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翻转课堂范例(3篇)

时间:

翻转课堂范文

关键词:学习化;信息化;翻转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11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75

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学习的人。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教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春天我接了别人的班级教学工作。上两周课,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更不要说学困生了。我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一直在思考,怎样提高学生的成绩?正在弥漫时,三月份我市的教育专家作了专题报告,谈了许多他们到外省看到的学到的经验――翻转课堂。

本人所在的学校是城乡结合的郊区,学生的父母都在进城打工、或是开饭馆、修车,每天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督促孩子学习。由于学生年龄小,经常是放学后一个人在家,缺乏自觉学习的习惯,经常不完成课外作业,第二天到校怕教师批评而说谎话,时间一长,他们逐渐变成学困生,从而越来越不想学习,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急需提高。正如专家所言:很多中小学教师洞察到翻转课堂的功效,希望尝试,但苦于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找到教育最前沿关于翻转课堂的书――金陵的《反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认真拜读了这本书,眼前一亮,明白了翻转课堂是怎么回事。不仅是我国,经济发达的美国早在2006年就在实验了,2012年得以推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与他的助手长期的实验、观察、追踪研究,得出结论:除了百分之一二的超产儿童和百分之一二的低产儿童之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动机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别。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都可以达到精熟的程度。我不厌其反地一口气把《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看了五、六遍。早在2013年昆山市朝阳中心小学英语教师徐洁洁、数学教师朱菊就采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微型教学视频”的方法成功地进行了“翻转”教学。他们学校针对语文学科也开展了翻转课堂实验。最后通过期中与期末平均分和优秀率的统计比较,翻转课堂与不翻转成绩有明显的差别,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开一个好的通道。

我市尽管对翻转课堂目前没有太多要求。但是,我是一个敢冒险的人。我想既然翻转课堂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我为什么不去做呢?方向明确之后,我开始大胆实施翻转课堂。刚开始我照着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及昆山小学的做法,自己制作微课或从云教育网上找有关的课件,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加以修改,精心编写学习任务单,并随时调整学习任务单中的内容。就这样大规模调整了过去的上课模式,真正实行了翻转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堂,学习知识在课外。但问题又来了?我所教的学生在家没有条件上网看视频。他们中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绝大部分都没有电脑,手机能上网的也没几个,而且都是父母亲使用,学生无法看视频。于是,我又把金陵的《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认真读起来,终于找到适合我校学生的方法。山西新绛中学每天早上的五节课为展示课,下午的三节课和晚上的自习课为自主课。我仿照他们成功的做法,又调整我的思路:早晨的课堂上一边让学生展示,一边检查督促学生在课外的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做对学困生改变很大。因为过去不做作业,有些题他们确实不会做,旧的知识没掌握,第二天课上又要学习新知识,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他们,使他们的问题积累越来越多,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新的学困生不断产生。翻转课堂上我专门辅导他们完成了作业,改变了以往他们在家不做作业的习惯,使他们逐渐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慢慢开始爱学习了。例如,我所教学的二年级有一个学生,名叫张海煜,以前课堂作业都无法完成,教师经常头痛,不是在体育课上补写作业,就是在音乐课上补做课堂作业。经常是边做作业边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他做作业的时间是其他学生的三倍,做完后不是书写差,就是脑海里白纸一张没什么印象。我在实施翻转课堂后,在课内专门对他进行作业辅导。刚开始,他的基础知识较弱,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进步较快,现在已能独立完成作业,也渐渐爱学习了。

翻转课堂范文

本文以《食物的消化》一课为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以任务为引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对象、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开展了教学反思。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精力投入都有很高要求,因此,提高师生信息技术能力,把握翻转课堂翻转的度,才能使翻转课堂发挥其最大效用。

关键词:

任务;翻转课堂;生物教学;知识传授;知识内化

近年来,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之人们对高质量教学的迫切需求,使得课堂教学变革迫在眉睫,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思想正好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迅速推广开来。然而,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却一直备受诟病,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它着眼于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特别适合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七年级生物下册(苏教版)《食物的消化》一课为例来介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设计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生物下册(苏教版)《食物的消化》。本节课是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二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的一部分内容,本章还包括《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能够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主要消化腺的作用;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教学难点: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特点。

四、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设计思路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较好,能熟练使用QQ、微信等交流工具,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另外,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对于抽象知识理解力较差,关于食物在消化道中如何消化部分的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应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把食物消化的过程用视频加解说、加文字生动直观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的观察和认知。对于本节课,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度录制成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供学生提前学习。这类视频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从而保证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视频学习中,有效避免了学习疲劳的产生。本节课的设计以学习任务为引领,以疑难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新知识,最终将新知识应用到新的任务和情境中去,课堂上以疑难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保证了学习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任务的设计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关键,任务设计的好坏既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否顺利完成,也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否顺利发生,它是决定翻转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五、教学流程设计

翻转课堂起源于19世纪早期美国西点军校的GeneralSylvanusThayer将军的教学尝试,后在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JonBergmann和AaronSams提出,并由Salman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发扬光大。2011年,SalmanKhan在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将翻转课堂介绍给了全世界。在我国,重庆聚奎中学率先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以往的541高效课堂模式结合,提出了课前四步骤、课中五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引起来不小的反响。随后,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高校都加入了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的热潮中。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上知识传授、课后知识内化的教学流程进行颠倒,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单等学习资源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交流协作、完成任务、成果展示等实现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的翻转不仅指学习场所的变化和教学流程的颠倒,也指师生角色的改变,其本质是教学流程翻转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翻转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根据翻转课堂理论,结合张金磊、钟晓流、李海龙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我们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翻转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次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较好。然而,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完成教学视频的录制编辑、疑难问题的收集整理等,学生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完成知识学习、进行交流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等。另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耗费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极大的热情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课堂教学要把握好翻转的度,使翻转课堂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作者:马武张峻王金菊单位:洛阳师范学院网络与电化教育中心洛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1

翻转课堂范文篇3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教学

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国内外很受热捧,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涌现出不少成功案例。教师通过捕捉“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独有特点,运用“两微一翻”策略,通过翻转课堂平台,利用PC端和移动终端,系统地将微视频、课件和进阶练习推送给学生,学生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基于问题探究学习。课堂上老师抓住学生的重难点进行教学重构,增加课堂讨论和互动环节,依据学生情况实施个性化指导,将枯燥的课程变成一节充满欢乐和智慧的灵动课堂。

慕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为碎片化知识点视频,使学生能够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线下跨校直播互动和小班讨论学习,使学生可以把线上学习的问题带到教室,与同学、老师讨论,老师的动力是显而易见的,将来的名师需要有好的慕课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运行模式,将优质课程资源在东西部高校之间实现学分互认,并以此带动跨校跨地域的教学团队建设。学生遇到疑难处随时求助网络、课下登陆教学管理系统,由老师实时追踪学习进度――颠覆传统教学过程,借助互联网搭建的“翻转课堂”,其实主要是教师要求学生事先阅读论文,课上直接切入深度讨论,也可视为“翻转课堂”的例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的知识传授主要是在面对面的课堂中进行,而由学生完成的知识理解与吸收更多在课下与家中进行。“翻转课堂”却颠覆了原有的教学顺序,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及自制影片,预先向学生讲解课堂内容,课堂时间则用于交流讨论,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