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范文

行测知识点(精选8篇)

时间:

行测知识点篇1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共有49个体育组织和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参加在巴黎举行的成立大会。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2.《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都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

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与北宋苏轼同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

4.《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都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

5.剧本《伪君子》、《吝啬鬼》、《贵人迷》是17世纪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著作

6.领域含领陆、领水、领空、船舶、航空器、驻外使领馆,犯罪的行为与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即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

7.北京市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包括:明十三陵、故宫博物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天坛、颐和园。

8.“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人的自然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因此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必然得出结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

行测知识点篇2

一、增长量

题目特征:现在比过去增长量多少?

1.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长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2.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3.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

二、增长率

题型特征:现在比过去增速、增幅、涨幅为百分之几?

1.已知增长量和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2.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1

三、现期量

题型特征:求现在的某个量为多少?

1.已知基期量和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2.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

四、基期量

题型特征:求过去某个量为多少?

1.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2.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3.已知增长率和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增长率

五、比重

1.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部分量=整体量×比重;

整体量=部分量÷比重

2.提问形式:过去的比重为多少?

3.提问形式:现在的比重比上年上升或下降几个百分点?

六、平均量

1.现期平均量=总量÷总份数;

总量=平均量

总份数;

总份数=总量÷平均量

2.提问形式:过去的平均量为多少?

3.提问形式:现在比过去的平均量多多少?

4.提问形式:现在的平均量比过去变化了百分之几?

七、倍数

1.a是b的几倍:a÷b

2.a比b多几倍:a÷b-1

3.提问形式:去年两者的倍数关系是多少?

4.提问形式:去年两者的倍数关系相差多少?

1.增长率

①增长率=(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②年增长率=(今年数值-去年数值)÷去年数值

③年均增长率=-1≈(b/a-1)/n估算结果会略大于实际值(选小一点的)。

(b是最终年份,a是初始年份,n是间隔年份数)

④拉动……增长……=部分的增加值÷整体的原来值

2.倍数与番数

倍数:两个数字做商,得到两个数间的倍数。

番数:翻几番,就是变成2的几次方倍。

3.百分比与百分点

百分比: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点: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二者关系:百分数去掉百分比后加减得到百分点。

4.同比与环比

同比:同比就是今年第n月与去年第n月比。

同比增长速度=(同比增长量÷去年同期量)×100%

同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去年同期水平×100%

更多资料关注小编哦13997313659

环比:今年第n月与第n-1月或第n+1月比。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量÷上期量)×100%

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100%

5.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进口额小于出口额

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贸易逆差: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

6.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

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

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7.汇率

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一、从词义出发

所谓词义指的是词语的意义,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词义不仅包括词语的本义,还包括词语的比

喻义、引申义、象征义、反义、近义等相关内容的考查。

总之,熟悉行测知识点,掌握行测解题技巧,是备考公务员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希望本文介绍的知识点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行测科目,取得优异的成绩。

行测知识点篇3

1.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量子力学本身是在1923-1927年一段时间中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器是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转基因工程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

2.“书圣”指王羲之,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筋柳骨”指的两位楷书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而“颠张醉素”指的两位草书家是张旭和怀素,我国古代绘画常以朱红色和青色为主色调,故称绘画为“丹青”

3.明四家:沈周–庐山高图,文征明–惠山茶会图,唐寅–落霞孤鹜图,仇英–桃源仙境图。

4.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5.《特别行政区制度》规定:“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可以根据基本法规定、按既定程序制定法律,但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备案。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不能行使国家主权。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防务由中央政府负责。”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8章对外贸易救济中规定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限制进口等都是一个国家保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手段,使之免受国外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7.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宪政的集中表现是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行测知识点篇4

1.行政监察是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由专门监察机关实施的,对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以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廉政、勤政和执法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职能活动。纪检委是负责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都是股票价格指数

4.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

5.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行测知识点篇5

1.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

2.恩格尔系数Engel’sCoefficient: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3.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本题选C。“墨宝”指宝贵的字画,也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或画。“金石”: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竹”: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4.在建国初期的50年代,为了根治淮河水患,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大别山区修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四大水库。

5.南非加入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成为BRICS,成为金砖五国

6.2011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7.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8.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创立,这一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当期消费是相对地被决定的而得名。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

行测知识点篇6

片段阅读技巧

首尾内容有讲究

首句一般不出现这些内容:

反面论证:否则、不然、如果没有,如果不

补充表述:当然、也、又

指示代词:这、这些、那、那些、此

结论总结:因此、所以、最终、终于

首句可以出现这些内容:引用的别人的观点背景性的陈述设问提出话题

尾句一般出现这些内容:因此、因而、总之、可见、综上所述

数量关系

五大基础思维

1.代入排除:代入排除思维是数量关系第一大法,优先考虑。

2.特值思维:

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

题干中有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采用赋值法简化计算,赋

值法经常应用在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题目中。

3.倍数比例法:

若a:b=m:n(m、n互质),则说明:a占m份,是m的倍数;b占n份,是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4.奇偶特性法:

两个奇数之和/差为偶数,两个偶数之和/差为偶数,一奇一偶之和/差为奇数;

两个数的和差为奇数,则它们奇偶相反,两个数的和/差为偶数,则它们奇偶相同;

两个数的和为奇数,则其差也为奇数,两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其差也为偶数

5.方程法:

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程法注意事项:未知数要便于列方程;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份数”,还可以用汉字进行替代。

行测知识点篇7

1.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影响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在当代,由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大发展,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劳动资料中的能源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的作用越来越大。

2.公务员实现职位分类制度,其划分的类别包括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类。

3.法律关系根据其调整内容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

4.根据政府职能的需要,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政府责任范围的调整、政府责任重点的转移、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

5.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由于在太阳中心进行着将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汤姆生发现电子,并非是他“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卢瑟福,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太低,而光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所以这时只能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行测知识点篇8

逻辑论证

1.加强论证

(1)非因果类:

①增强论点(通过解释、重申论点进行加强)

②增强论据: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充一个正面论据,另一种是解释原有的论据,二者均可起到加强作用

③从论证方式入手:搭桥(将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往往既包含论据的关键词又包含论点的关键词。)和补充前提(这是论点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基础,可以用否定代入法进行验证)。

(2)因果类:①排除他因—排除其他导致结果出现的原因;②对比实验—有A有B,没A没B。

考试过程中,当出现多个加强选项时,注意加强强度的比较:加强论证方式(搭桥)>加强论点>加强论据。而对于选择前提的题目来说,直接就题目设问方式选择前提。

2.削弱论证

(1)非因果类:①削弱论点;②削弱论据;③削弱论证方式(拆桥);④否定前提。

(2)因果类:①另有他因—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结果的出现;②对比实验—有A无B,无A有B;③因果倒置。

考试过程中,当出现多个削弱选项时,注意削弱强度的比较:削弱论点>削弱论证方式(拆桥)>削弱论据。而因果类中削弱强度,因果倒置最强,因为因果倒置推翻了原有的因果关系,重新建立了新的因果关系,是从本质上否定了。