握椅子背,将椅子的前腿翘起并轻轻地拉出来。
(2)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倾,臀部坐于椅子前三分之二处,上身挺直,双脚并拢,脚尖朝前方,双手放于膝上,双眼平视。
2、介绍没有桌子的坐法。
(1)摆放椅子:四条腿平稳地放在地上。
(2)示范坐姿:身体轻轻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范上身、腿、手和头的体姿。
(三)示范后和幼儿一起讨论:
(1)身体为什么要坐正,为什么身体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为什么坐时双腿要并拢?
活动延伸:
1、通过讲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坐姿礼仪教育。
2、把幼儿在平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坐姿(包括进餐、看书、绘画等)拍摄下来,或洗成照片张贴在主题板报中,或制作成VD,让幼儿观赏。
家园互动:
1、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坐姿,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势。
2、家长要注意自己的坐姿,为幼儿树立榜样。
注意事项:
1、脚要着地并放于桌子底下。
2、在教室里只要离开座位就要将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坐下后,手可以放在膝盖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大班《良好的坐姿与习惯养成》教案篇3
1、当孩子不自觉地忘记保持正确的书写坐姿时,我们要及时提醒。但有时过多的语言提醒会招来孩子的反感,我们可以在孩子忘记的时候,轻轻拍拍孩子的胸背,用肢体语言来提醒,这样也不会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事情,使孩子分散注意力。
2、(1)听讲时的坐姿。教师边示范边示范:听讲时坐在小椅子上,两脚并拢,身体挺直,坐在椅背双手放在腿上,眼睛看着前方(老师)。(2)教师请几名幼儿到讲台前学学坐,其他幼儿评评他坐得好不好,对不对,全体幼儿练习正确的坐姿数遍。
3、正确的站姿正确的站姿应当是“站如松”。昂首挺胸,表情自然,胸稍前挺,微收腹,两眼平视前方,不耸肩,两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足间夹角为45度。身体的重心处于两足间的前端,像松树一样端正稳健。
4、家长教给幼儿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双腿平放,不耸肩;头不歪身体坐正;眼睛里书本一尺,胸脯距离桌子一拳。
5、学会正确的坐姿;养成幼儿良好的体态习惯。
通过这个大班《良好的坐姿与习惯养成》教案的学习,大班的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养成良好的坐姿和生活习惯。这些技巧将在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派上用场,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提高效率。
大班《良好的坐姿与习惯养成》教案篇4
1、头摆正,肩摆平,脊柱直,胸前挺。大腿对称要放松,小腿竖直放平行。双脚向前摆的正,双臂用力要均衡。读书写字都做好,天天是个好学生。虎口一个圆,四指一条线,三指来捏严,手握空心拳。
2、集中一些坐姿图画、照片,观察书写坐姿,并让幼儿讨论:哪些是不正确的,哪些是正确的书写坐姿?然后与幼儿一起总结正确的坐姿。
3、家长教给幼儿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双腿平放,不耸肩;头不歪身体坐正;眼睛里书本一尺,胸脯距离桌子一拳。
4、孩子在保持坐姿的时候,一定要让他坐直坐正,肩膀要端平,目视前方,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体型。对保护视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5、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最常用的就是“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头部放正,不要歪头,双脚平放桌下等。
6、写字、画画时,应保持“三个一”,即眼睛离桌面一尺远,胸部离桌子一拳头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吃饭时,应提醒孩子们把双手拿出来,左手拿碗,右手拿勺子或筷子,脚放在桌子下,背挺直。
大班《良好的坐姿与习惯养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掌握正确的站姿
2、养成良好的体态习惯
核心要素:两手臂垂直放收小腹挺胸膛眼平视看前方脚并拢站姿棒
活动准备:1、教师提前确定好示范时站立的位置,熟练掌握正确站姿的要领。
3、录音机、音乐磁带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示范站姿。为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一边示范一边提问:“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的站姿好不好?”
2、在教师示范和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站立时,头是怎样的?肩膀和手臂是怎样的?双臂和双脚是怎样的?”(头不歪,眼睛平视;肩膀自然放平,双臂自然下垂,双腿和双脚并拢。)
(二)关键步骤:
1、音乐游戏《停止与站立》
(1)讲解游戏规则:音乐响起,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往前走。音乐停止,幼儿也马上停止走动,并要求以正确的姿势站立在原地。
(2)幼儿和教师一起游戏。当音乐停止,幼儿站稳后,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站好,再让幼儿模仿老师的站姿站立,最后让幼儿互相之间,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站姿好。
2、组织幼儿有韵律地大声诵读核心要素的三字儿歌。
(三)引歌套词,儿歌新唱
活动延伸:
1、与幼儿团讨:
(1)“正确的站立姿势是怎样的?”
(2)你觉得自己站姿好吗?正确吗?好看吗?
(3)你认为在做什么事情时,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站姿?(升旗、表演、打招呼等。)
2、可采取行为辨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站姿的礼仪教育。
例如:在幼儿园观察其他班级小朋友的站姿后,可与幼儿一起讨论:
(1)你看到哪个小朋友站姿更好看、最正确?
(2)你认为哪个小朋友的站姿是错误的,应该如何改?
(3)我们该怎样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自己的站姿?
(4)你认为更好看、最正确的站姿应该是怎样的?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幼儿到较大的镜子前练习站姿,让幼儿能看到自己的站姿,并让幼儿将自己的站姿与同伴和老师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以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站立姿势。
4、在幼儿园里,可以结合其他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站姿比赛并设置一些简单的小奖励,激发幼儿的进取心。
家园互动:
1、生活中,家长应提醒幼儿改正错误的站姿。
2、家长对幼儿应进行隐性教育,并做到站姿要规范(身教重于言教)。
注意事项:在培养小朋友正确的站姿的同时,还应该提醒幼儿注意避免一些幼儿微的小动作的出现,如用手揪衣角、挖鼻孔等。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