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精选7篇)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篇1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
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
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
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篇2
知识梳理
1.大自然美在哪里?
走进大自然,从天到地,美丽景色举不胜举。神秘的____________,魅力无穷;奇妙的____________,精彩纷呈;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大自然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美丽的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____________,带给我们欢乐,激发我们思考,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答案:宇宙生物世界精神享受
2.怎样鉴赏自然之美?
(1)一般来说,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我们的____________,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以其九曲连环、波涛汹涌的____________形式成为美的对象,又作为我们民族的伟大斗争和创造的____________成为美的对象,成为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如果我们以自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基础领悟了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就会对自然美的理解更加深刻。
(2)自然美是____________的,它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自然不断被人们的劳动改造和利用,它的美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复杂起来了。当大自然成为人类____________的朋友时,山水树木不仅是劳动生产的对象,也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这时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____________才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成为美的自然。
答案:距离时间角度想象力自然感性历史见证变化和发展可亲可近大自然
知识导学
第一,细读教材,吃透重难点。在掌握感受大自然,鉴别大自然之美的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让我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鉴赏大自然;另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大自然面临的威胁,增强我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应注重自身的生活体验,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探究,在对比中全面地感受大自然,培养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本课时,应收集丰富的图片、案例资料,创设学习情境,在情境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学会鉴赏大自然的美,从面对大自然面临的各种威胁中,明白保护大自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合作探究,共同提高。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体验为主,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我们学习本课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学习本课时,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背景,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引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背景资料以及反映生活的照片、漫画等多角度创设情景,进行多元、多层面的活动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引领学生经历合作探究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第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以问题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重要形式,让我们主动去获取知识,进行自己教育。同时还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环境现象,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切身感受,真实地看待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进而树立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做到理论和践行的统一。
疑难突破
1.为什么在鉴赏自然美时,不同的景物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剖析:(1)自然美的景物有很多,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加工、利用的对象,如春天生机蓬勃的秧苗、秋日金黄的硕果、绿色的山林、雪白的羊群和巧夺天工的园林;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如寥廓的星空、广阔的大海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篇3
大班语言活动大自然的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大自然的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2.配乐诗歌录音磁带。
3.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指五官”,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玩“指五官”的游戏,听我的口令,看谁指得又快又对!
小结: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话大家都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PPT,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师:这儿有一幅画,画上有什么?(花、草、树木、白云、太阳、荷花、小河┉)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会说话吗?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
2.欣赏诗歌。
(1)幼儿听配乐诗歌录音。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过渡语: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怎么说话的?(逐一揭开相关的诗歌形象图谱(白云、蚂蚁和树桩…)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②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象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
(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过渡语: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念这首诗歌。
3.引导幼儿听辨三段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过渡语:《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好在哪里?(揭开诗歌外的形象图谱)
小结:诗歌中先说了看到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现象(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紧接着写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后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最后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诗歌的结构这样安排能让我们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组织幼儿看图谱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幼儿尝试仿编诗歌2—4段内容。
(1)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大自然的话。
过渡语: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你们平时都注意观察了吗?有没有发现感受到大自然的话?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组织幼儿看拍摄的图片录象。
过渡语:我这儿也搜集了一些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
(3)幼儿进行仿编。
师:我用诗歌的形式把我发现的大自然的话告诉了你们,你们也来用诗歌的形式说说你发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好吗?
小结:真棒!你们一定都是爱学习肯动脑,细心观察,勤于积累的小朋友才能听动大自然的话,课后你们可以把你们观察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画下来我们装订成一本大的诗歌集,好吗?
(三)结束部分
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善待她,她就会给我们人类好的回报,但是现在我们人类有些人却不能善待大自然,大量地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乱扔垃圾、工厂排除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使大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自然还会和我们人类做朋友吗?她还会以好的回报给人类吗?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后你们可以去了解了解,再来告诉我,好吗?
活动反思
语言《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科学知识,趣味性很强,可以借机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在欣赏诗歌环节,通过提问让幼儿发挥想象,“大自然的语言”,在了解大自然一些现象后,幼儿通过讨论“你还发现哪些大自然的现象”但孩子们还不是太能了解,所以我通过几个幼儿比较熟知的现象告诉他们,接着他们能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在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后,最后再让幼儿说一说,我们应该去如何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2.配乐诗歌录音磁带。
3.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指五官”,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玩“指五官”的游戏,听我的口令,看谁指得又快又对!
小结: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话大家都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基本部分1.出示PPT,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师:这儿有一幅画,画上有什么?(花、草、树木、白云、太阳、荷花、小河┉)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会说话吗?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
2.欣赏诗歌。
(1)幼儿听配乐诗歌录音。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过渡语: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怎么说话的?(逐一揭开相关的诗歌形象图谱(白云、蚂蚁和树桩…)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②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象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过渡语: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念这首诗歌。
3.引导幼儿听辨三段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过渡语:《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好在哪里?(揭开诗歌外的形象图谱)小结:诗歌中先说了看到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现象(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紧接着写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后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最后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诗歌的结构这样安排能让我们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组织幼儿看图谱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幼儿尝试仿编诗歌2—4段内容。
(1)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大自然的话。
过渡语: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你们平时都注意观察了吗?有没有发现感受到大自然的话?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组织幼儿看拍摄的图片录象。
过渡语:我这儿也搜集了一些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
(3)幼儿进行仿编。
师:我用诗歌的形式把我发现的大自然的话告诉了你们,你们也来用诗歌的形式说说你发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好吗?
小结:真棒!你们一定都是爱学习肯动脑,细心观察,勤于积累的小朋友才能听动大自然的话,课后你们可以把你们观察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画下来我们装订成一本大的诗歌集,好吗?
(三)结束部分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善待她,她就会给我们人类好的回报,但是现在我们人类有些人却不能善待大自然,大量地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乱扔垃圾、工厂排除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使大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自然还会和我们人类做朋友吗?她还会以好的回报给人类吗?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后你们可以去了解了解,再来告诉我,好吗?
教学反思:
教学达到了预期制定的目标,通过本次语言教学活动,我班孩子对大自然的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大自然的语言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也从中学会了一些创编诗歌的技巧,并知道只要爱学习肯动脑筋,细心观察,勤于积累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话。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篇5
教材分析:
“亲亲大自然”是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科版第五单元“大自然真美丽”的第一个子课题,其主旨是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其中又包含了“我们找到秋天了”和“大自然里的悄悄话”两个二级课题。第一课时将围绕“我们找到秋天了”这一课题开展。
教学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让儿童走进自然,发现自然不同季节里不同形式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
学情分析:
对于自然现象,儿童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大自然。但是对于刚跨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我们生存的自然是永远不会变的,更不明白保护地球家园是每一个地球成员的责任。因此,最直观的教学是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直观的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保护意识。然而由于是异地上课和比赛课的原因,这一设想在实施中显然不可取,所以只能在课前让学生
感受大自然,然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来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走进校园里的“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2、了解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的特征。
3、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美景图”,学生欣赏。提问:我们的大自然美吗?
2、学生谈感受,相机板书:亲亲大自然。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片,看你能在大自然里发现什么?(观察大自然,如太阳、天空、云朵的颜色以及其变化。秋叶、小草、花朵的不同形状、颜色等。)
2、学生自由活动,老师随机指导。
3、学生随时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分享。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大自然是美丽的,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城南小学,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好吗?
1、说一说:你看到了校园里的什么美景?
2、小组活动:交流课前体验的感受。(课前感受:看一看:树叶的颜色有什么不同?有些什么形状?用你们的胳膊量一量,哪棵树最
胖,哪棵树最细瘦?用你们的眼睛看一看,哪一棵树最高,哪一棵最矮?用手摸一摸,哪种树的树皮又硬又粗?哪种树的树皮又细又滑?用鼻子闻一闻,每种树叶的气味各有什么不同?什么花儿的味道最香)
3、小组代表汇报。
4、过渡:秋天的小树林与春天、夏天时的截然不同,你们还发现了秋天的什么秘密?
3、小组交流:
(1)秋天到了,周围有什么变化?
表演:小树的成长
(2)探究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小结: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变化新奇的东西,只有我们用心亲近它,才能感受到它的美丽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三)深化感悟,激发情感。
(一)角色体验、深化认知
1、设计游戏:“猜猜我是谁”,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大自然中的一员,用所扮演物体的声音或动作让其他同学判断。
(游戏中,设计所有的人都置身于大森林中的情景,在游戏中还穿插两种物体之间的表演,要求学生思考:“它”会说些什么呢?“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悄悄话呢?“它们”相对人类说些什么呢?作为人类,如果听懂了它们的语言,可能会告诉它们什么呢?)
2、小组交流:介绍我的“好朋友”。
(二)拓展思维、延伸课堂
1、欣赏:利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美轮美奂的景色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彩画面。过渡:同学们都真诚地跟大自然交上了朋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又神奇的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轮美奂的景色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彩画面。师:听,大自然又在说悄悄话了。播放声音课件――只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3、导行:判断正误。
2、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树立环保意识。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我们热爱它,更要保护它。孩子们,让我们都争做一名环保天使吧!
板书设计:
亲亲大自然
走进美
保护丽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走近大自然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走近大自然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走近大自然
教学重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走近大自然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课前准备:
1、收集一些沙雕、大地艺术和岩画的作品图片。走近大自然
2、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如: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竹竿、芦苇、芦花、高粱穗……)、工具(铲子、水桶、画笔、颜料……)
教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
二、讲授新课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
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安娜伊万诺夫的恶作剧导致了冰雕艺术的诞生。从此,艺术园地中又增添了冰雕这一奇葩。
三、讨论
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1)、请同学讨论你想让这些地方呈现怎样的效果(喜气洋洋的、冰天雪地的、异国风情的、神秘的、亮丽的……?)
(2)、你觉得可以利用哪些物品来造型。
(3)、自由分组,回家准备,讨论设计方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四、小结
教学随感:
对大地艺术、沙雕、冰雕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其实我们小朋友就是一个天生的大地艺术家,因为我们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玩泥巴,没有一个不喜欢堆雪人。今天老师看到每组小朋友已经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废旧物品和颜料。看来一场比武较量的争夺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二、讨论
你准备怎么做?老师举例:九月的田野是青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那青青的草儿就像大地的头发,我想邀请几个同学与我一起把田埂两边的青草编成小辫子。扎上彩纸做的蝴蝶结,远远望去,那田埂定会像一个盛装的小姑娘。
1、学生交流创作思路,同学和老师可以使其思路更趋合理。
2、学生可以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某一作品。
3、也可以公开招组员,如:我想用沙(泥)做一个童话里的城堡,谁想与我合作?
三、分组进行制作
制定比赛要求:(1)保持课堂纪律,注意安全。
(2)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3)能与同学团结合作。
(4)制作完之后能及时清扫场地。
四、进行评比
评出最佳方案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五、讲评
学生互相进行评论,老师点评
六、小结
七、课后拓展
可以装饰其他墙面、树杆、山石等
教后随感:
由于是户外活动,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随意的排列组合成有趣的形状,作业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班语言大自然的话教案篇7
目标: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准备:
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2、配乐诗歌录音磁带。
3、大自然景象教学挂图、诗歌图谱各一幅。
4、拍摄的大自然景象图一套。
5、数码相机、录音机。
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指五官”,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玩“指五官”的游戏,听我的口令,看谁指得又快又对!
小结: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语言大家都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学挂图,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师:这儿有一幅画,画上有什么?(花、草、树木、白云、太阳、荷花、小河┉)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会说话吗?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
2、欣赏诗歌。
a、幼儿听配乐诗歌录音。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过渡语: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b、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C、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怎么说话的?(逐一揭开相关的诗歌形象图谱(白云、蚂蚁和树桩…)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象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
d、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过渡语: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念这首诗歌。
⑶引导幼儿听辨三段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过渡语:《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好在哪里?(揭开诗歌外的形象图谱)
小结:诗歌中先说了看到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现象(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紧接着写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后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最后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诗歌的结构这样安排能让我们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
e、组织幼儿看图谱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幼儿尝试仿编诗歌2—4段内容。
a、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大自然的话。
过渡语: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你们平时都注意观察了吗?有没有发现感受到大自然的话?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b、组织幼儿看拍摄的图片录象。
过渡语:我这儿也搜集了一些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
c、幼儿进行仿编。
师:我用诗歌的形式把我发现的大自然的话告诉了你们,你们也来用诗歌的形式说说你发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好吗?
小结:真棒!你们一定都是爱学习肯动脑,细心观察,勤于积累的小朋友才能听动大自然的话,课后你们可以把你们观察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画下来我们装订成一本大的诗歌集,好吗?
(三)结束部分
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善待她,她就会给我们人类好的回报,但是现在我们人类有些人却不能善待大自然,大量地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乱扔垃圾、工厂排除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使大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自然还会和我们人类做朋友吗?她还会以好的回报给人类吗?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后你们可以去了解了解,再来告诉我,好吗?
教学反思:
教学达到了预期制定的目标,通过本次语言教学活动,我班孩子对大自然的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大自然的语言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现象,也从中学会了一些创编诗歌的技巧,并知道只要爱学习肯动脑筋,细心观察,勤于积累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话。
小百科:大自然是指狭义的自然界。它是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自然科学所研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话》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12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