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课程《粉红塔》教案(精选5篇)
蒙氏课程《粉红塔》教案篇1
一、开场白
亲爱的宝宝,欢迎来到蒙特梭利感官课堂,我是XX老师,欢迎你们……首先呀,老师要来给我们的宝贝们点名了,被点到名的同学要把手举起来,大声的回答:“到”
老师点名(叫宝宝名字)
二、问好
刚刚我们的小朋友都点到名了,接下来老师要给你们问好了,请把小手端平,(拍手问好)宝宝,宝宝上午好!
老师把祝福送给了你们。你们要跟老师说:老师老师上午好!
三、走线
接下来,老师要邀请你们一起站起来,站在美丽的蒙氏线上,双手叉腰,抬头挺胸看前方,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进行走线练习。
(当宝宝和家长走了一会儿之后,老师慢慢的说出走线目的,每一字都不能漏掉)走线练习有助于缓解宝宝的情绪,使宝宝更好的进入上课状态,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培养宝宝高贵优雅的走路仪态。
(音乐快要结束时,老师说话)宝宝听,我们的音乐马上就要结束了,请宝贝们把小手打开,变成小飞机(蝴蝶),飞一圈,飞到你的蒙氏线上坐下来。
四、音乐律动
(老师们自由发挥,每一首儿歌上课4-6次,需要老师准备动作,首先给歌曲讲一个故事,准备儿歌需要的道具,吸引宝宝和家长)
我们进行了走线练习,宝宝们都做的很好,请继续发扬,接下来,老师要请宝宝们玩个小手的游戏,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不见了,去哪里了,我们一起把他变出来吧,1,2,3,耶……(小手游戏,老师也可以自由发挥,可以做手指谣)
宝宝的小手真灵巧呀,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他呀最喜欢唱喵喵喵的歌,你们知道他的谁吗?对了,他就是小猫,老师给小猫配上了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去欣赏吧,为了更好的听歌,请宝贝们把眼睛闭起来。(贝贝A班07小猫)(以后这里的音乐你可以自己换,每4-6节课换一首,让他们学会为止)
(音乐声结束后)请宝宝们把眼睛睁开,小手向前吖……
五、老师操作
(大概8-10分钟左右)
(红色的文字每一个都要说,不要加词,每次都一样。)
接下来是老师的工作时间,也是宝宝的学习时间,请仔细观察。
取工作毯(这些话都要说的啊)(老师站起来,慢慢的去取一张工作毯)(回到老师的位置)
铺工作毯(老师展示右手五指,慢慢的把工作毯打开)
整理工作毯(展示双手,把工作毯整理好)
取工作材料(或者说取教具)(去工作架上取教具)放在工作毯上
今天老师要介绍的工作是粉红塔。(以后你将教具的名字换一下就可以了,步骤类似)
粉红塔,粉红塔。(用手指着粉红塔命名,说2次)
教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桌的上方,
1.命名最大的、最小的;
最大的,最大的,
最小的,最小的
宝宝请问哪个是最大的,
宝宝请问哪个是最小的(让宝宝告诉你)
(用手指着最大的,问宝宝)
这个是什么(最大的)
那个是什么(最小的)
宝宝回答之后,将粉红塔收回去…………这是著名的三阶段教学
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搭高
将粉红塔散放在教师右侧,教师右手示意,在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一块,(在每个正方体上面做停顿,示意幼儿是在挑选),然后按大小次序居中堆高,指出形状象塔,强调每一块的颜色和形状、材质是一样的,只有大小变化。
2.让幼儿清楚看到塔的除掉方法,一个一个取下,散放在右侧。
3.从最大的开始收回托盘
宝宝,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将粉红塔送回工作架上)
收工作毯(老师将工作毯卷起来)
宝宝,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站起来,将工作毯送回去)
六、宝宝自由操作时间(大概12-15分钟)
1.目标
让宝宝们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巩固,让家长能够知道如何引导宝宝进行训练,老师针对宝宝进行个性化指导及适当的变化延伸。
2.过程
(1)主班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提示注意安全。“老师的工作时间结束了,下面是宝宝的工作时间,请宝贝们有秩序的到老师身边,取一张工作毯,铺在你的蒙氏线上。”
(2)配班教师协助取完毯的宝宝将工作毯铺在蒙氏线上。
(3)教师:“铺好工作毯的宝宝,请到工作架上选取自己喜欢的工作材料。”配班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玩具盛放在教具柜子上,让宝宝和家长选择并操作。
3.指导
在自由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每个宝宝的进行情况,并对家长做出个别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求配班教师共同指导。
七、收工作材料(4分钟)
1.目标
让宝宝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2.准备
《收玩具音乐》
3.过程
教师:“宝宝听,我们收工作材料的音乐响起了,请宝宝们整理好自己的工作材料,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让家长引导宝宝把玩具送回原来的位置,准备下一环节“唱名字”
4.延伸
在家中,可让家长培养宝宝取放物品要有秩序性,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八、唱名字
(所有的宝宝们把东西都收好了之后,老师说话)
谢谢宝宝们帮老师把教具都送回去了,教具说谢谢你们。接下来到了我们唱名字的环节,老师要邀请小宝贝们到老师的位置上来表演。
请XX(宝宝名字)第一个来到老师身边。请你伸手给大家打个招呼吧,大家好!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XXX
XXX的名字真好听呀,请大家一起为他唱名字吧
(歌词:你的名字叫什么,我的名字XXX,你的名字真好听。)唱一遍(有音乐,跟着音乐拍手唱名字)
欢迎XXX(大家伸手向宝宝打招呼)
大家都为你唱名字了,请你站起来,弯腰鞠躬跟大家说:谢谢大家。(老师在宝宝的身边,弯腰鞠躬说谢谢大家,带着宝宝一起做,请宝宝回到位置坐下来,请下一位小朋友上台表演)
延伸:也可以让宝宝和妈妈或老师互相问好或宝宝之间相互问好,问好后可以进行一次拥抱,以示友好。
九、音乐游戏/音乐欣赏(老师们自由选择自己熟悉的儿歌或者游戏,带着家长和宝宝互动,玩的开心一点,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今天的课程,达到高潮)
我们的宝贝们都相互认识了,接下来老师请所有的人手拉手拉个圈圈走一走)(以后这里可以换成游戏,或者其他集体游戏的音乐)
十、再见歌
我们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一起大手拉小手一起来唱再见歌吧……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笑嘻嘻,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老师奖励小贴纸)
蒙氏课程《粉红塔》教案篇2
教具介绍:由边一公分至十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
直接目的:
1.凭视觉辨别大小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2.算术教育的准备
3.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提示方法
基本提示
1.G.序列、垂直造塔
▲教师请幼儿看粉红塔,把最小的一块带过来放在桌上
▲教师先用二指示范给幼儿
▲请幼儿一块一块地拿.(不按顺序,混乱放置)
▲较大的木块,就利用左手托底,右手压上的方法
▲教师坐右边,让幼儿找出最大的一块,依次类推、造塔
▲每次拿时都比较
▲反复练习之前让幼儿看,并认识由大到小(由上而下)的顺序
▲教具归位时,注意最小的一块
应用提示
1、改变序列的方法
1)将木块的’两边对齐造塔(此时拿最小的木块来比,可学会控制错误)
2)斜放法
3)水平法
2、MG.序列加记忆练习
1)准备一张桌子和一张地毯
2)准备十块木块散放在桌上
3)请幼儿由最大的木块开始,按大小顺序逐一搬到地毯上造塔,一次搬一块。
3.MG的变化
1)请幼儿照G的方法造塔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
3)教师从中任意取走一块放在旁边
4)请幼儿睁开眼睛
5)问幼儿旁边这块应放在哪?把它归位;若将取出的藏起来,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较为困难的工作)
注意事项:
1.应用提示中,拿最小的一块比一比(控制错误)的练习,不可与基本提示同时做。
2.最小的木块易丢失,教师注意教具的保管
3.分红塔只有序列没有配对工作,与棕色阶梯并用才能做配对工作
4.分红塔可做纸形配对,即在纸面上画粉红塔每一木块同大的形状(细线比粗线抽象)给幼儿拿粉红塔的每一块纸形配对。
5.粉红塔可以让儿童辨别三度空间的大小
蒙氏课程《粉红塔》教案篇3
1、活动名称:粉红塔
2、活动目的:
直接目的:
(1)让幼儿认识粉红塔
(2)会依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
间接目的:
(1)培养幼儿的辨别大小的能力
(2)培养幼儿手指抓、捏的动作
3、活动准备:
工作毯一块、粉红塔一组、字卡“大、小”各一
4、年龄:
2、5—3岁
5、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将卷毯取出放在地上铺好。
(2)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3)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4)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粉红塔”。
(5)教师带幼儿到教具柜前取塔。(告诉幼儿要从小到大一块一块取回)
(6)教给幼儿正确的取塔方法:大块的塔需左手托住底部,右手抓住塔上方,小块的塔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
(7)请幼儿将粉红塔依小到大的顺序取出散放在地毯上。
(8)教师手指粉红塔:“这是粉红塔。”
(9)教师取一大、一小两块粉红塔进行比较。
(10)教师:“这是大的、这是小的。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并出示字卡配对,放在塔旁。
(11)教师将粉红塔依大到小的顺序垒高。
(12)在垒的过程中注意动作要慢,用目测和比较的方式找出大的。
(13)教师说:“请你来试试好吗?”
(14)请幼儿将粉红塔取下,散放在地毯上,
(15)之后幼儿再依次由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
(16)操作完后将粉红塔放回教具柜原处。
6、错误订正:
(1)大块积木,左手托、右手五指抓,小块积木二指捏。
(2)取时由小到大的顺序。
蒙氏课程《粉红塔》教案篇4
功能:透过视觉正确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的知觉,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培养逻辑思考能力,感知正方体的特征;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操作方法:
感官展示一垂直积塔:
1、铺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粉红塔的工作。(今天我们做粉红塔的工作)
2、握住最小的粉红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粉红塔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工作毯的右侧(在孩子看清楚拿粉红塔的动作后可以请孩子参与取的步骤)。
3、从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一块,放在毯子中央。
4、再从剩余的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粉红塔,叠在最大粉红塔上,成搭状。
5、按照同样的方法将粉红塔一一叠起,摞成宝塔形。
6、询问孩子:”你觉得它像什么?”
7、把塔轻轻拆除,并询问孩子是否愿意再尝试。
8、教具归位(从大到小)。
教具构成:由10块木制立方体构成.各边长度从IOcm到lcm递减
适合年龄: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约从2—5岁开始.但须先具有插座圆柱体C的充分练习经验.
基本提示
垂直积成塔形
1、引导小朋友,介绍粉红塔,并准备地毯.
2、示范立方体的拿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对夹拿最小的立方块,大一点的立方体用双手搬运,即左手托住底面,右手用拇指与其余几个指头对张夹拿立力体的上面的侧边.将10个立方体不依顺序散置在地毯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的右边.
4、示范立方体的积高的方法.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放在老师和小朋友之间.再请小朋友去比较其他的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上.
5、依照顺序依次积高,直到最小的立方体为止.(积高时要看清楚,每边所留的间隔必须相等.)
6、排完后,欣赏一下整体的调合感.
7、问小朋友:”要不试试看?”让小朋友清楚地看到塔的除掉方法.一个一个慢慢地取下来,不须按顺序放置,给小朋友练习的机会.
8、从最大的立方体开始,依顺序放回原处.
D提示的变化
G的变化l-改变序列的放置方式
完成基本提示之后几天,可以改变放置方法进行序列练习.有时让小朋友主动发现排法的不同.
a.对正立方体的两面及其夹角,垂直向上积高.(每个立方体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是规则的向上减至最小的立方体,这是一种错误的订正.)
b.10个立方体呈水平的序列捧法.
c.斜角交叉积高的序列排法
.MG.各立方体之间维持适当距离进行G的操作.
1、准备一张地毯.
2、将10个立方体散置于房间中.
3、再一个个顺次在地毯往上积高.
.G的变化2.从排好的10个立方体中抽出一个,找出它原来的位置
1、让小朋友把l0个立方体垂直积高.
2、小朋友闭上眼睛.
3、老师从排好的10个立方体中慢慢地抽出一个.
4、把抽出的立方体放在塔的旁边.
5、让小朋友张开眼睛.
6、老师问:”这一个是从那里抽出来的呢?”小朋友指出正确的位置.
·上述第4个步骤可以改成把抽出的立方体藏起来,让小朋友找出原来的位置,这种练习难度更高.
名称练习
.使用的词汇:大(的)、小(的)
.名称练习可以在基本提示前进行,
.G的名称练习最好在基本提示之后有了充分练习经验才开始进行.
错误订正
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明显不调和
直接目的
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
.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教学教育的间接准备(是理解十进法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备注
.可以和棕色梯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以上是蒙氏课程《粉红塔》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蒙氏课程《粉红塔》教案篇5
教育目的:
1.认识物体的大小关系。
2.通过视觉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了解递增递减的关系。
3.发展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操作方法:
1.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教师展示工作:粉红塔进行排序,进行错误控制,粉红塔伴随记忆练习。
3.三段式教学:认识最大的、最小的。
4.请幼儿尝试操作。
5.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
粉红塔排序。
错误控制:
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
拿取粉红塔的过程、粉红塔搭高排序的过程。
注意事项:
每次只拿一块,拿时从最小的拿,放时从最大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