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实施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情况是什么(精选3篇)
爱的教育实施问题解决方案篇1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昆仑镇实验小学“爱的教育”主题实践体验活动方案,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爱的教育”内涵及达成目标
大爱无疆,源于小爱。体验小爱实践,培植大爱精神是主题活动的总要求。“爱的教育”重在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践活动,体验生命中的真善美,引导昆仑镇实验小学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强烈的爱国、爱校、爱家情怀,坚定热爱人民、关爱他人、珍爱自我的执着信念,培养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从而培植积极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和伟大的奉献精神。
二、活动形式:
进行国旗下讲话、召开主题班会、举办黑板报等。
三、具体安排:
1、在升旗仪式上,作题为“实施爱的教育,培养人格健全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国旗下讲话。
2、各班利用每周班会课,召开有关爱的教育主题班会。
3、各班办好“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专题黑板报。
4、利用各种节日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例如: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感恩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爱父母——感恩、孝敬”主题教育活动,一个星期前布置学生要为父母至少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回忆和观察父母为我做了哪些事?用日记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召开班级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让全体同学接受“爱的体验”坚定“百善孝为先”的信念,这样才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利用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进行《中小学生守则》知识竞赛。
四、总结提高推广阶段
1、认真总结实施“爱的教育”所取得的成果,重点总结在进行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亮点、特色和取得的实际成效,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为继续推进该工程树立典型和示范,使成功的做法得到推广。
2、认真查找实施“爱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弥补缺漏,改进不足,使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
爱的教育实施问题解决方案篇2
我们认为,教育即爱的教育,开发以爱的教育为目标的校本课程,也就是为学生营造爱的大课堂,使学生懂得爱,学会爱。为此我们立足于探求营造爱的课堂的方法,思索、探究、实践、构筑培养胸怀大爱的人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特色。
一、“爱的教育”在校本课程中的实施
1.实施青蓝课程,读懂大爱文化
课题实施主力军是教师,做好教师多方面的培训工作是课题实施的基础。“青蓝工作室”是我校多年来为教师搭建的一个成长平台。学校将这一平台规范为教师培训课程,围绕大爱课题,通过系统规划的教师培训课程,让大爱文化在老师们心中扎下了根。
(1)专题培训,明晰爱意
为保证课题都能有效开展,我校通过专家讲座、教师论坛、集中和分散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使大家更明晰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及实施的方法、步骤。
(2)技能培训,提升素养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利用每周一全体教师会前十分钟进行粉笔字普及培训;同时利用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后的时间进行书法专题培训提高。硬笔书法每周都有练习任务,每月上交检查,粉笔字每周都会进行全校层面的展示。此外,我校根据金水区教育局出台的教师教学常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我校教师一日教学常规,并有布置、有落实、有反馈,这些做法都端正了教师的思想,规范了其言行。
(3)活动促进,深化爱意
胸中有爱,才能将爱传递。我校通过系列活动,将爱潜移默化到每位教师的心中。①阅读。读书能让我们静心思考,成为一个有智慧、理智的人。通过共读《爱的教育》这本书,老师们静静徜徉在爱的世界里,让爱的语言滋润老师忙碌的心,同时也让爱浸润教师的教学行为。②活动。通过组织和参加活动,老师们置身其中,让集体的大爱感召老师的行为。特别是在广播操、健美操比赛中,大家通过共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们也会由此更有集体荣誉感。
2.实施生命课程,构筑大爱文化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以爱为魂,通过课程建设落实爱的教育,构建生命课堂。每个学期,“青蓝活动室”都围绕大爱课题开展三个阶段的课例研究:第一阶段,每人一节公开课;第二阶段,组内打磨一节精品课;第三阶段,学校层面展示精品课。通过深入的校本研究,教师们都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体现关爱和尊重。2012年,“青蓝工作室”又系统开展了以组为单位的课型研讨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学校内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我校孙琳丽老师在讲《前后》一课时,创设了小动物赛跑的情境。课堂上,孙老师请小朋友对只得了最后一名的小蜗牛说句鼓励的话。徐雯老师通过开展《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渗透了读书方法,并以这本书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讲自己最感动的故事,畅谈读书感悟,引导学生用心去寻找爱、发现爱、感受爱的温暖。
3.精选拓展课程,延伸大爱文化
(1)校本课程,爱润童心
“美德教育”校本课程是我校原有的特色课程,我们在原有基础上与当前课题整合,进行了二次开发,创编了《爱在我心》教育读本,并引进了《爱的教育》等突出“爱”的主题教育的书籍,旨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传统美德,培养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时代少年。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规划明晰《爱在我心》教育读本目标。我们把爱的教育读本总体目标确定为:育德行高尚、胸怀大爱的时代少年。旨在通过“阅读——感知——实践”的过程,培养“有修养、有爱心、善求知的南二少年”。各年级段的“爱的读本”目标——低年级段“感知爱,学榜样”、中年级段“学会爱,见行动”、高年级段“弘扬爱,明责任”。
②积极完善校本课程评价。学校成立了“美德银行”,并以此作为“爱的教育”课程的评价手段,鼓励学生不断储蓄美德金币,人人争当美德少年。首先,在德育处设立了美德总行,并在各班分段设立美德分行。总行、分行的正、副行长均由学生竞聘产生。任命班主任为分行的执行官,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德育处设计了精美的“一本通美德银行记录卡”,并给予六字美德标准相应的金额,实行周评、月评、期评、家长评。
(2)实践课程,爱在延伸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学校有效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打破课堂空间界限,通过校内外的系列活动课程建设,为学生营造爱的“大”课堂,让爱延伸。
①以“四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围绕“爱他人、爱生命、爱社会、爱自然”这四个主题,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将四个主题安排在了六个年级:一、二年级以“爱自然”为主题,三、四年级以“爱生命”为主题,五年级以“爱他人”为主题,六年级以“爱社会”为主题,并组织教师围绕本年级的主题进行活动设计,编写活动方案。如六年级设计的“把爱留在母校”活动中,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认领了学校的一棵植物进行照料,不但经常浇水,还教育年龄小的同学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三、四年级“爱生命”主题活动中,老师围绕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制作交通标识、采访交通警察、安全演练等形式引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一年级开展的“爱自然”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从而热爱自然。
②在主题活动中增进爱。在学期中,学校每个月的主题教育活动都深入人心,比如三月的“小‘雷锋’弘扬大精神”主题活动,我校通过三个过程让雷锋精神走入每个人的心中。知雷锋感人故事。通过观看影片《雷锋》,各班以“雷锋精神是什么”为主题召开班队会,帮助孩子们认识雷锋,了解雷锋的感人事迹。随后,各班又开展了“讲雷锋故事大赛”。孩子们用最真挚的感情讲述着雷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既表达了他们对雷锋叔叔的怀念,又是对雷锋精神的学习和发扬。通过主题活动,“人人争做胸怀大爱的雷锋式好少年,让‘雷锋’这个名字深入学生心中,让‘雷锋精神’成为学校的文化风尚”。
③以大爱为主线的“金蔷薇”家庭工作坊的实践研究。金色向阳的蔷薇正是我们教育理念的表征,那种爱与被爱的释放契合了我们家长学校的办学理念,那种不断向上攀爬生长的态势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家校社会的辐射力量,因此得名——“金蔷薇”家庭教育工作坊。工作坊活动邀请一名家长走进教室,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所从事的工作,梳理内容,为学生讲授。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接触更多书本以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父母、长辈工作的辛劳,学会理解、尊重他们,从而有效促进亲子关系。
(3)社团课程,爱满校园
为丰富学生生活,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诵读、合唱团、小小科学社、主持人、健美操、面塑、篆刻、卡通画、动漫、文学社等等。在社团活动时,同学们兴趣高涨,特别是师生围绕学校爱的文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学校诵读社团编排的以“父母之爱、自然之爱、祖国之爱”为主线的诵读,同学们饱含深情地诵出了心中的爱,在金水区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中获得了全场最高分;校园剧社的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以身边的真实事例为素材,编写了《母爱》一剧,和大家分享心中的秘密。
二、“爱的教育”在校本课程中实施后的效果
1.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改善了教学行为
“爱的教育”真正促成了教师要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学活动的工作状态。大家都把在“爱的教育”中达成的共识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的科研能力在逐步提升。经过“爱的教育”深入实施,在教研组内形成了老师们积极研讨、热心帮助的教研氛围,形成了“做有思想的教师,建善合作的团队”的学校教研文化,还使教师改变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关爱学生出发,使“爱”流淌在教学的每个环节。
2.改善了学生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爱的能力
自“爱的教育”在我校全面实施以来,学校面貌的变化带动了学生精神面貌的转变。校园里,原来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们都悄然改变着自己的言行,小到弯腰捡起一片纸,大到帮助关爱他人,校园内处处可见“美德好少年”的身影。课堂上,孩子们敢质疑、敢表达,自信快乐;课堂下,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礼貌谦让。特别是当学校举行大型比赛时,孩子们对班集体、对同伴的爱表露无疑,为同学加油,为班级欢呼,那一张张生动的小脸、一个个动人的场面让我们为之动容。在家庭中,我们特意组织老师进行家访活动,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能够关心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3.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彰显了校园文化的特色
通过“爱的教育”,学校提升了教学品味,以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逐渐彰显,并成为南二独有的特色。在爱的教育浸润下,南二师生争做一个胸怀大爱的人、有情感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有模有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校园内形成了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以上是爱的教育实施问题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情况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爱的教育实施问题解决方案篇3
为了加强小学生“五爱”教育,搞好德育工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根据区工作考订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创建特色德育,加强“五爱”教育活动方案。
一、目标。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方式。
着眼德育工作实效性,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起,齐抓共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持久、有序、扎实、有效的德育教育特色。
三、步骤。
1、成立“五爱教育、特色教育”活动小组。
组长:张江丽副组长:刘涛成员:各班班主任
2、活动安排。
要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原则,把“五爱”教育摆升重要议事日程,记在心里,拿在手中。做到全年有计划,有阶段安排,有检查指导,有评比总结,有专人主管。抓好典型,抓点带面。教育形式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首先要创建教育氛围,张贴“五爱教育”标语,在醒目位置悬挂“五爱”教育牌,举办主题班队会教育;举办主题演讲会、朗诵会、歌咏会、故事会;开展读书活动,阅读有关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助人为乐、勤奋成长方面的书籍,写读书心得,开展“五爱”作文竞赛,评选优秀作文,开展“五爱”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三、活动要求。
教育活动要做到六个结合:
1、与中小学生守则教育相结合,引导中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2、从本校实际出发结合文明礼仪教育,增强教育针对性。
3、做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校内外齐抓共管。
4、和创建“警校共建”活动相结合,增强两法和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小学生自我保护和抵御腐朽思想影响和自强的能力。
5、和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相结合,走英雄模范人物成长道路,特别注意学习身边英雄模范人物。
6、和创建充实教育基地相结合。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活动计划实施者,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挥员,经引导学生去读书、去写、讲、唱、实践,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要广泛发动“五爱”,积极参与“五爱”教育活动,发挥“五爱”独特优势,深入学校、班级,做学校和老师的参谋和助手,做“五爱”宣传员,做“五爱”活动辅导员,做净化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监督员,做特殊未成年人帮教员。
附:“五爱”内容:爱祖国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
爱自己要做到“五个不”:不做有损声誉之事、不进营业性网吧、不打架斗殴、不离家出走、珍惜生命不自暴自弃。爱父母要做到“五个一”:回到家里问一声好、送上一句祝福的话、做一项家务活、创一片整洁小天地、父母生日送上一句祝福的话。爱老师要做“五个要”:要有礼貌、要听从教导、要认真听讲完成作业、要维护威信、要当小助手。爱他人要做到“五个要”:要团结同学、要助人为乐、要诚实守信、要遵守公共秩序、要学会见义勇为。爱祖国在做到“五个要”:升国旗要唱响国歌、要关心国家大事、要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要爱护公物、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