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的养殖技术范例(12篇)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斑鳜(SinipercascherzeriSteindachner);繁殖生物学;成熟系数;脏体比;怀卵量
中图分类号:S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2-0385-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2.032
PreliminaryStudiesonReproductiveBiologyofSinipercascherzeriinJinjiangRiver
RANHuia,b,LIANGZheng-qia,b,ZHOUYia
(a.CollegeofBiological&Agriculture-ForestryEngineering;b.ResearchCenterfor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ofWildlifeResourcesinFanjingMountain,TongrenUniversity,Tongren554300,Guizhou,China)
Abstract:SinipercascherzeriSteindachnerisacommerciallyvaluedspeciesthatnaturallylivesintheJinjiangRiver.InordertostudythereproductivebiologyofS.scherzer,42matureindividualscollectedfromtheJinjiangRiverinTongrencity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mainspawningseasonofS.scherzeripopulationtookplacefromApriltoSeptember.FemalesexualmaturitywasattheageofIIyears.MalesexualmaturitywasatthewinterofageI.Thegonadweight,organ-bodyratioandcoefficientofmaturitygenerallyincreasedwithincreaseofageatthesamebeforereproduction.Thegonadweight,organ-bodyratioandcoefficientofmaturityreachedtothepeakvalueinageIIIoffemalesandmalesinbreedingseasonbutbeforelayeggsorspermiation.ThespawningtypeofS.scherzeribelongstobatchspawningtype.TheabsolutefecundityofS.scherzeriincreasedwiththeincreaseofbodylengthandbodyweight.Whenfemalesreachedacertainweight,itsrelativefecunditydeclined.
Keywords:SinipercascherzeriSteindachner;reproductivebiology;gonadosomaticindex(GSI);organ-bodyratio;fecundity
斑鳜(SinipercascherzeriSteindachner)属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l科(Serranidea)鳜鱼属(SinipercaGill)[1]。斑鳜是小型肉食性淡水底栖凶猛鱼类,江河、湖泊中都能生活,尤喜栖息于流水环境。斑鳜主要捕捉小鱼、小虾为食,生长期长[2],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有“淡水石斑”之美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斑鳜野生资源因水质污染、捕捞过度等原因逐步趋于衰退[3]。
锦江河发源于梵净山,在铜仁市境内河段长68.5km,流域面积1281km2。锦江河的鳜类资源丰富,20世纪80、90年代锦江河有鳜类7种[4,5]。近20年,锦江河鳜类资源逐渐衰退,2006年在锦江河仅监测到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whiteheadi)和斑鳜2种[6]。2009年锦江河成为第三批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鳜鱼(Sinipercachuatsi)。水产资源保护区建立后,鳜类资源在本地区有所恢复,斑鳜是锦江河野生鳜类的优势种[7],已有对锦江河斑鳜肌肉成分的报道[8,9]。本研究对锦江河斑鳜的繁殖生物学进行研究,探讨了斑鳜的雌雄性征、卵巢发育规律、性成熟年龄与繁殖季节、脏体比和成熟系数、怀卵量及产卵类型等主要繁殖生物学特征,旨在为开展锦江河斑鳜的种群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研究所用的斑鳜标本于2013年4月和2013年11月采自锦江河漾头、马岩和陆家洞,以其中的42尾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体长9.90~28.60cm,平均体长(15.71±4.37)cm,体重25.32~491.00g,平均体重(99.33±8.13)g。
1.2试验方法
1.2.1形态学测量对42尾采集的鲜活斑鳜标本进行常规形态学测量,包括体长、体重,长度精确到1mm,体重精确到0.1g。
1.2.2生殖系统的观察和测量对斑鳜进行解剖,获取生殖系统,测量其去内脏体重和性腺重,观察性腺发育情况,卵巢发育分6期[10]。卵巢用福尔马林液固定进行繁殖力计数[11],卵粒计数采用重量法[12],并测量卵径[13]。
1.3数据处理
将测量数据分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计算斑鳜的绝对怀卵量(F)、相对怀卵量(FW)、脏体比(VSI)、成熟系数(GSI)[14]。脏体比=(内脏重/体重)×100%;成熟系数=(性腺重/去内脏体重)×100%
2结果与分析
2.1斑鳜的雌雄鉴别
42尾斑鳜标本中,有雌鱼22尾,雄鱼20尾。繁殖季节成熟的雌鱼体型显著大于雄鱼,雄鱼臀鳍前有一明显生殖突,生殖孔微红且膨大。雌鱼体型短粗,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清晰,生殖孔圆而红肿,略向外突出,无生殖突。雄鱼下颌前段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即下颌长而尖;雌鱼的下颌前端呈圆弧形,超过上颌不多,即下颌短而钝。雄鱼腹部有2个孔,一个是,另一个是尿殖孔,输精排尿共用,尿殖孔圆形。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生殖孔、、尿孔。生殖孔呈“一”字形,位于和尿孔之间。
2.2不同年龄斑鳜卵巢成熟度
对22尾雌性斑鳜解剖后,观察其卵巢的成熟度,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Ⅰ龄鱼共8尾,其卵巢全部处于Ⅱ期,且卵巢呈透明状、淡红色,表明为未产过卵的Ⅱ期卵巢。Ⅱ龄鱼共7尾,其中2013年4月采集的个体较大的2尾卵巢处于Ⅳ期,2013年11月采集的个体较小的5尾卵巢处于Ⅲ期。Ⅲ龄以上鱼共7尾,2013年4月采集的4尾卵巢处于Ⅴ期;11月采集的3尾卵巢为淡黄色,表面血管萎缩充血、松弛,其内有部分呈半透明的黄色退化卵,表明其卵巢处于多次产卵后的Ⅳ期。
2.3斑鳜的性成熟年龄与繁殖季节
从雌性斑鳜的卵巢发育看,Ⅰ龄鱼卵巢全部处于Ⅱ期,4月采集的Ⅱ龄鱼卵巢处于Ⅳ期,因此,雌性斑鳜性成熟年龄为Ⅱ龄。在解剖的雄性斑鳜中,4月采集的Ⅰ龄鱼精巢处于Ⅲ期,并在向Ⅳ期发展,11月采集的Ⅱ龄鱼精巢处于排精后的Ⅲ期,说明雄性斑鳜性成熟年龄为Ⅰ龄。
4月采集的Ⅱ龄以上雌性斑鳜标本,其卵巢处于Ⅳ期或Ⅴ期,而11月采集的Ⅱ龄以上雌性斑鳜卵巢处于Ⅲ期或产卵后的Ⅳ期,试验中还发现9月从江口采集的1尾雌性斑鳜(体长22.95cm,体重230.80g)卵巢也处于Ⅴ期,表明锦江河斑鳜的繁殖期在4~9月。
2.4雌雄斑鳜的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
按年龄组分别统计雌雄斑鳜的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结果见表2。在同一年龄阶段,雌鱼的个体较雄鱼大,其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均大于雄鱼。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雌鱼或雄鱼,在未生殖过之前,其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雌雄鱼的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在处于生殖期而又未产卵或排精的Ⅲ龄以上亲鱼达到高峰,雌鱼的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平均值分别是36.61g、14.29%和14.16%,而雄鱼的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平均值分别是12.39g、10.43%和6.50%。无论雌鱼或雄鱼,其上述指标在生殖后都从高峰值显著下降,但都高于未生殖过的Ⅱ龄鱼。
2.5斑鳜的怀卵量、卵的特征和产卵类型
试验中对4尾卵巢处于Ⅴ期的斑鳜怀卵量进行了计数,并测量其卵径,结果见表3。4尾标本的绝对怀卵量为7856~25990粒,相对怀卵量为43.78~69.31粒/g。斑鳜的绝对怀卵量随着体长、体重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当雌鱼达到一定体重后相对怀卵量有所下降。Ⅴ期卵巢中卵的颜色多为黄色,部分透明;卵粒有大、中、小3种不同的卵径,靠近生殖孔端的卵径稍大,直径为1.6~2.0mm,卵中有大量沉积卵黄,卵粒清晰,多圆形;此外,卵巢中还有部分未成熟的卵,直径在0.6~1.1mm和1.2~1.6mm,前者为白色明显未成熟的,后者卵粒较大,黄色中带白点。依据斑鳜卵粒卵径的分布,表明斑鳜的卵粒大小差异较大,成熟时间间隔较大,其产卵类型属于分批产卵型。
3小结与讨论
3.1个体怀卵量与繁殖策略
斑鳜的怀卵量随个体大小、环境、年龄的不同而异,少则几千粒,多则几万粒[10]。锦江河斑鳜的个体绝对怀卵量为7856~25990粒,低于固城湖鳜鱼5.3万~32.0万粒、洪泽湖鳜鱼5.6万~62.1万粒[15]、黑龙江鳜鱼5.5万~46.9万粒[16]。在早期生活史阶段死亡率高的鱼类,其绝对怀卵量往往较高[17]。斑鳜个体的绝对怀卵量较低,表明其早期死亡率可能较低。
斑鳜相对怀卵量为43.78~69.31粒/g,低于珠江水系大眼鳜100粒/g[18]、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84.35粒/g[19]。鱼类的相对怀卵量越高,意味着其雌性个体怀卵量越多,但每个卵成功发育成为成体的机会越小[20]。同时,怀卵量越多,每个卵就会更小,斑鳜成熟卵卵径1.6~2.0mm,高于大眼鳜的0.79~0.86mm[18]。卵径大说明卵黄丰富,可为鱼的胚胎发育提供更多营养,仔鱼发育更好,其存活率越高。可见,斑鳜相对怀卵量较低,卵径较大,但每个卵成功孵化并发育为成体的机会也可能增大。
3.2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
斑鳜在江河、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条件下,当年卵巢发育至Ⅱ期,第2年11月发育至Ⅲ期,并以Ⅲ期卵巢越冬,至第3年的4月,卵巢从Ⅲ期发育到Ⅳ期,再发育到Ⅴ期[10]。本研究中Ⅰ龄鱼卵巢全部处于Ⅱ期,其中2013年4月采集的3尾,从其体长体重大小分析,应是2012年7、8月后孵出,卵巢于当年发育至Ⅱ期并越冬,将于2013年冬季发育至Ⅲ期并越冬;2013年11月采集的5尾,从其体长体重大小分析,应是2013年4、5月孵出,并在当年卵巢发育至Ⅱ期越冬。Ⅱ龄鱼中,4月采集的个体较大的2尾(平均体长17.53cm,平均体重121.19g)卵巢处于Ⅳ期,从其体长体重大小分析,应是有Ⅱ龄的鱼;2013年11月采集的个体较小的5尾(平均体长14.70cm,平均体重62.73g)卵巢处于Ⅲ期,并以该期越冬,将于来年4、5月后进入Ⅳ期。
锦江河斑鳜雌性性成熟年龄为Ⅱ龄,雄性性成熟年龄为Ⅰ龄,繁殖期为4~9月。在未生殖过之前,同性别的斑鳜,其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一般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雌雄鱼的性腺重、脏体比和成熟系数在处于生殖期而又未产卵或排精的Ⅲ龄以上亲鱼达到高峰。斑鳜的绝对怀卵量随着体长、体重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当雌鱼达到一定体重后相对怀卵量有所下降,其产卵类型属于分批产卵型。
参考文献:
[1]伍律.贵州鱼类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郑玉珍,王玉新,田功太,等.斑鳜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J].齐鲁渔业,2008,25(5):13-14.
[3]张春光,陈大雪.我国鳜资源现状及其恢复和合理利用的途径[J].生物学通报,1999,34(12):9-11.
[4]郑建州,李德俊.梵净山地区鱼类资源调查及鱼类区系初探[A].周政贤.梵净山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5]陈景星,唐文乔,张春光,等.武陵山区鱼类资源与渔业[A].宋大祥.西南武陵山地区动物资源和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6]代应贵,李敏.梵净山及邻近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J].生物多样性,2006,14(1):55-64.
[7]禹真,冉辉,樊均德,等.锦江河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1):146-148
[8]冉辉,姚俊杰,梁正其,等.锦江河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072-3075.
[9]冉辉,姚俊杰,杨兴,等.锦江河大眼鳜和斑鳜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J].淡水渔业,2012,42(4):91-93.
[10]曾可为,王青云,高银爱,等.斑鳜的生物学及繁殖生物学的研究[J].内陆水产,2005(2):21-23.
[11]峰,何德奎,曹文宣,等.色林错裸鲤的生长[J].动物学报,2002,48(5):667-676.
[12]倪海儿.东海宽体舌鳎的个体生殖力[J].水产学报,2000,24(4):319-323.
[13]冯坚,竺俊全,郑忠明,等.矛尾复^虎鱼个体生殖力的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302-306.
[14]李敏,胡从云,姚俊杰,等.黄颡鱼繁殖期的生物学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5):119-120.
[15]倪勇,伍汉霖.江苏鱼类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6]任慕莲.黑龙江的鳜鱼[J].水产学杂志,1994,7(2):17-26.
[17]郭焱,蔡林钢,土尔逊,等.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生物学研究[J].水产学杂志,2002,15(2):6-11.
[18]王广军,谢骏,庞世勋,等.珠江水系大眼鳜的繁殖生物学[J].水产学报,2006,30(1):50-55.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
1.黄颡鱼全雄1号
技术概述:黄颡鱼在相同养殖条件下,雄性黄颡鱼比雌性黄颡鱼的生长快3倍。池塘主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效益:池塘主养667平方米产量在750千克,产值18000元,效益5000元;池塘套养667平方米产成鱼40~50千克,增效1000元左右。
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主养池塘面积以0.2~0.7公顷(3~10亩)适宜,水深2.5~3.0米。放养前彻底清塘,施肥培水。
(2)放养密度。投放夏花一般在4月底至6月初,冬片放养时间在11月至12月。夏花鱼种直接养殖成鱼模式每667平方米放养规格为3~5厘米的鱼种1.2万~1.8万尾;大规格鱼种养殖成鱼模式每667平方米放养规格为10克/尾的鱼种0.8万~1.0万尾;套养池塘667平方米投放1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300尾左右。
(3)饲料投喂。用黄颡鱼专用人工配合饲料,投饵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
(4)水质调控。鱼池水深前期控制在1.5米左右,后期逐渐加深至2.0~2.5米,高温季节每7~10天换水1次。高温季节可施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改善水质和底质。
2.异育银鲫中科3号
技术概述: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遗传性状稳定、不易脱鳞、碘泡虫病发病率低等优点,在池塘养殖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苗种投放密度,增产增效明显。
效益:池塘套养667平方米增产25千克左右,增产值300元以上,增效益200元左右;池塘主养667平方米产800~1200千克,产值10000元左右,效益3500元左右。
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应选择注排水方便,交通便利,1~2公顷(15~30亩)为宜的池塘。
(2)放养前准备。在苗种放养前,667平方米用生石灰30千克、或漂白粉1千克、或二氧化氯1千克,全池泼,对池塘进行消毒。
(3)养殖模式和放养规格及密度。①鱼种池套养:在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每667平方米投放5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80~120尾,家鱼苗种按常规密度投放。②成鱼池套养:一种是以草、鲢、鳙为主体鱼,少量搭配中科3号,每667平方米投放规格为6.6厘米以上的异育银鲫100~120尾。另一种是以中科3号为主养鱼,适量放养草、鲢、鳙等,667平方米放异育银鲫1500~2000尾。
(4)饲养管理。在鱼种池套养时,无需增加饲料。在成鱼池套养时,可投喂菜子饼、米糠、麸皮、豆饼、小麦等饲料,每天2次,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池塘鱼体重的5%~7%。
3.鳜鱼
技术要点:
(1)鱼池套养。为了充分利用成鱼、鱼种、亲鱼池及螃蟹池中的野杂鱼资源,每667平方米投放3~10厘米的鳜鱼鱼种10~30尾,年底可获4~10千克的商品鳜,667平方米可增收100~300元。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1篇3
【关键词】水质现状放养鱼种改善水质
长堤卧波,碧水苍茫,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兰河细河,如二龙吸水,蜿蜒东来汇入汤河水库。
汤河水库是一座国家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和灌溉。坝长455m,坝高48.5m,总库容7.07亿m3,宜渔水面1800hm2,水质呈弱碱性PH值8.07,浮游植物2.7mg/L,浮游动物0.4mg/L,底栖动物1.26mg/L,透明度120~220cm,平均水深15~20m,属中营养型水库。
汤河水库水质清新,污染极少,重金属和五项毒物未检出,设有汤河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是辽阳和鞍山地区广大居民生活用水优质水源地。渔业结构调整的症结是解决发展渔业和保护水环境的矛盾,建立对水环境无害的渔业生产新模式。
鱼类的排泄物、未食完的饵料和外源性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积累是水质败坏的重要因素。为此汤河水库取缔了垂钓和网围、网箱集约化鱼类养殖,杜绝了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40年来执行的是不投饵、不施肥,日常护库护鱼,定期适时捕捞的粗放养殖渔业模式。
养殖品种单一,基本是鲢鳙一统天下,只利用了广阔水体的上层,造成中、下层和底层空置荒废。近15年来,鲢鳙商品鱼规格小型化趋势愈演愈烈。虽然1986年公鱼移植成功,现已归化形成经济群体,进入新水域食物链,数量动态平衡相对稳定,但经济效益平平的局面依旧存在,渔业生产严重滞后,亟待大刀阔斧地改弦易辙走出低谷。
没有思考,就没有未来。笔者查阅了大连水产学院和辽宁省谈水水产研究院,对汤河水库渔业资源的调查报告,综合比较分析发现:1995年后汤河水库水域中的硅藻、甲藻和隐藻,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呈逐年递减趋势。说明水库中原初生产力受到破坏,导致整个水体生物生产力下降,而鲢鳙终生滤食浮游生物,15年来规格小型化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依据汤河水库现状,当务之急是调整水库鱼类放养品种和数量。提议鲢鳙占50%,比原来降低了50%,减轻了上层水体压力,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恢复指日可待;鲤鲫占20%;鲟类和其他占30%。这个方案填补了中、下层水体的养殖空白,也可称之为鲢鳙、鲤鲫和鲟类三联渔业生产模式。具体实施模式如下:
(1)放养食鱼性鲟,利用公鱼和小杂鱼资源。鲟绝大部分以鱼和底栖动物为食,适当放养史氏鲟和闪光鲟,能充分利用水库较丰的公鱼和小鱼小虾资源,将有利于水质清新和提高水体的生态效益。
(2)放养浮游动物食性鲟,补充水库鳙鱼放养不足。匙吻鲟主要以甲壳纲浮游动物为食,但据中科院水库渔业研究所林永泰等观察,虾也是甘村水库匙吻鲟主要食物。虽然食性和鳙大致相似,但栖息水层不同,且生长速度比鳙快得多,第二年可达近2kg/尾。其自然繁殖水温15~18℃、涨水和砾石基质,卵有粘性,可附着于砾石和其他物体上孵化。汤河水库基本具备这个条件,但不能满足鲢鳙受精卵随波漂流的孵化条件。
(3)放养底栖动物食性鲟,充分利用水体。由于水库水位涨落不定,菹草、金鱼藻等水生维管束植物几近灭绝,传统的鲤鲫失掉产卵附着物,不能有效地自然增殖。
小体鲟、达氏鲟和俄罗斯鲟等都是底栖动物食性,对新水域适应能力强,均可在水库中正常生长。绝大部分鲟性情温驯,与鲤鱼金钻泥相比,回捕率要提高多倍,可替代鲤鱼平分秋色。
水库放养鲟后,可调整水库生态系统中鱼类群落空间格局不均衡的状态,大幅提高了对中、下层水体资源的利用率。
(4)开拓鲟观赏市场。鲟的体形独特奇异,性情憨厚可人,静如艇,游如梭,不少品种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体长10~20cm匙吻鲟和俄罗斯鲟售价25~50元,鲟鱼苗价格也不菲,史氏鲟和高首鲟鱼苗1元/尾,匙吻鲟3元/尾,俄罗斯鲟5元/尾。放养鲟并开拓鲟观赏市场,无疑将推进水利渔业协调健康发展。
(5)放养鳜鱼,鳜鱼生活在水体稍深处,常平卧水底,以鱼为食属名贵品类,市场供不应求。
放养虹鳟,虹鳟是冷水性鱼类,以鱼为食,生长速度快,汤河水库属山谷型水库,水温比平原水库低的多,适合虹鳟生长。
放养细鳞斜颌鲴,鲴属刮食性鱼类,喜居水中下层,刮食泥底、岩上藻类,即取食一部分碎屑、腐植质食物。
(6)鱼类的健康养殖。汤河水库的鱼类养殖是指在不投饵、不施肥的前题下,通过人为管护维持一个高质量的水环境,达到最佳的生长率、天然饵料转化率、繁殖率和成活率的鱼类养殖模式。在理想的健康养殖中鱼病防治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以水环境、营养、经济和其他因子为目标来预防鱼病而不是注重治疗鱼病。一般情况下,只要各个环节掌控得当,北方水库暴发大规模鱼病绝无仅有。汤河水库只在15年前发现过鲢碘孢虫疯狂病和鲫舌型绦虫病,都是外购鱼种疏于检疫而致,没有造成危害,近15年来大水面没有鱼病发生。
天下大事做于细,天下难事做于易。渔业生产中投库鱼种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是水库鱼类养殖的坚实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后续工作再精益求精也徒劳无功。为此生产者投库的鱼种必须无伤、无病、鳞片完整,且鲜活、生命力旺盛,入库成活率才有保障。更要调查放库鱼种的遗传背景,避免近亲和遗传质量差的鱼种或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不佳的鱼种投放水库。
投库鱼种的称重检斤、看似平常也无技术含量,殊不知细节决定成败,责任重于技术,操作过程中务必谨小慎微,鱼种不能太过挤压受到伤害,务必稳妥快捷,防止待检鱼种缺氧造成免疫力降低。
据查汤河水库近10年来渔业生产状况:捕捞量25~41万kg/年,平均33万kg/年,总收入350万元,总盈余20万元。实施三联渔业生产模式,预计捕捞量20万kg/年,总收入500万元,总盈余100万元以上。新模式渔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且降低捕捞量13万kg,不但减轻了水体负荷,天然饵料相对充足,鲢鳙生长加快,提高商品率;而且减少了大量鱼类排泄物,有利于避免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发生。
三联渔业生产模式的拐点是大幅度提高鲟类投库量,鲟在水库生态系统中常为顶级消费者,根据生物操纵理论,通过食物链的串联效应,可导致食浮游动物鱼类下降,浮游动物上升,从而达到控制藻类,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的目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起始方向比过程努力更加重要。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让我们为三联渔业生产模式的耸立堆砌起点,攻坚克难,攀登高峰,迎接汤河水库供水与养鱼双赢发展战略的新曙光。
参考文献:
[1]本文承蒙汤河水库渔业公司高工徐世谦审阅深表谢忱.
[2]刘家寿.鲟鱼在水库渔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水利渔业,2000.1.
[3]林永泰.匙吻鲟成鱼摄食虾的食性观察,水利渔业.
[4]陈金生.匙吻鲟及其在水库渔业中的养殖前景,水利渔业.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篇4
福建省长汀县素有“一鳗二鳜三刀鳅”的说法,凸显了大刺鳅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大刺鳅自古以来就是长汀人民的滋补佳品,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鱼汤有清凉、消暑、解毒的功效,很受群众欢迎。
大刺鳅,2015年入选闽西“鲜”,是龙岩特色农产品之一。其隶属鲈形目,刺鳅属,俗称“刀鳅”,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以及南方各省,以汀江水系较为常见。大刺鳅栖息于有石块的江河底层,或岸边有水草处,在乱石缝隙中活动,当年苗可长至15-20厘米,一般个体重0.2-0.30千克,大的个体可达1千克。研究表明,大刺鳅肌肉含高蛋白和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EPA与DHA含量均较高,矿物元素含量丰富,有较佳的食用口感和较好的营养价值。
据龙岩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至2015年底汀江大刺鳅人工驯养养殖面积2000平方米,产量500公斤。长汀县共有三家养殖企业和1家家庭农场,分别在河田、濯田、南山、新桥、策武等乡镇开展汀江大刺鳅人工驯繁殖工作,人工繁育汀江大刺鳅苗计6批次,共繁育3万尾左右苗。龙岩市提出大刺鳅产业发展规划,到2022年,长汀县大刺鳅养殖面积达到2015年全县10180亩可养池塘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县大刺鳅总产量达到1200吨,养殖总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按10万元/吨计),年繁育大刺鳅优质苗种达1000万尾以上。
长汀大刺鳅产业已初步建立起种鳅培育、受精卵孵化、仔稚鱼培育、成鳅高效养殖模式、饵料(饲料)筛选与研发、病害防控、活鳅运输技术、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商品鳅烹饪技术等相互支撑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积极应用水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和安全、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实现大刺鳅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发展。龙岩市农业局局长廖汉铭说,大刺鳅是一种名优经济鱼类,市场价格昂贵,商品鱼价格100-160元/千克。大刺鳅不仅适合池塘养殖,也适合网箱及工厂化饲养,还可作为休闲渔业的一种高档放养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出口创汇潜力。所以未来几年,重点工作根据大刺鳅繁殖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深入开展种鳅培育技术、受精卵孵化设施和仔稚鱼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塑造大刺鳅产品的品牌,形成规模化的大刺鳅消费群体,促进大刺鳅养殖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成为龙岩的一张名片。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1篇5
加快标准化建设,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我国养殖机械设施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建议
渔业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的初步认知
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BTX)研究进展
脲醛聚合物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长期、低浓度暴露甲苯咪唑在银鲫体内的动态过程研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菱鲆和鳜鱼体中地西泮及其代谢物残留的研究
淡水鱼制品中阿苯达唑亚砜、阿苯达唑砜和阿苯达唑-2-氨基砜的测定研究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藻多糖的单糖及糖醛酸含量
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水产品中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莫能菌素、埃普里诺菌素和多拉菌素含量
食品防护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水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
第43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会议
对水产健康养殖的实践与思考
新西兰水产品管理体系简介
我国紫菜产业发展、标准状况及安全性评价
水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现状分析
我国海蜇相关标准概况
我国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与体系研究进展
青岛市鲜活水产品流通领域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建议
贝类前处理加工质量控制技术初探
体规格对香港巨牡蛎摄食和代谢的影响
可追溯模式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渔用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研究现状
水产品中丙酸睾酮激素的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烷基酚类化合物和双酚A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渔业救生用具示位灯标准与检测方法研究
HACCP体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发展
水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6则
对渔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风险评估(二)
亚硫酸盐用于虾蟹类保鲜剂的限量探讨
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的综合利用研究
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我国渔船作业过程事故分析与措施建议
恩诺沙星在黑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工业化养殖鲆鲽类质量安全管理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鱼肉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碱水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鱼组织中喹乙醇代谢物的残留
五氯苯酚及其钠盐在渔业产品中的残留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浅谈5S原理在水产品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篇6
11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走势
2011年中国-东盟渔业文化周开幕
中国罗非鱼面临劲敌美国出口量下降
领导专家齐聚广西海洋渔业发展论坛共商渔业发展大计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召开
麦康森:剖析水产行业的“8+1”个缺
大通湖渔业现状与发展战略分析
大水面养殖发展前景探讨——水府庙水库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华东地区中草药防病技术总结
12月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案例
黄颡鱼“裂头症”一例
浏阳梅田水库大水面健康养殖技术
珍珠养殖技术要点
畸形中华鳖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
棘胸蛙人工仿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黄芪及黄芪多糖在养殖上的应用
28种杀菌剂对水霉菌的毒力测定
聆听粤海的旋律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的历史变迁
郑石轩:打造螺旋桨式产业链
粤海:做世界一流的水产企业
员工感受:初入职场新体验
对虾日落复审中国“不感冒”
中小型罗非鱼种苗场的突围之术
农机补贴下的“圈机运动”
名特优品种养殖及种苗调查(上)
2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走势
奇美兴莊水泉:一步一脚印踏足全中国
虾苗畅销,2010年国联计划引进亲虾万余对
湖南省养殖工作会议召开
鱼粉价位高企,饲料涨价迫在眉睫
3月水产养殖管理及病害案例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流行病学与综合防治
大水面养殖谨防观念误区
浅议河蟹健康养殖措施
切实加强洞庭湖渔政管理
娄底市渔业经济发展调查与建言
池塘主养鳙鱼鱼种高产技术
鳡鱼苗种池塘培育试验
中华绒螯蟹在新疆高寒地区养殖的探讨
蟹池套养翘嘴红鲌试验总结
涌泉水控温人工繁殖虹鳟技术
夏炎楚的养鳝经
早春养鱼管理技术
4月1日至6月30日洞庭湖实行春季禁渔
我省万余名库区移民手持“绿卡”养鮰鱼
斑点叉尾鮰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翘嘴鳜苗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
大鲵仿生态人工养殖研究通过鉴定
锯缘青蟹塘套养鲻(梭)鱼技术初探
精养池中草鱼如何防治“三病”
锚头鳋病的诊治
水产饲料的科学投喂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篇7
千万富翁书中出
今年30岁的李允出生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办事处四大队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2年前从部队退伍后,李允决定和弟弟一起养殖鳜鱼。满怀创业的冲动,兄弟俩拿着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11万元,开始挖鱼塘、盖棚屋、购鱼苗。李允本想好好挣一笔,不料当年夏季,一万多条鳜鱼全部缺氧窒息而死。
看着鱼塘里白花花的死鱼,李允并没有气馁,他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边向亲戚朋友借钱继续从事鳜鱼养殖。可是,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2004年底,李允累计亏损30多万元。“那年春节,三十晚上,全家别说吃肉,就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有个债主直接抱走了他家唯一值钱的电视机。
可喜的是,通过不断摸索,李允的鳜鱼养殖技术有了突破。2005年,李允的鳜鱼养殖亩产达1250公斤。但是由于鳜鱼养殖技术难度高、风险性大,接下来几年,他的事业进展并无大的起色。
2008年的一天,李允发现大队新增了一个“农家书屋”,就走了进去。在书屋的农业科技书柜前,李允看到了一本由湖北省水产局、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编写的《湖北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翻开一读,李允注意到了一个品种:黄颡鱼。通过阅读,李允发现黄颡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于是李允决定尝试养殖黄颡鱼。
此后,只要遇到养殖难题,李允就骑上摩托车到大队农家书屋翻书找老师。通过阅读《水产健康养殖手册》《无公害名优水产品养殖技术》等书,李允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年底干塘,10亩水面的黄颡鱼产量竟达8000多公斤,纯利润逾10万元。初次养殖黄颡鱼就取得成功,再加上鳜鱼收入,当年李允就打了一个翻身仗,还清了所有债务。
尝到甜头以后,李允成了书屋的常客,村里很多养殖户也纷纷向李允取经,几年下来,李允带出了20多位徒弟。此后,李允在农家书屋阅读《合伙时代——合伙经营成功指引》一书后,产生了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想法。2009年8月,李允正式成立了“武汉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并被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如今,该社社员不仅有东西湖的农民,还有新洲、黄陂、汉川、仙桃、监利等近10个周边区县市的养鱼专业户,仅黄颡鱼一项年产量就达200多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李允本人通过养鱼成了千万富翁,社员年收入少则3万元,多则近百万元。李允说:“这一切,我不能不感谢农家书屋,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维权意识书中来
倘若不是弟媳妇的一个电话,湖北襄樊张集村村民崔光明或许也不曾想到,今天的自己居然会对农民工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了解得那么透彻。崔光明的弟弟今年50岁,瓦工活干得不错,一把瓦刀养全家,还供养出一个大学生。在外当瓦工盖房已有20多年。去年春节后,崔的弟弟、弟媳两人到河南省镇平县一个建筑工地粉墙。一天,崔光明接到弟媳电话,得知弟弟从腐朽的脚手架上摔下,造成腰部骨折,正在镇平医院骨科治疗。崔的弟弟曾向建筑队老板反映过,只是老板一直未解决。
接到电话后,一筹莫展的崔光明急匆匆跑到张集村农家书屋查找资料,翻阅了半个小时,当他看到《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便立即向书屋管理员交了押金,登记后拿回家细细阅读。回家后,崔光明把《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翻了好几遍,书中对工伤的认定赔偿有详尽的讲解,其中第185页提到:“农民工进城务工,在工伤保险上与城市职工享受同样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必须为农民工参加统一的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定期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18号文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农民工的工伤权益应得到维护。”
通过阅读《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崔光明逐步了解到: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当出现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情况时,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针对弟弟的工伤事故,崔光明在《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中找到了更贴切的答案: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文件还规定:“发生工伤地的劳动部门是受理农民工工伤案件的部门。”
弄明白农民工工伤事故维权后,崔光明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很快,他把《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看法告知了弟弟和弟媳,建议他们在当地农家书屋中租借此书研究,通过当地劳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的鉴定,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在崔光明的协助下,弟弟和弟媳终于解决了这个麻烦事,最后顺利向建筑队老板索要了合理赔偿。
崔光明意识到,原来再麻烦的问题,只要找到问题关键,也是能够成功解决的。“感谢农家书屋解决了我们看书难的问题。”崔光明说:“这是一件真正的好事、实事!”
书屋圆了编戏梦
湖北省鄂州市的林波樵是一个只念了5年书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奋斗了大半辈子,他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给裤腰带松绑,过上富裕日子。虽然念书不多,闲暇时候,林波樵还是喜欢读点书。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林波樵成了书屋的常客。说起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林波樵思虑再三,坚定地回答说:“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是我学习阅读的最大功臣。”由于只是小学水平,林波樵在阅读中一旦遇到生字、生词,只得求助于《现代汉语词典》,通过拼读音、看注解,他才慢慢认识了不少字。
除了认字,林波樵没有想到,农家书屋还给自己带来了惊喜。林波樵所在的村庄就有一个戏班子,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逢年过节排演传统小戏。林波樵是老戏迷,加上他以前在村小学代过两年课,戏班的班头老余坚持要林波樵帮忙编新戏。“老余哪里晓得,他这是在难为我——拿铲挥锄我是把好手,舞文弄墨不是我的强项。”但好面子的林波樵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嘴上拒绝着老余,心里憋了一口气:一定要编个戏!
为了学习编戏曲,林波樵每天端着茶杯在农家书屋泡上了。在书屋,林波樵一直搜索阅读跟戏曲相关的书籍,尤其是鄂州市拿过文华大奖的童话京剧《小凤》,更让他茅塞顿开。同时,波樵还想法设法通过在鄂州市文化局供职的一位亲戚,拜访了鄂州市有名的艺术家秦湘麟先生——《小凤》的编剧兼导演。
至今,林波樵还记得秦先生说的一句话:生活就是一本活字典。“这话说得太精辟了,写戏就是写人,就是写生活,不能拘泥书本,要向生活这本字典学习。”
2009年夏天,林波樵写成了第一个小剧本《老酒戒赌》。戏里的人物原型就是同村村民,以前他好,输了不少钱,弄得家贫如洗,老婆抱怨、孩子受苦。说起来,老酒也是农家书屋的受益者。林波樵听老酒说,有一次他输了钱怕挨老婆骂,躲在农家书屋里“避风头”,结果他无意中看了一本关于胡柚种植的书,老酒此后就不赌了,这几年他承包了村后的荒山,靠种胡柚发了财。林波樵觉得老酒的故事很有意义,就编成了一个小戏曲。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篇8
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在科技示范带动方面作用十分显著,结合新干县实际,充分整合相关项目资源,把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建设示范、阳光工程项目与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项目有机结合,县、乡联动,把建设渔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发展水产产业重点任务来抓,以示范基地为平台,大力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新技术、新品种。县级水产部门成功繁育胭脂鱼苗100万尾,建立金川镇灌溪全国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示范基地1000亩。建立大洲、塘西、新市3个县级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测水养鱼、种草养鱼、80∶20池塘健康养殖、注射草鱼疫苗等水产新技术、新工艺。塘西水产苗种养殖示范基地在县技术专家的精心示范指导下,充分应用草鱼人工免疫防疫、池塘生态健康养殖、高产精养池塘水质监测与调控、渔用配合饲料科学投喂等新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发病率比示范前都有极大的下降,鱼种成活率比原来提高了20%以上。2011年,基地产销优质鱼苗270t,产值300万元,产量、产值均较上年增长20%以上;同时还带动周边农户68户,产销优质鱼苗510t,产值526万元。大洲水产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示范引进“中科3号”异育银鲫100万尾以及鳜鱼、南方大口鲶、乌鳢苗种,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逐级培育的方法,根据鱼种生长情况,逐次密放稀养,大大提高了异育银鲫、鳜鱼、南方大口鲶、乌鳢的苗种成活率,使成活率由原来的不足20%提高到60%,其中异育银鲫成活率达到80%。另外,每个乡镇也都建有1个100亩以上标准化名优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重点示范养殖“中科3号”异育银鲫、蛙类、泥鳅、黄鳝、鳜鱼、斑点叉尾鮰鱼、黄颡鱼、大口鲶等新品种,形成了桃溪田南水库胭脂鱼、界埠梅塘水库黑斑蛙、沂江大洲水库罗非鱼和乌鳢、潭丘泥鳅、荷浦鳜鱼等乡镇渔业科技示范基地13个。通过县、乡两级渔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渔民学到了新技术、新工艺,合理地调整了养殖结构,转变了渔业增长方式,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2开展实施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强一线技术培训与指导,整体提升渔民的养殖水平
科技促进年活动对加快科技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送科技下乡、基地示范培训和巡回培训等形式,新干县水产站对全县养殖户进行了集中轮训,基本达到每一村至少有一个人参加培训。聘请外地专家授课、专技人员采取一线讲课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班,发放各类技术培训资料。切实抓好生产服务与指导。利用基层走访活动契机,深入生产一线,认真组织调研,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服务与指导。进一步强化大洋洲镇苗种基地建设。加强对基地的技术支持,帮助养殖户按照相关标准完善技术规程,提高苗种繁育、培育的技术水平。切实做好与水产站专技人员挂钩服务工作,努力培育水产科技示范户。在帮助示范户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开创挂钩一户、带动一片的发展格局。同时在大洋洲、金川等重点养殖乡镇,筛选部分养殖大户作为“一线技术员”,由水产站专技人员分片分区挂钩对接,专人指导,专人负责,定期记录养殖生产情况、片区发病情况等。金川镇示范户邹建生承包30亩水库多年,年年养殖彭泽鲫,效益一直不理想。自从列为示范户以来,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指导下,投饵做到“三看四定”,少量多餐,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年底干塘捕鱼时,以前食场剩饵成堆的现象再也不见了,示范当年彭泽鲫产量达到2万余kg,产量与往年持平,但节约饲料8t多,减支增收3万元,乐得他一直说有技术专家手把手帮教,来年还要大干一场。荷浦乡塘下村养鱼专业户朱禄生,承包鱼塘30余亩,以前养殖草鱼病害频发,鱼病防不胜防,在技术指导员的全力帮扶下,坚持鱼病“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推行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定期检测水质,有针对性地采取水质改良措施,防止病原滋生,草鱼发病率比示范前明显降低。次年放鱼苗时,县水产技术员在塘边现场指导注射草鱼疫苗,引来左邻右舍养鱼户现场观摩,大家惊叹发达的养鱼科技,都表示放苗时也要给草鱼打上一针(注射免疫疫苗)。
3加强渔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树立渔业品牌意识,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篇9
我叫×××,在××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连接续四年在××镇任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与××许多养殖户都有很多的接触、交往。在熟悉了许多水产同仁的同时,从你们这里也学到了许多在办公室里学不到的宝贵的经验、知识,我自己觉得在××任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非常有意义,也非常实惠,在这里利用这次机会向大家表示感谢。
今年我仍然在××任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非常幸运有机会继续与大家一起工作、学习,希望同志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工作,同大家一起共同进步。今年我负责指导的示范户共十户,其中蟹、虾混养户4户,养鱼户6户,养殖面积753亩。今年我作为××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按工作要求应经常到大家池边塘口共同发现问题,解决矛盾,由于本人工作实在太忙,到目前为止,仅下来了不足十次,离工作要求还有距离,希望同志们能理解、原谅。当然,在有工作任务我不能到场时,我都委托赵镇、段会计等人帮忙协调处理,由于我们几个技术指导员的通力合作,××的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搞得井井有条,所以,在各位示范户由衷感谢他们这些技术指导员的基础上,我也想对他们表示感谢。
××渔业科技入户技术工作在赵镇的统一领导下,今年各项程序性的工作我们都逐一布置,精心安排了。我负责的十个示范户各户门牌、材料袋都已上墙,池塘档案各户都在如实填写,所有科技入户资料都装入了专用材料袋,示范户在遇到养殖问题时都能主动打电话向我咨询,我在接到问题后都积极、及时地予以解答,实在解决不了的有难度的问题,我则替他们向省、市专家请教,直至切实解决问题。基于我们的认真工作,真诚的为大家服务,我们的工作成效、工作态度、工作方式都得到了在座的各位示范户的认可。
在我服务的示范户中,我特别注重对典型户的培植,年初,我主动与示范户赵文美赵镇长联系,探讨新的一年里如何在养殖品种、养殖方式上如何创新,刻意将赵镇长列为××渔业科技入户我今年培植的典型户,用一个池塘试养鳜鱼,取得了成功,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优质的鳜鱼苗,而且闯出了自己培育鳜鱼苗、主养鳜鱼的新路。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我发现只要我们不辞辛苦、真心服务,广大示范户同志不仅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配合我们,而且还会将我们看做自家人,也能将心交给我们,这样,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就会顺、就能成!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
2017公司劳模个人事迹申报材料:项目主管
胡xx,男,汉族,49岁,现任xxxx实业有限公司项目主管,2009年5月被招聘入本公司从事化工操作,从生产车间操作工开始、当过班长、工段长,于去年升任项目主管。他能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一、开拓进取、刻苦专研。该同志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业务上,勤于钻研,不断提高化工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并学习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用以生产保障的指导工作。在担任项目主管期间,一心扑在生产现场,以极大的热情和钻劲,学习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由于他的勤奋和钻研,他的业务知识得到很大提高,他用所学知识,在公司后来的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2009年来,他先后参与多次项目技术创新研究,这些技术创新,大大提高公司的产能,降低了生产中的能耗。比如经过他积极的技术创新,公司130项目重量收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1.5,使每公斤产品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尤其是每个项目在车间中试阶段,由于工人不熟悉操作技巧和工艺控制要点,胡xx总是在现场进行指导,对于在中试阶段出现的异常情况,他依靠自己的摸索,逐个攻克,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二、甘于奉献,忘我工作。该同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甘于奉献,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六年多工作期间,都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名利得失,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并出色地完成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项目生产上遇到难题后他接受牵头任务后,带领生产技术人员,通过近一个月的时间日日夜夜的奋战,顺利完成了生产难关的突破工作,难关的突破对我公司后期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他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了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也带动了他周边的同事,奋力拼博,爱岗敬业,致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该同志“学于中科,则用于中科”,他和同事们一道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指导操作工如何做好生产等,并积极做好化工生产的技术咨询,对操作工不予理解的操作环节,他总是耐心地讲解,手把手地教,直到教会、教懂为止。
三、创新思路、业绩突出。该同志在十几年的化工生产工作中,能根据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样一个任务,落在他手里,他总能想法提高工作效率,比别人较早地完成。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部门经理”。
四、作风严谨,清正廉洁。该同志作风优良,为人正直,遵纪守法,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关心职工,团结同志,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能以身作则,为同事作出了表率。能做到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做到不贪不占,不损害集体利益,清正廉洁。
2017公司劳模个人事迹申报材料:总经理
关xx,男,汉族,1974年11月出生于xx省xx市xx区xx村,一个输掉家产后靠养殖斑鳜致富的创奇人物,现任xxxx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斑鳜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食鱼、虾类等活饵料。该鱼肉质鲜嫩、少刺、粗蛋白含量高、脂肪和灰分较低、营养价值非常高,熟食肉呈蒜瓣状,唯美形佳,是名贵淡水鱼类,被誉为“淡水鱼之王”。
2004年,身价百万的关xx,在别人诱导下迷恋上了,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输掉了全部家产,还欠下了100多万的外债,他为了还清外债离开了家人,只身来到xx九江永修县白莲湖鱼种场,开始了创业历程。
来永修县的头几年,关xx过着别人无法体会的生活,因为他知道,只有扎扎实实用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未来、实现梦想,还清债务,走向成功的道路。由于斑鳜繁殖技术含量比较高,几年来,他利用原白莲湖鱼种场经营赚来的八十多万全部用于研究石斑鳜鱼的苗种繁殖、培育,凭着那不甘失败的信念,支撑着他去探索,这一过就是三年。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关xx终于攻克斑鳜人工繁殖的各种难题,2008年成功的繁殖出斑鳜的鱼苗,并人工养殖了第一批斑鳜,掘取了第一桶金。
关xx养殖的这种鱼叫斑鳜,浑身长满金钱斑点,花纹比较稀少,好像一个个铜钱似的。因为他知道它贵就贵在这个花纹上,其他的鳜鱼是绝对没有这个花纹的。当时国内还没有大规模人工繁殖,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普通的翘嘴鳜鱼,一公斤可以卖到60元、而石斑鳜鱼能卖到180元,在韩国市场价格高得惊人。
他虽然掌握了一套繁殖、养殖的技术,但做大、做强这一产业需要一笔很大的流动资金,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一直固惑他。在一个偶然机会,一个南昌老板听说他成功孵化出斑鳜,就想聘请他来自己的公司帮忙养殖斑鳜。考虑再三后答应了,但他开出了60万年薪的天价,最后南昌老板给了50万的年薪。
2010年年初的一天,永修县渔业局告诉他有一片新的鱼场正在对外承包,关xx觉得机不可失,他马上炒了老板的“鱿鱼”,承包了白莲湖良种场的繁殖设施及200亩水面,把打工赚来的100万再次投入到斑鳜繁育、养殖事业。仅仅三个月,他就孵化出50万尾斑鳜苗,光是靠着卖这小小的鱼苗他就赚了个满盘满钵。
斑鳜人工繁育技术含量比较高,它有一整套操作程序,涉及到亲本选育、亲本培育、人工催产、病害防治、苗种培育等五个环节。斑鳜的繁殖成功,填补了国内繁殖淡水石斑鱼的空白,让他成为全国瞩目的水产养殖人物,他的事迹在2011年9月30号中央电视台CCTV-7套《致富经》、2011年12月7日xx省九江市电视台二套《东西南北九江人》、2017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生活早早参考》栏目先后播出后,在水产养殖界引起了轰动,因为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人工孵化石斑鳜鱼的先例。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篇11
养鳜鱼利润惊人
拿出结婚钱率先养殖
李军年幼时,父亲早逝,母亲靠摆地摊把李军和哥哥拉扯大。李军19岁中专毕业,母亲托人为他找了一份工作,在常青花园小区当保安,希望他有个固定收入。可李军一次和几个朋友吃饭后,却做出了一件让母亲十分失望的事。
李军和朋友要了一盘鳜鱼,价格100多元,“没想到这么贵!”没多久,一则消息把他给吸引住了:养殖鳜鱼前景好,一斤50元。养鱼居然这么赚钱,李军有了创业冲动。
在李军的家乡武汉东西湖区,村里基本家家都养鱼。他把想法跟父母和盘托出,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你刚刚开始走向社会,就想去搞这搞那,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别人都不敢认可这些东西。我们自己更不敢认可。”母亲的担心不无道理,荷包湖农场水源充足,鱼塘多,具备鳜鱼养殖条件。可大家养的都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荷包湖农场就有多个养殖鳜鱼失败的例子,即使有几十年养鱼经验的村民也不敢轻易尝试养鳜鱼。原来鳜鱼十分挑食,只吃体积是自己八分之一的小活鱼。饿了就自相残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缺氧就死。
李军不死心,找到哥哥李允商量。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兄弟俩几乎跑遍了武汉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馆,问鳜鱼的价格,看一下大小。最后,连鱼行的老板都认识了他们,“一个月起码要看20遍,光问不买。”
考察结果,一斤鳜鱼的成本也就是10元钱以内,批给鱼贩子起码是38元钱以上。李允动心了,陪李军回家一起说服母亲,把家里的10多万元的积蓄拿出来养鱼。哥哥谈了对象,这笔钱本来打算给李允买房子结婚的。母亲的心愿就是能够过上安稳日子,看着兄弟俩早日成家。
钱没要成,李军以为养鱼肯定没戏了,可没想到哥哥李允却做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作为哥哥,我支持他,因为他做的事情确实是他想去奋斗的一个事业。”
李军拿着母亲给的10多万元,并又借了十几万元的外债,在老家租了16亩鱼塘养起鳜鱼。盖棚屋,找鱼苗,置增氧机,李军信心满满。
连续失败债主堵门
一招成功彻底翻身
花了两个月时间,李军到汉江边找渔民收集了万余条小鳜鱼苗。曾养过鳜鱼的蔡师傅告诫他,“鳜鱼要吃小活鱼,死鱼不吃,饿了就互相残杀,且对水质要求很高,缺氧就死。”
李军从广东买了300万条小麦鲮鱼作为活饵料养殖。但给鳜鱼喂多大的饵料鱼,又是一门学问,“太大,吃不下去;太小,增加了鳜鱼的捕食活动量,影响生长速度;太多,耗氧高,鳜鱼难受。”
7月的一天,离鳜鱼上市仅3个月。李军每天待在鱼塘,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天晚上,李军像平常一样定好闹钟,准备一个小时后起床巡塘。当李军从梦中醒来,猛地一看,却已经是凌晨四点。李军惊得从床上一跳而起,拿着手电筒就往外跑,却发现大事不妙。
鳜鱼纷纷浮出水面,浮头就意味着死亡。当李军开始抽水、转塘时,一切为时已晚,整塘鳜鱼瞬间全军覆没,血本无归。
第二天,李军养的鳜鱼翻塘的事在村里引起了轰动,大家纷纷跑过来看。母亲看着一池塘死鱼,坐在堤上就大哭起来,“妈妈这一生不容易呀,我们又回到原先那几年了,上十年那是讨饭去了。”村民们的嘲讽。“走路要随着大班子走,别人没养这个鱼,他自己养这个鱼,你看附近有没有,自己出风头。”“我们养一二十年的鱼都不敢养,你这刚起步你就想养,你比人家能干一点?你比人家聪明?”
李军绝望了但并不认输,他总结了失败教训:野生鳜鱼不适宜人工养殖;饵料投放比例要掌握好;鳜鱼病虫害预防要及时。
李军赴黄冈罗田县找师傅学技术,一去就是3个月。“你年纪这么小,有这个闯劲,让我佩服。”师傅将自己的鳜鱼育苗孵化、养殖技术,全部教给了李军。
哥哥知道弟弟并不死心,便借钱又引进一万多尾鳜鱼苗。
李允当时在做水果批发生意,每天早晨四五点起床,卖完水果就回鱼塘帮忙,晚上兄弟俩轮流巡塘、守夜。可是不久,李军就发现哥哥变得有点异样,身上水肿。
医院检查结果,哥哥患的病叫做肾病综合症。李军哭了,母亲也哭。如果病情恶化,就得换肾,要花上一大笔钱。
然而祸不单行的是,鳜鱼的“吃饭”的难题,又让李军栽了跟头。“饵料供应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鳜鱼自相残杀。”3年的时间,李军先后亏损20万元,债主无数。债主纷纷上门追债,一看李家无钱还债,直接抱走他家的电视等值钱物件。临近春节,母亲和哥哥喊李军回家过年,李军总是借口鱼塘忙,不肯回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骗子,骗了母亲,也骗了哥哥。”哥哥的病情时好时坏,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李军想要把自己的一个肾给哥哥,但是手术费怎么办?家里已经穷得连买米买油都困难,李军开始四处联系人卖鱼塘。
不久,有人打电话给李军。买主和李军谈好价格,上李军家来交钱的时候,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哥哥李允丢给买主一句话:“这个鱼塘你给一百万,我也不会卖。”当晚,哥哥就把李军骂了一顿,我是个无底洞,只会拖累这个家,鱼塘是咱今后生活的出路。坚决不能卖!
孩子才刚刚满月,哥哥李允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保下弟弟的鱼塘,他以7万的低价卖掉刚买不到3个月的新房。当初他四处凑钱也要买下新房,是为了给妻子和孩子一个安定的家。可自己现在得了重病,以后家里全得靠弟弟。鱼塘是改变家境唯一的希望。
连败3年的李军决定放手一搏。何时下饵料,每亩下多少,何时换水、消毒,这一切李军都了然于胸,关键是找鱼食。李军每天都到湖边日夜不停地收小活鱼。为了让自己的鳜鱼吃饱饭,李军让附近的村民帮自己养殖小活鱼,并四处借钱,承诺以高价收购。
2005年,李军收获了8000斤鳜鱼,一出水便销售一空。当时,鳜鱼30多元一斤,毛收入近30万元,纯利润15万元。李军趁势扩大养殖面积。
看到李军养鳜鱼挣了钱,以前冷嘲热讽的乡亲们纷纷找李军拜师学艺。此后,来找李军“取经”的村民众多,其中包括仙桃、汉川、监利等地的养殖户,李军共带了20多个徒弟。
高峰时领先转向
成立合作社做大产业
村里兴起了鳜鱼热,可是大家却发现李军又开始瞎折腾了。李军扩大了养殖面积,拿出70亩养殖鳜鱼,还用30亩养殖新品种“黄颡鱼”。放着挣钱的鳜鱼不养,分精力跑去养黄颡鱼。“搞好一点,你就跳起来了,你钱来得容易了,把这个钱败下去就心里又舒服了。”李军又成了遭人议论的热点。
李军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来李军发现,以前帮他养了饵料鱼的养殖户,看到李军养鳜鱼赚钱,纷纷选择养鳜鱼不养饵料鱼了。养鳜鱼的人越来越多,而饵料鱼却没人愿意养。“我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想饵料鱼。如果说大面积的养,饵料供应不足的话,没有饵料鱼,拿钱都买不到饵料鱼,这个时候必定是失败,我已经看到了那一步。”
养鳜鱼迟早会陷入瓶颈,因为小活鱼产量有限,养殖成本不断增加。而鳜鱼大量进入市场,价格却在下降。李军觉得必须寻找新的品种,就这样黄颡鱼引起了他的注意。“2005年时,我就开始注意黄颡鱼,黄颡鱼不用吃活饵料,这个蛮好,以后喂饵料这块就不用操心了。黄颡鱼一般重量才三四两,一两以上就可以上市了。黄颡鱼可高密度养殖,耐低氧,抗病能力强,产量易保证,风险系数相对较小。”
李军了解到,当时武汉市场上的黄颡鱼大多都是野生,人工养殖是空白。市场上黄颡鱼的价格大概是每斤14元,虽然卖价比鳜鱼低,但是饲料喂养,成本划算,适合大面积养殖。
李军开始大面养黄颡鱼。2007年底,鳜鱼价格下滑四分之一,黄颡鱼的利润已经远远赶超鳜鱼了。
鳜鱼的养殖技术范文篇12
(1.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扬州225101;
2.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江苏扬州225000)
作者简介:杨显祥(1980-),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水产养殖技术示范推广与渔业管理。E-mail:274910909@qq.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7.021
摘要:概述了扬州湖区渔业的现状,重点阐述了湖区渔业在养殖规模、养殖品种与模式、放流与捕捞、渔业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湖区渔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加强湖区渔业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湖区;渔业;现状;问题;措施
环境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给江苏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重视湖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成为各地党委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扬州市地处江淮交汇、调水源头,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东部,域内河网密布,湖荡众多,水域资源丰富,水域滩涂面积达15.3万hm2,拥有全省第三大湖泊——高邮湖,还有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射阳湖、广洋湖等,湖荡滩涂面积超过5.3万hm2,其中可开发湖荡超过2万hm2,湖区渔业生产是扬州市渔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湖区共有渔业生产户3099户,8558人,其中养殖户1914户,6138人,捕捞户1185户,2420人。拥有捕捞渔船1294艘,实现渔业产量42667t,其中捕捞产量9680t,养殖产量32987t。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扬州市湖区的渔业生产以捕捞为主;80年代以后,渔业生产方式从单一捕捞逐渐转变为养殖生产与捕捞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大肆圈湖运动的开展,盲目扩大养殖生产,湖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湖区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如何调和渔业生产与保护湖区生态环境、养护野生渔业资源的矛盾是湖区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全市湖区渔业特点
1.1湖区养殖规模逐步缩减
)湖区大规模网围养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渔民不顾自然条件状况,一哄而上,盲目投入,“圈湖”运动大肆开展,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到2009年湖区养殖面积达17844hm2,养殖产量达3.99万t。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湖区的科学发展,大力推进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的实施,科学评估湖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总体规划湖区的渔业生产,逐步减少湖区的养殖规模,退渔还湖,“十二五”期间全市湖区养殖面积逐步减少,到2014年全市湖区养殖面积为15069hm2,比2010年减少15.8%;实现养殖产量3.30万t,比2010年减少8.48%,湖区的养殖生产从无序逐步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1.2养殖品种模式更富多样
从8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发展围网养蟹业,养殖模式单一,尤其在高邮湖、邵伯湖等过水性湖泊,投入少,效益低,基本是望天收,靠运气吃饭,渔民不敢尝试,加之前几年外源性污染的影响,导致渔民养殖经济效益不断滑坡,养殖户亏损严重。近年来,根据湖区自身特点,政府与渔业主管部门每年都组织渔民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围网养殖结构调整,在不同区域进行种草投螺、轮养轮休、稀放养蟹、网箱养鱼、围网养鳖以及套养青虾、鳜鱼、花鲢、罗氏沼虾等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湖区养殖效益有了很大的提升,效益可达7500~15000元/hm2。另外,高邮湖区大量推广抗风浪浮式网围养殖设施,目前推广面积达0.57万hm2,该设施可以降低湖区水位变化带来的养殖风险,而且成本低,便于管理,免去了渔民不敢投入的后顾之忧。
1.3强化放流与捕捞相结合
湖区渔业由于长期过度捕捞,野生渔业资源大量减少,并且难以恢复。为了维持湖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市湖区通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控制捕捞强度来养护湖区的渔业资源。根据湖区的资源现状与生产特点,一年多次在不同地点进行渔业资源的放流,放流品种包括中华绒螯蟹、鲢鱼、鳙鱼、鳜鱼、细鳞斜颌鲴、翘嘴红鮊、中华鳖等品种,且放流多在禁渔期内进行。“十二五”期间湖区共放流中华绒螯蟹幼蟹4.7亿只,鱼类4306万尾,湖区渔业资源有所恢复,截止到2014年底捕捞产量达9680t,比2010年增长44.3%。通过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改善湖区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探索出了一条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途经。
1.4强化渔业资源保护
一是严格执行湖区禁渔期制度。从每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为扬州市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等湖区的禁渔期,非经许可禁止入湖从事水生动植物捕捞。另外,6月1日0时至8月9日24时为梅鲚禁渔期,禁止兜网、摊网捕捞;6月11日0时至8月9日24时为银鱼禁渔期,禁止捕捞。白马湖自3月1日至6月1日实施封湖禁渔,禁止一切捕捞活动。通过开展湖区鱼类繁殖期与生长期禁渔行动,增殖湖区的野生渔业资源。二是设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保护湖泊鱼类种质资源,全市湖区共设立了5个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别是高邮湖大银鱼湖鲚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邵伯湖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宝应湖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射阳湖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高邮湖河蚬秀丽白虾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11900hm2,保护品种涵盖大银鱼、湖鲚、环棱螺、三角帆蚌、黄蚬、秀丽白虾、日本沼虾、鲤、鲫、长春鳊、红鳍鲌、翘嘴鲌、鳜、黄颡鱼、三角帆蚌、河蚬、褶纹冠蚌、无齿蚌、丽蚌、沙塘鳢、乌鳢、青虾、黄鳝、泥鳅等20多品种,通过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养护天然的水产种质资源,奠定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扬州市湖区渔业逐渐从以前盲目扩大的生产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上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2.1湖区渔业负载量依然偏大
首先,虽然湖区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对符合养殖功能规划的养殖区发放了养殖证,湖区养殖规模有所控制,但超出养殖规划区仍在进行养殖区域的还有不少,甚至影响泄洪通道;其次,由于淮河入江水道的变化,上游水体不再流经宝应湖,宝应湖变成了一个“死湖”,水体交换少,水位变化不大,但养殖利用过大,养殖占有率超过60%以上;再次,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广洋湖、射阳湖开发利用过大,整个广洋湖基本都开发成了池塘,射阳湖未开发水体也所剩不多,原有的湖泊湿地功能大大丧失。
2.2湖区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一是扬州市高邮湖、邵伯湖是淮河入江水道的组成部分,为过水性湖泊,由于淮河上游存在污染,使得位于下游的高邮湖、邵伯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近几年沿湖地方的工业发展和湖区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也是造成湖区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其次是湖区过度的开发利用,尤其大规模地进行网围养殖,未被利用的残饵、粪便和投入使用的渔药进入湖区水体,对水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三是扬州市湖泊多为综合性湖泊,具有农田排涝、灌溉之功能。近年来随着农田、荷藕田化肥用量、农药用量加大,通过地表径流或用过的水被排放到湖区,形成局部污染,造成死鱼、死蟹事故屡有发生。四是受经济效益的刺激,部分渔民在湖区偷播芡实,造成芡实在湖区大范围地扩张,采摘后茎叶腐烂严重影响湖区水质。
2.3自然灾害影响渔民投入的积极性
扬州市高邮湖、邵伯湖均为过水性湖泊,洪涝、干旱、污染、台风等灾害都会严重影响到水产养殖。湖区养殖渔民担心生产投入血本无归,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平均效益大部分停留在3000元/hm2以下。
2.4违法捕鱼现象依然存在
近年来随着湖区放流力度加大,湖区渔业有所恢复。但部分不法渔民在禁渔期、禁渔区偷捕,甚至在湖区进行电捕鱼等不法行为,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恢复。
3加强湖区渔业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3.1严格落实水域滩涂功能规划,积极推进“退渔还湖”
实施湖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扬州市水域滩涂养殖功能规划》和《白马湖(扬州)水域养殖功能规划(2011-2022年)》要求,调整湖区生产和管理思路及政策,科学合理地落实湖区养殖布局与规模,因势而渔,保障湖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继续压缩湖区网围规模。根据《规划》的要求,要适当压缩湖区围网养殖面积,减少对湖区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不宜从事水产养殖的区域坚决放弃,改为自然捕捞水域,使湖区自然资源得以逐步恢复。尤其在有污染的区域,划定弃养区域,恢复自然状态,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减轻污染。二是逐步引导“围湖造塘”湖区的恢复。湖区作为湿地的一种,对生态环境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白马湖(扬州)、宝应湖和广洋湖、射阳湖池塘等要进行部分湖区恢复,休养生息,促进湖区自净等生态功能的恢复。
3.2加强政策与财政扶持,完善湖区生产退出机制
一是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规划外区域网围等养殖设施拆除的财政扶持,对“退渔还湖”渔民的社会保障的扶持,维持退渔渔民的生计,推进“退渔还湖”的力度;二是要动员养殖面积小、技术差、年年亏的渔民尽快退出养殖,根据《江苏省国有渔业水域养殖权流转办法》,将水面向大户能人流转,逐步推进规模经营;三是积极动员渔民转产。积极组织和引导渔民外出务工搞创收,或者转产从事水上运输,也可动员渔民发挥得天独厚的湖区自然优势开展服务、餐饮等第三产业。
3.3大力推广生态养殖,逐步恢复湖区的生态环境
一是推广多品种套养模式,实行鱼蟹、鱼虾蟹、鱼鳖等多品种混套养模式,网围套养鳜鱼以及围网区里按5%的比例套养小网箱;二是重点大力推广轮养轮休养殖方式,动员养殖户每年拿出1/3~1/2的围网养殖面积进行休养,用人工方法恢复水草、螺蚬等资源,第二年再轮换养殖;三是鼓励网围发展鲢鳙鱼养殖,以生物的方法净化湖区水质,充分发挥水生动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做到“以渔养水”。
3.4加强渔政执法,养护湖区渔业资源
一是加强渔政执法与巡逻检查,积极打击“电毒炸”等违法捕鱼行为,保护湖区的渔业资源;二是继续推行湖区禁渔期的制度,严厉打击休渔期内的偷捕行为,保障湖区水生动物的繁育与生长,促进湖区渔业资源的恢复;三是严厉打击湖区人工播撒芡实行为,清剿湖区过度生长的芡实,同时对湖区野生芡实采取依法申请采摘的方式,打断播收芡实的经济效益链,维持湖区的生态平衡。
3.5推进放捕结合生产方式,保障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大湖区放流力度,及时对湖区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掌握湖区水生动物产量的动态变化,合理确定放流品种与搭配,做到放流与增殖的科学化;二是适当控制捕捞规模,要严格控制湖区捕捞渔船的数量,对“三无”渔船或有过违法行为的渔船坚决予以取缔,保证放流与捕捞的动态平衡。
3.6加强生态系统修复,推行渔业资源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