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春节走亲戚的日记,春节走亲戚日记500字左右(整理7篇 )

时间:

春节走亲戚的日记春节走亲戚的顺序篇1

今天,妈妈带我去亲戚家。妈妈很早就把礼物准备好:给外婆的八宝饭、牛奶;给小姨的苹果、梨。

出门时,妈妈还要检查我的指甲有没有剪干净,衣服上有没有沾着灰,好像亲戚家是卫生检查院。

亲戚家住的很远,在挤第三辆公共汽车时,妈妈带的八宝饭被压扁了,苹果从口袋里钻了出来,像球一样在车厢里滚来滚去。我去摸口袋里的苹果,苹果少了四只,倒摸到几粒葡萄,大概也是别人送亲戚的礼物。

妈妈抱怨亲戚家住的远,其实,我是不喜欢亲戚家住的太近,太近了有点像邻居,穿着拖鞋就能去,一点也不正规。到了亲戚家,外婆就端了一盆糖果给我吃,妈妈说:“不用了,我儿子又不是五岁。”我不知道是听外婆的还是听妈妈的。过了一会儿,大人们开始说话了,我连打了几个哈欠,妈妈怕我的哈欠越打越多,就说:“快去玩吧!”我连忙奔到弄堂里玩,于是半个哈欠也打不出来了。我和弄堂里的小孩一块玩,开心得像在过年一样。

吃饭像是大人们在做游戏。今天吃的菜一盘一盘端上来,他们坐下来慢慢吃,可以吃几个小时。特别难受的是,我的碗里已堆满了菜,但外婆又夹了两只鸡腿给我,小姨像是和外婆比赛,夹了四块酱鸭要我吃。我想吃得快些,在大家下一轮夹菜前逃走,可手忙脚乱,两次打翻酱油碟,一次打翻醋碟,挨了妈妈三次骂。

我跟妈妈离开亲戚家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我:头发乱糟糟的,衣襟上有三块酱鸭油渍,纽扣掉了两颗,新鞋子变成了旧鞋子。但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我期待着下次去亲戚家的日子快点来临!

春节走亲戚的日记春节走亲戚的顺序篇2

今年从大年初五开始雪一直不间断地飘着,随意一直没出家门。直到大年初十,家人决定一起走亲戚。经过大家一直商量,我们决定去我的大姨家。

因为路上的积雪还很厚,搭公交很不容易,所以我和妈妈暂时委屈了一下,坐着老爸的农用三轮摩托车,开始今天的行程。

三轮车在白雪皑皑的路上前行,只看见树影和人影飞快的向后窜去。走在路上,虽然寒风刺骨,但我的心就热了起来,仿佛身边的鹅毛大雪也不那么冷了。因为我要见到我的表哥了。

表哥是我童年最好的玩伴,我们已经几年没有相见了。自从我8岁那年,姨夫带领他们全家去了新疆做生意,而今年正好是哥哥的高考,所以回家乡来考试。而我也面临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抉择——中考,我觉得我们有许多共同关心的话题来探讨。

刚进门,哥哥就迎面而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熊抱”。我向房子里一看,原来我们是来的最迟的,舅舅不知什么时候都早已坐在了里面,和姨夫交谈起来。

早饭过后。大家聚到了一起,谈起来成人们永恒的话题——中考和高考。爱出风头的姨妈首先说:“龙龙的学习成绩这学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对龙龙的今年高考信心满满。”

妈妈也毫不示弱的说:“毛毛放寒假后一直在补课,每天回家后总是读呀、背呀、算呀……,我看这孩子今年中考错不了!”

舅舅强忍住笑:“别呀,好不容易见面,怎么一见面你们两人就掐上架了……”

舅舅的话引起大家的一片笑声……

最后只记得舅舅对我们说:“千万不要迷恋上玩手机,否则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朝着认定的目标一直努力……”

这是一次难忘的亲人们的相聚,长辈们的话我会牢记在心,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考出好成绩。

春节走亲戚的日记春节走亲戚的顺序篇3

过年走亲戚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的香味中泡着,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

过年,缺少不了走亲访友,这也是中国的民俗。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如同圣诞节对于欧美人,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过年,更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也是休假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过年拜年或者说走亲访友,一般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的。过去的一年,人们为了生活忙得不可开交,就是亲戚,也很少往来。

为了这份亲情友情,一到初二,人们便开始走亲戚串朋友,彼此联络亲情友情,送去美好的祝福。初十以前基本上都是走亲戚,十五前后才开始访友。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外公家拜年,外公家住在农村,我每年到外公家去一次,对我们这些成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到农村去的机会非常难得,因为农村空气特别的新鲜,没有噪音,没有污染,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就会感到很清新。

到了外公家,拜完年就和妹妹玩了一会,又和上高中的姐姐交流一下,从姐姐谈话中我学到的一些姐姐的学习方法,比如我的阅读不好,姐姐建议我多读一些现代文阅读,可以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更明白。

在走亲戚的过程中,会增长一些知识,从朋友的谈话中懂得一些道理,知道一些学习方法,会对你学习有更好的帮助。

虽然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之间的亲情永远不会改变,看着大人们期盼的目光,欢声笑语都洋溢在这节日中!

春节走亲戚的日记春节走亲戚的顺序篇4

在农历初六的上午,爸爸妈妈带我到姨奶家去走亲戚,姨奶奶家离我住的地方有50公里,一大早,爸爸开上我家的汽车,接上爷爷奶奶,带上备好的礼物,就出发了。

那天是一个好天气,阳光暖洋洋的,也没有风,一路上汽车先在平直的大公路上走了一阵,又转向乡村公路上走了一阵,我们几个人说说笑笑,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姨奶奶家。

姨奶奶家住在一个村庄里,我很少去农村,到了姨奶奶家里,我这里瞅瞅,那里看看,感觉很新奇。姨奶奶家里养了一只小狗、还有一只小猫,都很可爱,特别是那只小猫,浑身黑黑的绒毛,眼睛是黄色的,性情温和,也不咬人,我就用一根绳子拉住它到处走,高兴极了。

姨奶奶家开有一个骨科诊所,医术很高明,周围几十里骨头受伤的人,都去他那里看病,过年了,还有不少病人去他那里看病。他们家还自己熬膏药,黑黑的一大锅,是用香油加中药熬制的,用筷子剜出一点,摸在纱布上,摊成长方形就行了,一张卖五块钱,去买膏药的人很多,看来他家的膏药很管用。

中午吃过饭,听说邻近的一个村子在唱大戏,我们就又到附近的村子里看了一会戏,在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就往家走,到家的时候,天还没黑。

去姨奶奶家走亲戚,真的是很高兴,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快乐,真是愉快的一天。

春节走亲戚的日记春节走亲戚的顺序篇5

过年,到外婆家玩。

那天吃了中午饭,我和弟弟便到商店去买炮。买好炮,我们一路走一路放,“砰、砰“的鞭炮声,伴着我们一路的欢笑声。经过爷爷家的鱼塘时,我们见有鱼儿在游,就产生了炸鱼的念头。站在鱼塘边,我们点燃炮就往水里扔。可是,那炮一到水里便灭了,不冒烟了,一连几次都是这样。我们寻思,这是因为炮入水的时间早了的原因,水浸湿了引线,自然是不燃了。如果等炮的引线多燃一会儿,再扔到水里,炮就会炸了。可是,那样的话,炮在手里停留时间就会延长,炸了手怎么办?

终于,我们想出了好办法,从高处往下扔就对了。

外爷的鱼塘一面是山崖,站在山崖上往下扔正好。我们爬到山崖上,点燃炮就扔。可是,炮没落到水里,而是落到了岸边。更糟的是,炮没有炸,反而“冲“了。一串火星,从炮里“哧哧“地冒出来,塘边是密密的枯草,火一下子燃了起来。

弟弟小,一见火燃了,调头就往家里跑。我知道如果火势得不到控制,整个山都会烧起来。我学着电视里的样子,脱下外套打起火来。烟子熏得睁不开眼,呛得我不能呼吸,火把我的脸烫得好痛。火越烧越大,我只好转身逃跑。

正在这时,二姑爷、爸爸、舅舅来了。他们折了带叶的树枝,使劲打火,一会儿,火终于被扑灭了。这时,我才注意到我的外套,这儿一个洞,那儿一个洞,已经面目全非了。大人们一边训斥我们,一边带我们往回走。

当我们走到山坡上时,鱼塘那里又冒出了浓烟。大人们急忙跑回去,彻底把火打灭,直到一点火星都没有为止。怕火又死灰复燃,大人们在附近坐下,并追究起责任来。小弟怕了,直把责任往我身上推。我咋办呢?我只好认了,谁叫我是哥呢?结果,我挨了大人们的一顿狠训。

唉,都是放炮惹的祸。

春节走亲戚的日记春节走亲戚的顺序篇6

今天,奶奶带我到舅爷爷家做客。我高兴极了,又只能是大饱口福了,因为舅爷爷是一个厨师,做的菜好吃极了。

刚到那里,我就被“叽叽喳喳”地叫声吸引了。随着叫声,我来到了阳台,发现了一个大箱子,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刚孵出不久的小鸡。这些小鸡只有我的拳头那么大,三只穿着黑色的衣服,两只穿着红褐色的衣服,太可爱了!它们的小眼睛亮亮的,像一颗颗黑珍珠,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迈着两只粉红色的小爪子在大箱子里踱来踱去,小翅膀还一扇一扇的。

几只小鸡“叽叽叽”的叫着,我想他们可能是饿了吧,就抓起盆里的小米喂他们。这时舅奶奶走了过来,告诉我:这群刚出生的小鸡不能直接用生米喂,他们消化不了,要用水泡一会儿。听了舅奶奶的解释,我把小米放在了碗里,又倒了半碗水,浸泡了一会儿,我捞出来才喂给他们吃。

小鸡吃食的时候更加可爱。瞧!他们不停地颤动着小脑袋,尖尖的小嘴飞快地啄着,发出轻微的敲打声,时而还尖着嗓子欢快地唱两句,好像在说:“真好吃,真好吃!”小鸡吃饱后,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闭目养神,还有的在日光下晒太阳。远远望去像五个大绣球。

正看得入神,“开饭了”舅爷爷喊了一声,我忙跑向餐厅。“哇”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映入眼帘:红烧全鱼、清炖土鸡、腊味全蒸、素炒莴笋片……看得我垂涎三尺。今天我又可以品尝舅爷爷的手艺了,真是高兴至极。

舅爷爷家之行真快乐!不仅饱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还认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小鸡”。

春节走亲戚的日记春节走亲戚的顺序篇7

大年初二,乡村里到处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一大清早,路上走朋访友的就人流如织了。

我们一家人围着圆桌周围一边吃早饭一边欣赏电视里的精彩节目。“呜——呜”门外传来汽车喇叭的鸣叫声,一会儿一个陌生人进了屋,全家人都打量着他。突然爸爸喊了一声:“你是表弟!”这是爷爷也认出人来,热情地招待着。看着他们亲热的样子,我迷惑不解,这时怎么回事?我家怎么突然冒出了一个亲戚?我赶忙向爷爷询问。

爷爷告诉我,说起来我们算是至亲,来人是我姑奶奶家的表叔,这门亲戚虽然亲近,但两家不来往已经二十几年了,究其原因,竟是因为拜年吃饭引起的。

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实行生产责任制。有一年春节就是因为爸爸大清早赶了十几里路去姑奶奶家拜年,等到了他们家后又累又饿而等到开饭的时候,端上桌来的只是切成小块的饼,只好饿着肚子回了家,爷爷奶奶听了爸爸的诉说后很是生气于是就这样两家断绝了来往。现在大家日子越过越好,爸常说等有机会去他们那看看。啊!没想到表叔今天竟先一步到我家来了,他是邀我们全家到他们那儿做客叙叙亲情的。

“当年都是因为太穷,连招待客人吃饭也要动脑筋,怠慢了亲戚,现在我们家保证山珍海味地让你们吃个够。”

“哈哈……”我们一家人坐在小轿车里面,笑声伴着歌声飞出车外,回荡在无尽的人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